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45节

  可王松林坚持1比12的换购比例不松口,无论对方怎么说,他都不动摇。

  最终客户还是同意了这个条件,开玩笑,这可是国内第一款粳稻杂交水稻,产量高、口感好,抗性好,

  种植成本比一般的籼稻仅仅略高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粳稻的稻谷售价本来就比籼稻稻谷要高,平常的籼稻售价在每斤0.112元左右,而粳稻的售价在每斤0.132元左右。

  价格差异明显。

  所以他是不可能放弃【农优58】稻种的,不仅不会放弃,他还要和对方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我这边也有一个条件,咱们暂定五年的合作期,在此期限内你们产出的【农优58】稻种,只能卖给我们,有多少我们收购多少。”

  王松林看了一眼方唯,见对方微微的点了点头,便说道:“可以,回头咱们写一个书面东西。”

  65万斤稻种,收入了156万斤普通稻谷以及66.56万元现金。

  客户支付了现金,然后粮食收购部门亲自上门,在送来了稻谷的同时还拉走了65万斤稻种。

  现在的道路已经修通了差不多三分之二,正好这几天也开始复工了,靠着上千人的帮忙,这才完成了整个运输任务。

第225章 该高调要高调,雄心壮志

  方唯的10亩头人职田,这一季没有种植水稻,而是种植了高产黄豆。

  这块地一共采收了5500斤高产黄豆种子,卖掉之后,收入了26400元现金,比种植水稻的收入高了一倍左右。

  【采收农作物,点数+658070】

  【采收农作物,点数+5500】

  【总点数:4958410点。】

  “三哥,寨里从下塘大队一共借了60万斤的稻谷,等回头我就会还回去的。”

  有了新的粮食进仓,王松林便想把欠账先还掉。

  “这个不急,等寨子的道路彻底修通了再说,反正下塘大队也不缺粮食。”

  方唯忙完了瑶寨的事情,去工地上转了一圈,便回到了队里。此时,下塘大队的秋收工作早已结束,甚至连换购工作都已经完成。

  这一季,二队的440亩水田一共产出了【南光二号】定型稻种48.4万斤,收入96.8万斤稻谷以及45.69万元现金。

  同时,大队的其他3800亩水田,还产出了【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3835640斤。

  换购稻谷767.12万斤、以及184.11万元现金。

  这一季,整个大队的总收入为863.92万斤稻谷,以及229.8万元现金。

  【采收农作物,点数+484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3835640】

  【总点数:9278050点。】

  下塘大队的农业生产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产量略有增加,主要是次一级稻种的增产。

  这么多的稻谷肯定吃不完,公粮也交过了,接下来就是分口粮。

  “二队平均每人分1000斤稻谷,其他生产队平均每人800斤稻谷。”

  趁着现在的形势比较宽松,方唯大手一挥,决定按照高标准分配口粮。

  全大队一共分出去166.8万斤稻谷,还剩下600.32万斤新稻谷。

  之前的库存还剩下183.24万斤,给瑶寨借了60万斤稻谷,再减去一些消耗,实际库存为110万斤稻谷。

  队里一商量,决定多卖出去一些稻谷,也算是支援了的国家的经济建设。

  郑虎去找收购部门商量,人家答应上门收购。

  库存肯定要清空,队里一共销售了410.32万斤稻谷,收入492354元。

  说实话,稻谷真不赚钱,现阶段的粮价太低了。但是,粮食是基础,只有保证了粮食生产,国民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而且分口粮、交公粮交征购粮都需要粮食,公社每年也会下达最低粮食种植面积指标,这是硬性指标,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如果不是因为方唯搞出了高产稻种,大队的农业生产就不可能以育种为主,那么大家的收入会远低于现在。

  这才是方唯在队里有着绝对权威的基础,别人也学不来。

  匆匆数日。

  队里开始种植油菜,然后就到了农闲时节。

  队里大部分的劳力全都去支援瑶寨的盘山公路建设了,方唯问了郑先发几次招工的事情,结果事情依然没有进展。

  这天。

  王亮来到了队里,方唯看对方笑容满面的样子,就知道育种基地的收成不错。

  果然,对方是来报喜的。

  基地种植的【YX-032】稻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亩产达到了837斤,总产量为837万斤,完全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王亮和已经和好几个县达成了稻种供应的协议,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切口感不错的【YX-032】稻种正式登上了舞台。

  “方支书,感谢,十分感谢。我过来带了一些慰问品,感谢为育种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另外,你有没有时间陪我去一趟瑶寨?”

  王亮带来了不少东西,都不值钱但是很实用,比如像肥皂、毛巾、火柴、电灯泡等等,由于数量很大,也花了不少钱。

  随后他还拉着方唯去了一趟瑶寨,同样给寨里送了一批生活用品。

  方唯觉得王亮很会做人,现在不管是下塘大队的人还是瑶寨的人,都对他的印象不错。

  等方唯回到队里,已经到下午了,结果却在大队部见到了突然到来的武耀阳、武耀阳喜欢搞突然袭击,方唯已经习惯了。

  “武主任,欢迎你来下塘大队指导工作。目前我们的秋收工作已经全面结束,我现在向你汇报一下有关情况吧。”

  方唯随即向武耀阳做了简短的汇报,对方听得很仔细。

  等他汇报完,武耀阳对下塘大队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等于是提前锁定了大队的“育种模范单位”的荣誉。

  紧接着,对方又来了一句:“方支书,瑶寨的那个新稻种是怎么回事?”

