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不太困,来,坐过来歇会儿,没喝多吧?”
阿公喊方唯坐过去聊聊天,盘莲花便起身去烧了一壶茶。
“他们的酒量不行,想让我喝多恐怕还得多练练。”
不是方唯吹牛,论喝酒的话虎子他们几个绑在一起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那倒是实话,老三,刚才我和莲花正好说到寨里自留地的事情。现在报纸上都说应该把自留地还给社员,你觉得寨子该怎么办?”
阿公每天没事就翻翻方唯拿回来的报纸,知道现在的主流是把自留地还回去。
瑶寨一直都是实行集体核算,大家都没有自留地,他想问问方唯是咋考虑的。
“最近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打算这两天抽空上山,召集大家开个会,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如果多数人认为应该划分自留地,那就把自留地分给个人。”
瑶寨的积累肯定比不上下塘大队,但也比一般的大队富裕。
因此,瑶寨无论怎么选择都差不多,方唯打算把选择权交给大家,让他们自己选。
“你考虑的很周到,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聊了一会儿,阿公突然感到有点困顿,便回屋睡觉去了。
翌日。
方唯一早来到队部,将有些工作正式移交给了郑虎。
从现在开始,生产上的事情基本都由郑虎决定,他只管全盘和大方向上的事情。
郑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队长,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虎子,明天我不过来了,有什么事你看着处理。”
方唯随后给郑虎打了声招呼,便起身去了瑶寨。
在王松林那边吃了晚饭,两人把所有人的召集到一起,在小广场上开会。
“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有条件给社员们返回自留地的,可以返还。咱们寨子一直没搞这项工作,现在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方唯直来直去,让大家自由发言,看寨子里到底要不要返还自留地。
上次开口问方唯要布的那个阿哥,名叫沈思安,他第一个发言。
“寨子里一向都是以集体经济为主,大家如兄弟姐妹一般,互相帮助按劳取酬,为什么要把田地分成一块一块的?”
“我也不同意划分田地,现在这样就挺好。”
“是啊,田地归寨子,该怎么干我们听头人的,三哥,别搞自留地了。”
大家议论纷纷,几乎都不同意划分自留地。
倒是没有出乎方唯的预料,因为寨子的分配方式一直都是这样,属于完全的集体经济、多劳多得。
在此基础上,寨里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多有照顾,大都不愿意改变。
“松林阿哥,那就这样,咱们寨子不划分自留地。”
方唯没有直接宣布,而是和王松林说了一句。
王松林却摆了摆手,让方唯自己宣布,他说了别人也不见得听。
“好,一切照旧,散会!”
方唯无奈的摇了摇头,寨子里的规矩多,一直到现在他还不是很适应。
随后,他一个人去了阿公家里。
“三哥,寨里分的口粮和腊肉,我帮阿公放好了,这两天就给你送过去。”
他前脚进门,后脚王松林就来了。
之前阿公分的东西都在他那里,原本他就打算最近让人送下山的。
“这事儿不急,什么时候方便帮忙带过去就行。你先坐会,我去烧茶。”
“不忙了,我马上就走。三哥,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阿公临下山之前将头人的田地转给了你,你明天去看看?”
王松林让方唯别忙活了,他赶紧说正事。
按照瑶寨的规矩,头人有10亩田地,所获的产出完全有头人支配。以前阿公是寨子的话事人,那10亩田自然在他的名下。
现在方唯坐了头人的位子,那10亩地自然就转移到了他的名下。而且不用他亲自耕种,寨里的人会照顾好田地的。
从今年春播开始,10亩地的的所获都归他支配。
“还有这事儿?”
方唯觉得匪夷所思,不过瑶寨的人很齐心,和外界接触的也少,外人还真搞不清楚这里面的事情。
他是个例外,一方面本身是瑶寨的姑爷,另一方面又是寨里的头人,所以王松林才会告诉他这件事。
方唯和盘莲花结婚好几年,他都没听对方说过此事。
“千真万确!三哥,我就是和你说一下,别的事情都不用你管,等有收获了我再如实告诉你产出情况。”
王松林讲清楚了这件事,便告辞离去。
方唯想了想,觉得头人的10亩“自留地”,大概相当于小金库,可以自由支配。
10亩地的产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比如像王竹韵的口粮和工分,就是从这里面出的。反正是不好进公账的支出,都可以从这里面走账。
当然,头人自己用了也行,要不怎么叫完全支配权呢?
