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时代 第50节

  “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要不……我还是开个服装店,先用那铺子挣点钱。要是租也租不出去。”黄慧芬说道。

  做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不碰餐饮,水果摊,张晨本意也是拿这个铺子的先机,至于其中挣不挣钱,没关系,反正最后价钱涨上来,都是会卖的。

  他回来不是让父母在重复操劳的历程,而是想来带他们躺平的。

  “先不担心吧。到时候再说。”张晨就道。

  黄慧芬点点头,“刚刚我看到房产交易大厅外面有什么房产投资学习会,我也学学去。”

  自己老妈刚刚从交易大厅出来,感受到了整个氛围,这个时候交易大厅外面时常围着这些人,商品房经济开始,有的是房产中介直接在交易大厅外面拉客源的。有的是持币观望,交流房产信息的,往往在这里拿得到第一手的持币交易情报,确定一个商业房产的真实价格。

  当然,这些大部分都是商业的交流,个人买卖主要开始靠中介。当然也不乏热潮下聚集一批人分享情报的,成立了这样会那样会,跟传销似的,认定从此能走上人生巅峰,这就算步入地产领域了,大家都奔着地产大亨而去。

  黄慧芬是因为已经投入了成本,自然就对这一行开始关注了。

  回到家,张忠华去往储物柜,把房本小心翼翼放进柜子里,而后看着一个柜子里的厚厚资料,愣愣发神,他又把那些画满了线路图的装订册拿出来,摊开在旁边的桌子上。

  黄慧芬就道,“你别摆弄那些东西了,经常摆弄,又有什么用?一点意思没有,公司生产线说撤就撤了,你们这些老技术人员,全部调岗的调岗,清退的清退,以后连工资都可能困难,还有什么干头。”

  张忠华是老技术员,南光公司生产玻管,最辉煌的时候,张忠华负责一条生产线的技术部门,属于南光公司很能舍得下本钻研自己技术的时期。

  但是玻管工业波诡云谲,再加上国外技术力量强横,以及市场的风向遽变,原定的生产路线很快就不流行了,张忠华这个线技术部门负责人自然也整条线都裁撤了。

  公司不重视,部门裁撤,就连技术资料都没打算保存,这些装订册原本就丢在那里,随着裁撤老办公区成了积压废旧物资的库存。

  既然没有人要,张忠华就把这些装订册给拿了回来,这些都是他主导下研发的,后续还有一些资料,都在家里,但都半途而废了,后面他这条技术线路的工程师都去打杂了,张忠华坐班闲来没事,还是会在自己电脑和笔记上写写画画,自己完善一下。

  听黄慧芬这么说,张忠华也就苦笑一下,把那封面写有“FD29”的册子,一本一本给放回了书柜里,他视若珍宝。

  张晨看了一眼,也就没过问了。印象中自己父亲闲来没事就喜欢专研自己的这些技术册,只当是一个消遣。因为后世他调了岗,一个工程师去看仓库,多数时间拿来摸鱼,就研究这些,导致老妈黄慧芬怨声载道,埋怨他不去赚钱,只靠自己撑起一个家。

  后面老爸被说烦说动,也帮黄慧芬看水果摊。

  而南光公司,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发展了几年,巅峰时也耗费几亿资金建厂,看上去轰轰烈烈。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好像国内外市场又是几番波折,南光公司就被丢下车,转眼就破产落寞。

  整个厂区宿舍从原本的欣欣向荣,转瞬落败,以前的这些宿舍区,逐渐衰老败退,成为了日后等待拆迁的老房子。

  张晨并没有打算和时代对抗,他记忆中以前宿舍大院有些能耐的家庭,下海的下海,转行的转行,从小长大的那些朋友们,陆陆续续都搬走了,此后也都再无交集。

  人生的历程大致如此。你天天见惯不怪的风景,你以为会永远不变的身边事物,不知在什么时候,可能就物是人非。

  当年种种,犹似梦里花,镜中月。

  还有炉上的雪。

  ====

  应该是十八号上架,给大家争取了很多公众版时间,上架会爆发,多多支持噢!

