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泽一行人就离开了下塘大队,去了别的地方。
方唯也懒得操心那些烦心事,该吃吃该喝喝,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塘大队的春耕工作正是拉开了帷幕。
队里首先采收了地里的油菜,一共收获了64万斤油菜籽。
随后。拖拉机突突突的开进了农田。要说翻地,还得是这种铁家伙,效率比耕牛或者人力高多了。
不到一周的时间,全大队的农田就完成了这项工作。
现在距离播种还有一点时间,郑虎带人将油菜籽处理完毕,然后就开始榨油。
这次榨油的出油率比较高,一共榨出来了21.14万斤菜籽油。
队里按照平均每人80斤菜籽油进行分配,一共分出去了16万斤菜籽油,剩下的5.14万斤归入了库房。
【采收农作物,点数+640000,总点数:5968180点。】
方唯这几天不在队里,他去了瑶寨,指导寨里的春播工作。
寨里也已经采收了油菜籽,这一季的产量为36万斤,也就意味着给方唯贡献了36万点点数。
【采收农作物,点数+360000,总点数:6328180点。】
匆匆数日。
下塘大队和瑶寨都开始进行春播,播种、催芽、育秧.这些都是亘古不变的流程。
方唯和大家一样不敢松懈,他同时在大队和瑶寨两边跑,总算忙完了育秧的工作。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插秧,不过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进行。
不过方唯是赶不上了,在这个过程中他突然接到了通知,便去了京城开会。
这一次的会议表面上很平静,但背地里却暗流涌动。
在小组发言的时候,一向很低调的方唯突然开炮,对某些不尊重育种工作、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众所周知,育种工作的前期投入大,过程很艰辛。那么社员们在辛勤付出了之后,不要说获得奖励甚至连饭都吃不饱,这是不是一种不公平?
在我省就出现了这样的咄咄怪事,将粮食产量提高了好几倍的育种工作者,只给发放每人每年350斤稻谷的口粮,这到底想要提高粮食产量还是抑制粮食产量?
同志们,稻种的换购不是洪水猛兽,它能让广大的一种工作者在吃饱饭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多的高产良种。有了这些良种,我们的粮食产量能提高多少?”
方唯侃侃而谈,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事到如今他自然不会在意得罪谁,人家都要把他往死里整了,他还有啥好客气的?
他的一番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接下来的讨论很热烈,有激烈的争辩,也有对下塘大队和方唯的声援。
第244章 神转折,阶段性胜利
这是方唯想要的效果,难得自己有一个发声的渠道,要是还闷声不响,那就太傻了。
事到如今,这件事已经摆在了很高的层面上,福祸难料,但他绝不会后悔。
就算他因为这事儿被一撸到底,最多再蛰伏几年又会迎来转机。
自从他来到这个时代就一直小心翼翼的,但现在他已经退无可退,就只能迎难而上了。
经过几天的小组的讨论,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那就是各地一定要重视育种工作,要善待育种工作者,而不是人为的给他们制造障碍。
到了最后的全体会议阶段,方唯之前上报的材料被翻了出来,并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然后有关部门行文到湘南省,要求其纠正在之前的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偏差?这明明是错误啊。不过也算是有一个不错的结果,真不能强求什么。”
这一场大讨论波及的层面很广,赞同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但背地里的暗流涌动同样不容忽视。
最后能争取到一个偏向于自己的结论就不错了,想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显然做不到。
方唯怀着复杂的心情返回了大队,根本没心情到处去玩。
“三哥,这一季的插秧工作即将结束,目前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你在会议上有没有说咱们这边事情?”
方唯离开京城前拍了电报给队里,郑虎亲自到县城去接他。
回去的路上,郑虎首先向方唯汇报了生产进度,然后满眼期待的问了对方一下开会的情况。
他这些天一直都有一个奢望,希望方唯能在大会上讲一讲下塘大队遇到的困难,以及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郑虎希望能安安心心的做好育种工作,和方唯一起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求。
“我在会上说了咱们大队的事情,上级肯定了我们的工作成绩,稍后会派工作组到省里进行纠偏。究竟能做到哪一步还不好说,终究是不会比目前更坏。”
方唯对于纠偏工作有期待,但期待不多。
总之,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好日子会慢慢到来的。
“这就很好了,要不然咱们被人家追着打,很难翻身的。”
郑虎终于松了口气,被人家追着打的滋味可不好受,整天提心吊胆的,不知道啥时候铡刀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现在起码已经看见了底线,接下来就等着触底反弹吧。
拖拉机突突突的开进了村子,到了家门口,方唯拿上自己的旅行包跳下车,便走进了院子。
郑虎没有跟着对方进去,而是转身去了队部。
“爸爸.”
