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博还是挺怜香惜玉:“你没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其实可以考虑去学着做制片人,等主控项目的时候,也可以给自己安排角色。
要么去学学怎么管理公司,怎么管理项目也行,公司要发展,需要很多人才。
最后实在不行,就多锻炼一下,以后给我当助理。”
投桃报李。
张娇对蒋博很贴心,蒋博自然也要帮她安排一些出路。
小火靠捧,大火看命。
说实话,蒋博并没有看到,张娇身上有大火的命!
当然,在娱乐圈,能够混个二线三线,收入也很高了,但总归会有落差。
舞台中央,就那么大点地儿,都想站上去也站不下。
能一直火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不信命不行!
……
傍晚,石秋影视基地的负责人组局,蒋博跟老谋子一起赴宴。
地点就定在影视基地办公区的小食堂里。
看起来还不错。
也是许多企业以及单位的惯例了。
在内部搞个单独的区域,用来商务接待,不起眼,各方面也比较容易控制。
装修摆设搞得档次高点,里子面子就都有了。
石秋影视基地的负责人李锦斌属于一肩挑了,整个基地他就能当家。
酒过三巡之后,话题就展开了,聊到了影视基地的建设。
“其实国内的影视基地已经比较全面了,咱们这边要是想做的话,还是要优先考虑差异化竞争。”
吃着人家的饭,也不好砸人家的锅,蒋博话里话外还比较客气。
李锦斌也是个聪明人:“还得劳烦蒋导给指条明路。”
蒋博摆摆手:“明路不敢当,咱们相互探讨。国内的影视基地,一开始肯定还是主要服务剧组拍摄取景,然后才能进一步考虑做旅游景点,有关这方面的发展过程,横店已经做出了示范,照抄就行了。
怎么能吸引剧组过来拍戏才是重中之重!我的建议是,先跟剧组谈好,然后再按照剧组拍摄的需求来进行建设。”
李锦斌陷入了沉思。
跟他的认知有一些冲突。
按照他的设想,应该是首先规划,把影视基地的蓝图拿出来。
等建设完成之后,再考虑怎么吸引剧组。
到了蒋博这里,基本上是反过来了,等于在拿钱砸剧组,给做私人订制。
还是很敏感。
等于在帮剧组省制片成本,可能会牵涉到利益交换。
而且拍完了之后,戏没火,宣传效果没达到,钱花出去了,很难对上面交代。
李锦斌面上连连点头,但还是回到原来的思路上:“蒋导,我知道咱们公司在京城也有地产项目,不知道咱们基地,有没有可能跟聚变传媒合作,共同打造这里,把这里做成东方的环球影城。”
说来说去,还是落到了地产上。
不过这次玩的是个新概念,叫做影视地产。
环球影城是什么地方?
那玩意儿是 IP变现的地方。
说白了,像环球还有迪斯尼之类的乐园,搞建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大量的 IP资源。
在拍影视剧影视剧作品之外,谋求新的利益点,才搞了主题公园。
石秋这鬼地方,什么玩意儿都没有,连主题公园你的概念都没想清楚,就要打造东方的环球影城,那不是在开玩笑吗?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环球的片子,真不一定就是在影城里取的景。
娱乐设施和拍摄要求,那还两码事。
蒋博肯定要拒绝这么不靠谱的提议,琢磨了一下,委婉一点:“我想李主任您是误会了,聚变传媒在京城并没有地产项目,只是关联方搞了个产业园,而且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拍摄服务,而是为了落地大量的相关科研以及创作需求。”
没办法,搞科研就是大城市优势。
需要大量的人才,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基本上也只有大城市,能够提供这些条件。
石秋基地根本连学的机会都没有。
被蒋博接二连三的婉拒,李锦斌是有点着急了,京城的项目到底为了干什么,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真正关心的,还是石秋基地。
“蒋董,咱们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话,您就直接说吧,我还挺得住。”
第164章 表妹
蒋博不紧不慢,抽出了四根香烟。
“不管是哪个行业的竞争,其实底层逻辑都一样,一个是上限,一个是底线。”
说着就平行摆上了两根香烟。
然后在上下两侧,又各自摆上一根:“只要咱们能别人所不能,把别人能做的部分,成本也拉到底,那么就比别人的竞争优势大。”
“真要是到了存量时代,咱们也更有竞争力,最后肯定能脱颖而出。”
事实就是这么现实。
市场条件下的竞争,也得经过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
限制肯定是不行的。
蒋博话也只能说到这份上了。
特么的又没有收咨询费,喝了两杯酒而已,能提点两句,就已经算是付了饭钱了。
更何况都是一个圈子里混的,蒋博也好,聚变传媒也罢,接下来还有许多新戏要拍。
题材不尽相同,肯定要跟全国各地的影视基地打交道。
要是有些话说过头了,传出去的话,少不了后续会带来麻烦。
赚点钱都不容易,不是实在关系,说那么多干啥!
