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严肃道。
“您是说电视剧行业的乱象,您一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所以,你希望用《琅琊记》这样优秀而成功的电视剧,来改变整个电视行业的风气?
苏老师,真是让人感觉,您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马记者钦佩道。
电视剧行业的风气,谁都知道最近几年是怎么回事。
投资方逐利,只看流量和利益,完全不在乎电视剧的品质。
在他们看来只要多请点流量明星,把剧拍出来,能赚到钱,就足够了。
完全无视喜爱追剧的观众们的感受,导致这几年已经出现观众们,一谈到电视剧,就会立刻想到各种影视区UP主恶搞出来的金扫把奖。
这个奖自然是颁给每年推出的天朝烂剧。
每一年都有新花样,甚至名额都不够用。
电视剧行业衰败至此,几乎都是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再也无法回到十几年前的辉煌。
而这之中的理由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投资方为了追求利益,如今苏铭一已之力拍出《琅琊记》这简直就是在打他们的脸。
不仅仅挽救了观众们对电视剧的信心,也让投资方们感到不愉快。
苏铭这一次恐怕会得罪不少,只喜欢拍小成本流量烂剧的公司。
“其实,也许我一个人什么都做不到。
但我相信,只要《琅琊记》能得到观众们喜爱,那电视剧行业的一些乱象,肯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曾经有人说,不是现在的电视剧不行,而是现在的观众不行。
对此,我只想说,这种话完全就是在颠倒黑白。
观众都不是瞎子,他们知道什么是好剧,什么是烂剧。
但这几年的电视剧,却根本不给他们选择,就为了赚快钱和流量,直接出各种各样的花式烂剧,不但让观众失去了追剧的热情,也让我们娱乐圈即将损失一个大的市场。”
苏铭肃声说道。
闻言,马记者疑惑道:“一个大的市场?苏老师,您这句话的意思具体是指?”
“马记者,你想想最近几年,观众们因为饱受各种流量剧辣眼睛的痛苦。
他们对天朝电视剧失望了,而这些喜爱追剧打发时间,喜欢在电视剧中得到快乐的人们。
他们也不可能永远去给天朝电视剧机会,所以这几年寒剧,东瀛剧,米剧都流行了起来。
如果天朝电视剧,未来三年,继续用流量剧来伤害观众。
你猜再过个几年,还有多少观众会看天朝电视剧,这些观众全部流失到了外面去了,那我们该损失多大的市场!”
苏铭解释道。
听了这话,马记者也是恍然大悟:“原来这之中还有这么多门道。
所以说《琅琊记》不仅仅是来重拾观众们对天朝电视剧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您希望敲响一个警钟,告诉所有电视剧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努力用心的去拍好每一部电视剧,不要在杀鸡取卵,否则未来将会一片狼藉。”
“苏老师,您真是高瞻远瞩,娱乐圈有您在,不但传播说了更多的正能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德艺双馨的天王巨星的用心良苦。”
苏铭微微一笑:“有句话说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琅琊记》就是一团小火苗,但我相信它的出现,能够激励许多人。
让大家都能明白,天朝的电视剧并不比其它人差。
只要我们用心了,得到了观众认可,名利双收都是很简单的东西。
总之,我希望《琅琊记》的出现,唤醒人们对天朝电视剧的喜爱和信心,也能让那些迷茫的电视剧从业者,都能开创出新的未来。
让那些烂剧的编剧能幡然醒悟,也让那些电视剧投资方,也都看清楚,现在的观众喜欢什么。”
马记者若有所思道:“苏老师,您说的这里道理,全都令人无比认同。
我也常常看到许多投资方都想要名利双收,他们费尽心思的去宣发,去营销,可实际上却忘记了初心。
明明要成功,最简单的捷径,就是用心拍好电视剧,只要这样就能得到观众的喜爱。
有了观众的支持,流量,金钱,名望都是垂手可得。
只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除了苏老师,没有一个人看的清楚。”
听到马记者的感叹,苏铭也是长叹一声:“好在现在也不晚。
《琅琊记》一定能照亮笼罩电视剧这一行业的黑暗,以后会有更多优秀电视剧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出来,大家只需要尽情期待就好。”.
第1262章 封杀
“苏老师这么看好未来天朝电视剧的发展,让我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马记者笑吟吟的说道,而后她转过话题,又问道:“苏老师,关于您和王小四在微波上的赌约,这个也是很多人关注的事情。
不知道您对《魔城》的评价怎么样?”
