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556节

  这种事方唯理解的很透彻,实际上蔡桐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只不过公司有评估体系,对方在评估结果出来之前不好开口罢了。

  “那我们就不管他,反正咱们的【南玉一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新凯奇爱卖低价就卖低价,对咱们没有多少影响。”

  蔡桐的意思是不予理会,现在粮食和种子都处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傻子才会打价格战。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新凯奇的产品也会全线涨价的。

  “就这样吧,你们密切关注新凯奇的动向,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说。”

  方唯随即挂了机,心里琢磨什么时候才能给新凯奇一个永远难忘的教训。

  但这事儿很难,国内目前还不存在实力强大的农业托拉斯,瑶岭农业也不会走上这条路。那么种植单位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很难把新凯奇从市场上挤出去,况且人家背后还有国际巨头的支持。

  但新凯奇想要搞垮瑶岭农业也几乎不可能,道理是相同的。

  匆匆数日。

  反应过来的新凯奇宣布,旗下所有的产品将于新年元旦开始涨价。

  因为他们死扛着也没有意义,比如像瑶岭农业出品的【南玉一号】杂交玉米种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完全没有对手。

  新凯奇的低价策略宣告破产,只好自己宣布涨价。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人家抢的是低价,你这边一涨价,销量马上就会下降。

  在新年来临之际,方唯带着盘莲花去了三清观看望孙道人。

  孙道人身上的气质有了明显的不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但他和方唯等人坐在一起,马上变得和以前没什么不同。

  “老三,我现在是诸事不管,一心一意专注自己的修行。如果没有那么多年的红尘历练,一味地修行其实是不行的。”

  孙道人的话颇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意境,说实话,他的身体比在村里的时候还要好,精神十足,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方唯不是道门中人,不懂修行,但两世为人有很多东西也看得通透。

  现在的条件好了,道观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起码有了专注修行的物质基础。这还是孙道人坚决反对道观商业化的结果,要是按照他两个徒弟之前的那种搞法,道观早就发财了。

  可那样的道观,还是修行之地吗?

  “道长你这一辈子算是活明白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奋斗不息。”

  方唯以茶代酒,敬了老道一杯茶。

  他是很钦佩孙道人的,对方是个智者,知道自己所求为何,从不会在意身外之物。从这一点来说,他的两个徒弟就差远了。

  现在的情况是上面有孙道人压着,说不好听的,有朝一日孙道人羽化登仙,这两个家伙会不会故态萌发还很难说。

  不过,老道的两个徒弟对方唯两口子都很尊敬,毕竟在困难时期人家可是给他们帮过大忙的。

  方唯和盘莲花在道观呆到下午便下山离去,山上虽然清净,却已经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

  新年元旦。

  瑶岭农业正式和衡州方面签约,最终拿下了30万亩的农田。

  公司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建立一个水稻种植基地,同时投资5000万元,投资建设数座大型的现代化大棚。

  衡州位于南北交通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大棚种植很有前途。

  这个项目还需要投资兴建育秧基地、大米加工厂等等,同时还需要购买不少的大型农业机械。瑶岭乡那边的农业大队只能涵盖新林县,最多到阳山县,却无法覆盖陈州和衡州。

  这些投资对于瑶岭农业来说不算什么,但在当地看来那可是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

  公司在湘陵地区、陈州地区和衡州地区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影响力早已超出了单一地区。

  尽管方唯一直和湘陵地区的关系不咋好,毕竟之前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但瑶岭农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已经不是单一地区所能撼动的了。

  元旦过后。

  公司加快了和新林县谈判的进度,最终县里给出了补偿方案,基本上符合方唯的心理预期。

  当然,补偿款不需要马上到位,等清理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双方还需要这块土地的后续处理方案。或者承包或者买下来,终究会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实在拿不到这块地,县里会把补偿款及时打到公司的账上。

  赖账县里不敢,也没有那个必要。

  “方支书,我明天会去你们那边一趟,有些事等见了再聊。”

  上午。

  方唯突然接到了孙士礼的电话,对方说他已经到了省城,将于明天抵达瑶岭乡。

  “行,我等你。”

  两人很有默契,三言两语便结束了通话。

  他估计可能是还是和研究项目有关,按照道理说对方不应该催的这么紧,毕竟之前才拿出来了几个大成果,即便是像作物所这样的单位,也不可能年年都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等他见了孙士礼之后,他发现原来是自己想错了。

  “方支书,我临时接受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争取在三年之内搞出来一款优质的小麦品种。所里之前的确搞出过几种小麦,但都不太满意。”

  孙士礼特意跑一趟,是来向方唯求援的。

  这个任务是上级下达的任务,没有条件可讲,说不好听的这件事牵扯到他能不能坐稳位子的问题,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慎重。

  “孙所长,我们这边不是小麦的主产区,所以对于小麦这种作物并不熟悉。所以呢,培育小麦种子对我们来说一项挑战,搞不好要去北方搞试验。”

  方唯没有马上答应,显得有些为难。

第513章 小麦良种,二沙岛别墅

  “方支书,所里在中原地区有一个试验基地,基地有旱地2万亩,各项设施齐全。你只要答应了,咱们可以在中原试验基地进行联合研制。”

  孙士礼坚决赖上了方唯,他不仅拿出来了中原试验基地作为合作的载体,而且还答应帮助瑶岭农业在北方承包土地。

  用他的话说,小麦这一块瑶岭农业迟早都会介入,不如尽快动手。

  方唯显得有点纠结,作为主粮之一的小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之前他仅仅是想过这个问题,并没有把培育小麦良种提上议事日程。