“这简直,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啊。”
这种事放在任何一个大队都不可能发生,也只有瑶寨这样的特殊存在,才会保留一些自己的特色。
第二天。
方唯早早起来,就有阿姐送来了早饭。
他也慢慢知道了寨子里的规矩,所以也不推辞,只是客气了两句。
吃完饭,他去找王松林,去看了头人的10亩地。
目前这块地是空着的,属于寨里上好的水田。来年种什么全凭他自己的心意,到时候只要说一声,就有人会完成耕种,根本不用他出力。
这是属于头人的福利,头人表面上看很风光,但其实压力很大。头人要有带领瑶寨走向幸福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服众,要不然大家会重新选择新头人的。
所以说,头人并非是代代相传,而是能者才能上位。
“这块地开春种什么我再想想,到时候会提前告诉你们的。”
方唯暂时还没想好该怎么利用这块地,但首选当然是培育高产农作物的种子。
育种才能发挥这块地的最大价值,到时候无论是阿公看病吃药还是其他的支出,都有了着落。
那么,为了利益最大化,他应该将这块地进行指定。
方唯也是个有决断的人,既然瑶寨自成一体,那么有些事就不必太小心翼翼。
第213章 新稻种,酿米酒
等王松林离开了之后,方唯围着梯田转了一圈,然后将所有的农田进行了指定。
其中有一个惊喜,那就是头人的10亩地,可以进行归属指定。
这是他第二次拥有归属指定的农田,仅就这10亩地而言,各项属性的加成能达到120%。
这次指定不牵扯到升级的问题,【种植区域】的面积高达7.5万亩,就下塘大队和瑶寨的所有耕地加起来,都不到1.5万亩。
只是这样一来,有些事又得更改了。
上午。
方唯和王松林等骨干碰了一下头,决定更改这一季生产计划。
“我打算重新搞一个高产稻种,暂时还处于试验阶段,咱们可以拿出100亩土地当做试验田。另外的600余亩地,全部用来培育【YX-032】稻种的不育系。”
方唯决定在瑶寨开始培育新的杂交水稻,之前在二队进行了多轮试验、已经有了眉目。
只不过二队的田地有限,这个项目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并没有形成规模。
他觉得在瑶寨培育已有的稻种太显眼了,主要是产量问题,但要是换一种稻种就可以进行一些掩饰,也容易找到借口。
新稻种是通过【农垦58】的原始稻种和不育株进行杂交,而恢复系采用的是外省的一种粳稻。
经过多季的培育,目前已经基本成熟,预估产量在700斤左右。别看这个产量不是很高,但粳稻的杂交育种更加困难,如果不是他有挂,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所突破。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难点在于寻找不育系和恢复系。各种配对试验犹如大海捞针,真的很不容易。
总体上来说,粳稻的口感更好,但产量低、育种成本高,能够成功培育出粳稻杂交水稻,目前在国内国外都是独一份。
另外,他打算加大力度培育【YX-032】稻种的不育系,未来可以长期给县里的育种基地供货。
方唯计算过,专门培育不育系,收益不会比培育【南光二号】定型稻种低。
“好!我们记住了。”
王松林等人根本不反驳,一切按照方唯的计划行事。
但要是接二连三的达不到预期效果,估计方唯这个头人也就干不下去了。
次日。
方唯带着一群阿哥下了山,顺便把给阿公分的东西送回了家里。
然后他带人去了二队,将尚未定型的粳稻杂交水稻试验材料和试验记录,给了瑶寨。
“老赵,队里在前期研究上付出了不少心血,等回头寨子里要是研究成功了,我会让他们给你们适当的补偿。”
虽然新稻种的研究是在方唯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二队毕竟也有所投入。
集体和集体之间事情就应该算清楚,免得以后有人挑刺。
“要什么补偿哦,都是一家人。再说了,这个研究项目还没有完全成功,稻种算是半成品吧。咱们也别说见外的话,要是真成功了,给咱们送一些瑶山腊肉就行。”
赵金生领会了方唯的意思,告诉来人,等以后送一些腊肉来,大家两清。
方唯哈哈一笑,知道这些家伙早就馋瑶山腊肉了,于是就示意其中的一个阿哥答应下来。
随后,阿哥们挑着试验材料走了,种植试验还得等到开春之后。
晚上。
盘莲花告诉方唯,说她和阿公商量过了,家里的粮食吃不完,多出来的不如想办法卖掉。
“没别的办法,稻谷只能卖给收购站。”
粮食是不准私自买卖的,以家里这点粮食,方唯觉得犯不着担风险。
要是卖给收购站的话,价格比较低,也卖不了多少钱。
这时,阿姐在厨房里喊开饭,盘莲花就赶忙去端菜端饭。
“小宝,你去喊阿公出来吃饭了。”
小家伙在玩积木,这些积木也是方平给他做的,做工精巧,一点都不比商店里的差。
听到爸爸的话,他就赶紧起身去了阿公的房间。
不一会,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开始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