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彻捏了捏下巴。
世界文学简单来说是全世界文学的统称,它包含各区域、国别文学。
世界文学重构更是一种多维度的概念,女孩的问题一时之间还真问住了他。
龙川彻把手机合上,上面有找人问来的交流会具体地址。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这次的交流会东京大学相对重视,甚至还有文部省的官员参与。
细想这次交流会的过程,龙川彻继续回答女朋友。
“世界文学既是统称也是概念,即:将区域文学转化为流通文学,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我之前《青春三部曲》就有对世界文学的简单运用。”
自己好像不应该问这个问题,体育生的脑袋有些宕机。
“那重构呢?”
小女朋友假装听懂的样子。
“是战争。”
龙川彻拍了拍衣摆上的水珠,表现的有些漫不经心。
“阿彻也到了中二病的年纪么?”松枝木子学着好朋友的样子捏了捏下巴,脸上有些笑意。
世界文学就是流通文学,各个国家作品流向世界后的表现形式。
体育生的脑子转了转已经听懂了。
“所有作品一经翻译,便不再是其原初文化的独特产物:它们都变成了仅仅‘始自’其母语的作品。”
“当一个作品进入世界文学,它就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命,想要理解这个新生命,我们需要仔细考察作品在译文及新的文化语境中如何被重构。”
龙川彻捏了捏说自己中二病的女朋友的脸。
“从本土重构进入世界,这个概念听起来确实很美好,但是这个重构的标准是什么,你有考虑过么,木子同学。”
“标准?”
松枝木子愣了愣。
从本土进入世界,既要翻译,也要考虑各国文化。
重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别国文化,这个别国.
“以影响力论之,英国文学,法国文学,俄罗斯等西方文学占据世界文学影响力主流,所谓的重构就是向西方文学靠近的过程。”
小眉头慢慢的粗起来,即使松枝木子也感觉这个过程不对劲。
“有点像是一种.”
“同化,可以这么理解。”龙川彻挑了挑眉头,用一种你看我还是中二病的表情看向女朋友。
在《文学理论》中,沃伦和韦勒克对世界文学提出三个层次的界定:作为总体的文学;文学巨匠的伟大宝库;全世界所有文学的统称;
但是达姆罗什称世界文学为民族文学间的“椭圆形折射”。
既然是折射那就会有损失的部分,在西方文学占据主流的国际市场,所谓的本土文学重构就是一个不断消磨自己的过程。
“这是西方文学对我们的入侵,木子同学。”
“就像曾经的拉丁美洲那样。”
20世纪的世界文坛是大爆发时期,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影响世界的文豪,俄国有列夫·托尔斯泰;法国有马塞尔·普鲁斯特;德国有托马斯.曼;奥地利有卡夫卡;捷克有昆德拉。
“但拉美由于其特殊的民族结构,包括非洲移民、印第安人和黑奴后裔,造成其具有极强的包容并蓄的能力,拉美文学流派就是世界文学各种思潮在拉美的投影,它太过向西方文学靠拢,以至于丢失掉了曾经的圣书《波波尔乌》,以及拉丁美洲独特的玉米人神话。”
“拉丁美洲是独特的玉米人神话的起源,但现在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盛行。”
龙川彻盯着女朋友。
“你现在还觉得我用战争这个词有什么不对么,木子同学。”
用龙川彻的观点来说,向世界文学重构的过程就是丢失本土文化的过程。
松枝木子歪了歪脑袋。
“所以我们是去.”
他好像把那帮西方学者描绘为反派,那她跟龙川彻.
“你想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帮忙的?”
松枝木子用拳头敲了敲手,眼睛亮了起来。
没想到自己男朋友平常看着有点咸鱼,还挺有民族自尊心的。
不让本国文学被西方同化,这不得给他打上一个英雄的标签?
龙川彻眯了眯笑了笑没吭声,女朋友什么都好,有时候就是太过天真可爱了。
到了东京大学,到东洋文化研究所的时候两人发现外校人员不能进去。
“啊,怎么这样。”
松枝木子苦着脸,在她心里,男朋友成了即将登场的民族英雄。
英雄被拦在门外怎么行?
