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蒋博停住脚步道。
“我想请芷曦来担任制片人。”
徐铮也懂得一些知恩图报,陈芷曦为了他的这个本子,忙前忙后费了不少功夫。
刚成亲就把媒人扔过墙的事情,他还干不出来。
“可以。”蒋博想了想又补充道:“请陈小姐担任执行制片吧,熟悉熟悉剧组现场。”
投资是聚变传媒的,理所应当出品方和制片方,都是应该是聚变传媒。
“我们可以跟投吗?”
陈芷曦赌性也很大,《泰囧》这个本子她很看好,也就是钱和资源都不够,不然她一个人就投了。
“可以。”蒋博对主创人员愿意投资剧组,从来都是乐见其成的。
道理很简单,你如果不把他的经济收入和工作表现挂钩的话,很容易就出现磨洋工的情况。
“具体的安排,你们商量。”蒋博交代了一句就走了。
再接到《泰囧》相关的消息就是两天以后了。
徐铮和陈芷曦得了蒋博的明确安排之后,把项目书一改,约着李兵兵就一起飞魔都了。
下了飞机,都没有再约时间,两人就在李兵兵的带领下,到了淮海路聚变传媒的临时办公室。
“姐。”李雪在办公室,看到李兵兵进来,连忙起身打招呼。
然后李兵兵给相互介绍了一下。
其实徐铮这个人,李雪是认识的,她之前做艺人经纪,记人属于基操,二三线以上的艺人,绝大多数她都对得上号。
可能也就陈芷曦,这时候还是半个小透明。
简单寒暄之后,四个人找了间会议室,开始进入正题。
李雪低头翻看着文件,问:“接下来你们准备怎么安排?”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李雪对这个项目还是挺上心的,有工作职责,也有利益驱动。
“我想先把堪景和试镜这两块工作先做起来,等演员定下来之后,堪景应该已经完成一部分,剩下的边拍边继续弄就是了。”
从蒋博点头给钱的那一刻起,徐铮的想法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注意力从能不能拍,变到怎么拍上面来,都是考虑过的问题,所以一张嘴就是一二三点。
“有想法就行。”李雪点点头道,没有再计较下去,又看了看文件,道:“陈小姐担任执行制片人的事情,蒋董已经跟我说了,我这边没有问题。不过还请陈小姐注意遵守制片部门的统一工作规范。”
这也算是提前打预防针了。
谁出钱,谁管账,这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则。
投资一家公司,还得往里派财务人员呢,更何况剧组,几乎就是聚变传媒全资。
“我明白,李总。”陈芷曦站起来保证道。
她想跟这个剧组,第一目的就不是奔钱去的,没私心,在工作的时候,会从容很多。
李雪抬头看了陈芷曦一眼,没多说什么,就摆摆手示意她坐下:“明不明白,等工作开始就知道了。”
可能是一种潜意识,李雪做CEO时间长了,思维方式上都发生了些许改变。
事前的保证几乎都是没用的,唯有结果出来,才算是板上钉钉。
“还有投资的事情,李总。”看李雪一直没提,徐铮没忍住提醒道。
“你们是什么章程?”李雪反问回来,没赞成也没反对。
徐铮和陈芷曦对视了一眼,才道:“我们俩凑一凑,估计能拿出三百万,按预算的话,估计能占百分之十的份额。”
小算盘徐铮打的一直很响的,既然聚变传媒敢投资,他自然也敢跟投。
更何况他还是导演,要是能在剧组玩点花活,有制片人配合,三百万的投资,说不定没上映就回来了。
可惜,他们遇上了李雪。
“不可能!”面对这种要求,李雪果断拒绝道:“按比例也不是这个么算法,蒋董那边给的是制作成本,后期宣发等一些列活动的费用,都还没开始做预算。”
电影的成本,几乎就两块,制片成本和宣发成本,一个做电影,一个做电影推广。
正常来说,一比一就差不多了,也有狠的,上来就搞一比二。
宣发的费用,比特么的拍摄时候花钱还操淡。
“那您说,三百万占多少合适?”徐铮追问道。
“我觉得要不先别算了,先把片子拍出来,最后拿总成本比一下就知道了。”
李雪这个建议还是比较中肯的,对徐铮和陈芷曦,也算是特殊照顾了。
要知道在娱乐圈里,不是拿多少钱,就能占多少股份的。
往外稍微再扩大一点范围,在其他行业,这个潜规则,其实也一样。
不然的话,干股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
有了大方向,合同谈的很快,双方达成一致之后,就把合同给签了。
四个人一块飞京城,一方面是要调动的人手,要在总部统一筛选。
另一方面,也是要跟蒋博汇报工作。
胶南影视基地那边,蔡亦侬把几家厂商都弄过去之后,蒋博就回京城了。
“合同和计划书,都没有问题。”蒋博把李兵兵送过来的文件简单浏览了一遍,就点点头,然后又问道:“剧组的投资,你准备怎么解决?”
