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搞事业,你竟然想跟我结婚 第25节

  估计公司的财务部门和法务部门,得常年加班,CPU都快干爆了。

  “反正你做事情谨慎点,今年不是说已经金融危机了,外面钱可能没那么好挣。”

  李兵兵还是关心蒋博,没忍住,多说了几句,即便其中的内情,也不是太懂。

  蒋博正想宽慰两句,就听到后面传来周讯的声音,:“兵兵,今晚把你这位小弟弟,借给我用用呗。”

  李兵兵也微笑着跟周讯打招呼:“可以呀,不过你借他干嘛?”

  两位一线大花旦,在走廊里边走边聊起来了,搞得蒋博都忍不住一阵腹诽。

  什么小弟弟?

  怎么就小弟弟了?

  你见过了吗?比较了吗?

  什么调查都没有,张口就来,就敢污蔑。

  自家姐姐也真是,还问人家干嘛?

  这话能随便问吗,万一人家真的把嘛字儿去了,真应了你的要求,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没走几步,就先到了周讯房间,李兵兵和蒋博的房间都比较靠里。

  进屋坐下之后,周讯才解释道:“兵兵,我听说你这位小弟弟,是圈里最近挺火的摄影师,就想邀请他帮我拍几组照片,这不得先跟你打声招呼。”

  “行啊,就让他给你拍几张,他技术是挺不错的,不过到时候要是万一不满意的话,可得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太计较。”

  在外人面前,李兵兵还是挺给蒋博面子,岁数大点,就是会照顾人,不仅只体现在家里。

  同时也点出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在警告周讯,千万不要动什么不该有的念头。

第35章 老师

  都是一个圈子里混的人,李兵兵对于周讯的情史,那也是一清二楚,毕竟都混到一线了,怎么可能还有什么秘密。

  说起来还得是世纪之交的那批人玩得最开,直到今天分析起来都叹为观止,随便圈一圈,就能行形成闭环。

  比如,周讯 93年的时候,男朋友是窦朋,一说姓窦肯定就知道了,没错就是窦维的堂弟,而窦维是王非的前夫。

  后来王非离婚之后,又嫁给了李亚朋。

  没错,在这就闭环了,李亚朋又是周讯的前男友。

  就很离谱……

  当然还有其他的闭环,以及更多的链条,一直影响到了今天。

  比如,周讯有一任前男友,叫宋宁的,时间很短,但也的确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处过。

