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7节

  郑先发的心里很高兴,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很重视。

  方唯和郑虎等人不用参加大田的收割,直接去了试验田那边。

  此时,吴茂盛已经提前到了,心里很不平静。

  最开始,他觉得在紧靠自己和和一个小年轻,根本没办法做件事。虽然答应了郑先发,他其实是抱着敷衍的态度。

  但随着稻子的生长,他的观念也在一点点的发生变化。

  而此时此刻,吴茂盛的心里跟猫抓似的,恨不能马上看到结果。

  方唯等人和吴茂盛打了声招呼,便开始了辛勤的劳作。割禾是真正的体力活,一天忙完,腰都直不起来。

  郑虎等半大小子已经能顶得上壮劳力了,一分地4个人负责收割,人手方面富富有余。

  一天的时间就结束战斗,试验田这边的稻子需要单独处理,毕竟是当做种子在培育的,不能和别的稻子搞混了。

  脱粒、晾晒,随后就到了称重环节。

  这个时候别说几个小伙伴了,就连方唯都有点紧张。

  “试验田的收获非常不错,换算成亩产,一亩地的稻谷收成是236斤。”

  大家眼巴巴的看着方唯,方唯最终得出了结果,试验田晚稻的产量达到了236斤。

  这创造了队里新的亩产记录,闻讯赶来的郑先发当即夸奖了方唯和郑虎等人。

  不过这个数字也不算很夸张,队里的资源都是优先向试验田倾斜,产量还和以前一样可就说不过去了。

  接下来就需要从收获的稻谷当中选种,这是一个细致活,需要有耐心和责任心。

  方唯亲自带着郑虎等人挑选,吴茂盛低调的在现场把关。

  干瘪的、颗粒小的都需要剔除,种子就必须个头大、壮实。

  优中选优,最后选出来的种子有18斤。这些种子可以种植3亩地到6亩地,等明年试验田面积扩大了,还是够用的。

  方唯对这些种子充满了期待,如果各个属性能稳定遗传,那么他就等于是培育出来了一个新品种。

  不过他现在却无法进行验证,只能等明年春播到夏收的阶段才能得出结论。

  剩下不能做种子的稻谷,方唯全都上交给了队里,真正做到了“颗粒归仓”。

  为此,郑先发还专门表扬了他们几个。

  没过多久,队里的产量统计也出来了。

  尽管社员们都尽了力,后来在方唯的帮助下还打出了一口水量很大的自流井,但秋收依然是减产的。

  平均亩产只有130斤,大家伙都感到了压力。

  早上。

  郑先发通知全体社员去大队开会。

  老支书在心里暗叹了一声,开始动员讲话:

  “同志们,今年全国很多地方都遭了灾,情况比咱们这边严重多了。所以,即便是咱们的收成有所减产,但上交任务和往年一样不变。”

  今年的早晚稻都有明显的减产,但上交任务不变,也就意味着社员们的口粮比以往会减少。

  会场上顿时炸了锅,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第36章 两份收获,双重的快乐

  口粮是所有人的根本,以前的口粮本就不够吃,在此基础上又减少了这么多,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但任务就是任务,一旦确定了就不可能再改变。

  等大家发泄了一通之后,会场逐渐安静了下来。

  “老支书,任务都下达了,说什么都没用。我想问一下,咱们的返销粮什么时候能到位?”

  社员们接受了现实,有人开口问起了返销粮。

  方唯站在人群中撇了撇嘴,现在居然还有人幻想着“返销粮”?现在这种形势之下,粮食根本不可能调运过来,返销粮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

  “不知道!我劝大家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家里尽量多存储一些食红薯、南瓜、马铃薯什么的。散会!”

  老支书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给大家透露了一点口风。

  凭他的经验判断,今年的返销粮怕是够呛。

  社员们沉默的离开,每个人的胸口都仿佛压上了一块大石头,沉重的令人窒息。

  第二天。

  方唯和大哥一起进了山,开始收红薯。

  哥俩一次带不走太多的红薯,只能分批进行。

  盘莲花似乎算好了日子,在兄弟两人忙活的时候,来到了山谷。

  “妹子,这是我大哥。你说想用腊肉换一些红薯,得问他。”

