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14节

第204章 拒绝合并,一碗水端平

  “安静!”

  等大家议论够了,方唯才开口说道:

  “如果我们同意合并事宜,竹器厂很有可能会被拖垮。要是大家不相信,那咱们就去亲眼看看。”

  方唯不想替大家做决定,哪怕他其实有这个能力。

  听他这样一说,大家慢慢回过味来了。是啊,天上是不可能掉馅饼的,自己光顾着高兴了,怎么就没想到不利的一面呢?

  方唯也懒得多说,随后和县里联系了一下,提出想参观县家具厂。

  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县里有关方面同意了,让方唯等人第二天去县城。

  翌日。

  方唯、郑虎等大队干部,连袂来到了县家具厂。

  厂子占地不小,有加工车间、原材料库房、成品库房、销售门市部等,全厂现有职工56人,退休人员12人。

  走进车间,看着还挺干净。

  只不过就是因为太干净了,反而显得有点萧条。很明显大家都没活干呀,一个个职工闲得发慌,天天上班都在混日子。

  方唯提出来要去库房看看,人家也答应了。

  首先来到原材料库房,里面空空如也,库存等于零。再来到成品库房,里面还有不少成品家具,一看就知道已经存放了挺长时间。

  “这些家具真丑!”

  趁人不注意,盘莲花悄悄的和方唯说了一句。

  方平则走近细细的观察家具,随后皱起了眉头。这家具,不光是外形很丑做工还很粗糙,难怪卖不出去放在仓库里落灰。

  直到此时,家具厂的厂长才露面。

  对方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心里也确实看不起一个队办企业。什么“下塘大队竹器厂”,能和县里正儿八经的企业比吗?

  厂长其实一点都不愿意和竹器厂合并,但这是上级的要求,他没有办法。

  对方全程都板着脸,方唯也不介意,参观完就带人离去。

  “现在你们还觉得和家具厂合并,是一件大好事吗?”

  回到大队,方唯继续和队干部上一次商议此事。

  “屁的好事!就他们那厂子,养了一帮姑奶奶大少爷,能好才怪。还有他们那个厂长,看人都是鼻孔朝天,他也不看看厂子都成啥样了?”

  厂子暂时是不会倒闭的,这年月也没有这个说法。

  比如像学校要增添桌椅、机关要增添办公家具啥的,订单还是会给他们的。但问题是他们在市场上的名声很烂,但凡有点办法的人都不会买他们生产的家具。

  郑虎参观回来后,火气很大,这会儿就干脆直接开喷。

  “就是,就是!咱们好好的竹器厂,一家下来几十万元的利润,为何要和他们合并?反正我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

  对干部们达成了共识,坚决反对合并的事情。

  方唯见条件成熟了,随即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大家进行表决。因为队干部提前做好了工作,将县家具厂的情况如实告诉了大家,所以没有一个社员同意合并之事。

  方唯这才去找武耀阳,回绝了合并事宜。

  “唉!那就这样吧。”

  武耀阳没有发脾气,甚至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

  县家具厂是什么德行他能不清楚?原本想着通过和竹器厂的合并,能把这家企业救活,可方唯等人也不好糊弄,这件事只能作罢。

  方唯本来还以为武耀阳会发脾气,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人家什么都没说。

  从对方的办公室出来,时间还早,他就去看了看郭永清。

  然而郭永清不在单位,人家说老郭没来,让去家里找找看。方唯只好来到了郭永清的家里,一敲门,对方果然在家呢。

  “郭叔,你这日子可真清闲啊。”

  “没办法的事,我又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单位也是看看报纸喝喝茶,没人管我的。”

  郭永清把方唯让进屋里,然后去烧了一壶茶端出来。

  沈钰不在家,家里乱糟糟的,到处是都是杂物和垃圾,早上吃晚饭的碗都没洗。

  “郭叔,你最近去看婶子了吗?”

  “去了呀,经常去。张队长对我不错,也经常关照我婆娘,说到底还是托了你的福。你别嫌家里乱,平时都是女儿过来帮着打扫卫生,她最近出差了,所以.”

  郭永清也有点不好意思,他以前从不做家务,也不会做,沈钰不在家,家里就是一团糟。

  好在他女儿经常过来帮他收拾屋子,要不然情况还更糟。

  “婶子在我们大队,不会吃亏的,你放心吧。”

  方唯随后又坐了半个来小时,便起身告辞。

  出门以后他去新华书店转了转,给小家伙买了几本儿童读物,这才返回了队里。

  接下来,要从二队的育种小组挑选三个人,调到县里的育种基地去。

  方唯对这事儿丝毫不抵触,如果县里在杂交水稻育种上能做出成绩,他是乐见其成的。

  只不过,让谁去不让谁去,还真考验他的水平。

  他决定让二队召开社员大会,让社员们公开进行推选。

  一个人的能力怎么样、做事的态度怎么样、群众关系怎么样,社员们的心里是有一杆秤的。

  经过大家的评议,最终有三名育种小组的成员胜出,大队将名单上报到了公社,再由公社提交给县里。

  育种小组的组长自己放弃了这次机会,他觉得呆在二队更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人各有志,方唯也没有劝他,心里倒是对他评价又高了两分。

  “三哥,全县的稻种不是由咱们供应的吗?你说县里成立育种基地是图啥?”

