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之下,谢非老师就淡定的多了:“我看闹大点没什么不好,影视产业想要发展壮大,再出好作品,精品,就得这样多闹闹。”
可能是出身的原因,谢非老师的陈词,总是慷慨激昂一些,即便是现在已经上了岁数。
习惯了,他从小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
“动静闹大了,对做事情有好处,但是对小博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刘永四还是很担心,不过更多的,是站在蒋博的立场上。
到底是亲学生。
谢非顿了一下,他之前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不过他随即就想明白:“有咱们两把老骨头撑着,问题不大。再说让年轻人早点见见世面,也是件好事儿。
而且我看这小子也不简单,鬼着呢,说不定他早就胸有乾坤。”
说曹操,曹操到。
正好这时候,蒋博敲门进来。
“不好意思,刘老师谢老师,路上有点堵,耽误了一会儿。”蒋博一进来就道歉。
跟具体安排什么时间没有太大关系,作为学生,本来就不应该让老师等。
都是尊师重道的传统。
“没事儿,是我们来早了,你坐吧。”刘永四给蒋博解围,顺便指了指旁边的位置。
“选导演助理的事儿,你是怎么打算的。”谢非老师性子急,没等蒋博坐稳,他就开始发问。
蒋博连忙站起来回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动联系过来的人很多,来源构成也比较复杂,得需要一个公平的标准。”
谢非冲蒋博摆摆手:“你坐着就行,不用站起来。”
“具体什么标准,你心里有没有数?”刘永四抓住重点,向蒋博提问。
其中考校的意味很浓。
“我是这么想的。”蒋博抬头看了看刘永四,又看了看谢非,才继续说道:“首先要把上限和下限定出来,年龄上不能超过三十五岁,其次也不能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
这两条标准,是蒋博考虑过之后定下来的,前一条直接卡掉了大部分的成名前辈。
蒋博找的是导演助理,不是活爹,他不需要有个经验丰富的大导演,每天在剧组跟他指东指西的。
三十五岁这个数字,是蒋博精挑细选的。
一般导演系毕业,最起码都得二十二三岁,初出茅庐,刚开始工作过渡。
怎么着也得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来摸清楚社会现实和行业实际,才能开始进入正轨。
在这个阶段,进入行业内的导演,就已经被筛选过一茬,留存率甚至不超过五成。
大部分人坚持不住,都开始想办法,往电视台,剧团之类的体制内单位去考虑。
要么也可以去做广告片导演,或者MV导演什么的,反正选择范围还挺广的。
能留下来,继续跟剧组,继续学着拍电影,拍电视剧,这一类长片的人,还是少数。
最初的三五年过去,这些人也从二十二三,来到了二十六八,将近三十岁了。
有句话叫,穷人家的孩子,要到三十岁才成年,大概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小就物质贫乏,精神也贫乏,上大学之后,大多数也搞不清楚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
只能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在现实的打击下慢慢摸索。
等他们找到规律,并且补偿性的消费结束,差不多也就三十岁。
如果家里有长辈可以指导,家里有条件,可以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多见一见世面。
他们的大学,大概会过的不太一样,他们这些人很清楚,大学是用来干什么的,毕业之后的择业,也已经早有准备。
二十岁成年和三十岁成年,中间差了十年的时间,几乎差了半代人出去。
还是说导演,他们二十六二十八岁,也不过是刚刚上路,依然没有机会独立执导。
不过这时候的他们,已经知道资源的重要性,他们会在继续蛰伏的同时,默默积累作品和资源。
只等待一个,可以让他们一飞冲天的机会。
蒋博选在这个年龄段,就是要在这个关键时候,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他们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有精力,有体力,有想法,还有实践能力,妥妥的天选工具人。
“怎么样,我说这小子,鬼精鬼精的。”谢非指着蒋博,跟刘永四开玩笑道。
刘永四只是笑笑,又关心道:“三十五岁这个标准,你准备怎么跟大家说?”
定标准什么的,明显是个得罪人的事儿,尤其这个标准,蒋博还没提前公布。
让大家都以为还有机会,纷纷找上门来。
结果蒋博突然来了这么一出,能理解的人,只可能是少数派,大多数人会对蒋博产生看法。
认为蒋博的所作所为,是在耍着他们玩。
刘永四问三十五岁的标准,也是意有所指。
道理很显然,娱乐圈里,有发言权的导演什么的,基本上都在这个岁数以上。
下限以下的人,反而没必要那么担心。
蒋博早有准备,配笑道:“要不,这件事情,再劳烦一下二位老师?
