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大队长的意见。”
“我也同意。”
大队形成了决议,然后发了通告。
这件事在社员们和知青们当中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大家该干嘛干嘛,一切照旧。
大概过了一个多星期,正式文件下发到各个公社以及各大队。显然,人家热情很高,很快就将自留地返还了给了社员。
每家每户又开始养鸡养鸭,按照规定,每家每户只能养不超过3只的家禽,但大多数人还是感到很满意。
有些东西只有失去过才知道它的价值。
“方队长,这几天有很多人来问,咱们能不能出售小鸡和小鸭?”
突然之间,小鸡仔小鸭子成为了抢手货,方云英和罗工他们天天都会被人堵着询问。
队里以前并不对外出售小鸡小鸭,她俩也拿不定主意。
“可以呀,你们这段时间辛苦点,鸡蛋鸭蛋暂时不对外销售,孵化出来的小鸡小鸭能卖就卖吧。”
整个副业队现在有禽舍7座,鸡的存栏数有16000只到20000只,鸭子的存栏数有15000多只。
其中,【7号禽舍】是以饲养肉鸡为主,现在已经开始陆续出栏。
另外有五座禽舍都是饲养的麻鸭,收鸭之后会逐渐减少存栏数,到了来年春天之后才会增加数目。
现在孵化一批小鸡小鸭肯定没问题,对外销售还是很赚钱的。
“好的,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两人回去之后,一边孵化小鸡小鸭一边出售,一毛五一只,这个价格还是很公道的。
下塘大队没有参与这股热潮,种植完油菜,又将各队种植烤烟收了。
今年大队一共收入了117万斤花生、99万斤黄豆、90万斤烤烟。这其中包括二队出产的12.35万斤高产花生种子以及9.5万斤高产黄豆种子。
【采收农作物,点数+117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99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900000】
【总点数:8179695点。】
高产黄豆种子和高产花生种子,一共收入了74万元现金。
剩下的104.65万斤花生,按照每人平均100斤的基数分配了一部份给大家,一共分出去20.85万斤。
剩下83.8万斤花生,全部用来榨油,一共榨出来29.33万斤花生油。
二队的高产花生和高产黄豆,在大队得到了普及,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
“三哥,花生油怎么分配?好多人都在眼巴巴的等着着,这还是咱们大队第一次压榨花生油。”
花生油在食用油当中,品质上乘,深受大家的喜爱。
但队里已经不富裕,花生的产量也少,所以从来都没有分过花生油。
郑虎带着大家的期盼来找方唯,想知道会不会给大家分花生油、以及怎么分。
“按照系数来,二队平均每人100斤花生油,其他的平均每人80斤花生油。明天让他们准备好油壶,虎子,你负责执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队的事情基本上也是由方唯一言而决。
今年大队的收入很可观,没必要把花生卖了,不如用来榨油。分配方案也没啥讨论的,这个数字绝对会让所有人都满意。
“好啊,我这就去通知大家。”
郑虎也很高兴,随即转身跑了出去。
第二天。
各个生产队带着油桶前来分油,从早上一直忙活到黄昏。
一共分出去了16.68万斤花生油,还剩下12.65万斤归入了库存。这可是好东西,回头用来拉关系,绝对是最好的物资。
现在花生油的价格在每斤0.68元到0.88元之间,根据品级不同,价格略有浮动。
在圩上一斤花生油可以卖到0.9元,在黑市上能卖到1.2元,关键是买不到。
方唯第二天去公社给吴迪打了一个电话,让他自备油桶过来拉花生油,价格优惠,每斤0.8元。
吴迪高兴坏了,如果猪肉通过关系还能买到,鸡鸭甚至是鸡蛋都还好说,而花生油就很难搞到了。方唯这个电话等于是卖了他一个人情,他可不敢怠慢。
稍后,吴迪就派了几辆车过来,一共拉走了2.65万斤花生油。
队里收入了2.12万元现金,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双方关系又拉近了一步,吴迪派车来的同时就带来了一批次品布和布头。
这次布匹的数量有点多,方唯通知瑶寨拿了一些回去,足足够寨里每人做一身衣裳。
剩下的布分给了大队的社员和知青,大家都抢着要。布匹是需要交现钱的,次品嘛,很便宜,去外面根本买不着。
随后,瑶寨买走了1万斤花生油、田炳义生产队买走了1万斤花生油,煤矿买走了3万斤花生油,水泥厂买走了3万斤花生油。
再次卖出去了8万斤花生油,收入6.4万元现金。
花生油还剩下2万斤库存,这个不准备销售了,暂时留着。
方唯想的还挺美,以后遇到需要搞关系的事情,就用花生油开路,不信人家不动心。
结果,县里搞后勤的何主任拿着武耀阳的条子跑来找他,让方唯无论如何也要给县机关食堂销售一些花生油。
“方队长,你是不知道啊,我们也经常搞不到物资。有时候大家都在骂,说菜里没有一滴油,是不是都让我们这些人给偷吃了。”
何主任一见面就开始卖惨,但对方并没有说假话,机关食堂的物资根本不富裕,和很多人想象的并不一样。
方唯能理解,他在机关食堂吃过饭,伙食也就那样吧。
“好吧,看在武主任的面子上,最多给你们卖1万斤花生油。”
一两千斤花生油实在拿不出手,方唯咬咬牙,给了对方1万斤花生油。
库存还剩下最后的一万斤,他决定了,谁来了也不给,就放在库房里留着。
队里再次收入了8000元现金,花生油的事情就告一段落。