儿子最先看到了方唯的身影,直接跑了过来。
方唯放下手里的东西,直接把小家伙抱起来转了几圈。
稍后盘莲花拉着女儿也走了出来,站在门口喊道:“斌斌,下来了,先让进屋啊。”
稍后,方唯放下大宝又把小宝抱了起来,然后提着旅行包进了家门。
“阿公,我回来了。”
“回来了好,这几天莲花天天念叨你呢。”
他和阿公打了声招呼,阿公笑眯眯作了回应。
“谁天天念叨他了?阿姐,可以炒菜了。”
盘莲花不承认自己想方唯了,但她眼睛里的喜悦之情却藏都藏不住。
阿姐出来和方唯打过招呼,便开始炒菜,不一会大家就吃上了晚饭。
方唯这次没去逛街,就在住的宾馆附近买了一些糕点,随后拿出来给大家尝了尝。
“三哥,这次去开会都还顺利吧?实在不行这个大队长咱不当了,咱们一家人都搬去瑶寨,省得一天到晚有这么多的烦恼。”
盘莲花看到男人很疲惫,心疼的不行。
对于她来说什么都不重要,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日子才最重要。
“我还好,这次开会挺顺利的,以后会少很多麻烦事。”
方唯没有理会婆娘的吐槽,借口坐火车很累,便早早休息了。
翌日。
他一大早来到了队里,开始在各队巡视,查看插秧的情况。
整个大队的插秧工作已基本结束,一切都是按照之前的生产计划在进行。实际上除了试验田、培育育种材料之外,其他的3800亩水田全都种植了【南光二号】稻种。
其中一部分会当做稻种卖掉,还有一部分是用来当口粮和交公粮的。
如今整个大队的农田都被方唯纳入了种植区域,也就意味着都有了属性的加成,种粮食和培育稻种完全没有区别。
只是比较可惜,本来是优质的稻种,却有一部分会被当做口粮以及交公粮给消耗掉。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队的土地就这么多,只能这样安排。
方唯中午在六队吃的午饭,等他把各队巡视完毕,回到队部都到下午五点了。
“三哥,我正要派人去找你呢。瑶寨来人找你有事,这会儿正在你家里等着。”
方唯还没走进办公室,郑虎就拦住了他。
他一听寨里来人了,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赶忙回到了家里。
结果是王松林派了人来喊他,请他务必去一趟寨里,有急事。
“到底是什么事?松林没说?”
“没说呀,我也不知道。”
来人一问三不知,方唯便跟着对方去了瑶寨,连晚饭都顾上吃。
“方支书,对不住啊。我去你们大队不方便,所以才喊你过来。这事儿很急,我需要尽快和你敲定。”
方唯赶到的时候,王松林正和寨里的大客户在喝酒。
他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先吃了一大碗米饭,然后才和那个大客户碰了一杯。
“我们需要稻种,这件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等到了夏收的时候你们可不能断了稻种供应。
我之前和王队长说了,我可以给你们提供最少一成的稻谷,你有多少高产稻种我都要。”
据客户介绍,如果瑶寨和下塘大队把稻种都卖给了收购站,他们可不一定能得到稻种。
别以为这年月都是老实人,客户说了愿意拿出一部分10%的稻谷来换购。
“运输的事情我们解决,绝不会有问题。但这件事需要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怎么样?”
“行啊,到时候咱们双方签订一个合作协议,由瑶寨为你们提供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服务,收获的稻谷有瑶寨的一部分。
具体条款你和王队长商量,如果合作的愉快,我可以答应给你们提供高产稻种。你看这样可以吗?”
方唯现在也无所谓了,临时变通谁不会?
这份协议就是个障眼法,骨子里还是稻种换购,但套上一次皮就显得很合理。
“行啊,还是方支书的脑子好用,就这么办!”
客户不禁大喜过望,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了。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大家对于获得高产稻种的急迫心情。特别是今年夏收的稻种注定会减产,有些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也要保住粮食的产量。
具体的细节交由王松林和客户去谈,方唯去阿公的家里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就返回了队里。
暂时他还不敢将这事全面铺开,和对方的合作也仅限于瑶寨。不过,与对方也打过很长时间的交道,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
等以后或许会有更大程度的合作。
天气一天天的热了起来,田里的禾苗日益粗壮,禽舍这边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放鸭。
大鸭子带着小鸭子在稻田里畅游,各种各样的虫子就是它们的食物,对这些鸭子来说,这种地方就是它们的乐土。
队里安排了少数人员进行田间管理,大部分的社员和知青都在山上进行植树造林。
每一年大队都会组织这项活动,但方唯很少参加。
清晨。
方唯和盘莲花带上东西,走进了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