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时代 第94节

第156章 别混了

  又是期末了,其实重生过来也不过半年时间,但张晨竟然是先后经历了高二上学期末的逆袭,王博文的崛起,榕城情感旋涡破纪录的收视率诞生,榕城国际数字文化节的策划,甚至还有拯救陈旭冉的事件,熊老大的穷途末路,榕城风貌又换了一番人间。

  有时候张晨一觉醒来,会担心自己又回到了那些年,浑浑噩噩,世界一个天一个变化,三个月不出门,马路就架好了天桥,旁边的地块又矗立起了高楼,网络上又有哪个明星塌方,元宇宙的热度刚过,ai又来了,贸易战,疫情,世界颠倒,瞬息万变。

  那时候怎么就觉得时光过得好快,倏忽之间,几年就没有了。

  倏忽之间,自己就大学毕业那么多年,家里人走的走去的去,自己摸爬滚打半生没什么建树,到头来孑然一身立在时光洪荒里。

  当初办育德文化墙的时候有一副就是一双眼睛看着时光旷野,这幅图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他的深刻感知。

  他曾经有这样的感觉,好像世界的车轮滚滚而过,却把他抛弃在了时光的旷野里,好像每个人都特别能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唯独他似乎亦步亦趋,还逗留在原地,不知该朝哪里去,也不知该往何处回。

  一晃眼,童年的偶像,伴随着长大耳熟能详的那些人,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那是觉得时光如白驹过隙最真实的写照。

  但是现在,明明走马灯一样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结果一合计。

  嘿,才过了半年。

  这要是小说,作者也够能水的。

  但是他喜欢这样的潺潺流水,大纲式的人生,难道自己还没过够?

  现在的高中生活,每一天的日推月移,都是这么真实的存在着,有操场太阳正晒时候运动的汗水气息,有热得不行林荫处时突然遇到一缕凉风,以及在小院偶尔冷不丁交汇时明丽的双眼。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昏天黑地的刷题,导致了自己觉得时间变慢。

  榕城电视台发生了人事调动,顺华台长进入了省台,新台长接手了榕城电视台,而王博文这边也腰杆子硬了,现在走出了电视台外围制作单位的圈子,现在成了独立工作室,而且这个工作室在榕城已经大名鼎鼎,可能就是榕城电视策划制作团队的天花板。

  现在是王博文一旦有节目自制出来,不仅限于榕城本地,外地的电视台都会循着味来购买。

  当然,于顺华成为省台副台长后,也是承诺能拿最好的待遇从王博文这里买节目。

  省台现在是上星卫视又怎么样?照样制作能力拉胯,也没比榕城电视台好多少,全国上星卫视,现阶段都是大哥别说二哥,差不多一样,而有些部分,现在省台可能还先进一些。

  只是在后来漫长的演变中,有的台走在了前面,有的台不思进取,就始终原地踏步。张晨印象中的省台就是这样,十几二十年了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审美各方面还停留在二十世纪初,比起后世那几个台赶超港台的气魄,简直是追都不要想追。

  现在湖南台是当之无愧的地方电视台标杆,《快乐大本营》97年播出,一经播出就可以说是首开国内最热综艺节目先河,每年广告费大几千万。《还珠》的热播更是直接将湖南台推到全国第一的位置,国内传媒股,股价也是遥遥领先的第一。

  这是张晨觉得不好比的,人家从理念和人才团队就比省台强多了,制度也强多了。现在省台于顺华上任,背后就只有王博文这个制作团队能打,张晨可没想过把省台能够扶持到什么高度。

  只是省台的承制费用是他现金奶牛的保障。

  没办法,现在人还在读高中,没法搞什么互联网,跑出去摆摊挣钱什么的,还好依托了一个干爹,自己可以出出策划案,把后世那些狗血的节目策划拿出来攒吧攒吧,挣点钱。虽然有点拧巴,但还在这还算自己能够干的事情。

  本来是可惜《情感旋涡》在榕城电视台的停播,上哪去找这种制作成本不高,又有稳定收视率和现金流来源的节目。而且现在还趁着节目尚未套路变老,仍然还是新鲜期,还能继续挣大笔收视率的情况挣钱。

  只是名字就不叫《情感旋涡》了,而是改名为《情感观察室》,标题消解掉了一些人为对争议说辞的引导,变得平滑许多,但内核肯定是不变的。

  制作上面可以再精良一些,当初《情感旋涡》属于匆匆上马挣钱,很多时候也不讲究,现在制作费用可以提高一点,符合上星卫视的标准。

  当然,在于顺华的支持下,和省台的合作模式也在磋商,省台的问题也就还是经费问题,不愿意出更多的钱,但是让他们分成广告费,似乎又愿意。

  如果于顺华是个省台老人,且又知道王博文的吸金能力,肯定更愿意出资买断,以承制的名义来把版权播映权拿到手。

  但现在于顺华对省台经济不负责,只负责出内容,所以在促进这方面谈判上有了很重要推动,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己能够在关键时刻更上一步,有王博文这个福将的作用,再加上此前亏待过王博文,所以于顺华台长这回倒是非常的卖力。