  宋宁的表姐是高元,没错,就是王非的继任,窦维的第二任妻子。

  跟周讯分手之后,宋宁娶了同为模特出身的齐奚,时间也不算短,结婚差不多七年才离的。

  期间改了名字,从宋宁变成了宋宁锋,没错就是那个上离婚综艺《再见爱人2》的宋宁锋。

  而宋宁锋的前妻,也就是齐奚,后来又嫁给了同是演员的王传军,就是《爱情公寓》的关谷神奇,也是《孤注一掷》里的黑老大。

  娱乐圈不仅资本关系复杂,情感关系更复杂。

  自产自销,就还挺好,反正大家的心胸都很宽广。

  据说当年齐奚老师,也为艺术献过身,片子是王小帅监制的,叫下海。

  17年的 10月份首映,那时候已经跟宋宁锋结婚了。

  很难说,后来离婚跟这个没关系。

  不过说来也很坑爹,被导演坑的女演员还真不少,或者说有一些女演员还真愿意放弃感情作为交换。

  比如当年拍《颐和园》的时候,郝雷和超哥,拍《色戒》的时候,汤维和王老师田宇。

  基本上都是因为所谓艺术尺度的问题分的手。

  当然据周讯本人的说法,就是在感情上比较感性,的确也是这样,十年换了八任男友,要不是真的很感性的话,就真的很难解释。

  “要不要我跟导演说一声,借用一下剧组的设备,还有布景?”李兵兵考虑比较细致,拍片子不是只有一台相机就行了。

  灯光,取景,都有讲究,尤其还是给女明星拍照片,事儿更多……

  好吧,李兵兵就是不想让蒋博单独跟周讯待在一起,尤其不想让这俩人待在酒店房间里,太暧昧了。

  早知道蒋博是个腿控,周讯又是个小短腿,但还是不放心。

  主要周讯这种天生的演员,有时候会让你忽略身材或者其他方面的不足,比如用眼神,陷进去了,就拔不出来……

  “先不用了。”周讯婉拒道:“先在房间里试试吧,简单拍几组室内照,要是有感觉的话,再麻烦剧组也不迟。”

  “那我也来帮帮忙吧,咱们虽然在一个公司,但是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正好我也观摩观摩,学习学习。”

  反正李兵兵主打的就是一个不离开视线,比带孩子还上心。

  之前刚开始跟蒋博合作的时候,她就听说了,约蒋博拍照的靓丽富婆,还有 plmm,那是一堆一堆的,根本拍不过来,都是这张脸惹的祸。

  尤其在跟蒋博深入交流了之后,她更是能深刻体会到蒋博的诱人之处,有颜有才还能力超强的男人永远都是稀缺物种,得看紧了!

  万一被其他妖精一口吞了,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周讯再拒绝就不礼貌了,只能接受,不过最难受的还是蒋博,夹在两位美女中间,左右都不自在,索性一大包,给她们拍合照算了。

  旗袍、军装、睡裙,全都来了一遍,拍照的角度和姿势太多,搞得蒋博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回到房间只想静静的躺着,烟都不想点。

  蒋博在剧组学习进度很快,一度让高群叔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那么多年的从业经验,竟然还不够一个小年轻个把月学的,就很离谱。

  快到年底了,剧组不休息,不过李兵兵、周讯、黄小明都得请假,去参加各大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

  跟正经的春晚不一样,各个地方的春晚,一般安排在农历十二月的二十三或者二十四,也就是小年夜。

  正好时间上错开,不然看谁不看谁,还真是个问题。

  蒋博肯定没卫视春晚的邀请,得回学校,出来时间长了,得回去跟老师打个招呼,正好给老师提前拜个早年。

  北影小区就在北三环中路这块,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南边是京城电影制片厂,西边是六公主,西南方向隔着黄亭子路就是北影,上下班主打的就是个方便。

  想骑自行车就骑自行车,三五分钟的功夫,不想骑自行车,就步行腿着,也就不到十分钟,单位就在家门口的幸福。

  来看老师,蒋博肯定不能空着手,开学第一学期,就没少请假,没点成果交上来,肯定少不了一顿批评。

  提前买好了花,随手抄起桌子上的分镜头脚本,蒋博就从出发了。

  16号楼 302。

  蒋博可没少往这里来,老师年纪大了,1935年生人,都已经 73岁了,不可能指望着还经常坐办公室。

  “咚咚咚……”

  蒋博轻轻敲了敲门,就直接进去了。

  302的门开着,敲两下,也只是提前打个招呼,有人来了。

  可能是老一辈的习惯了,白天基本上不关门,旁边住的邻居,也都是一辈子的老同事了,没什么需要防备。

  进屋之后,蒋博也是轻车熟路了,上来就直奔厨房,先把花送给师母,然后才跟书房里坐着的老师打招呼。

  “又给你师母送花了?小滑头!”刘永四指着蒋博笑骂道。

  说起来也难怪,自从蒋博第一次登门开始,就每次都带着花上门,老师的礼物不一定有,但师母的鲜花一定不能忘。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蒋博在老师家里就总能受到优待,每次上门都能混一顿好吃的,还是师母亲自下厨给做,老师也只能跟着沾光。

  “难得师母喜欢,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顺手就带一束上来。”蒋博嬉皮笑脸的,压根就没把老师的笑骂放在心上。