第84章 炸裂

  “来来来!大家都过来一下。”

  电视台演播楼搭建起来的一个布景中,张晨拍拍手,召集今天到来的群演。

  江蓉也换上了一身白裙,而聚集过来的,是当初张晨明日之星宣传队的罗大妈,被叫做“曾老板”的大叔,张大妈等等一群人。

  “曾老板“不是真正的老板,只是据说年轻时走南闯北,去过广州,最多时一皮箱子的钱,都是大钞,在那个万元户还很稀罕的年代,他就一皮箱子数万块包小秘了。

  当然,这个“曾老板”大叔再给张晨搞宣传的时候,是签了上百个名的,能说会道,一丝不苟,最后拿钱的时候还给张晨打了个五毛的折,张晨记忆深刻。

  此时的“曾老板”换上了一身西装,看上去有模有样,兴许真如他所说,年轻时经历丰富,现在戴块盐市口买的“劳力斯”大金表,西服革履,当真一个成功老板的风范。

  此刻,以魏南春为主的拍摄导演组在旁边乐呵的看着,王博文坐在演播室布景外的凳子上,隐没在阴影里,舞台让给张晨。所有电视台一干工作人员,脸上都挂着各种精彩纷呈的表情,看着这一出舞台。

  张晨拍拍手,聚集这帮人,对曾老板吩咐:“台词背熟了吧,你记得,你就是你千金女儿赶着要嫁给这一家的穷小子,你气不过专程来的。”

  又对罗大妈和另一个饰演她丈夫的王老头道,“你们这一家人主要是觉得人女孩是外地的,又要求入赘,舍不得儿子,所以非要拆散他们,让你们儿子相亲一个本地公务员。女生就突出一个痴情!”

  和江蓉演情侣的是和她同期应聘后加入团队的张俊,张俊本来是协助闪电树懒宋秀做后勤资料,现在临时抓过来当群演,主持人是陈华,也是播音主持系刚毕业,王博文转后台了,陈华就作为主持人顶上。

  罗大妈大嗓门开口了:“那我反正就突出一个恶婆婆呗,我就是不愿意自己儿子跑到广州去当别人儿子,对不对!”

  “对!”张晨点头,又对张俊说:“你的人设就是妈宝男,什么都是我妈说,我妈说。”

  张晨又告诉江蓉:“你就特烦他这一点,所以你们经常有争吵,但你还是决定为了爱情赶过来,想要最后挽留。所以上这个调解节目,大家一起来说道说道。”

  “而你,”张晨看“曾老板”,“你广州过来,放下分分钟几十万的生意,肯定非常不爽,就想看看哪家人敢看不起自己女儿!结果……”

  “结果什么……”好多人是临时拉过来的,剧本只发给主要群演,现场虽然是排练,但一干人等代入感已经拉起来了,个个竖起耳朵。

  “结果你发现,罗大妈居然是当年的初恋!你们之间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后来也是家族恩怨纷争,最后分道扬镳,你去了南方,娶了老板女儿,继承丈人家业,方有如此成就。而你这些年也依稀听到一些当初初恋的传闻,说当时她有了身孕,你放不下,也寻找过,她已经改名换姓,自然无法找到!”

  一干人等,全部蚌住了。

  罗大妈指了指旁边的张俊,“那这么说来……我这儿子,就是曾老板当年的……”

  “对头!”张晨点头,又指向和罗大妈搭档的王老头,“对于这点其实你一直都知道,但装作不知道,把别人儿子当自己的亲生养,不过心头一直有个结。就是这曾老板过不去,你想知道,如果重来一遍,罗大妈到底是选你,还是曾老板!”

  王老头对曾老板怒目而视,立即代入角色。

  这剧情。

  炸裂。

  放在2000年的这一天,演播室一干人等脑子全部烧了。

  江蓉瞠目结舌。以为是富家千金爱上凤凰妈宝男,手撕极品婆婆一家,结果是婆婆和自己老爸风流旧事,自己和谈婚论嫁男友竟然变兄妹。

  这还是这个时代玩不了太抽象,张晨压了剧情,要不然能整出自己的爸不是爸,未来公公才是爸的更烧脑戏码。以前张晨就在这种剧情下评论:“我是土狗我爱看!”

