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05节

  “这块试验田和二队相隔较远,以我的经验来看,在此地培育杂交水稻应该能成功。

  技术都是一样的技术,二队的育种小组成员,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项技术。

  甚至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清河县还搞出了优质的【清河一号】杂交水稻稻种。”

  方唯依然微笑着给大家作了讲解,同时还把常温元他们搞的【清河一号】拿出来说了一下。

  他这番话等于是再次回答了武耀阳的问题。

  敝帚自珍?我特么将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全都传授给了育种小组,而且还传播到了临县。

  同样的技术在不同土地上结出了不同的果实,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只能是水土的问题。

第198章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方唯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以前唐泽等人对他的宽容度很高,自然不会刨根问底,问就是水土原因。

  而唐泽也好、郑先发也罢,总有遮挡不住的风雨,他总得有一个说得过去理由才行。

  为此,他从若干年前就开始铺垫,直到【清河一号】培育成功,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要不然像今天这样碰到武耀阳的尖锐提问,他很难自圆其说。

  “哦?照你这么说,除了二队之外,在其他地方也能成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稻种?”

  武耀阳并没有因为方唯的回答动怒,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对方。

  “是的,起码清河县就成功了。我想,一队的这块田也会成功,至于具体的数据恐怕要等到夏天才能知晓。”

  方唯随后介绍了一下【清河一号】的相关数据,便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武耀阳也在沉思,别看【清河一号】的数据和南光系列比起来有些差距,但南光系列受到产量的严重制约,根本做不到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抛开南光系列稻种,【清河一号】在当下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稻种。

  “不错,不错。方唯同志,我刚才说‘敝帚自珍’是不对的,在这里我向你道歉。

  希望你能成功培育出普适性更强的稻水稻,不能因为你们队富裕了就失去了拼搏精神。”

  结果谁也没料到,在方唯澄清了事实之后,武耀阳会主动向对方道歉。

  这也出乎了方唯的预料,这个武耀阳,到底是什么性格的人呢?

  接下来,武耀阳一行人又去查看了二队的油茶林和板栗林,武耀阳最感兴趣的是林下经济。

  包括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都让他大开眼界。

  “二队从几年前就开始实行【鸭田共生】模式,让鸭子消灭农田里的害虫,同时又可以节约饲料,大大降低养鸭的成本。”

  方唯还主动介绍了【鸭田共生】,大家都觉得这种模式挺不错,值得推广。

  随后,一行人又去村里转了转,武耀阳还特意和几个社员、知青交谈了一番,得知整个下塘大队都禁止个人养殖。

  走了一路,他硬是在社员们家里没有看到一只鸡和鸭。

  武耀阳在心里对方唯的评价又高了几分,对方不仅能力出众,而且比泥鳅还滑,让人根本抓不住一点把柄。

  真不知对方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方队长,今天我们来这一趟可真是受益匪浅啊。下塘大队的各方面工作都做的很出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我还是觉得你们不必做的这么极端,社员家里养几只鸡鸭不为过,还能消灭剩菜剩饭是吧?”

  武耀阳的这番话,再次颠覆了方唯的认知。

  现在很多地方都割小尾巴为荣,堂堂一个主任居然敢唱反调?

  “领导,这不是剩菜剩饭的问题,我始终都认为,规模化养殖要优于分散养殖,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方唯不得不表态,可能这一股风还没来得及刮到基层,但他可是才开会回来不久,知道这股风迟早会刮过来的。

  别人可以糊涂,但方代表不能糊涂。

  “你这么想也没有问题。好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方队长,好好干,希望下塘大队的试点工作能圆满成功。”

  武耀阳同样没想到方唯会这么说,不过这不是啥大事,他也没往心里去。

  随后,他带着一行人离去,结束了今天的视察。

  “三哥,你可是什么都敢说啊,我刚才都替你捏了一把汗。不过,你说武主任到底是啥意思?一会那么严厉,一会又向你道歉,真搞不懂。”

  等人走了之后,郑虎才发现自己的后背都湿透了。

  武耀阳的气场要比唐泽更强大,一看就知道对方不是平易近人的性格。

  可方唯还敢和对方争论,郑虎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方唯轻轻地摇了摇头,没有回答郑虎的问题。说实话,他也搞不懂武耀阳唱的是哪一出。

  插秧之后,天气一天天的热了起来。

  山上的育苗区长出了一片片的小苗,鲜嫩翠绿,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姜霞带着一群知青从山上下来,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纯真的笑容,眼睛里已经没有了刚来时的迷茫和不知所措。

  这几天,知青们经常上山帮着育林队干活,社员们也早已接纳了他们。

  “大队长,你这是去山上呀?”

  方唯迎面走过来,知青们纷纷和他打招呼。

  “是啊,我过来转转,老高在山上吗?”