  只不过,现在他不得不认真考虑此事了。

  这里面可不光是孙士礼的面子问题,因为这件事是上级交给下来的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会关系到对方的前途。

  他和孙士礼合作的很愉快,光是上年年度,作物所就向瑶岭农业研究所投入了30多台设备,全都是打着合作项目的名义。

  这是作物所针对之前科研成果回报,而且人家还负责了所有成果的申报、推广、评审获奖等等问题,对于公司的帮助很大。

  关键是二人的私交很好,他很难做到袖手旁观。

  “孙所长,我原则上同意与你们的合作,不过这事儿需要公司开会谈论,你给我点时间。”

  方唯最终还是答应了,但特别声明这件事还得走程序。

  至于后续在北方承包土地种植小麦的事儿,他压根没接话茬。

  “太谢谢你了!方支书,有你这句话,我的心里可就塌实多了。走,中午我请你吃饭,咱们边吃边聊。”

  孙士礼大喜过望,他本来以为方唯不会同意的,自己已经做好了软磨硬泡的准备。

  结果对方犹豫了没多久就答应下来,多少让他有些感动。

  他很清楚方唯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小麦这种作物,当地是水稻的主产区,根本不种植小麦,贸贸然邀请对方研究小麦新品种,的确有点强人作难。

  但是他没有办法,人家全国顶尖的育种专家,作物所搞不定的事情只能向对方求援。

  中午。

  方唯和孙士礼去了县城吃饭。

  吃饭的时候两人又完善了一下细节,方唯便回到了村里。孙士礼则直接离开了新林县,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提前准备,两人约好回头再打电话联系。

  走进办公室,给蔡桐打了一个电话,说了和作物所进行小麦育种合作的事。

  “支书,这种事你决定就行了,科研上的事情不是一直都由你负责的吗?”

  蔡桐显然没有领会方唯的意思,显得有点茫然。

  “这次不仅仅是科研的事情,未来很有可能会在中原那边承包土地种植小麦。所以,这次由公司和药研究所各派一些人去作物所的中原试验基地看看。”

  方唯说需要公司开会研究,倒也没说假话。

  合作项目终究是要通过公司,哪怕是做做样子还是要形成一个决议的。而且牵扯到签协议的事情,也得由公司出面。

  “好的,我马上开个会,然后派人去中原。”

  蔡桐这才理解了方唯的用意,表示立即就去落实。

  方唯放下电话又去了一趟研究所,让他们安排好人手等公司的通知,通知下来之后就去省城,和其他人员汇合然后一起去中原。

  他自己不打算现在就去那边,其他人去等于是打前站,一方面是要把协议签了,另一方面也是考察试验基地的基本情况,便于后续的工作开展。

  正式展开研究活动,大概要等到四、五月份了。

  第二天。

  孙士礼打电话过来,方唯把公司的决定和安排告诉了对方。

  “好好好,我让试验基地做好准备,迎接考察人员的到来。方支书,到时候没什么的问题的话先把合作协议签了?”

  “行!就这么办。”

  两人都不是啰嗦的性格,三言两语达成了一致意见之后,便挂了机。

  方唯叹了一口气,新的一年任务重啊,除了和作物所合作研究两种小麦,他手里还有第三代大豆项目在推进,另外像稻种、玉米种子、蔬菜种子等等,都要考虑品种迭代的事情。

  因此,中原那边以后要派一个强有力的研发负责人过去,先把小麦的一些情况弄清楚。毕竟公司在水稻这一块有优势,但对于小麦却不是很熟悉。

  匆匆数日。

  公司的年终决算工作顺利完成,财务部将上一年度的分红款打到了各合作社的账户上。合作社留下了提留之后便将现金发放到了每个社员的手中。

  关于分红的事情,公司一向很靠谱,从来没有拖欠过。

  正好孩子们就要放寒假了,盘莲花操心斌斌的终身大事,便提议去一趟羊城。

  其实也不怪她总盯着这件事,斌斌读了五年本科,现在又在读硕士,毕业之后年龄还真不小了。

  “三哥,咱们提前在羊城买一套房子吧,孩子有了房子找对象也容易些。”

  方唯听到婆娘的话,不禁想起了后世的彩礼,有些地方的彩礼数额甚至到了夸张的程度。

  现在的情况好很多,虽然前些年也有“三转一响一咔嚓”的说法,后来进化到结婚家具要多少条腿,再到全屋的家电等等。

  但总的来说攀比之风没那么强烈,很多小年轻就是在单位分的宿舍里结婚的。

  当然,物质条件更好的话,对于男女都是加分项,这一点不用怀疑。

  “斌斌肯定不愁找对方,就看他什么时候愿意找罢了。不过我同意你说的先买房子,咱们这次去就好好看一看。”

  斌斌外貌条件还是很不错,基本上取了父母的优点。

  小伙子不仅长得帅,身上还有一股阳刚之气,再加上高学历,的确应该不愁找对象。只能说要找一个他自己满意的对象不容易,这个谁都帮不了他。

  第二天。

  方唯和盘莲花以及阿姐,便驾车直奔羊城。

  这两年的交通状况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开车比坐火车要方便。关键是他们还要在羊城看房子,没车的话就很麻烦。

首节 上一节 556/5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