  “这确定没问题吗,会不会有人来找我们麻烦啊。”导演魏南春毕竟是电视台多年老人,敏锐的嗅到了一些问题。

  这年头,电视台影响力大得很,要这种剧情放出去,固然可能真的会爆,然而多半也会有无数雪花信淹没电视台的信访室,反应必然会随着这种情节剧烈无比。

  “当然,我们事先就要说清楚,这只是情感调解的真人秀节目,什么是真人秀,那就是根据情节进行演绎。我们可以加注一个说明:因为种种原因,当事人不便出面,所以剧情由临时演员演绎。”

  放在千禧年,如果要说哪一档节目能够放之四海皆准的引爆舆论点,带来收视率,那么这种深入生活剧情,而又往往夸张的家长里短撕逼节目绝对是收视率的保障。

  什么是阳春白雪啊,什么是下里巴人啊。阳春白雪现在根本不具备条件,要向是现在王博文所面临的情况,制作经费不足,什么都没有,却还要依靠一个节目打开收视率,打出局面。

  那就只有眼下了。

  什么歌手类,乡村生活类,现在都不具备土壤,歌手没那个钱,综艺也搞不起,乡土生活类,大部分人住进水泥房还没几年呢,过上现代化生活也没多长时间,谁会怀念乡土房的日子?谁会真的看这种节目?

  说白了,现在大家想看的,还是更贴地气下里巴人的东西。

  当然,这种东西哪里都不过时,张晨就是后世见惯了这种所谓情感调解节目的信息爆炸社会过来的,早知道各种套路,这种节目就是后世收视率都有保障,甚至一度发展到直播上面,养活了一大批主播。

  直到后世还是一些地方台主要的收视率保障和利润来源。

  毕竟人类的天性就是围观,谁都愿意搬根凳子吃瓜看戏。

  而且重要的是,群演一天也就八十到一百五,演播室的布置也不用复杂,突出辩论人主体,下面的观众甚至都不用安排演员,就是拉路人来录制,他们随着剧情而来的真实反映也能出镜。

  整个节目太适合眼下根本没有什么制作经费的他们了,纯纯的空手套白狼。

  而且所有的群演都可以从人民群众中来。他们可能不会演戏,但还演不好自己的生活吗?

  当初张晨在进行明日之星宣传的时候,就留意了一些能够出镜的人物,一来这些榕城本地老头老太其实有很好的表演基因,二来能说会道,对兼职演艺也有热情。大家都想开辟事业的第二春。

  主观能动性很重要。

  所以当时张晨专门留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现在找他们,还可以相继介绍,带来一波一波的后面剧本群演。

  在遇到自己干爹的时候,张晨就已经打定主意了让干爹借东风而起。

  江蓉找了过来,拉了拉张晨的衣角,“那个,我录制的时候,可不可以戴个口罩啊……”

  虽然是真人秀表演,但江蓉还是感觉很社死。

  “哦,对对对,你和张俊都要戴口罩。”张晨咂摸了一下,“这样真实感就更高了!”

  代入感一下子就有了。

  另外一边,魏南春苦笑着摇头对王博文说:“你这位干儿子啊,这脑子真是……一个鬼才啊,他哪去能想到这些东西噢……”

  王博文呵呵一笑,“是吧!我这干儿子要是早生几年,我那些节目……”

  魏南春就道:“早生几年,电视台?我怕你会犯错误哦。就是现在,我都能想到于台长收到各方反馈脑袋瓜嗡嗡的样子……”

第85章 在天有灵

  干完了电视台的临演工作,江蓉回去学校,她的家在旁边市里,春节假期回家过年,假期结束后,王博文这边开工,她也就回榕城了,住在学校,此时有电话打来。

  “江蓉,你到底想什么呢?我让王娟给你说今天的黎院长饭局怎么不来参加?她没有带话吗,嘿,我下来说她。你也是,我说过了,黎院长是老媒体人了,现在认识一下这些老媒体人,对你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你还想不想留在榕城了?”

