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第196节

  “好吃。”那面颊之上,满是幸福感。

  看她没有太多忧烦的感觉,杨峻也有数了。

  于是吃完饭后,便开口问道:“小雪,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若是另一个人来问,姜雪莹肯定默然无语,可杨峻就不一样了。

  她毫无隐瞒的意思,说道:“有亲戚上门了,所以这两天家里挺麻烦的。”

  根据她的详细解释,杨峻大概明白了。

  最近姜雪莹的表姑一家突然找上门来,说是家里遭了灾,不得已过来投奔一段时间。

  人来就来吧,还带着两个娃娃,害得姜雪莹没了地方睡觉不说,孩子晚上哭闹的声音都让她无可奈何,根本睡不着,导致人的精神都变差了。

  “我这位表姑倒是省事儿,来家里了每天就等着吃饭,什么也不干。”

  女孩还是心有怨气的。

  要知道当初她生病的时候,可不见这些亲戚探病。

  也就是妈妈还想着爸爸这边的亲戚,所以一忍再忍,她就有些忍不了。

  “要不我上门当恶客好了。”杨峻思考了一下,有些无奈道。

  其实这种事说不好对错,人表姑无非是受灾家里活不下去,否则也不至于过来低头求人,其就是性格做事不行。

  这样的情况下,他也不可能让人直接赶人。

  “那还是算了,没这个必要。”姜雪莹不是坏人。

  想着两个表妹,她不忍心让她们饿肚子。

  “我再想想办法吧。”

  杨峻说着,又皱眉道:“到底是哪儿受灾了?怎么咱们这边没有听说?”

  “是隔壁省,所以咱们不知道也正常。”姜雪莹解释道。

  新书求收藏订阅

第265章

  晚上。

  杨峻和程小瑜是骑车回家的。

  小丫头在背后紧紧地抱住他,也不避嫌。

  反正他都看完了。

  杨峻没有关注这个,而是看着周围的场景面色逐渐严肃起来。

  随着夏天越来越炙热,田里已经皲裂不已,许多地方都露出深深的沟壑。

  从三月到五月,或许仅仅就下过一场雨而已。

  姜雪莹所说的隔壁省遭灾,恐怕鲁省也要沦陷进去了。

  事实上现在的粮食已经造成减产,至于减产多少,需要等收割的时候才知道。

  而现在冬小麦已经可以收割了的,有的人家四月就开始收了。

  “小鱼儿,咱们村里的那条河是不是水流变慢了?水量减少了。”

  程小瑜经常去河边洗衣服,肯定知道这些。

  果然,在偷偷摸他腹肌的小丫头回过神来,悄悄下放一点手的位置后,回答道:“小山哥,你咋知道?河里的水是少了。”

  “傻丫头,你还没看出来吗?今年恐怕不会轻易下雨了,家里的庄稼要难了啊。”

  程小瑜听到涉及庄稼,一下就忧心忡忡起来。

  “啊?小山哥,庄稼会种不出来吗?”

  “是有可能的。”

  杨峻不无叹息。

  要知道鲁省可是人口大省,光是这一省就需要无数口粮,要是地里种不出来,那结果不言而喻。

  明明知道会发生这些事情,他却依旧有些不太能够接受。

  “那咋办?家里要是没粮食了,爱民和娘怎么办?”

  似乎太过于信任杨峻,程小瑜现在已经慌得不行了。

  杨峻捏住了她的一只手,安抚道:“放心吧有我在呢,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

  触及他的温度,女孩瞬间平静下来。

  是啊,还有小山哥在呢。

  按照他的神通广大,肯定没问题的。

  她安慰着自己,可是也在心里想着怎么解决问题,总不能真的只靠着小山哥一个人。

  一时间,车上的两人心思各异起来。

  直到杨峻进入村子里的路上后,女孩才急忙道:“小山哥,车子。”

  这是提醒他藏车。

  “还好有你提醒。”杨峻揉了揉她的手心。

  回到家的时候,杨峻已经大概想出了办法。

  “用玉米面粉可以对付一阵,往后太过艰难的话,就从小世界中摘野菜回来吧。”

  这也只是做给人看的,实际上他会提前做好饭带回来给家里吃。

  哪怕偶尔来一顿,都能让老娘和二姐保持好身体健康。

  加上灵水的作用,天气再多变化,想来也影响不到二人了。

  “娃,你回来得正好,七叔刚要有事想要找你商量呢。”

  李小花顾不得对儿子嘘寒问暖,就说道。

  只是那上下打量的眼神,就知道她并不是那么宽心。

  “娘,七叔找我啥事儿?”

  网络有些莫名其妙。

  范家七叔平日里可都不会找他的,怎么突然就找过来了。

  “好像是北边大河的事情。”

  李小花说的是黄河,距离县城足有几十公里,对干旱没有办法。

  这年头旱灾在河边发生的多了去了。

  “那我去一趟吧,娘您帮我把东西拿进去。”

  回家自然是带着大包小包的,都是足够用很久的物资。

  “你又买一堆东西放着,浪费钱。”

  李小花摇摇头,却也只能接过。

  杨峻则是朝着范七叔家的方向而去。

  等到了地方后,他发现不止自己一人过来,那就好办了。

  “小山回来啦。”

  村里人热情地打着招呼。

  杨峻一一回应,尽量不让自己得罪谁。

  他一眼看过去,发现少了两人。

  正是本该早点去修河道的王家两兄弟。

  他们被定于去年十一月底要前往北边的。

  可惜二人运气好,恰好遇到大河水位异常,没有人敢让他们去修河道,所以耽搁了。

  

  难道这次说的就是河道问题?可这和他关系不大吧。

  想着呢,七叔就从屋里出来了。

  “人都到齐了吧?小山也回来了啦。”

  “七叔。”不少人都这样称呼,也有叫七爷爷的。

  “老七,你叫俺们来有啥事儿?”范十叔是仅有敢这样叫七叔的人了。

  他就是范元龙和范元虎的父亲。

  范七叔没有藏着掖着,脸上严肃道:“想来这一两个月以来,大家都感受到天气不对劲儿,再这样下去,别说粮食会有问题,大家吃水做饭也要出事儿。”

  “俺的意思是,俺们现在可以争取把村里的那条河拓宽一点,到时候方便储存水。”

  原来范七叔是想要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把河流给变成储水地。

  只是杨峻觉得他有些异想天开了。

  河流变宽,水的流速变慢,蒸发的速度增快,那到时候反而容易让水更快消失。

  不过下一刻,范七叔就道:“还得专门建一个水窖,俺们还得存着水呢。”

  看来,他的主要目的其实是水窖。

  这玩意是真不好弄,难怪把这么多人都叫来了。

  “小山……”

  一道呼唤吸引了全场人。

  七叔突然叫了杨峻的名字,把他也给叫愣了一下,随后又迅速恢复过来。

  “七叔。”杨峻越众而出。

  “小山啊,俺们村里就你一个文化高的,你瞅瞅俺们得怎么做才好?”

  范新河是有计划,却没有详细的细则,这时候想要拉着杨峻一起做出来。

  但毕竟是正事,杨峻也不多想。

  正好和胡八爷学了画画,他就让人找了支笔过来,提起笔学着把水窖的图给画出来。

  还别说,哪怕学得时间太短,也有些样子了。

  “七叔,这水窖准备弄个多大的?”

  长宽高都需要一定的要求,可不是随意瞎说。

  “要够俺们村里人用水,这得多少俺也不知道。”

首节 上一节 196/4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