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能够让他留校,甚至现在还是助理教授的位置,已经超过太多人了。
不过这种期刊一发,可能很快就是正教授了。
“越哥,现在有人拿他和你相提并论,但更多的人认为,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才研究出来这些东西,和你相比,仍然是差了太多。”
“这是怎么比较的?”周越比较意外。
“论文质量吧。”董阳笑着。
“虽然说,他发的国际top,论起来影响力确实是在你投的那些期刊之上,但是,周老师的那些论文,大部分都是学术空白。”
“甚至那些论文之中,每一个,几乎都是和他这种研究难度完全相同的,甚至还会超过!”
“只是,周老师都能够把他们完美的做出来罢了。”
“甚至都没有用太多的时间。”
“论起来,他可能在科研圈引起震动,但是我们建筑领域,对于这种论文期刊,不见得有那么的认可。”
“当然,没有人能够否认他很厉害!”
“并且,他取得的成就越高,就越发显得周老师更加深不可测。”
周越轻轻的点了点头。
建筑材料啊。
也未必不是一个研究方向,只不过现在这个方向的人很少罢了。
现在这个领域内,在全国,最顶尖的研究者,是京华大学的林教授。
这两个顶尖的top,林教授几乎是发到手软。
每年几乎都有那么几篇。
但林教授那种级别,找遍全国也就只有那么一个而已!
然而在建筑学这个老牌领域,领头羊,和那些荣誉称号,永远都是曹教授的。
林教授属于是单独的创立了一个学院。
只是已经和纯粹的建筑学,渐行渐远了。
当然,论起来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林教授几乎不输给那些国际上最顶尖的科学家。
可以说,京华大学有如今的地位,林教授在其中不仅仅是添砖加瓦这么简单。
董阳又有些悲观,“但是,学科评级啊!”
“这两篇论文一发,几乎可以抵得上周老师的两个大项目了!”
“国内对于这种期刊的认可度还是极高的,怪不得他们这么激进,原来是藏着这一手,周老师是否也感受到压力了?”
周越不以为意,“他们造好了火星移民的通道?”
“没有。”
“他们在火星打地基了?”
“也没有。”
“那我有什么担心的。”
第174章 大杀器!
即便是济省大学那边,真的要凭借这两篇文章,要定鼎乾坤。
周越也没有太过在意。
那就只能说明时运不济而已。
又不是非得争这个a+。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能够争到的话,谁愿意想的那么消极呢。
周越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毕竟,他的几个大项目,都完全足够拿到很高的评分了。
即便是对面有大杀器。
他也未必没有。
愁什么呢。
不需要愁好吧!
郭老师很快给他打来电话。
周越告诉他,手里的项目可以结题了。
后面交上去审核就可以。
郭老师这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郭老师也是心情很复杂。
她也想让周越轻松一点,至少不要那么累,但,她太想进步了!
如果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抓住的话,那她觉得,即便是二十年后退休的时候,她可能都会扼腕叹息。
诚然。
下一次学科评级的时候,周老师的成就,肯定是完全能够超越这个标准了。
但,那需要数年的时间。
数年之后,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数。
甚至,周老师可能都会直接被那群京华的,或者是走另一条路的给调走了。
所以,周越只能是再苦一苦了。
她这边,帮周越争取一些东西,凡是她力所能及,能够插手的项目和奖项,几乎都挂了周越的名字。
是以,肉眼可见的。
周越的简历不断的丰盈起来。
甚至一页都快填不下了。
郭老师的运作。
再加上一路上的各种绿灯。
周越开始整理自己的研究资料,准备去递交上去。
随后打视频给曹教授。
“曹教授。”
“怎么样,小伙子,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了吗?”曹教授笑着开口。
“压力有啊,但是应该没那么大,有曹教授派遣给我的董博士,我这里的进度,每天都在突飞猛进啊。”
“周小子还学会油嘴滑舌了。”曹教授也是觉得有些好笑。
曹教授也知道,董阳过去,充其量也就是个干活的。
他们那几个老院士如果都动用了,也是一样的。
甚至效果比董阳可能还好。
毕竟人家经验丰富,各方面调停,或者是情商,那都是顶尖的。
能够到院士这种程度,说是在酒桌上不能纵横捭阖,可能谁都不信。
那些能力顶尖的,但情商不够的,想要评上院士,那倒是得慢慢来了。
“那个感谢信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感谢曹教授,这几次都是匆匆上完课就回来了,等我下次去京华,我请您吃饭。”
“好啊。”
曹教授自然是来者不拒,有人请他喝酒,他高兴还来不及。
尤其是和这种小辈,不需要那些特别的应酬。
“你这次来找我,是要资料的吧。”
周越微微的一怔,他正琢磨怎么开口呢。
没想到曹教授直接就点明了。
他确实是来要资料的。
毕竟他这边确实是已经能做的都做了,然后,距离学科评估也就只有这么几天,所以,他也就只能去找京华大学那边的一些资料了。
他的那十几个项目,所产出的论文也不只是十几篇。
甚至是上百篇都可能会有。
但现在发出来的论文肯定不会很多。
能有多少算多少,总而言之,这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
“那边发了两篇top,还有那么大量的论文,如果没有我们这边的试验成果,恐怕,要被超越了。”
曹教授是人精,而且也在关注最近的这些事情。
自然知道,这个节骨眼上,周越给他打电话是想说什么。
“是啊,所以曹教授这边到底做出了多少成果?”周越也是笑着开口。
“我们这边的成果,嗯,应该足够你搞定学科评估了。”
曹教授笑着。
“让董阳回来一趟吧,我把资料给你拿过去。”
“好。”
挂断电话之后,董阳立刻赶回京华大学,路上几乎都没有耽搁。
到了晚上。
董阳拿着厚厚的一摞资料回来。
“十二篇建筑领域与超一流的顶刊。”
“周老师,这些加在一起的权重,不比他那两篇论文要低啊!”
董阳面色上带着兴奋。
周越点了点头,“虽然成果只能有一半算是我的,但是林林总总的都算上,应该也够了。”
他倒是比较乐观的。
这些成果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但他们就差这些。
而且,这些成果也并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