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第32节

  “学生?”其中一个女老师笑着道,“郭老师桃李满天下,不知道这个学生,是在哪所大学任教了?”

  “大学任教?”郭老师思忖了一下这句话。

  随便翻了翻手中的专著。

  之后若有所思的道,“他是个刚毕业的设计师,我让他读研他都不来。”

  “刚毕业的设计师,专著?”众人有些面面相觑,他们倒是很难把这两个名词联系起来。

  “设计师写专著有什么用?他们也评职称么?设计师不是考证就可以了么?”

  有口快的博士生询问了出来。

  郭老师没有回答,只是道,“我待会儿把电子版发给你们,绪论不用管,其他的,每人看两章,你们都是研究结构设计的出身,尽快审出来,主要是看其中的计算步骤。”

  “好,我们这就去看。”

  “抽时间看就行,不过能快也要快一些。”

  郭老师把任务分配下去之后,自己也在看。

  同时也在若有所思,“教职么,倒是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这个本科生学历,太扎眼了。”

  “现在这学术圈已经卷到国内的博士生都不太行得通了。”

  比如宁大,宁大本硕博读下来,都不一定能够留在本校。

  但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就要看这本专著能够带来的学术影响力了。

  如果创造一个新的体系,那就绝对可以过来任教的了。

  毕竟,郭老师看这其中的力学分析,以及设计概念,都无比的清晰。

  不比那些顶尖院校的学术水准要差了。

  就连他们学院里,能在结构力学的探索上,达到这个水平的,可能也都没有几个人。

  甚至于说,这还只是水平,属于是能读懂这本书,能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对周越的解构主义了解七七八八的那种,这本书已经超越水平的范畴了,是一个概念,是一个体系!

  “就看你这本书能够给你带来的学术地位了。”

  “算了,先好好看看你这本书吧。”

  郭老师是真的觉得能够写出这种类型的书是天才。

  解构主义,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二元对立的意义。

  而是多元的,并且是不断变化的意义。

  这个现在经过周越几次解读之后,郭老师已经基本上了解了这个意义作为一个建筑学的符号,能够给传统的建筑设计带来怎样的改变。

  现在还只是一个初创的阶段,但是有了这本书之后,整个体系就已经被彻底的建立了下来。

  不再是单一的建筑,或者是一个简单的底层理论,而是有着切身实践的东西。

  谭雪。

  是宁大的建筑学博士生。

  接到了郭老师的任务之后,本来觉得没有什么,只是一个简单的小任务而已,看文献嘛,这都是很正常的。

  而且一本新的专著,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也算是比较友好的,毕竟应该都不难,因为这东西是要给本科生看的。

  然而很快,她看到第一张图,就被里面复杂的结构给震撼到了。

  “这张图,求结构受力?”

  谭雪觉得这个世界有点癫了,这是一个节点,但这个节点极为的不规则,受力方向可以说是四通发达,不仅仅是重力和支撑而已。

  甚至只是这一个节点,就几乎可以包含她学过的所有力学知识的总和了。

  这一点也不夸张,这个节点是几个不规则形状的交界处。

  “这样不规则的东西设计出来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求受力,这得列出多少公式啊?”

  谭雪看着复杂的节点,有些头皮发麻的感觉。

  “解构主义?”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谭雪看着下方的公式,以及复杂的计算流程,几乎占据了五页的数据,不禁轻轻的拿起一旁的水杯,喝了一大口水。

  听着水流在自己喉咙之中涌动的声音,谭雪是才觉得自己好像是还活着。

  复杂的节点,复杂的计算流程,以及复杂的图纸。

  谭雪不知道是这个世界疯了,还是她疯了。

  或者是那个设计师疯了。

  只是最后,谭雪看着最终的成品。

  那是一个大剧院的设计图纸,最终的渲染图极为的艳丽,并且是彩色附着的。

  华美,充满了科技感。

  而且内部的空间给人一种极为舒适,极为有设计感的理念。

  就像是一个房子,你可以把这个房子设计成一个简单的方盒子,也可以学衔泥的飞鸟,设计成巢穴,形成一个自己的空间概念。

  这种美观大方,又处处充满着设计感的。

  虽然看起来有些天马行空,但如果这个渲染图,真的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可能是一种别样的震撼了。

  不拘泥于形式。

  谭雪又有些迟疑了。

  “这种超出了普通结构的理念,好像真的很美好?”