  给王博文谈了一个不错的合作分成。

  也可能是省台不曾给出过的分成模式。

  具体就是:版权在王博文手上,省台以广告分成的形式获取五年播映权,广告版块划分得更细,依据版权方要求,对广告也有很精细的要求,具体是不超过一分钟的过场广告,贴片不超过十五秒,整个一集播出不超过四个广告片段。

  而广告的收益和电视台五五分。电视台五成,版权方五成。

  总体看下来,王博文拿到了很多自主权,也有不错的分成。当然,整个制作成本就由团队承担了,但制作费用也都是小钱。

  这个时期电视台愿意出钱买制作好的节目,但一来经费有限,二来这些节目在市场里也比较少,所以导致电视台有效内容少,广告内容多,甚至还一度邀请医院和养身节目大半天时间的打广告。

  张晨不是没想过注册个脑白金之类的公司给电视台一大笔钱,成天循环播放洗脑产品广告。但这个钱来得太磕碜,重生一回,还是别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做算了,没准以后被人挖出黑历史。

  自己好歹也还是有打造顶级纪录片计划的,要是以后被扒出来,那他么当年坑蒙拐骗大力丸广告是他,养身磁针是他,小罐茶是他,男性健尔美还是他!

  张晨估计到时候就得全网退网,别混了。

  =====

  这张贴着凌晨发,就当今天的吧,明天请假一天。

第157章 改天再约

  育德期末考试到来。

  早上黄慧芬做好了早餐,煎荷包蛋,炸的金黄焦酥,上面撒点白糖,配杯豆浆,简直能让多巴胺爆炸。

  张晨是有些不理解有的人煎金黄荷包蛋为什么要放盐,或者放酱油,要这么吃你炸油条怎么不蘸酱油,还要就着甜豆浆?

  不就是因为油炸食品和糖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能够让大脑感觉到快乐吗?记得一个纪录片就是在探讨为什么全世界都喜欢油炸食物加白糖,这才是正统!

  其他都是异端!

  张晨享受着这种正统荷包蛋,才想起来其实好长时间没有吃过黄慧芬的手艺了,这段时间她在单位办理了停薪留职后,每天都在外面跑,回到家也是拿着厚厚的资料,张晨其实有些佩服自己老妈黄慧芬这股劲头,很有种认死理的劲儿,当年开水果摊也是这样,现在则不同,变成了天天钻研政策和相关资料。

  张晨就对她道:“妈,你们那个公司怎么样了?”

  “差不多搞起来了,最近正在筹备各方面资质证明。”

  这件事在推动着,张晨依稀知道公司名字叫做“旭慧公司”,就是陈旭冉和黄慧芬名字各取一字。

  没有取地产公司的名字也是因为注册的时候相关地产行业的资料还没凑齐。张晨是知道,老妈这半年来在房产交流中心那边也不是白混的,认识了好些房产施工,设计,装潢公司的老总。

  都是小公司在那边办事认识的,黄慧芬自买下了合鲜居,就有好几家来接触她了,有想她重新改造的,有帮她装潢的,有外立面重新施工设计的。

  而黄慧芬以高价值卖出合鲜居后,原本这个冤大头黄姐一下子声名远播。

  再加上适逢其会,陈旭冉也不知怎么个脑子和黄慧芬一联合,打算调动这些资源,就成立了旭慧公司。

  一家小型房企在这个年头成立的条件并不苛刻,注册资本只要一百万。其中最难的莫过于4名拥有房地产和建筑工程专业方面专业技能证书的专职技术人员,以及 2名拥有专业会计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黄慧芬误打误撞,这些都凑齐了,施工方找到了,设计人员,装潢公司,都临时匆匆搭个班子,归于这个“旭慧公司”,其实也就是个壳。工程方面黄慧芬暂时用的房产公司的一个包工头老板黄正中,出于对方人品和口碑还不错,这年头,和人合作不就是看人品和口碑吗。

  这些还真的逐步开始有模有样起来。

  其实张晨也知道这年头进军房地产其实是个极佳的机会,特别是榕城房地产,榕城的购房落户政策就是这个时候颁布,大量人口的涌入也促使政府必须要快速进行城市化改造,在土地供应、项目审批等方面相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房地产公司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获取资源和开展项目。

  而且中小型房企的准入标准还没有后世那么严格,后世的一条至少五千万的注册资金,以及相关领域至少五年的开发建设经验,就足以砍掉一大批企业。

  就是拿地的问题,需要很强的公关能力,张晨对此还是有些忧虑,黄慧芬未必是可以进行这种公关的人。

  “公司成立了,你们怎么拿项目?就好比你们之前说那个兰园公园改造项目,怎么保证拿得到?”

