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542节

  “方支书、蔡总,我们之前就已经做通了农户的思想工作。可以这样说,咱们双方一旦达成协议,不会有任何一家种植户站出来反对。”

  张书记显得很自信,他们把工作做到了前头,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这一点很重要,方唯和蔡桐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都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张书记,咱们乡大多是水田,水田占比有八成不?”

  一行人离开了田里,朝着乡政府走去。

  方唯觉得水子坝乡的自然条件很不错,就随口问了一句。

  “有!乡里的水田占比差不多是82%,而且地势平坦开阔,很适合机械化作业。”

  张书记哈哈一笑,再次强调了本乡的优势。

  方唯点点头,就不再多言。

  接下来的事情方唯就不管了,谈判的事情由蔡桐全权负责,他更多的时间不是呆在研究所,就是呆在瑶寨的试验田里。

  新一代大豆的种子经过反复的筛选,已基本上定型。

  小范围的试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会进行更大面积的试种,但目前采集的数据完全可以通过接下来的评审。

  方唯给孙士礼打了电话,孙士礼中断了自己的行程,立即从杭城飞到了省城,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瑶岭乡。

  “方支书,你看这项成果什么时候申报比较合适?”

  孙士礼在研究所和瑶寨呆了三天,经过测定,新一代大豆的确已经培育成功了。

  他很激动,这天晚上在包下了县城的一个酒家,请方唯以及项目研究的所有成员吃饭。

  作物所这几年很风光,和瑶岭农业的合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几年成果不断,孙士礼可以理直气壮的申请研究经费,上面给钱还很痛快。

  新一代大豆的研究成功,必定会让作物所和瑶岭农业研究所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也不急在这一两个月,夏收之后公布这个成果即可。对了,我还没有针对新品种的大豆命名,嗯,就做【南豆336】吧。”

  作物品种的命名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但是好记,没什么毛病。

  孙士礼也不在乎新一代大豆究竟叫什么,叫什么都行,他随即记住了这个名字。

  “那行,就等到夏收之后吧。回头你让他们把相关的资料都准备好,剩下的所有事情都交给我。方支书,我要马上返回杭城,回头再联系。”

  孙士礼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

  方唯并不觉得作物所是在占了自己的便宜,人家的投入也很大,而且给公司研究所带来了新技术、新观念,使得研究所的整体实力上升了一大截。

  等孙士礼走了之后,方唯针对项目组和育种小组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他们尽快将【南豆336】的数据整理好,并完成最后的验证工作。

  同时,新一代油菜的培育工作也正式展开。

  方唯就像一只勤奋的小鸟,在办公室、研究所和瑶寨试验田之间来回穿梭。

  各生产单位的运行不需要他操心,巡视工作也不需要太密集,所以他就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了科研上面。

  公司研究所这几年的进步很大,虽然整体实力比不过作物所,但放在外面也是一流的存在。

  上午。

  方唯刚到办公室,蔡桐就拿着一份合同走了进来。

  他和水子坝乡正式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乡里将10万亩水田和2.2万亩旱田整体承包给了瑶岭农业。

  承包费和其他几个乡差不多,瑶岭农业承诺在水子坝乡招收农工,解决失去土地的种植户的就业问题。

  公司承诺,每一户种植户至少解决两名劳动力就业。

  现实的情况是,有很多劳动力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之后,心情愉快的南下打工去了,乡里根本不存在就业不足的问题。

  公司承包了土地,土地附属的农业税自然由公司缴纳。

  等再过些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将土地白给人家种,种地的人还得考虑考虑呢。这种情况一直到农业税的取消,才会发生变化。

  “支书,水子坝乡种植基地成立之后,我打算让田伟国担任基地的负责人,你有什么意见?”

  重要的人事任命还得要方唯点头,这也是蔡桐今天来找方唯的目的之一。

  “可以,老田是公司的老人,经验丰富能力也不错,应该可以胜任。”

  方唯同意了公司的安排,确定了水子坝乡生产基地的负责人。

  接下来,将由田伟国牵头组建管理团队,蔡桐会予以大力的支持。

  这些事就不需要方唯操心了,等夏收之后,田伟国就会带人接管水子坝乡的12.2万亩农田,公司便又多了一处水稻和油菜种植基地。

  这几年,瑶岭农业的规模在极速扩大,目前拥有的土地面积接近百万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农业企业。

第496章 确定技术路径,婷婷回归

  瑶岭农业和水子坝乡的成功合作,罗志敏自然高兴。

  不过瑶岭农业对于新林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在县里一天这事也不算啥,他要是走了,继任者就会感到很头疼。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他指示宣传部份要大力宣扬这件事,既然瑶岭农业已经做大,县里不妨继续押注,今后有机会的话还可以极力促成类似的合作。

  毕竟,他这几年的工作成绩很亮眼,县里也得到了实惠。

  晚上。

  方平两口子到方唯家里来吃饭,吃过饭,方平和三弟说了一下最新的巡视情况。

  “总的来说,各单位的经营管理还是很规范的,小问题都有,我发现了就会提请公司督促他们整改。”

  “挺好,巡视常态化能杜绝一些人非分的想法。大哥,你最近去了五金厂没有?”