  “高老师在山上呢,他正在板栗林那边忙活。”

  方唯和姜霞、楚琳琳聊了两句,便直奔板栗林。

  到了地方,他看到高青山正带人在移栽草药。今年林下种植的草药品种又多了一些,需要他在现场进行指导。

  “老高,过来一下。”

  方唯冲着高青山招了招手,对方随即走到了他的面前。

  “大队长,找我有事儿?”

  高青山一身的泥土,皮肤也比以前黑了不少,如果别人不说,谁知道他曾经是林学院的教师?

  和老农没什么两样。

  “咱们边走边说.你原单位发来了外调函,要了解你在队里的表现,同时还历数了你的错误,请求我们严加管束。

  老高,你在单位上得罪人了?要不然人都到这儿了,怎么还继续穷追猛打?”

  两人慢慢的朝着一队的林地走去,方唯顺手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包烟,抽出一支,递给了高青山。

  高山青接过来,摸出火柴点燃,深深的吸了一口。

  “具体的就不说了,单位上有个王八蛋这些年得了势,一直在整我。大队长,你不用为难,要是不好交代,我就去堆肥场挑粪。”

  “这有啥好为难的,单位那边发来了外调函,按照规矩我必须要和你谈一次话。至于怎么安排你,那是我的事儿,别人没有资格指手画脚。”

  方唯轻轻的笑了一下,示意高青山不要多想。

  今天的谈话只是例行公事,接下来该干嘛干嘛,他根本不鸟林学院。

  “谢谢你,大队长。我的命好啊,两次下放都分到了二队,不仅没有受苦,生活过的比以前还好。”

  高青山很感动,他下放之后的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方唯的手里。

  方唯但凡对他有点不满,他还能过的像现在这样滋润?别的不说,每年的肉食供应、食用油供应的数量还要远超城里。

  农村的条件是艰苦一些,但要看从哪方面来说。

  仅从吃喝这一方面来说,二队的生活水平还是很高的,起码他这几年都没怎么吃过杂粮。

  一天两顿白米饭,这在其他地方想都不敢想。

  “老高,我是了解你的,你并非那种思想上有大问题的人。既然思想上没问题,你落到这步田地,只能是得罪小人了。

  你就安心的呆在二队,好好干,其他的事情不用多想,万事有大队给你做主。”

  方唯给高青山吃了一颗定心丸,然后就停下了脚步。

  高青山露出感激的神色,不过也没有再说什么。有些情谊记在心里就好,总有一天会报答人家的。

  稍后,两人聊了一下大队林地的远期规划,方唯这才返回了队部。

  “虎子,你和队干部商量一下,给高青山写一个评语。就说他能认真的接受再教育,干的都是脏活累活,表现还可以。”

  外调函肯定要有回复,方唯让郑虎把剩下的流程走完,然后就把回函给林学院寄过去。

  反正都是面子上的事情,说得过去就行了。

  “好的,我知道了。三哥,老高这个人不错,为队里培养了大批的林业方面的人才,而且干活从不偷懒。”

  “这个我清楚,但评语不必写得太好,免得节外生枝。”

  郑虎本来还想为高青山多说几句好话的,听了方唯的解释才恍然大悟。

  于是他赶紧去把这事儿给办了。

  方唯坐下来处理公务,现在实行了大队核算制,每天增加了不少事务性工作。

  比如像各队的大额开支,就需要他签字。

  忙活完手头上的事情,方唯带着自己的人造革包,骑车去了公社。

  魏光华早上去县里参加会议,让他们这些大队长稍晚一些到公社来,要传达本次会议的精神。

  等方唯来到公社,各大队的队长差不多都到齐了,魏光华便开始开会。

  “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你们回去后要认真清理社员个人饲养的鸡鸭,不留任何的小尾巴。”

  魏光华念了20多分钟的文件,然后给大家布置任务。

  任务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清理工作,到时候公社会进行抽查。对于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大队,将会通报批评。

  方唯的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两下,武耀阳不久前才在下塘大队批评了队里的“极端”做法,结果上级的文件就到了。

  这打脸打的也太快了吧?

  好在当时听到他讲话的人不多,否则的话武耀阳多被动啊。

  但他的心里其实很清楚,武耀阳的说法是正确的,这种事情不宜搞一刀切,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各队的情况再做决定。

  像以前的二队和现在的下塘大队,由于集体经济较为发达,这么搞是没问题的。

  如果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这么搞,无疑会降低大家的生活水平。

  不过这种话他可不敢说,武耀阳说了就说了,也不会有人揪着对方不放。要是自己说了,说不定就会惹出麻烦。

  “魏主任,这么搞怕是不行,社员们肯定有意见。”

  桃花坳大队的大队长,年过60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魏光华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说道:

  “事情已经定了,轮不到你说三道四。我再强调一遍,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在这件事上,没有价钱好讲,大家必须执行到位。谁敢唱反调,不管大队长还是生产队队长,一律进学习班。”

  桃花坳大队的大队长还想争辩什么,被旁边的人给拉住了。

首节 上一节 205/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