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可真扛不住那么大的压力。”
适当的时候,示弱哭穷,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你什么都干了,还要领导,要长辈们干什么,得学着给他们留点机会,让他们有点存在感。
不然他们闲着没事儿,就该开始找你的事儿了。
“合着你小子,在这儿等着我们俩呢!你小子就是个滑头。”谢非被蒋博算计进来,吹胡子瞪眼。
但并没有说不管……
蒋博顺杆往上爬,道:“这不您二位疼我嘛~”
师生三人,开小会搞到了午饭时间,正好在学校,干脆一起去食堂。
路上学校里的学生,纷纷跟两位老师打招呼问好,他们确实德高望重,为学校的建设,以及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
理应获得大家的尊重。
蒋博很低调,像个跟班一样,跟在两位老师身后,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
不过到底还是长得太出挑了一些,很快大家就想起来,跟在后面的蒋博,到底是哪位了。
第489章 李兵兵来劲了
大胆一点的同学,已经开始主动凑上来,跟蒋博打招呼。
比如张若云。
他也是系统内子弟,他爹张建是圈内有名的出品人,制片人,俗称影视资本。
“哎,师弟,你怎么被两位老师抓到了?”张若云主动跟蒋博套近乎道。
他是电影学院零七级高职班,算起来是比蒋博高一级。
不过俩人现在影响力和地位不一样,张若云这做法,套近乎的同时,有点占便宜的嫌疑。
在影视圈内,有资格喊蒋博师弟的人,真没几个,除了老谋子,也就顾常卫。
这两位是正经八百,刘永四老师的学生。还有就是侯永和张惠军俩人,都进了系统内,也是蒋博正经八百的师兄。
除了这四位之外,包括吟诗小达人,还有韩三坪,跟蒋博论师兄弟,都有点牵强。
不能说,刘永四教过谁,就都算是他的学生,要这么算的话,从七六七八级开始,一直到九五级的摄影系和导演系,那都能算是刘老师的学生。
这个范围,几乎把所有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全都囊括进去了,包括乌尔山和装逼装不到点子上的陆钏太郎。
“你没听说?”蒋博一挑眉毛想逗逗这哈士奇。
“听说什么?”张若云不明所以,他刚从《雪豹》剧组杀青。
“没什么。”蒋博神秘一笑,岔开话题,邀请道:“中午一块吃点?”
张若云看了看走在前面的刘永四和谢非两位大牛,果断婉拒了:“你们吃吧,我就不打扰了,回头联系。”
社牛其实还挺好的,电影学院没扩招之前,总共没几个学生,都是小班教学,大家相互之间,不说有多么熟悉,但最起码脸熟。
而且关键还是在校园里,没有社会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因素考量,再牛逼的光环,在这儿也得削弱。
在学校里,大家的关系就只有同学和师生,身份平等是平等交流的基础。
张若云的出现只是小插曲,师生三人出现在食堂,这个阵容还是不太常见的。
蒋博太突出了,跟两位老师比起来,不管是从年龄上,还是外貌上,亦或者是身份上,都有很大的差别。
三人就这么大大方方的走进食堂,蒋博很难不被别人注意到。
对此,刘永四和谢非也是一阵苦笑。
“你说今天带着他来食堂,是不是个错误?”刘永四小声跟谢非道。
“我看挺好的,待会儿就让这小子去打饭,说不定能多给点。”谢非很促狭的开玩笑。
“算了算了,待会儿还是楼上小包厢吧。”刘永四摆摆手,他不是架子大,只是不想吃饭的时候,还要被人围观。
就在这时候,张惠军也来了,看到两位老师,赶紧过来打招呼:“谢老师,刘老师...”
然后看到后面的蒋博,他又笑骂道:“你小子回学校,也不来找我,小心我让你挂科。”
这肯定是开玩笑,蒋博挂不挂科已经没那么重要的,他身上打着电影学院的标签,有这层身份在就够用了。
至于毕业还是肄业,反而没什么影响。
要不怎么好多人,上不了本科也得来上个大专班,实在不行,也得来上个进修班。
说到底,都是为了这层身份。
“咱们先上楼吧。”蒋博提议道,他被来来往往的同学,看得有点不自在了。
哪能像两位老师那样,经常面对一群学生,早就习惯了。
“得,今天有饭辙了。”谢非老师跟刘永四开玩笑道。
刘永四只是笑笑,不过张惠军到底是当领导的,直接先把帽子扣给蒋博:“小师弟要请客呀,那我得跟着两位老师沾沾光!”
“张院,学校可是您的地盘,我抢您的东道不合适吧?”
请不请客的,也花不了几个钱儿,蒋博只是单纯习惯性的跟张惠军斗斗嘴。
大家都是一个老师的学生,蒋博可不管张惠军是不是院长,反正他也有老师撑腰。
“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咱们师兄弟不用分那么清。”张惠军占了便宜,果断撇开这个话题,等于把蒋博请客坐实。
占到便宜了,这时候又不分你我,果然还得是张院,脸厚心黑坐得稳位置。
不过到底师生三人,还是沾了张惠军的光,小食堂的大师傅拿出了看家本领。
谢非都忍不住调侃道:“果然这县官就是不如现管,小张来吃饭菜色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