在松枝木子有些愁眉苦脸的时候,龙川彻犹豫了下,给一个东大的女生打了个电话。
第275章 文明互鉴与世界文学重构3
东京大学的本乡校区。
灰褐色的建筑十分安静,古老的建筑,基本都是欧式风格。
大片的森林和湖水在雨季晃悠着青绿色,文学部的社团大楼摇曳着喜人的暖色灯光。
“听说普林斯顿的那些人又来了。”
文学社团区别于文学部,只要对文学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加入。
讨论喜欢的作品,偶尔开开交流会。
此时。
几名学生正在文学部内聊着最近学校内发生的事情。
美国的普林斯顿学校,世界排名比东京大学还要高,但是其中几人却表现的有些不屑。
“有什么好说的,每年都来。”
如果真如龙川彻所说【文明互鉴与世界文学的重构】是一场文学与文化的入侵活动的话,那这场从美国开始的入侵运动效果并不明显。
每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基本开场就是以“世界文学这一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判断,背后有一套严格的西方中心主义标准。”为题,大家互相辩论,然后以东京大学学者提出你们根本不懂日本文学结束。
文化文学的交流融合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日本是从古中国那边流传过来的平安京文化。
从磅礴的《诗经》《楚辞》到自己的《源氏物语》。
日本自己的国家文化即使不能在世界文学上占据磅礴的声势,但也不会像拉丁美洲一样被简单的入侵更改。
依旧是源远流长的物哀美学,令人沉思的幽玄文化。
除了每年文部省跟学院教授严阵以待,东京大学的学生都习惯每年有一批外国人来溜达一圈了。
“诶~你们有没有看最近的《新法兰西杂志》?”
普林斯顿的人没什么好聊的,其中一名女生对着另外几个同学挤眉弄眼。
纯文学大多严肃,女生们还是更爱聊聊八卦。
如果龙川彻在这里的话就能认出在场的几位。
武田茜,夏目冬美,还有几个在青年赏的时候见过的学生。
一个波波头的女生,神秘兮兮的拿出《新法兰西评论》,这份出版自法国的世界性文学期刊如同前段时间的《读卖日报》一样印刷着一男一女的照片。
男生穿着一件亚麻色西装,女生穿着一件传统的日式和服。
【同一时间出现两位旗帜性作者,日本文学是否即将兴起?】
文章的标题十分醒目,撰稿人是那位知名的法国主编安妮·埃尔诺。
文章里简单的点评了一下两人的文学风格,安妮·埃尔诺以“东方的卡夫卡”描述今村夏子,而龙川彻却得到了一个“诡谲,作品风格差异太大无法评论”的字眼。”
——
我从未见过如此狂妄的东方人,含蓄与内敛我在他身上看不见一点。
法国女主编好像对他意见颇大,不过为何说龙川彻狂妄女人没有细表,只是建议大家看看他的作品。
“好配啊,两位。”
文学杂志的内容女生只是简单的念了念,转头又像个痴女一样嘿嘿笑了笑了两声在龙川彻跟今村夏子照片上画了颗桃心。
同样少年成名,还是出自一个地方,有人已经将两位当cp磕了。
“听说两位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哦。”
大田香织,龙川彻跟今村夏子的发烧友,像是某些追星族一样给周遭人科普两人的人生简历。
“这不是天作之合是什么?”
直到两人真的出名,有人才惊奇的发现日本文坛最有才华的年轻人居然有巧合的同生缘。
同样的青年才俊,十分浪漫的同生缘。
现在日本磕cp的看看龙川彻书的人多。
“脑子有病就去治好不好?”
这个女人三番两次的在自己面前聊这个,武田茜脸上有些厌烦。
她不知道龙川彻为什么跟那个自己讨厌的今村夏子越走越近,看到那两张脸出现在一个版面上她就十分烦躁。
龙川彻越来越出名很烦,跟今村夏子一起她更烦。
有些破坏人设的叫对方去看看脑子,在夏目冬美提醒她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道歉。
她在学校是乖乖女的人设,平常除了面对龙川彻也不会表现恶劣的性格。
“我只是觉得私德败坏的人配不上夏子。”
略带遮掩的解释了一句,武田茜以一种区区龙川彻配不上今村夏子的口吻对大田香织说道。
“不好好搞创作,有一点成绩就为所欲为,这种人怎么配的上夏子。”
大小姐因为美少女加成,在路人中间好像比龙川彻受欢迎。
大田香织刚刚被对方直冲的语气吓到,听对方说完则是有些反应过来的说道。
“小茜是今村老师的书迷?”
根本不是书迷,巴不得两个人一起去死?
武田茜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