  “县里当然要有自己的育种基地呀,除了水稻包括所有的农作物都在他们的研究之列,想那么多没有意义。”

  郑虎想的更多一些,去公社上报名单回来,他问了方唯一个问题。

  他想知道,县里是不是对下塘大队有什么意见。

  方唯没有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一语带过。

  他懒得想太多,有些事看破不说破,他还是很支持县里的做法的。报上去的三人绝对是育种小组的骨干,希望他们能把先进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传播开来。

  至于对大队的影响,他压根不会担心。

  他可是有挂的男人,更何况他手里还有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南光三号】稻种。

  有了指定区域的属性加成,在育种这个领域他是无敌的。

  “队长,郑主任和黄副主任请你到公社去一趟。”

  没过多久,育种小组的三个人就调到了县里,完成了从农民到国家干部的华丽转身。

  这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但人家是有真本事,还真无话可说。

  这天上午,通讯员给他送来了最新的文件,同时还给她带了一句口信。

  方唯一听公社的正副主任找自己,不敢怠慢,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公社。

  郑先发和黄志刚代表公社找他谈话,自然是有正事儿。

  “方唯同志,经过考察,上级决定任命你为下塘大队的支书,希望你再接再厉,带领下塘大队再创佳绩。”

  事情虽然有点突然,但也在情理之中。

  下塘大队自从魏支书调走之后,就没有安排人来接替。这个职位不可能长期空缺,现在落到了方唯的头上,倒也不奇怪。

  “谢谢领导的信任,我会继续搞好大队的所有工作。郑主任、黄主任,请问大队长由谁来接任?”

  方唯随即表了态,然后问了一下大队长的人选。

  “上级考虑到试点单位的特殊性,让你先兼着,等郑虎再成熟一些,让他当大队长,你的意见呢?”

  “我没意见,郑虎同志的能力很强,当大队长没问题。”

  方唯和郑先发聊了几句,黄志刚在一旁微笑着没说话。

  他来到公社也有这么长时间了,但存在感很弱,这可能和个人的性格有关。

  “方唯同志,你现在是一肩挑,希望你能把生产工作和思想工作都抓起来,不要偏废。”

  黄志刚到最后还是说了一句话,意有所指。

  方唯觉得对方说的没错,自己以前是大队长只需要考虑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而现在当了支书,那就各方面的事情都要抓好。

  “黄主任,请你放心,我会的。”

  方唯以前没和黄志刚打过交道,所以回答的滴水不漏。

  隔天,郑先发就到了下塘大队,代表公社宣布了这一项任命。

  实际上方唯无论是当支书还是当大队长,都没什么区别。他在下塘大队的威信实在是太高了,基本上他说啥就是啥。

  要不然这次县里育种基地调人,他为什么不发表意见?他可以做到一言而决,但却会得罪人,所以不如交给全体社员来决定。

  不是他害怕得罪人,因为没必要,手心手背都是肉嘛。

  方唯成为支书这件事在大队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郑虎的干劲更足了,他知道自己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大队长,夜里做梦都在笑。

  中午。

  方唯吃饭的时候,发现盘莲花欲言又止。

  “莲花,有啥话就说呗,吞吞吐吐的干嘛?”

  “你这几天是不是没去大哥家?我觉得大嫂好像对你有意见了,你最好去问一下。”

  盘莲花犹豫了一会,还是说了出来。

  这些天田桂花老是躲着她,实在躲不过去也是敷衍两句就跑。

  她看出来对方有情绪,就侧面向方平打听了一下,结果方平说婆娘这几天人不舒服,不用管她。

  “不用问,我知道是啥事,大嫂这是在怪我呢。我现在就过去转转,有些话不如摊开来说,放在心里总归不好。”

  方唯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田桂花这是怪自己没有替方平考虑。

  谁不想当国家干部吃商品粮?方平作为曾经的育种小组组长,应该也有这个资格吧?

  结果方唯压根就没考虑,甚至连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给。

  盘莲花也反应了过来了,其实她也想不通,一向顾家的三哥怎么不照顾大哥呢?

  方唯顾不上吃午饭,随后去了方平家里。

  “大哥,大嫂,吃饭呢?”

  “小弟来了?吃了没?没吃我去给你盛饭。”

首节 上一节 214/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