  方平是第一次见到盘莲花,心说这个瑶山妹子长得可真漂亮。

  不知道对方和三弟是啥关系,要是以后能做自己的弟媳,那可就太好了。

  方平估计红薯能收获2000斤以上,这个产量着实把他吓了一跳,但事实放在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最终他咬了咬牙,答应给盘莲花500斤红薯。

  “好啊,谢谢方大哥!明天我就让人把腊肉给你们送过去,对了,还有之前方家哥哥让我做的半扇腊野猪肉。”

  500斤红薯真不多,但盘莲花也顾不了那么多。

  能弄到一点是一点,山上今年也同样欠收啊。

  第二天。

  方唯就收到了盘莲花托人送过来的腊肉和腊野猪肉,这个事他没和队里说,东西就先收了起来。

  除去给盘莲花的500斤红薯,兄弟俩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整整弄回来了1800多斤红薯。

  田桂花趁着天气好,把相当一部分红薯做成了红薯丝和红薯干。

  剩下的新鲜红薯可以当做主食的替代,今年的大米很金贵,返销粮又没有保障,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精打细算。

  酿红薯酒就算了,会遭人恨的。

  “老三,歇几天吧,队上也没什么事。”

  兄弟两人这段时间可累坏了,早出晚归,摸着黑出村摸着黑回村,搞得跟搞地下工作似的。

  有没有被人看到不清楚,但自己总得藏着点,这种事不好大张旗鼓的宣扬。

  “嗯,最近不上山了,回头我给关大爷和吴老送一些红薯。”

  方家有两个壮劳力,大嫂田桂花也很能干,即便是这样一年到头的口粮都不够吃。

  关崇阳和吴茂盛都是孤老头,没有人帮衬一下,年关都难过。

  于是他趁着黑夜,给两人分别送过去了50斤红薯。

  上交了公粮,也就到了农闲时节。

  红薯在家里伙食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有时候早饭就吃一些烤红薯,大米则是能省尽量省。

  好在方家时不时的还能见着一点荤腥,腊兔肉、腊野猪肉以及从盘莲花那边换来的腊肉,多少能解解馋。

  菜是不缺的,即便是到了冬天也能吃到菜,无非是品种少一些而已。

  方唯可能是整个生产队最开心的一个,人家是一份收获,而他却是两份收获。

  两份收获就能给他带来双重的快乐,幸福感顿时就有了。

  秋收结束之后,系统根据判定,给他发放了应得的点数。

  方唯参加了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收成也有他的功劳。只不过功劳比较小,得到点数自然不会多。

  他自己的一分地种植的南瓜和玉米也成熟了,50%的属性加成作用很明显,只可惜一分地太小了种不了太多的东西。

  【采收农作物(集体劳动所获稻谷),点数+27】

  【采收农作物(试验田所获稻谷),点数+8】

  【采收农作物(试验田所获稻种,按照10倍普通作物计算点数),点数+180】

  【采收农作物(自留地所获南瓜),点数+180】

  【采收农作物(自留地所获玉米),点数+30】

  【采收农作物(山谷所获红薯),点数+2300】

  点数一共增加了2725点,绝对是一笔大收入。

  【总点数:3320点】

  方唯还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富裕过,他打算将【狩猎区】、【采摘区】、【主宅】、【水井】和【鸡窝】全都提升到5级。

  说干就干,一下子就消耗了2500点点数。

  【临时土地】→【林地】→【狩猎区】

  【区域面积:1000平方米】

  【区域等级:(5级,01000)】

  【区域属性:敏捷、速度、力量、狩猎技巧、成功率加成】

  【在此区域内狩猎,全属性额外增加25%】

  【临时土地】→【林地】→【采摘区】

  【区域面积:1000平方米】

  【区域等级:(5级,01000)】

  【区域属性:辨别、探查、速度、力量、采摘技巧】

  【在此区域内采摘,全属性额外增加25%】

  【归属设施】→【生活设施】→【主宅】

  【设施等级:(5级,01000)】

  【设施属性:坚固、耐久、凝神、静气、旺主人】

  【在此建筑内生活,全属性额外增加50%】

  【归属设施】→【水利设施】→【水井】

  【设施等级:(5级,01000)】

  【设施属性:水源足、自流井、水质优、控制水量,打井技巧】

  【此水井启用,全属性额外增加50%】

  【归属设施】→【生产设施】→【鸡窝】

  【设施等级:(5级,01000)】

首节 上一节 27/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