  “设计出这样一个结构的设计师,究竟有多么的浪漫啊?”

  “但也提出批评,这是真的要累死结构工程师了。”

  谭雪也陷入了纠结之中。

  这种设计理念,她真的是要爱死了,毕竟之后的渲染图,能够看出来这个设计师是真的有想法的,是真的把设计当成了设计去做。

  而不是简单的把房屋设计成一个方盒子。

  但很显然。

  这活没落到自己身上,自然会觉得这个设计师很浪漫。

  但是现在确实是自己算这个节点的力,哪怕只是审核一下,但至少也要读懂这个图吧?

  两章内容。

  一共大概十几张图纸,并且每一个图纸都覆盖着很多节点图。

  谭雪轻叹了一声。

  目光逐渐的转为复杂。

  “兄弟,你这个专著,我觉得如果出来的话,对于我们建筑行业绝对是一场灾难。”

  “宁大之后不会也要单独开一个选修课——解构力学吧?”

  “还好我已经读博士了,这要是本科生,还不得被玩死?”

第42章 改造社会的武器!

  谭雪翻看了一下那个老师并没有交代下来,也不需要他们进行验算的绪论部分。

  通常,绪论会写很多的东西,这本书的构成,以及关于这本书的所有想法。

  都会写下来。

  一段话,让谭雪心中有些悸动。

  “曾经我们坚信,建筑是改造社会的武器。”

  “相信要诚实的表现结构,相信实用是美学的标准,相信非黑即白的伦理观,相信未来人人都可以住在便宜的、预制的、平屋顶的单元式住宅的乌托邦中。”

  “现在满大街都是这样的建筑,可乌托邦真的到来了么?”

  作者没有多说什么了,给人以一个很深的思考。

  建筑理念,就是要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现在满大街都是住宅,但社会结构依旧没有什么改变。

  “因为大部分人就连这种平屋顶式的预制住宅都买不起啊。”谭雪笑着。

  不过,建筑师要锚定的是时代的前沿。

  就不能用这种“穷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了。

  但事实上,这段话要表达的不是金钱观念,仅仅是审美的标准而已。

  不过也无所谓了。

  谭雪觉得这个人真的是有思考,有深度的人。

  等她用了两天的时间,熬了两个大夜,把所有的节点图全部的看了一遍之后,才有些无奈。

  “这书,我勉强才能看得懂,你跟我说,这是一个学弟的专著?”谭雪觉得有些梦幻。

  郭老师倒是也不至于骗她。

  她拿着审核好的专著,去找了郭老师。

  “郭老师,我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要具体验算的话,我也可以验算,只是时间可能要久一些。”

  谭雪如实的道。

  毕竟,这个专著,不亚于顶刊论文,如果是顶刊论文的话,精读,可能至少也需要一个月之久。

  这个专著要是真的验算起来,那就不知道要猴年马月了。

  一个月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好,我知道了,感谢,怎么样,看过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我没什么感想,但我觉得,这个学弟是真的敢想!这是一个新的体系,如果我们什么时候开解构力学的课的话,可能对本科生就是一种折磨了。”谭雪深以为然的道。

  “里面的内容不乱,甚至还很清晰,就是太复杂了,这是要逼疯一个人啊!”

  “完全就是结构力学的promax版,结构力学都难倒一大堆人,更别提这个了,说这个专著是院士写的,我都会相信。”

  “普通的学者,可能都没有这个实力和水平!”

  “这是真的!”

  “和这个专著的学术价值比起来,我觉得我发的那些论文,都是学术垃圾一样。”

  谭雪毫不避讳的称赞。

首节 上一节 32/2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