“还能怎么办,按比例出钱呗!”李兵兵理所当然道。
这里面关系其实挺复杂的。
按照合同约定,李兵兵工作室的收入,应当按照四六分成的比例,来把利润分别划分给母公司和李兵兵个人。
但是实际上,李兵兵工作室又是聚变传媒百分之百控股的子公司,这个就很操淡。
理论上来说,明确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股权关系之后,李兵兵工作室的所有项目,都应当由工作室独立进行投资,独立风险管理,然后收益归工作室所有。
这个就是矛盾冲突的地方。
利润四六分,投资的时候,就不能由一方单独承担,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兵兵提出按比例分担。
“你钱还够吗?”蒋博关心道。
之前投路洋的项目,李兵兵已经出过钱了。
“差不多还够。”李兵兵想了想,算了一下账道。
“回头把公司的账,全都清理一下,我想办法把钱凑出来给你还上。”
聚变传媒一开始筹建的时候,就都是李兵兵拿的钱,如今都过了大半年了,在蒋博看来,也到了该算账的时候了。
“不着急,我再接两回戏,钱就赚回来了。”
李兵兵的真实想法,是不想让蒋博还钱的。
不是有那么一种说法嘛,想让另一个人记住你,你就问对方借钱,这种联系会一直保持很久。
对李兵兵而言,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她希望蒋博一直欠她的。
或者说,她希望有这么一种债务关系的存续,让她能够更有安全感。
第374章 想开了……
“还是算算吧,以后日子还长着,公司也要给其他人提供向上发展的空间。”
蒋博肯定是要把账算清楚的,给其他人提供股份分红是事实,不过也只是个由头。
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蒋博心里不安,渣男没那么容易当的,他又不是人渣。
“那也行,等回头拿了钱,咱们在京城和魔都再买两套房子吧,以后经常两头跑能用上。”
李兵兵的态度很明确,给出去的钱就不会拿回来。
当然,蒋博也不会要,他几乎没什么犹豫就点头同意了:“回头我直接安排给你房子吧。”
蒋博也是想尽善尽美,在京城和魔都买房子,也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落实到地段和小区都很重要。
不是没有隔着一条马路,房价差上两三万的事情发生。
“行。”李兵兵点点头,心里已经做好给蒋博住的打算,又问道:“剧组这边,你还有什么交代吗?”
蒋博想了想,还真没什么交代的。剧组的财务人员以及摄影师灯光师等,都是从公司抽调过去的,等于人和钱都在公司手里掌握,确实不太容易出问题。
即便这个导演是徐铮。
不过蒋博还是补充了一句:“你回头跟华旗联系一下,把《人在囧途》的版权买过来。”
“有必要吗?”李兵兵不是很理解:“《泰囧》的本子我让人对比过,跟哪部一点关系都没有。”
“还是买下来吧。”蒋博坚持道:“等《泰囧》下映之后再卖出去也行。”
这下李兵兵再没有反对的理由:“行吧,我让小雪安排一下。”
这里面有一桩旧公案,《泰囧》的全称是《人在囧途之泰囧》,听起来就就特么的像网文的名字。
不过跟网文不一样的是,《泰囧》前面加‘人在囧途’四个字,是要跟人家买版权的。
实际上原时空,徐铮是有尝试过买版权的,可惜价钱没谈拢,就没买成。
但是上映的时候,还按原计划用了,这就很操淡,等于是在搞当面NTR。
华旗当然忍不了,一纸诉状把徐铮,包括光鲜,全都告上了法庭,最后判罚五百万。
只不过那时候,徐铮和光鲜已经不在乎了。
电影是12年底上的,终审都14年3月了,十多亿的票房,随便给个零头,也不止五百万。
所以说,在娱乐圈诉讼是性价比最低的方案。
经济案件从立案到终审,搞个一两年很正常,就这还算上执行。
要知道法院判下来,和最终能不能执行,完全是两码事。
蒋博爱惜羽毛,做不到徐铮那样,只要钱不要脸,所以只能走正道,让李兵兵把版权买过来。
好在现在事情还没发展到,徐铮去跟华旗谈过的阶段,买一个下映过的版权,只要操作得当,就没那么复杂。
“其他还有什么吗?”李兵兵问道,看蒋博的眼神还有点依依不舍。
“没了。”
……
剧组搭建很快,蒋博和李兵兵的出品人,李雪的制片人,还有陈芷曦这个执行制片,导演徐铮,除了主演,所有主创人员,基本上就都到位了。
选主演其实挺重要的,对于剧组而言,一个不怎么合适的主演,可能会毁掉一部作品。
《泰囧》的配角选角,蒋博没主动干预,但是架不住徐铮会来事儿,一定要让蒋博参与进来。
想想也是,《泰囧》的三个男主角,徐铮自己占了一个,又推荐了黄博和王保强,蒋博都点头了,他是得主动表示表示。
蒋博的想法,是优先选公司的艺人,哪怕去客串一下,也是个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