  电话是辅导员来的,江蓉回学校找他领了钥匙,登记过,所以辅导员是知道目前学校里多少人住宿舍的。今天黎院长饭局,辅导员就会叫上一些个系里漂亮的女生参加饭局。这已经是今年江蓉推去的第二台了。

  关于院内这种事情倒是经常在传,甚至直接传出有些女生夜不归宿。也传闻有的女生通过这种饭局确实拿到了一些好处。

  临到实习,辅导员的这种饭局电话就多了起来。语气里都是黎院长在这么多人里面,挺看重她的,每次都想和她聊一下,想听听她的实习意图,毕业打算。

  辅导员的声音从电话那头继续传来;“说实话,也就是喝点酒的事情,你这么大了,也要学会社会交际,学会一些处事的情商。我这也是给你创造机会,黎院长关系多好,手头上很多朋友,徒弟,和他喝几杯酒,你想有个好的实习去处,那还不简单,甚至可能直接把后续工作给安排了……”

  江蓉就说,“谢谢辅导员,我找到工作了,不需要了。”

  电话那边明显愣了一下,“你找到了?你找到哪里了?”

  “电视台。”

  “电视台,榕城电视台?”

  “嗯。”

  “是不是正当的噢,怕不是把你拿去当苦力活……不把稳的……”

  挂了电话,江蓉走在还未开学,整体显得冷清的校园,旁边的电教楼外面还留着上期末某个专家进校园宣讲的海报《多媒体时代的电视传媒》。

  那边的仓库里堆着《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的宣传物料,还没有撤干净。

  买了些零食走在萧条的校园街道,看到那些讲座厅和教学楼,江蓉又想起当初在那里听课,或者听一些讲座的记忆。

  “世纪安然交替,传媒却格外不安分,世纪末的骚动不安滚雪球般在文字、影像间呈现。”

  “由中央电视台的歌手大赛开始,主持人大赛掀起本年度电视的高潮,随之展现的电视舞蹈大赛、电视辩论大赛、电视法官大赛、电视服装设计大赛等更掀起了中国电视向文化靠拢的高潮。”

  “在《实话实说》的感召下,谈话节目在全国开花兴盛,几乎所有电视台都抢建了这一档节目。侃侃而谈,成为切合电视贫嘴的典型体现。”

  “任何一种文化艺术样式,都无法拒绝来自电视的新状态的挑战……电视的新状态逐渐取得文化艺术的盟主宝座。在经济思潮的冲击之下,其他一切文化艺术退却于社会生活的边缘部位……科学技术的加入,使文学艺术的次序重新排列,使原来号称‘第九艺术’的电视,一跃而成为首席的显尊地位。”

  “曾经是艺术的皇冠的文学,也无法阻挡电视的新状态要求对它开放的诱惑,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等文化艺术种类,如果不与电视联姻,则更是步履艰难。电视的新状态象是一个不可一世的霸王,气使颐指地等待着其他艺术部落归其麾下。”

  “电视学家F·勃拉齐洛曾经提到:“电视为了揭示各种各样的生活,并把这种生活搬上荧光屏,每天都在寻求新的表现形式”,但是,如果这种“新的表现形式”,放弃了对叙述内涵的深刻考察,只是追逐于形式的层面,那么、盟主权下的电视的新状态并不具有真正的自由,而只有伪自由、它只具备媒介自身的意义,没有终极性的关怀,只关心收视率而没有精神上的真正的交流。”

  想到这些教科书里的内容,江蓉只感觉那个从榕城电视台演播厅里诞生的电视节目,就像是一个怪兽。

  一个脱离掌控,甚至是被教科书批判的怪兽。似乎就这样出现在了世纪之交的电视舞台。

  但她又无法掌控这一切,只能看着其一路狂奔。

  究竟会走向何方,这倒是不以她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态了。

  在这个策划,竟然是张晨策划的,这个才高二的男生,竟然先后就有了搅动榕城春节时期的明日之星,还有这个炸裂的情感调解策划。

  这是什么鬼才?

  她又摸了摸自己因为工作而拿到手的钱,稳稳当当,是一个人踏实生活的基础。

  月亮和六便士之间,还是暂时考虑六便士吧。

首节 上一节 50/1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