宋瑶说:“今晚请我吃饭,我要吃大餐。”
“不减肥了?”
“吃完再减。”
在跟着宋瑶去吃大餐的路上,许青舟先电话给任小玲,告诉她项目成立,又给她发了一堆实验资料,让她好好看看。
女生宿舍。
“小霞,我们的项目通过了!”
任小玲兴奋地捏着拳头。
“恭喜。”
虽然这样说着,但丁永霞心中摇了摇头,还是觉得跟着大一的学弟搞项目太丢面子了。
大一,连实验器材都没怎么摸吧,能搞出什么好的东西。
1月份,京都的天气那叫一个冷,尤其是像现在这样阴沉沉的白天,风刮在皮肤上像针扎一样,宋瑶裹得跟企鹅一样,露出两个圆圆的大眼睛。
望着米粉的店子,许青舟哭笑不得:“这就是你说的大餐?”
“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找到的,就是不知道和我们第一次吃的那家店比起来味道怎么样。”宋瑶撇嘴,拉着许青舟往店里走。
第146章 被滋醒了
接下来3天时间,许青舟的生活出奇地平静,项目申请通过,很快走完流程,物院那边相当大方,直接给了50万元的项目预算。
根据许青舟的实验设计,需要使用到四种BiBO晶体,可配备制备非线性晶体所需的设备其他项目组在使用。
1月27日。
许青舟昨晚和宋瑶一起跑了步,睡得格外香,而且还是冬天,在床上多躺了一下,等洗漱好,就已经早上10点了。
宿舍仍然还有两个人,原定20号走的孔先波留下了。
“老孔,你什么时候走?”见孔先波出门,许青舟好奇地问道。
“再看几天书。”孔先波笑呵呵地说道。这段时间,他的心情那叫一个好,年级第1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事实证明,老许也不是不可战胜的,数学分析1,他不一样满分,也就是高代差了5分而已。
嗯,定个小目标,下学期拉平这样的差距。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老许,走了。”
想着,孔先波心中突然更有干劲儿,回家?回什么家,好好学习不香吗,当一个快乐的学霸不好吗!
许青舟叹息一声,老孔心情太好,他都不忍心滋醒他了,“先把实验方案细化一下吧。”
砰~
门被人推开,吓许青舟一跳。
孔先波又折返回来,表情夸张,“我靠,老许,刚才在宿舍门口,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火星人攻打地球了?”许青舟翻了一个白眼。
孔先波说:“记者,门口全是记者!”
许青舟不知道的是,就在顾志钟教授,焦明悟教授以及无数的数学专家、数学爱好者对克拉梅尔猜想进行验证的时候,数学界的这场狂欢终于进入到媒体。
“记者来了?”许青舟有些诧异,走到阳台上,果然在宿舍楼外面看到记者的面包车,宿舍楼门口,一群记者正在和宿管交涉。
“咱们楼里难道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孔先波打开宿舍楼的群,但发现除了惊讶有记者外,都是一片茫然。
许青舟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麻烦啊。”
孔先波放下手机,轻轻笑着说道:“老许,你这个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记者是来找你的。”
许青舟看着他,不说话。
见许青舟一副认真的表情,孔先波心中莫名地生出一种熟悉的不好的预感。
他咽了咽口水,试探地问:“真是来找你的?”
“不出意外的话,是。”许青舟点头,穿好衣服,准备想办法溜出去。
孔先波嘴角抽了抽,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你最近干了什么大事?”
“我证明了一个猜想,克拉梅尔猜想。”
孔先波不说话了,掏出手机,啪啪打字,搜索克拉梅尔猜想。
页面弹出来。
【夏国青年报】:数学界里程碑!京大本科生攻克克拉梅尔猜想
近日,我国青年学者许青舟在素数分布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证明了困扰数学界多年的克拉梅尔猜想,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数论研究开辟了新纪元,也向更广泛的数学领域投下了震撼波
呵,还有人人日报的社论?
什么每一项科技都是人类智慧的光芒闪耀,什么将教育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石.许青舟的成就,是长期以来夏国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结果。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可上面还多了一个名字啊!
人人日报的评论区,更是已经炸了。
【又是来人间凑人头的一天】
【你告诉我这特么是大一?】
【许青舟,哇,我们蜀省的理科状元啊!】
这些是正规媒体发的新闻稿,还有一些就是他浏览器推送的新闻。
【震惊,京大学生竟然做了这样的事情!】
【大一新生惊世骇俗!天才少年一举攻克百年克拉梅尔猜想,数学界为之沸腾!】
【奇迹诞生!18岁大一新生颠覆数学界!】
片刻之后,孔先波放下手机,信息量太大,搞得他整个人都已经麻了。
青年学者许青舟?
攻克克拉梅尔猜想?