队里还有89.5万斤普通黄豆,现在的价格已经回落到了每斤0.63元,在圩市上也只能卖到每斤0.8元。
想当初,一斤黄豆卖2元还抢不上呢。
方唯决定给大家分黄豆,标准和花生油一样,二队平均每人100斤、其他生产队平均每人80斤,一共分出去了16.68万斤黄豆。
剩下的72.82万斤黄豆,归入了库存,以后可以慢慢在圩市上出售。
另外,逢年过节给社员们分豆腐,是队里的惯例,消耗的黄豆也不在少数。
至于烤烟就简单了,边角料留下来,喜欢抽烟的社员低价买回去,可以抽一年。
这些边角料都是不计入产量的,不用担心有人来找麻烦。
90万斤上好的烤烟卖了225万元,这可是经济作物当中最大的一笔收入。
至此,除了跨年底的油菜以及养殖的那些东西,今年的收入基本上已经锁定。
这一年方唯做了不少事情,各个生产队的道路连成了网,全部山林的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开门红。
【YX-032】稻种的常规育种看到了曙光,重头戏是将陈麻子等人打落深渊,死对头已经万劫不复。
方唯决定歇一歇,不光他需要休息、社员们和知青们也需要休息,所以农闲时节就不搞什么大工程了。
“莲花,厂子最近的生产任务紧吗?”
吃晚饭的时候,方唯问了盘莲花一句。
他最近也没去竹器厂巡视,还真不了解厂里的情况。
“还好吧,下半年的订单很平稳,生产任务比较好安排,基本上没有积压的订单。”
盘莲花吃了一口【辣椒炒小河虾】,突然发现自己的饭量变大了。
她其实很聪明,虽然在竹器厂上面并未投入太大的精力,但所有的情况都在她的脑子里,一点都不会错。
吃过饭,盘莲花去烧水给小宝洗澡,方唯溜溜达达出了门,去大哥那边坐了一会。
“老三,竹器厂的发展是不是到头了?我让刘会计算了一下,他说厂子今年最多30万元利润,没什么大的长进啊。”
两个孩子都在外面上学,家里就剩下两口子,倒也清闲。
方唯进门的时候,方平正悠哉悠哉的在抽烟,眼睛微闭,实际上脑子里在想竹器厂的事情。
见到三弟,他就直接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这才哪到哪儿?之所以你会有厂子发展停滞的错觉,主要原因就是新增订单量不够。
竹器还好说,竹家具属于耐用品,而且现在大家都不宽裕,销量自然会受到限制。
而我们的销售策略基本上都是依靠口碑效应,占有市场的速度慢,因此才会形成眼下这种局面。”
方唯上一辈子搞过销售,自然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说白了就是厂子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坐在家里等着客户上门,新增订单当然少了。
不过受限于当前的经济环境,能采用的营销手段不多,但派人去更多地方主动推销还是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厂里没有这样的人才,能维持住就不错了。
“老三,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方平显然对竹器厂很上心,野心也比较大。
“回头去县里打听一下,要是有什么订货会,可以派人去参加。另外可以多增加一些品种,其实生产竹筷子也蛮不错的。”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一家小型的社队企业,经营上必须要灵活。
而且销售上更要主动出击,总等着人家的订单送上门,肯定发展不起来的。
“竹筷子?那是不是还要增加生产设备?可咱们这里还没通电啊。”
方平的心里一动,但紧接着又觉得不太现实。
“要什么电,手工制作呀,最多添置一些设备工具即可。咱们现在不需要太大的产量,业余时间大家都可以做。
咱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最大的优势是原材料的优势以及手工技术的优势,明白吗?”
方唯见大哥钻了牛角尖,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家的脑门。
竹筷子完全可以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现在还远没有到上量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生产线的事情。
竹器厂除了有传统的技术优势之外,最大的优势还是原材料的优势。
瑶寨的林地里有成片的优质竹子,品种多达数种。
以前寨里只是制作一些小的竹器和工艺品,根本赚不了什么钱。与二队合作成立竹器厂之后,多了竹制家具这一项后,才打开了局面。
廉价的原材料,廉价的劳动力,加上远近闻名的制作工艺,这才是竹器厂赖以生存的基石。
不要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凡事都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老三,你说的很对。我记住了,回头和莲花、温工商量商量,制作竹筷子还是很简单的。”
听三弟讲了一大堆,方平茅塞顿开。
方唯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竹器厂在他的眼里,最大的作用就是安置富裕的劳动力,也能大家提供一个“赚外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