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23节

  方唯在县里参加了总结表彰会,下塘大队拿了一个【先进大队】的奖项。先进个人他没要,而是给了郑虎。

  郑虎是当之无愧的模范先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不得闲。

  队里的规划需要对方去落实,生产活动需要他去组织,遇到问题大家一般都找他很少来找方唯。

  可以这样说,郑虎是方唯当之无愧的左膀右臂,替他分担了绝大部分的琐事。

  方唯已经问过了,等翻过年头,郑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任下塘大队的大队长。

  他自己还是支书,只不过不兼大队长而已。

  “虎子,你陪我去一下一中,大哥和大嫂给婷婷带了一点吃的,我先给她送过去,然后咱们再回去。”

  今天的总结表彰会不管饭,有需要的同志可以去食堂打饭,自己掏钱。

  这事和武耀阳没关系,是上级的要求,估计等这股风过去就好了。

  方唯和郑虎都不打算去食堂吃饭,会议结束之后,两人一起去了一中。

  到了一中,正好学校也放学了。

  方唯把方婷婷喊出来,将装着红烧肉的饭盒交给了对方。

  婷婷已经长高了很多,站在那里也有了一点大姑娘的样子,但还是和小叔很亲。

  “满满,你来的太及时了,我都好几天没吃过肉了,天天吃青菜,你看我是不是面有菜色?”

  “哪来的菜色,小脸红扑扑的。婷婷,你赶紧去吃饭吧,有什么事给家里捎句话,不要闷在心里,听到了没有?”

  “晓得了!”

  方唯和婷婷说了几句,便扭头离开。

  随后他便喊上郑虎,一起去了饮食店。既然中午没饭吃,那就去奢侈一把下馆子。

  两人要了两菜一汤,吃饱喝足之后才返回了队里。

  晚上。

  盘莲花把小宝哄睡着就交给了王竹韵看管。

  “三哥,还没忙完啊,早点睡呗。”

  方唯在看书,盘莲花经常唠叨,说在油灯下看书费眼睛,可他总不听。

  这会盘莲花又来喊他,可不光是看书的事情,就是字面的意思。

  方唯明白婆娘在想啥,合上书本,洗洗就睡下了。这段时间,盘莲花的兴趣很大,基本上每天都要让他交公粮。

  本质上还是盘莲花想再要一个孩子。

  作为顾家的男人,方唯这段时间是耕耘不辍。好在两人的身体素质都非常不错,要不然还真扛不住呢。

  “三哥,老二你想要男孩还是女孩?”

  等一切都平息了下来,盘莲花扭头问了一句。

  “这又没得选,真要是有得选我想要一个女儿,一儿一女是最好的。”

  方唯还真想要一个女儿,他也不打算多要,如果有一儿一女那就很完美了。

  盘莲花以为方唯想要儿子,在农村大家都想要儿子,因为儿子长大了家里便会多一个壮劳力。

  而女儿迟早得嫁人,变成别人家的媳妇。

  道理就这么个道理,她没想到三哥居然是真的想要个女儿。两个人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真话假话一听就知道。

  “好!那我就给你生个女儿。休息好了没得?休息好了就再来呀。”

  就在两口子忙着造人的时候,山上的阿公突然病倒了。

  第二天。

  方唯和盘莲花匆匆收拾了一下,就和阿姐带着小宝以及孙道人去了瑶寨。

  “松林阿哥,我上次来阿公还好好的,咋突然就下不了床了?”

  孙道人在卧室里给阿公看病,方唯拉着王松林询问具体的情况。

  “前两天阿公说肚子胀吃不下东西,结果睡了一觉就爬不起来了。好在每天都有人轮流照顾阿公,发现情况不对去找了赤脚医生。

  那个赤脚医生说阿公年纪大了,消化不良,给开了一些助消化的药。结果吃了药之后,不仅没好,情况反而更加严重了。”

  王松林说了事情的经过,方唯不禁沉思了起来。

  赤脚医生只能治疗小病、常见病,就算有误诊也正常。等孙道人诊断之后再说,实在不行就赶紧去医院,在家里躺着可不行。

  稍后,孙道人从里屋走了出来。

  对方给方唯使了个眼色,两人便走了出去,走到竹林那边才停下来。

  “老人家的情况不太好,你要有心理准备。阿公的身体情况还不如师兄的身体情况,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刻。”

  阿公的年纪比关崇阳大,已经80多岁了。

  孙道人的这番话不出方唯的预料,但却无法接受。

  “能想办法尽量拖一拖吗?我家里还有不少珍贵药材,孙老,你只管开药方,我负责搜集药材。”

  “效果可能不大了,可以试一试,你别抱太大的希望。”