  “去了!五金厂的经营管理一切正常,但效益有所下滑,应该是和范志鹏团队的离任有关。不过,新团队年富力强,有一定的经验,只要给他们一点时间,相信能做得更好。”

  两人聊着聊着,就说到了五金厂。

  自从范志鹏等人被开除之后,五金厂的业绩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过接手的团队也不是外行,有从公司内部提起来的骨干,也有外聘的行业牛人。管理团队很快就控住了局面,接下来只要带领五金厂继续发展,就算成功了。

  “是这样的,利润短时间的起伏都不要紧,关键是要重新走上正轨。”

  方唯不是太看重五金厂,他觉得五金厂的上限不高,但对于一家像着的企业来说,五金厂目前的规模已经很难得。

  有范志鹏等人打下的基础,五金厂在锁具行业依然是佼佼者。

  接任的团队只要不乱搞,维持住在行业内的地位,未来肯定会持续发展的。

  这时,兄弟两人不约而同看向了大门外,尤其是方平,手里的茶杯都端不稳了,直接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婷婷.”

  门口站着的人是方平的女儿,和几年前相比,对方得到变化还是很大的。

  最大的变化在气质上,内敛而不失锐气,站在那里就像是一把未出鞘的宝剑,令人不敢小觑。

  方平艰难的喊了一句女儿的名字,婷婷便快速跑了进来,直到这会儿,对方的形象才和以前有了重叠。

  “爸,满满,我回来看你们了。我妈呢?”

  说到这儿,婷婷的眼眶不禁红了。

  吃过饭,盘莲花和田桂花以及阿姐就进屋聊天去了,这会听到动静,几个人才从屋里出来。

  “婷婷,你个鬼崽崽,还知道回家啊?”

  田桂花看到女儿的那一瞬,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在心里一直都在想念女儿,可真看到女儿站在面前,一张嘴却骂了起来。她就这样的性格,多少年都没改变。

  “妈,是我不对,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婷婷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上前几步,一把抱住了母亲。

  母女俩抱头痛哭,方平的心里也觉得不得劲,偷偷扭头擦掉了眼角的泪水。

  方唯没说话,这是人家一家三口的团聚的时刻,他觉得根本没有自己插话的余地。

  当然,他也从婷婷身上看到了更多的东西,。这孩子,这些年恐怕经历了很多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只有父母的家才能给她带来内心的平静。

  他使个眼色,便和盘莲花以及阿姐去了厨房。

  名义上是去烧水泡茶,实际上是给大哥一家三口腾地方,让他们好好聊聊。

  方唯等人磨蹭了半天,然后才回到堂屋。

  “满满,婶婶,对不起,这些年都没和你们联系。”

  方平一家人激动的情绪渐渐平息,婷婷看到方唯和盘莲花,赶紧站起来和两人道歉。

  “你不用和我们说对不起,回来了就好。”

  方唯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侄女不用说这些。

  他能理解对方的难处,所以也不会问婷婷这些年去了哪里,其实问也是白问,对方不会说的。

  刚才方平两口子就问了这个问题,婷婷以需要保密给打发了。

  “婷婷,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煮一碗粉吧。”

  接下来,婷婷又和盘莲花聊了几句。

  盘莲花猜到对方没吃饭,就去厨房煮了一碗粉,还特意打了两个荷包蛋。

  婷婷看样子是饿了,快速的吃完东西,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还是家乡的东西好吃。”

  阿姐把碗筷收进了厨房,洗完碗,她就洗洗睡了。

  方平看着女儿,问道:“你接下来还要经常出国?”

  “不,我换了个单位,以后会比较清闲,再也不用出国了。等回头我接你和我妈去京城住一段时间,好好陪你们转转。”

  “要得。”

  之前的怨气,在见了女儿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家都刻意回避了婷婷“失踪”的那几年,聊了一个小时的家长里短,方平一家子才起身离去。

  “三哥,婷婷之前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神神秘秘的,好难猜。”

  睡觉的时候,盘莲花终于没忍住,问了一句。

  “那就别猜,我也不知道。不过,婷婷的性质应该需要保密,咱们也别打听了。”

  “嗯,我就是好奇,下次不问了。”

  这年月的人对于保密原则还是记忆犹新的,在战天斗地的年代,每个人的警惕性都很高,当然知道刺探机密会有什么下场。

  翌日。

  方唯一早先去了办公室,然后又去了研究所和瑶寨。

  这是他最近的生活轨迹,朴实无华,在忙忙碌碌中确定了新一代油菜的研究方向。

  一个新品种作物不可能凭空冒出来,要么是通过针对原有品种改良,要么是通过杂交技术,要么是通过转基因技术。

  才能培育出新的作物品种。

首节 上一节 542/5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