再往下,就是付费内容了。
李锦斌虽然有决策付费还是不付费的权利,但是该有的程序还必须要有。
所以,来到后半场,基本上就没干货了,纯喝酒。
结束之后,蒋博跟老谋子回到酒店,在套房的客厅里泡茶。
老谋子没少喝,靠在沙发上醒酒:“你接下来还有没有拍片计划?”
距离驴得水杀青已经有几个月了,蒋博这边还没动静,老谋子感觉得催一催。
他还是始终认为,能搞创作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多搞。
作为监制,老谋子参与了驴得水几乎全部的创作过程,有了这次的共事经历,让老谋子对蒋博的评价很高。
能自己写本子,而且还能亲自执导,把本子呈现出来的人,不说是凤毛麟角,也是屈指可数。
蒋博给倒上茶:“师兄,你是知道的,最近我特别忙,公司每天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根本就抽不出来时间。”
聚变传媒最近大动作连连,许多事情都得蒋博亲自拍板。
有李雪在,只能解决执行层面上的问题。
但是大的主意,还是得蒋博来拿。
再加上李雪也是个二把刀的 CEO,仍然处学习期,确实还挺麻烦。
老谋子接过茶杯放在旁边,微微叹了口气:“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创作这边来,黄金期总共就那么几年。
至于公司运营的事情我不是很懂,但是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从外面请人来管理,几个工作室都分开管理的话,是不是能减轻点你的压力。”
老谋子这也是经验之谈。
从大多数导演的人生经历来看,一般有重大突破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年轻时候完成的。
无论是老谋子的几个重要奖项,还是吟诗小达人的霸王别姬,黄土地,都是他们早期的作品。
后来虽然还有突破,但已经可以明显看出来力不从心。
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老谋子不想蒋博白白错失良机。
对于这个说法,蒋博也很认可:“师兄,其实拍片子的计划,我一直都有,但具体选哪个方向,还没有拿定主意。”
这么一说,老谋子就不困了!
“你说来听听,我帮你参谋参谋。”
也不怪老谋子来精神,这跟他的创作模式有关系。
首先就是安排工作室的人,大量阅读找故事,当然他本人也看。
找到故事之后,评估一下能不能拍,怎么拍,可行的话,再进一步谈版权。
跟蒋博这种,上来直接就是分镜头脚本,完全自己搞创作的模式很不一样。
说实话,实名羡慕!
蒋博并没有着急谈创作,而是笑道:“咱们干聊也不是回事,不如让人送点酒菜过来,边喝边聊。”
说实话,蒋博还真没跟老谋子单独喝过酒。
有些话不借着点酒劲,也聊不出来。
嘴上说着再是师兄弟也好,岁数差在那儿摆着,完全就是两代人。
要不说石秋影视基地还比较落后,所谓的酒店,其实就是当地人自家经营的旅店,价钱是便宜的,但服务也是没有的。
蒋博出门不喜欢带人,还好老谋子已经习惯了有助理在身边。
打发人去买了酒,还有几个小凉菜回来,随意打开,码在桌子上。
没想到还有惊喜。
一个单独的袋子里,还放了两碗热汤面。
蒋博都不由感叹:“请助理还是得请个女的,别管干什么事情就是细心一些。”
老谋子看到面的那一刻,已经开始两眼放光。
出身西北,面食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