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18节

  【产出麻鸭:点数+11600】

  【产出鸡蛋:点数+10000】

  【总点数:900295点。】

  队里还剩下825头猪,10000多只鸭子。

  生猪收入了10458元现金,麻鸭收入了11368元现金,鸡蛋收入了4800元现金。

  大家开始欢天喜地的准备过节,有些人家里甚至分到了四五只鸭子,多出来的就拿到圩市上卖了。

  方唯家里也分了三只鸭子,全都装了起来。

  第二天。

  一家三口加上阿姐王竹韵,去了瑶寨。

  一进门,盘莲花就从箩筐里往外掏东西,鸭子、猪肉、糖果什么的,满满一堆。

  “你们自己留着嘛,我一个在家能吃多少?”

  阿公说是这样说,但心里却很高兴。

  吃饭的时候,他问起了有关陈麻子等人的事情,这个事情早已在全县都传开了,几乎是家喻户晓。

  “陈麻子等人本来就是前些年的新贵,紧跟摔死的那位,坏事做绝,再加上这一次的风波冲击,他们不死谁死?”

  方唯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一通,讲的很客观。

  他没提检举材料的事情,阿公虽然没问,却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有些事是瞒不过阿公这个老狐狸的,陈麻子一直在背后使坏,而方唯呢,却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前次拿陈麻子的身世说事儿,算是方唯的第一次反击,但过后就沉寂了下来。

  结果这一次,时机抓的太好了,借着大势,一举将陈麻子等人打落了万丈深渊。

  “武耀阳这个人不简单,能够审时度势,该出手时就出手,毫不手软。

  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啊,唐泽就是太软弱了,搞生产搞经济是一把好手,别的方面就差点意思。”

  阿公随后评价了武耀阳和唐泽两个人,相对来说他更看好武耀阳。

  方唯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茬儿。

  阿公多喝了两杯酒,随后去午休了。

  方唯和盘莲花带着小家伙去了梯田那边,想看看的实验田的情况。

  瑶寨这边不仅大面积种植了【YX-032】稻种,而且和田炳义生产队一样,也在做不育系的培育试验。

  寨里的进度还要快一些,已经进行到二期实验,效果依然很好。

  等到三期试验做完,就可以尝试大面积培育不育系,从而为杂交水稻的育种趟平道路。

  初始的原材料是方唯提供的,还是那个关键问题,会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如果最终一定会发生,到底是发生在第几代呢?

  经过一期、二期试验,暂时还看不出异常,抗逆性依然良好。

  “三哥,试验成功了?”

  盘莲花看到方唯似乎挺高兴,就笑着问了一句。

  “差不多吧,到明年应该就可以确定。”

  方唯随即牵着小宝,和盘莲花一起离开了试验田。三个人去竹林那边转了转,然后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

  寨里的育种骨干齐聚在梯田,听方唯讲解三系杂交水稻的基础知识。

  之前他们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毕竟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现在听对方一讲,顿时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方唯也不打算讲太高深的东西,主要是从生产实际出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忙忙碌碌的一上午就结束了,大家才慢慢的散去。

  中午

  小广场上摆放了很多桌椅,寨里也和二队学习,做了大锅饭。

  阿公、方唯、盘莲花和阿哥阿姐们坐在一起喝酒,场地中央还有两个阿哥在表演刀舞。

  酒至半酣,阿公忽然高声喊道:“咱们请方唯当寨里的新头人,好不好?”

  “好!好!好!”

  寨子里的头人并不是上面任命的干部,但在寨里的权威却是排在第一位的。

  阿公就是寨里的头人,只不过他老了,需要重新找一个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领头人。

  而这个人,非方唯莫属。

  自从他成为了瑶寨的姑爷之后,瑶寨学会了杂交水稻育种、种植高产作物、改良猪种,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现在大家的日常工作,已经从半耕半猎逐渐转向了全农业生产的模式。

  以前为啥要冒着风险整天钻山林?还不是因为粮食产量太低,吃都吃不饱,自然通过狩猎来弥补粮食的不足。

  现在农业生产和养殖业发展起来了,进山打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副业,更多的时候只是为了换一下口味而已。

  现场爆发出一片欢呼,人心所向,方唯在这一刻成为了瑶寨新的领路人。

  方唯赶紧站起来,等了好一会现场爱安静下来。

  “作为寨里的姑爷,能为寨子的发展尽一份力,是我的荣幸。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咱们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决不食言。”

  方唯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然后将碗摔在了地上。

  瓷碗落地之后四分五裂,人群中又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声。

  这是阿公也站了起来,说道:

  “咱们的新头人平时很忙,没什么大事不要去打扰他。日常工作你们要听王松林的安排,松林,你平时要多和人家沟通。”

  “晓得了!方队长,请接受我的心意。”