  黄慧芬在面前整理资料,头也不抬,“你陈旭冉阿姨有个表哥,是副区长。再加上旧城改造项目,她的名声也好用,人家当地居民都认可她。”

  好嘛。

  张晨明白了,敢情还有这层关系,那就不意外了。

  很多小型房企最初进入的项目都是旧改项目,这种项目一般大型房企和国企根本不屑竞争,这年头大项目太多,他们都争夺这些地块标王了,而政府更需要这些中小型房企开路承担起广泛的旧改和很多棘手的项目,旧改项目就是一片蓝海,成就了无数中小型房企的行业之路。

  这种项目上如何能借助陈旭冉的声望,大概也是榕城考虑的一个方案和思路。当然前提是每个项目都要做好,基本的口碑要有保障,才能方便后续的可持续发展。

  但这条路也不是万无一失,后世也有无数中小型房企倒下,所以为啥后世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小企业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动辄就是上市公司,几十亿资本都是小企业。

  错过了这个风头,往后再也没有这种真正小资本型民企进入地产行业的机会。

  “行了,这些你别操心了,考试好好看!记得多检查,抓大放小!”

  “知道知道。”

  吃饱了饭,张晨也就出门前往育德。

  最近少了黄慧芬在耳畔的碎碎念,也少了来自老妈黄荆条子的关心,张晨觉得也不错。

  自己更年期老妈至少有个事做,不用成天在家里焦虑,所有气都朝着自己和老爸来,还真是受不了。

  她搞搞房地产也行,能做就做,也没啥期待,别关在家里霍霍自家人就行了。

  ……

  期末考试到来,考试之前,班里大家都约定好别对答案,以往每次对答案,和成绩好的对上了固然欣喜,但要是对不上,那就要动摇道心了,往后还有考试,怎么办?

  而这种事,当然成绩好的是不会介意的。

  王烁伟和他基本是同步交卷,他之前就写完了,写完前一直看张晨,给张晨使眼色,“那意思是,交卷啊,交卷了出去啊!”

  结果张晨愣是把卷子再检查了一遍,查缺补漏懂不懂,就算再十拿九稳,也要在实际检查的行动上显得笨拙一些,这才是兵法之道。

  看张晨那架势,王烁伟又只得再度检查一番,还别说,真拿给他检查出一个问题,等到张晨检查结束起身,他也连忙紧跟而上。

  交了卷出来的时候,外面围着的人已经很多了。

  张晨一看就头疼,搞毛啊,不是说不对答案的吗?

  考完数学外面就已经有人扎堆了,对答案这种事,哪怕事先说好别对,但就是架不住万一有个人出来,问一句,“哎你选择题第八题选的什么?”

  一旦有人先破戒,那就基本上止不住,这就是破窗效应最直观的体现。

  被围住的人中就有沈诺一,她就和活的正确答案差不多,大家把自己把握不住的题一问,像是照妖镜一样就知道你是猪妖还是猴妖。

  沈诺一也看到了他们,他们不在一个考室,她交卷先出来,就被外面的人截住了。这时候看了他们一眼,眼神还有些无奈。

  “靠,总体方差那道题怎么会是60,我算出来50!”王烁伟已经先破防了。

  张晨耳朵耸了耸。

  这真是……心头一阵惊喜,自己对了。

  但也入毂了,也和王烁伟停了下来,在外围站着,听着人群里讨论的各个题的答案。

  “切线方程是x=2吗?”

  有人问。

  沈诺一回应:“x=2或者4x+3y-17=0。”

  “噢耶!”

  “我靠!错了!”

  而这时候沈诺一的目光又移过来,看向张晨。张晨微仅可查的点了点头。

  张晨对了。

  也说不上来什么,其实这样被拦着给人对答案,沈诺一是有些不喜欢的,因为会让人烦躁,她也不敢保证全对,也有可能做错的题,又不是什么都能标准答案,一旦有这样的出错,她也会影响心情。

  然而现在,好像张晨加入后,看到他和自己对题,又没有那么排斥了。反倒像是有了一些积极回应他人的理由。

  于是沈诺一这边和人对答案,每每又会余光关注到张晨那边。

  然而接下来张晨就有些坐不住了,好几个难题,等到沈诺一那边说出来,有点对不上。

  偏偏王烁伟还在旁边道,“哎,张晨这道题你也没对吗?嘿,我估计做对的班上就没几个!”

  这让张晨开始有些烦躁了,道,“也不用围在这里吧,回去群聊里面说不行吗。”都怪这围着对答案的陋习,回去你们网上聊啊,自己建一个群,不想加入的人自然不加入,就不用这么被动接收了。

  王烁伟转过头,“什么群啊?”

  张晨才反应过来,群聊好像是2003年qq才加入的功能,现在还没这个功能呢,这真是,果然还是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

  “噢,没什么。”

  张晨随口回应,又下细琢磨了一番。

首节 上一节 94/1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