许青舟拉着失魂落魄的孔先波一起走出宿舍楼,本来想躲在人堆里一起溜出去,结果还是眼尖儿的给认出来,七八个话筒一下就怼到他面前。
“许青舟同学,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你有没有什么想对夏国的青年学子说的。”
“首先,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在知识的海洋里,好奇心是我们最宝贵的指南针”
“许青舟同学,在解决完克拉梅尔猜想过后,你目前有继续攻坚素数领域的其它猜想的打算吗?”
“暂时没有。”
许青舟虽然讨厌做采访,但应起来倒是轻轻松松,一边答复,一边思考要怎么跑路,好在这个时候陶院长和顾志钟来了。
这下,媒体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陶院长的身上,对于陶院长而言,各种话术自然是信手拈来。
“我们们深感自豪和激动,因为在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大一学生,”
“如今,京大数学秉承百年京大的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着力构建和谐奋进的环境氛围,正在向着“完善制度,凝聚人才;前瞻布局,卓越教学;夯实基础,再创辉煌”的总体目标坚实奋进,努力将学院”
陶院长接受采访的时候,顾志钟就和许青舟站在旁边,笑吟吟地说道:“第一次面对记者,紧张了吧?”
许青舟心说不知道面对多少次了,但嘴上却说:“不是很习惯,教授,这段时间不会天天都有记者吧?”
“你不喜欢?”顾志钟笑着反问。
许青舟摊着手,无奈地说道:“真不如几道数学题有趣。”
“有这个心态是好的,做学问啊,就得有这样的心。”顾志钟满意地点头,顿了顿,看了一眼正在讲述学院教育理念的陶院长,又笑着说道:“能挡的采访,学院已经帮你挡了,但在咱们这,有些东西是无法避免的。”
许青舟轻轻笑着,正如顾志钟教授说的,国内的学术环境就是这样,受各方面影响,虽然这些年改善很多,但依旧比不上欧美这些地区。
站在一旁,望着侃侃而谈的许青舟,孔先波叹了口气,这次是真的被滋醒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涌现出来一股无力感,或者说,绝望。
本来,他以为经过一些学期的努力,已经追上来一点了,就算差还有差距,也不会差太多,可现在才发现tm差了十万八千里!
突然,他悟了。
他考100分,是真的只能考100分,而老许之所以考100分,是TM因为试卷只有100分!
第147章 你好像胖了
孔先波和顾志钟俩人打了个招呼,带着无尽的落寞去图书馆了,除了眼不见心不烦之外,还想着看看许青舟证明的什么克拉梅尔猜想。
陶院长仍然在介绍学院的育人方针,丝滑的和许青舟的经历相结合,就连许青舟听了都感动得不得了,有为学校赴汤蹈火的冲动。
顾志钟轻轻笑着,继续和许青舟说话:
“昨天学校召集我们过去开会,商量了一下该给你些什么奖励,落户政策之类的就不用说了,只要你愿意,学校这边随时可以给你办理京都户口。
“第2点,我想你比较感兴趣,基于你解决了一个世界级难题,学校愿意拿出100万作为奖励。”
100万.
许青舟点了点头,刚好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顾志钟说道:“相比于你解决的这个世界难题,这100万确实不多,可这算是学校能够给出的最大奖励了。”
“已经足够了。”许青舟笑着,上次和徐正洋说的那句话,他倒不是装逼,当一个东西能够轻易得到,尤其是钱,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实验经费除外。
“学校这边还收到一封邀请函,普林斯顿的鲁斯教授也邀请你去攻读研究生,并且可以给你申请全额奖学金。”
许青舟摇头:“目前我还没有留学的打算。”
顾志钟心中松了口气,道:“学院这边,正在讨论给你制定一套更加具体的升学计划,到时候会派你公费留学的。”
许青舟点了点头,完全没意见。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在国内读没什么问题,博士的话,的确可以去更好的环境进修。
当然,如果是量子力学方面,就不用出去了。相反,国外还得到他这取经。
不过既然重新活了一次,再走原来的老路就没意思了,研究生阶段,他打算尝试以前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材料物理,数学物理之类的。
在这个过程中同步以前的研究成果,至少可以让夏国比欧美领先十年。
宿舍楼前。
陶院长在媒体面前洋洋洒洒说了一堆,和顾志钟教授离开,而媒体们像是有什么默契一样,大部分都上车离开,可以说来去匆匆。
这类采访是有任务的,以外宣为主,流程走完,就得回去发通稿。
物院这边,许青舟成立的项目通知已经下来了,附带了项目简介。
“空间走离.量子光学频率梳压缩特性?”
高俊杰有些不甘心,这个实验他准备很久,项目申请都交上去了,居然没比过一个本科生,虽然这个本科生貌似挺厉害的可他好歹是学了那么多年物理啊。
见学生受打击,张峰教授说道:“我问过季主任了,除了有证明克拉梅尔猜想这个东风外,许青舟这个实验设计得本来也很不错。”
“可具有压缩特性的量子光频梳的研究和制备.这东西两年前王教授就失败了吧,他一个本科生,不太可能搞出来。”
高俊杰还是有些不服,准备了一个多月的实验,说没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