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第184节

  一些大的可以推进的项目。

  “无论如何,在学术界,周老师当真是让人觉得敬佩。”

  “从手中露出来的一点思路,就足够拿到这种top级别的刊物。”

  周越也是笑了笑。

  没有反驳,因为说的是实话。

  ……

  “三篇自然杂志。”

  邓远航也是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这个消息。

  但是这个消息,确实是把他自己都给震撼到了。

  他自己也是学术圈的。

  自然知道能够在这种级别的刊物上发文章代表着什么。

  一篇文章就可以博士毕业之后留在顶级高校。

  三篇,而且是同一时间发的三篇。

  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要知道很多高校从建校之初,到现在,就连一篇都没有。

  有些院士团队,也都没有这种级别的刊物。

  “周老师这是要逆天了啊。”

  真的是逆天了。

  他把这个视频刚刚发出去,就有过很多人过来留言。

  而且也都是吐苦水的。

  “坏了,周老师过来抢地盘了,他发的那篇关于钢的论文,现在已经被我们大导师作为新的研究方向了,然后让我们改课题,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建筑系的人称呼他为周狗了。”

  “确实狗啊!”

  “改课题?我们这边已经在按照周老师的思路做其他的东西了,该说不说,周老师简直就是个天才,很难想象这些思路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坏了,周老师研究建筑还不要紧,现在居然开始做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了。”

  “周老师这次打算评一个材料科学方面的院士吗?”

  “不仅仅是要进工程院,还要进科学院是吧?”

  “都怪济省大学,看看,非要发nature搞什么学科评估的弯道超车,现在好了,周老师现在盯上自然杂志了。”

  “这还得了?”

  “一次三篇,亘古未有,周老师这是要打破历史啊!”

  “或者说已经打破了!”

  他们这些人自然是知道学科评估的一些事情。

  也知道周老师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现在突然间盯上这个杂志,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而且这个原因看起来还蛮好笑的。

  就是因为,你用这种办法差点超车,那我就用这种方式来宣扬一下武力。

  “这里面怎么还看到了徐君陶教授的名字啊,难道是他们合作的项目?还是说济省大学在里面也出了很大的力气?毕竟是他们先发布的自然杂志。”

  “如果真的出了很大的力气,也就不至于名字排在周老师的后面了,周老师这个人,怎么吹都不为过。”

  “是啊,如果你翻一下周老师此前的那些论文,你就知道,工程材料这种东西,周老师不是第一次研究。”

  “而且材料也算是工程里面一个大项,甚至有材料力学,有工程材料两门课程,周老师的研究五花八门,但都能做到顶尖。”

  “如今在top期刊上发文,我是一点都不意外。”

第188章 超越生活的建筑理念!

  一个医科大学。

  周越没有过多的关注外界的动向。

  就连那些邮件,他也是选择性的回复一些,然后其他的就公式化的回了。

  总而言之。

  想找他合作,倒是可以,有意向也行,要出国也没问题,但总归是一个邮件还是太保守了,开出相应的条件,然后再谈合作,是比较恰当的。

  不过他暂时也没有什么做项目的打算。

  倒是遇到这些邮件,就推荐徐君陶出去,说徐博士在他的项目里面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自己只是提出一些思路而已。

  虽然那些人觉得很意外,而且明显不信,但却也将目光转到了徐君陶的身上。

  徐君陶面临这么多的橄榄枝,一时间觉得有些无所适从。

  但,周越告诉他。

  没什么,只要是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来找他。

  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周老师这句话,直接给他信心加满了。

  所以,徐君陶从宁大回到济省大学之后,很忙。

  忙的脚不着地。

  天南地北的飞,甚至还去国外的几个大学进行研讨。

  这些论文,把他抬到了一定的高度,甚至那个高度都不属于他。

  五篇top,即便是后面三篇他的署名没有那么靠前,却也算是顶尖了。

  毕竟他是真的参与其中,而且是真的做出来了!

  周越则是终于有时间来进行设计了。

  他也很忙啊。

  忙的焦头烂额。

  但设计还是要的,这是老本行。

  而且,无论在学术上做出了多么超前,多么轰动的成就,那也只是限制于一个小圈子里面的。

  建筑,设计。

  这个可不是个小圈子,是极为广大的国民认知。

  一些伟大的建筑,可以彪炳史册。

  比如说世界第一高楼。

  比如说一些超一线城市的地标。

  那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东西。

  现在他正儿八经设计的,也就只有一个艺术馆,一个大剧院。

  一个是从市设计院拿到的,一个是京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委托的。

  两个建筑,都还没有问世。

  不过也快了。

  至少前者已经是快了。

  建筑要更加的贴近于人们的生活。

  但,周越一直做的都是超越生活的。

  现在又要回归于生活。

  实用性来说。

  前两者,都没有这个大学的校区要强。

  资料已经给他发过来了。

  还有甲方的一些构想。

  “古建筑啊。”周越感叹了一下。“国内好像还没有什么好的古建筑建模软件,过段时间得找京华开发一个。”

  他是真的要把古建筑打造成国民都能接受的品牌的。

  那么,一个好的建模软件,就比较需要了。

  能做古建筑三维渲染的,国内可能也就只有那么几家。

  所以他画图纸也只能是先画二维的。

  也还可以。

  就是比较费时费力,也很考验基本功。

  每天磨一点点,不需要太久,大概两个小时左右,就能画完一个楼阁,照着这样下去,他觉得这张完整的设计图画完,可能至少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这可不是他的风格啊。

  “所以什么时候能招到人啊!”

  他把这半个月来画好的图纸,交给了路芊然。

  说是画好了图纸,但是也只是画好了一些路径,以及一些简单的楼阁。

  “半个月只画了这么点儿,我这边还需要一些人手啊。”周越开口笑着,“不然的话可能真的要两三个月了。”

  路芊然眼眸之中闪过了一抹讶色,不过她惊讶的不是周越需要人手。

  “两三个月就能画好吗?”

  她是真的觉得惊人。

  这可是一个大项目啊。

  而且这一个校区加在一起,至少需要二十多个教学区域,这就是二十多个不同的建筑物,是怎么能够设计不同,并且各有特点的。

  他看了一下周越设计出来的三个教学楼。

  “都不错啊。”

  确实是不错,而且这些教学楼之间,都用一些石料的道路来连接。

  让这些建筑物之间的“气”,紧密的连在一起。

  使这些气不会逸散出去,整体更加的富有紧凑感。

首节 上一节 184/2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