  王松林作为瑶寨明面上的话事人,第一个站起来向方唯表达了心意。

  只见他走到方唯跟前,双手托举酒碗,弯下腰行了个礼,然后站直身子干了这碗酒。

  有人给方唯递过来了新的酒碗,他象征性的沾了沾嘴唇。

  这是寨里的古老礼节,本来这事应该搞得更加隆重一些,但时代不同了,只能简化。

第207章 交易,省城三日游

  有了王松林的带头,寨子里的阿哥阿姐们轮流上前向方唯敬了酒。

  等所有人敬完酒,方唯就正式取代阿公,成为了瑶寨的领头人。当然,他的身份在官面上是不会承认的,但也不会干涉。

  瑶寨在当地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属于瑶岭公社的一个大队建制,但和普通的大队又有所不同。

  真要说到大队核算制,那其实瑶寨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等大家吃饱喝足,都到了午后时分。

  “三哥,谢谢你,愿意带着寨子一起发展。”

  回到家,小家伙就睡着了。

  夫妻两人去堂屋坐着喝茶,盘莲花突然向方唯道了一声谢。

  她很清楚,方唯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才愿意当这个头人的,要不然他才懒得劳形。

  “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客气?你我休戚与共,寨子也给我帮了不少忙。别的不说,就说要是没有阿姐帮着带孩子,你我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做事情?”

  方唯觉得挺好,阿公曾经说过,瑶寨是他永远的退路,所以在考虑很多问题的时候才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比如像这次出手掀翻陈麻子等人,他就不在乎武耀阳会怎么看。

  再比如上次县里想要把竹器厂拿走,他一样坚决的拒绝了。因为他有底气,换一个人未必能扛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还有,当他正式成为了瑶寨的头人那一刻,便心有所感,瑶寨的梯田、设施和山林已经和他绑在了一起,可以随便进行指定。

  随后,方惟一个人去了外面溜达。

  梯田的指定要慎重,粮食产量大家都盯着很紧,得慢慢来。

  他最看重的是瑶寨的林业资源,整个瑶寨有林地两万七千余亩,规划好了能干很多事情。

  【育林采摘区】的面积有15万亩,即便是把瑶寨的林地资源全都纳入区域内,区域面积还是富富有余。

  于是,方唯进行了指定,将整个瑶寨的山林全都指定为临时【育林采摘区】。

  晚上。

  他召集瑶寨的骨干开了个会,重新规划林地的发展,以及副业的发展。

  “咱们的林业资源很丰富,其中光是优质的竹子就有8种,应该好好利用。下一步,寨里要做好规划,积极的植树造林,可以培育茶树、油茶树以及各种的珍贵林木。

  副业方面,接下来咱们要重新修建【养猪场】和【禽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野山菌、竹笋、瑶山腊肉等干货是我们的招牌,也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

  方唯成为了头人就得做点实事,等养猪场和禽舍重新修建完毕之后,他再进行指定。

  如此一来,瑶寨的副业也会蓬勃发展,他也能对得起阿公的信任了。

  接下来,大家开始探讨新的规划,直到夜里,新的规划才基本上确定了下来。

  阿公坐在一旁默默地抽着烟袋,全程没有发表意见。他现在相当于顾问的身份,正在淡出瑶寨的管理层。

  计划有了,执行的事情就交给了寨里的骨干。

  第二天。

  方唯带着婆娘和孩子以及王竹韵,挑着大堆的东西返回了家里。

  他家一年四季都不缺腊肉,几乎都是瑶寨提供的,还有各种山上的干货也不缺,生活上还是蛮不错的。

  从他回来后,瑶寨的山林在属性的加持下,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

  王松林带领阿哥阿姐们,重新修建【养猪场】、【禽舍】、【堆肥场】,开始在山上大面积人工造林,培育野生茶树、油茶树、银杉、金丝楠木、红豆杉、野生核桃树等等。

  方唯也开始安排秋收工作,具体的事情由郑虎负责、其他队干部协助。

  “十二个生产队,还是采取轮流收割的方式。农机队提供机械作业服务,郑队长统筹安排,各生产队的队长既是执行人也是第一责任人。”

  他是支书兼大队长,主要工作就是抓全盘。

  工作的基调定下来之后,整个大队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农机队提前做好了各项维护工作,郑虎一声令下,他们就将各种农机拉到了田间地头。

  收割机、打稻机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全队几乎是全员出动,劳动能力较弱的社员和知青,也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一周后。

  秋收工作顺利结束,剩下的都是些收尾的事情。

  大家抓紧时间进行稻子的脱粒和晾晒,颗粒归仓,统计数据也随之出来了。

  440亩大田种植了【南光二号】稻种,总产量依然没什么波动,达到了48.4万斤。10亩的不育系稻种收获颇丰,虽然不计算产量,估计产出也有1万斤左右。

首节 上一节 218/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