苏铭眉头一皱,淡淡道:“《魔城》这部作品,最大的败笔,就是它始终想着怎么糊弄观众,赚一波流量来圈钱。
却不知道的是,你就算依靠巨量的营销和宣发,骗到了观众,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电视剧尤其讲究剧情的期待点,人物塑造等方面。
如果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最后的结局,绝对不会很好。
就算这一次《琅琊记》没有出现,《魔城》也会在暴露真面目以后,被人们打上烂剧的标签。”
“实话说,我最厌恶这种资金全部用来营销和宣发,而不是用来打磨剧本和努力拍摄的剧.
我衷心的希望《琅琊记》以后,不要再有《魔城》这种剧出现。”
马记者点点头:“《魔城》如今的口碑俩极分化,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烂,而苏老师来看,您是觉得它一无是处?”
“正是如此。
《魔城》的底子谁不知道呢,不就是王小四炒作别人的作品,修改出来的东西。
其实我们的娱乐圈有时候就是过于宽容了。
让王小四这种人都可以到处蹦跶,品德败坏,没有下限。
这种以抄袭发迹,最后还上了一些综艺做导师的人,还被人吹捧为成功人士,尊称为老师,我想想就觉得扭曲。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封杀王小四,这也是为现在的青少年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苏铭神情肃穆道。
马记者一听,这苏老师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将王小四打入深渊。
不过,王小四这种人,她也是非常不喜欢。
“苏老师,您说的这话,我都可以登在新青报上吧?”马记者正色问道。
“当然可以,我就是希望你登上去,我才接受了你的采访。
我知道你们这个媒体,很受年轻人欢迎,也很有权威。
顺便,我还有个事情要说从《琅琊记》中我个人得到全部收益,我都要捐给希望工程,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
苏铭笑着说道。
如今自已名利双收,也是要多做点慈善,回报社会。
“苏老师,您的高尚品质,我是彻底拜服了。
新青报,一定会将您的所有想法原封不动的刊登出来。
我相信人们会从中得到启发。”马记者尊敬的说道。
她之前对苏铭也不是很熟悉,只是知道他是最近特别火的一个天王巨星,在唱歌和电影方面,都有奇才。
却不想苏铭不仅仅品德高尚,还能在名利双收以后,不忘慈善事业。
“马记者,你还有什么想问的?”苏铭询问道。
“不用了,您告诉我的这些内容,就足够我写一篇精彩的采访稿子了。”
马记者乐呵呵的说道。
“嗯,那我很期待你写的稿子。”苏铭微笑道。
随后,送走了马记者以后,苏铭悠闲了下来,自然是想去亲自看看《琅琊记》在观众们心中的口碑。
他来到豆半,看到《琅琊记》下方的评论区,已经是盖了十万层楼。
有十万用户评价,而且是清一色的五星好评。
“苏老师,原来还很适合出演这种病弱谋士。
几句台词,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将这梅长书,那种隐忍感和智谋无双感演绎的淋漓尽致。”
“唉,可惜一天才播二集,真是期待梅长书和凤凰郡主相认时的场面!
苏老师和张燕的CP感太强了!”
“这造型,这演技,我永远喜欢苏老师!”
“剧情逻辑缜密,布局深远,伏笔诸多,让人的看的欲罢不能,这就是苏老师出品吗?何止是精品啊,简直是天朝电视剧之光,这是来拯救低迷的业界。”
“我特别喜欢追剧,但自从这几年流量当道,我就很久不追剧了,因为实在是看不下去,不是男女主的狗血爱情,就是小鲜肉在那摆着死人脸,
但是《琅琊记》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这才是我想要的古装电视剧,万分感谢苏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优秀的作品。”
看着这些好评,苏铭脸上笑开了花,他的声望系统,里面的声望值跟坐了火箭一样疯狂飙升。
以后想要用声望去商城兑换东西,也能够随心所欲。
不过,苏铭感觉到仅仅凭借《琅琊记》一部剧,想要立刻改变电视剧行业的风气,还是任道重远。
所以,自已不能只发一个电视剧来告诫投资人,而是自已也要去投资。
他也是了解过,电视剧行业其实好的剧本不缺,但是经常缺投资人。
而且一般没有名气的编剧,或是新人编剧,都是很难找到愿意投资他的人。
因此苏铭觉得,如果自已成立一个分公司,专门扶持这些编剧人。
或许从中可以发掘出一些宝藏,然后在投资将其拍成电视剧。
以拍《琅琊记》的态度来做,或许又能拍出几部精彩的电视剧。
如此一来,各种投资电视剧的资方,看到他苏铭拍优秀电视剧,名利双收。
他们肯定也会眼红,不跟风才奇怪。
只要有人跟风成功了,后面的就会更多。
到时候电视剧行业,优秀的作品,不就越来越多了。
反而是那些流量烂剧,不会再有生存空间。
苏铭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必须立刻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