  第一次登门的时候,蒋博就已经意识到了,也就在外面,老师是个角儿,在家里,只有听喝的份儿。

第36章 预算的问题

  “就会讨你师母开心,这么多年,我带了那么多学生,你是第二个坚持每次给你师母送花的学生。

  也难怪你师母偏疼你,每次来都给你变着法的想着做好吃的,连我也都只能跟着沾沾光。”

  “师母操劳了一辈子,能让她开心点,也是学生应该做的,绝对没有混吃混喝的意思。”蒋博跟刘永四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是传统的师生,反而有点亦师亦友的感觉。

  老顽童,老顽童,人上了岁数之后,确实会容易变成顽童。

  “别总想着耍滑头,说说你前些日子进组,都学到了什么?”

  谈论起课业,以及蒋博的学习情况,刘永四还比较严格,在老人家的印象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名师出高徒的观念,只有严师出高徒的教学方法。

  蒋博也认真起来,“收获还挺多,许多之前学的理论,都在剧组拍摄的时候,看到了实践。

  比如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光的应用。

  当然还有设备的更新迭代,对拍摄也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刘永四点点头说:“你能总结出来要点,开始泛泛而谈,就说明已经摸到门槛了,学校能教给你的只能是术,真正的道得需要你自己去领悟,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反对你大一就出去跟组的原因。

  课本理论上的东西,对于你来说,已经没有难度了,知道你记性好,基本上都记下来了,但是如何灵活应用,还需要很长一段路的磨练。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学明白和讲明白是两码事,难度系数也不一样,如果能站在讲解者的角度上,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说清楚,那才是真的理解透彻了。

  刘永四是老教授了,教学相长的道理,理解肯定比一般人要深刻。

  能够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肯定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摄影这玩意儿,跟语文数学物理什么的还不大一样,这些所谓主要科目里,该总结的内容,前辈们早就全都搞定了,基本上没有根本性的新发现和新规律。

  即便是偶尔会有一些突破,那也是在学术最前沿的部分,一般人根本不需要了解。

  但摄影不一样,高度依赖外部的摄影机,以及成套的摄影设备,以及其他系统的综合参与。

  夸张一点说,在关键节点上,都不需要谈十年的变化,三五年就有可能提供全新的视角。

  比如 3D,比如 IMAX,再比如无人机,数字模型等,对于一些类型院线电影的拍摄,可以说都是革命性的改变。

  技术跟不上,学习能力跟不上,就只能抱残守缺,缩在舒适圈里啃老本,直到彻底被新的知识技术体系抛弃。

  所以真正能够做到终身学习的人,还是很值得让人敬佩。

  说回来,老师问学生打算,也是情理之中,关门弟子,还是要多照顾一点。

  蒋博也没客气,拿出特意准备好的拍摄脚本,递了过去,跟之前给李兵兵和任权的版本不一样,这一份是放大版的,主要为了应对老师的眼花。

  刘永泗接过来,一页一页开始翻看,看的很仔细,放大版的火柴人,终究也还是火柴人,看起来还真得费点功夫。

  半晌之后,才把本子放下,闭上眼轻轻叩击着本子,仔细回忆全部内容,试图把剧情全都串联起来。

  又过了一刻钟的功夫,才轻轻揉了揉眼角感叹道:“还是老了,看东西都比以前费劲,你是不是准备想把这个本子拍出来?”

  蒋博点点头说:“是的,老师。

  这个本子我已经构思了挺长时间,没有花里胡哨的技术和场景要求,拍摄起来的话,难度应该不高,以我现在的技术,应该可以尝试一下。”

  在选本子的时候,蒋博就已经考虑过了,除了拍摄成本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拍摄难度,得把难度控制在现有技术水平之内。

  艺术上懂得鉴赏,和懂得运用是两码事,就跟评论家和所谓专家一样,可以解决不了问题,但是不耽误人家评头论足。

  反正就很不要脸……

首节 上一节 25/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