  “你说【农优58】呀,那是我们最新研制出来的杂交水稻,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这种杂交水稻属于粳稻杂交水稻,产量不算高,但技术难度很大。

  咱们当地习惯吃籼米,但粳米在其他省市却很受欢迎,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粳米的口感更好。因为这种稻种还没有彻底定型,所以就没有向你汇报。”

  方唯不慌不忙的解释了一通,瑶寨的新稻种虽然没有宣传,但也没有刻意保密。

  实际上也没办法保密,他早就料到这件事会传到县里去的。

  但他问心无愧,县里目前全面种植的是【南光二号】稻种,亩产将近千斤,谁也不会轻易更换稻种的。

  那么新稻种销往外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不怕县里责怪。

  “方唯同志,别管是不是在试验阶段,【农优58】稻种已经成功了不是?咱们不能虚报成绩,但有了成绩也不能藏着掖着。

  你回头联合瑶寨写一份汇报材料上来,我要把这件事写进今年的工作总结,不能让大家的辛苦无人知晓,是不是?”

  武耀阳今儿并不是来找麻烦的,他只是有一点恨铁不成钢。

  人家做事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满世界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方唯倒好,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却一声不吱,再低调也不能这么干呀。

  方唯不上报,那他的工作成绩从哪里来?

  “武主任,我错了,我马上就写汇报材料,三天之内交到你的手里。”

  方唯知道对方是想要成绩,便从善如流的做了自我批评,并保证立即改正错误。

  武耀阳的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没那么严重,算不上错误最多是工作中的一点小瑕疵。你现在这个态度我就很欣慰,那我就在县里等着,等你的汇报材料。“

  武耀阳随后在大队转了转,便准备离去。

  “武主任,我有点小事想请你帮忙。队里有一名知青名叫姜霞,他姐夫是陈州纺织厂的厂长。吴厂长通过私人关系向省城的第一机械厂要了一个招工名额,结果”

  趁着武耀阳的心情好,方唯把招工名额的事情说了一遍。

  他没有提齐海洋,但能卡住招工名额的人,除了武耀阳也只有齐副主任了。

  “方支书,我和你说句老实话,这事儿我知道。付涛是齐副主任一个老战友的儿子,品学兼优,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但之前的招工,付涛都错过了,齐海洋心里不忿,所以才有了这件事的发生。

  吴厂长想让姨妹尽早回城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违规操作就是违规操作,我也不好说话啊。”

  武耀阳有些无奈,他之前就劝过齐海洋,没想到那家伙认死理,跟这件事杠上了。

  他能说啥?这件事本身就放不到台面上来说,他只好闭嘴。

  “我明白了,多谢武主任为我解惑。”

  方唯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开口的,他很清楚这件事的本质,要不然早就去县里找武耀阳了。

  现在武耀阳摆出了爱莫能助的姿态,他就知道这件事麻烦了。

  不过,他只是想给吴厂长帮个忙,也不会钻牛角尖,回头给吴迪做个交待就行。

  武耀阳随即离开了大队,方唯便回到了家里。

  吃完饭,姜霞到家里来找他。

  “支书,招工的事情不行就算了,谢谢你为了我的事情忙来忙去的。我想通了,走不了就在这里待着,其实咱们大队的生活条件多好啊,城里都比不上。”

  姜霞今天接到了姐姐的信,知道招工的事情出了意外。

  她现在也放下了思想包袱,并不急于回城,关键是她着急也没用。

  “嗯,这件事的确发生了意外,你能有这个心态就很好,俗话说,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许到了明年事情又有转机也说不定。”

  方唯和姜霞好好聊了聊,觉得对方比上次谈话的时候开朗了很多。

  既然事主都是这个态度,他就更没好说的,一切顺其自然吧。

  他没想过去找齐海洋,一方面两人不熟,另一方面他和齐海洋之间的矛盾已经产生,不是几句话就能化解的。

  姜霞随后告辞离去,盘莲花还在屋里感慨了半天。

  这些知青有的从十五六岁就来到了农村,几年过去,一个个都成熟了。

  “三哥,我觉得这次怀的肯定是个女孩。”

  盘莲花的思维也是跳跃性的,上一秒还在为姜霞的事情感叹,下一秒就说到了未出生的孩子。

  “你怎么就能肯定一定是个女孩?”

  方唯就很好奇,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就是知道!反正是个女孩。”

  盘莲花挑挑眉毛,很认真的说道。

  其实这就是她自己的一种感觉,也许对也许不对,谁知道呢?

  翌日。

  方唯让育林队组织人手采收林下种植的草药,这项工作不需要太多人,但工作一定要细致。

  陈州中医院那边已经发来了采购清单,队里需要按照人家的要求进行采摘。

首节 上一节 245/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