  孙道人很清楚,自己的医术虽然不赖,但毕竟不是神仙,没有起死回生的妙法。

  但既然方唯想要不惜代价拖一段时间,那还是可以做到的。

  代价虽然很大,但想必对方有这个能力。

  等回到屋里,孙道人就开了一张药方。递给了方唯。

  方唯接过来一看,好家伙,上面都是些名贵的药材,有些药材甚至要去大城市才能买到。

  但他什么都没说,连夜下山直奔陈州。

  有吴迪的帮忙,他很快就将外购药材买齐了,花了1600多块。这年月的1600块可不得了,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四年的总收入。

  回来后,他还在家里拿了不少药材,这才将孙道人开的药方上的药材找齐。

  随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去了瑶寨,很辛苦。

  孙道人亲自给阿公熬药,方唯出去的这段时间,他就一直住在寨里,王松林专门派了个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吃了药之后,阿公的身体明显有所恢复,到第三天就可以下床了。

  “阿公,你再养一养,我带你去省城的医院看看。”

  方唯还是想两条腿走路,等阿公的状态再好一些,就带对方去大医院看病。

  “不要那么麻烦了,我没有病,就是老了。”

  阿公是一个很豁达的人,很清楚每一个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他不肯再折腾到省城,觉得没有必要。

  方唯劝了半天,随后盘莲花又劝了半天,可谁也说服不了阿公。

  “算了,三哥,这就是阿公的命。我看他吃了孙老开的药,情况好了不少,等等再说吧。”

  最后盘莲花也认命了,不再劝说阿公,反倒是回过头劝方唯。

  她知道三哥已经尽力了,钱不钱的先不说,这段时间他就没有休息过一天,到处奔波。

  而且她不认为大医院就能治好阿公。

  方唯没说话,觉得心里堵得慌。

  他现在充分理解了什么叫“人力有穷时”,别看他有挂,但却挽救不了别人的生命。

  一周后。

  阿公的身体有了明显的起色,基本上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

  方唯不敢掉以轻心,让王松林安排人把阿公抬下了山,回到了家里。

  以后阿公就住这边了,平时也有人照顾,离孙道人也近。

  这次孙道人出手强行把阿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哄动了整个瑶寨。所以,阿哥阿姐们也都支持阿公下山,有什么事情能及时处理。

  方唯花费“巨资”买回来的药材,很快就用完了。

  他随后又跑了一趟陈州,几乎把存款都快花光了,坚持让阿公吃完了三个疗程的中药。

  “老三,差不多了,凡事过犹不及。”

  吃完了这些药,孙道人赶紧叫停。

  阿公现在的状态看起来完全没问题,大补的药同样不能多吃,吃多了也会坏事。

  好在阿公已经不管寨里的事情,所以能在二队呆住。

  他老人家每天和关崇阳聊聊天,坐在家里陪着小宝玩耍,一副无忧无虑的模样。

  方唯总算放下了担心,生活也恢复了正常状态。

  翌日。

  育种基地来人请他去讲课,方唯欣然前往。

  这项工作其实很有意义,在确保大队和个人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他很乐意推广杂家水稻育种技术。

  王亮很会来事,还专门从县里借了一辆吉普车来接方唯,显得很有诚心。

  一个下午的时间,方唯讲了很多,总之他曾经给清河县传授了多少,给县里的育种基地也同样传授了那么多。

  他没必要敝帚自珍,如果因为自己的些许贡献,能提高全地区乃至全省的粮食产量,他会感到很开心。

  连续三天,方唯都是在县育种基地度过的。

  王亮忙前忙后,给予了他极大的尊重。讲课结束之后,还特意送给方唯两条烟和两瓶酒。

  方唯没有拒绝,这又不是啥值钱的玩意,而他自己也愿意和王亮打好关系。

  至于罗德才已经离开了基地,去地区学习去了。听说这次学习为期半年,等他回来还能不能在基地继续呆下去都不好说。

  “大哥,人家给的烟和酒咱们一人一半。”

  回到家,方唯给大哥送去了一条烟和一瓶酒。

  他虽然不抽烟,但身上从来都会装一两包烟,很多时候都需要给别人散烟。

  方平也不客气,收下了烟酒,然后说道:

  “老三,有人盯上了咱们的蔬菜种子,都托关系找到我这儿来了。你说,这是不是一条财路?”

  “育种都挺赚钱的,相比较而言,高产经济作物的种子最赚钱,高产稻种的社会效益最高,蔬菜种子也还可以。

  问题是咱们没有那么多的土地人手搞这个,所以蔬菜种子的产量上不去,没有办法进行大面积推广。”

  方唯摇了摇头,然后给大哥解释了一番。

  方平点了点头,觉得很可惜。这要是再多个百十来母地,二队的收入还会增加一截。

  当然,也有人想通过一些别的手段获取种子,比如给他一些好处啥的。这都被方平严词拒绝了,现在所有的田地都归集体所有,他要是这么干肯定会犯错误。

  实际上方唯也缺钱,为了凑齐给阿公治病的名贵草药,家里的存款都消耗了大半。

首节 上一节 223/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