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个脑残设计出来的?这算是什么鬼社交网站?”
几乎是清一色的批评,甚至是谩骂。而反应在数据上,就是每日访问量的不断下降,日活不断地下降。
于是,很多阴谋论都出来了。
闪电集团买走人人网,这样拼命地折腾,就是为了搞死人人网。
陈一周的管理团队内部,也再一次出现了不安,再一次发出了质疑声。
因为,改版之后的流量完全是跌跌不休啊。
而作为董事长夏汐表现得非常傲慢,对整个管理团队没有任何解释,甚至对这种流量的暴跌也没有做任何交代,也没有召开任何会议。
反而是作为CEO的陈一周屡次开会。
“转型,就一定要有阵痛期。”
“当时我们人人网被微软中国买走之后,因为在原本的赛道和脸书的高度重叠,所以找不到出路,也开始了转型。开始了高端社交,并且偏向女性用户。那个时候也经历了长达一年左右的流量暴跌,然后才开始上扬。”
“但是……哪怕转型之后的人人网,定位也是不清晰的,属性也是不明确的。”
“甚至我们屡次想要改名,最终都不了了之?”
“为什么?就是因为魄力不够大,就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兜底。”
“而现在在夏总的战略指导下,我们完成了彻彻底底的转型。”
“虽然我们的流量每天都在大跌,但是我们的定位变得无比清晰,我们的商业属性也变得无比明确。”
“未来的战略方向,也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我不妨告诉诸位,林总,夏总和我都开过会,说要做好流量跌一年的准备。因为我们的用户的目光,还有行为惯性,都是落后于我们的战略部署,这非常正常。”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非常非常拥护夏总的这次战略指导,我非常支持这次转型,并且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所以不仅仅我要转变思维,整个团队都要转变思维。”
“不换思想就换人,就这么简单。”
“另外有谣言说闪电集团全资收购人人网,就是为了搞死。真是天大的玩笑,我可以告诉大家,就今年一年,闪电集团用于小红书的资金支持,就超过1.5亿美元!”
“而且,海外脸书集团也会承接小红书的国际化部署。”
“这是林总的决策,小红书也要尽快出海,尽快国际化。”
……………………
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疯狂推广微信是林逍的意志。
算是今年他最大的手笔之一。
因为他过去的经历太辉煌了,所以一开始没有人敢质疑,就只是静静地看,静静地等。
结果几个月过去了。
微信在即时通讯的市场占有率依旧非常低,压根没有对QQ造成任何影响。
甚至鹅厂还专门发布了相关公告,关于QQ的日活用户,用户总停留时间等等,全部完成了上涨。
在某场活动上,有人问夏汐。
“夏总,请问现在微信现在有多少用户,活跃用户多少?”
夏汐:“注册用户大概9200万,活跃用户1300万左右。”
所有人一愕,没有想到夏汐竟然这么坦然地说出来了。
记者:“您知道QQ多少注册用户,多少活跃用户吗?”
夏汐:“9亿注册用户,活跃用户4.9亿左右,刚刚公布过。”
记者:“那您知道飞信有多少用户吗?”
夏汐:“注册用户1.7亿,活跃用户5900万!”
记者:“能够好奇问一下,这两个多月时间,微信的推广费用是多少吗?”
夏汐:“国内,大概在十亿左右。”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砸了十亿推广费,结果就换来1300万活跃用户?
等于平均每一个用户要花一百左右?
记者:“夏总,那是不是意味着二狗教主在微信战略上面临了滑铁卢?这算不算是一场失败?”
夏汐:“此话言之尚早。”
记者:“夏总,人人网彻底改版为小红书也已经超过一个多月了,请问活跃用户流量下跌了多少?”
夏汐:“38%左右。”
记者:“请问这次改版的战略指导者是谁?是您,还是林总?”
夏汐:“是林逍和我共同商议后的结果。”
记者:“如果只能有一个主导者,那这次改版的主导者是谁?”
夏汐:“林逍!”
记者:“那是不是意味着林逍在开年的两个重大举措,都已经面临着失败?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林逍拖累了闪电集团的业绩。”
夏汐:“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林逍的战略指导大家都能看懂,都能理解,那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了。”
……………………
国内的微信的推广,远谈不上成功。
而国际上的wechat,竟然稍稍好一些,或者说好不少。
不管是注册用户数,还是活跃用户,都远远超过了国内。
当然不是国外用户更好,而是国外没有QQ这样的超级社交软件,没有这样的垄断性即时通讯软件。
因为有脸书的基础,加上海量的推广,加上wechat本身的优秀属性,所以在海外的发展还算是比较喜人的。
哪怕这个时候全球的智能手机用户也不多,但是在PC端,海外的WECHAT活跃度也比国内要高得多。
但是呢,在PC端的话,Wechat也只能算是还不错的即时通讯软件。
只有在智能手机端,它才会显示出先进性,优越性。
中国有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量子手机客户端,有两个软件,几乎是快速地爆火。
一个是海外脸书孵化出来的,Instagram,也就是INS照片墙。
这更是一款为智能手机而生的应用,在IOS和X操作系统上发布。
第一周时间,下载数量就超过了50万,然后快速地飙升。
而另外一个应用,就是ONLYFANS。
这个表面上和脸书是无关的,但……其实是吴灵兮麾下某个团队孵化出来的产品,而且也是脸书投资砸钱弄出来的。
战略指导者,是某个老色皮,二狗教主。
和历史上少不一样,这个APP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一开始就签约了大量的美女博主,并且指导她们拍摄了大量的性感照片,或者颜色照片和视频。
而这里面有不少在脸书上的粉丝就很多,流量很不错,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当然还有各种模特,小明星,颜色电影演员等等等。
这不是苦哈哈的创业,而是一开始就砸入了大量的资源,大量的金钱。
结果证明了。
搞颜色,真的是第一生产力。
这款应用上了IOS和量子手机平台,几乎一下子就爆了,短短时间内就冲到了下载排行榜第一,甚至PC端网页的流量,也非常火爆。
另外一个就是推特。
去年林逍,杨志远,孙正义掏了2.6亿美元收购了推特,杨志远辞去了雅虎集团CEO的职务,完全专注于推特。
同样这款APP也是选择上IOS和量子手机平台。
目前,它的日活用户也在不断上涨之中。
所以,不知不觉间,一条排斥安卓系统的生态护城河,正在不断建立中。
只不过,现在智能手机用户还是太少了,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
相反,因为全球除了诺基亚和索爱之外,几乎所有的手机生产巨头全部站队谷歌安卓,让全球科技媒体觉得胜利的天平不断向谷歌滑去。
去年9月份那一场官司,量子科技完成了最后逆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大促进了量子手机的销量。
但现在半年多时间过去了,这种声势也平息了。
量子手机的新增销量,也渐渐趋于平缓。
目前全球总销量大约在1300万左右,其中中国市场占一半,海外市场占一半。
所以林逍坚持要把国内市场当成大后方,当成核心基础,这个时候就显示出英明了。
这个销量已经是非常优秀了,甚至是惊人。
但是……在全球手机用户的占比,还是非常非常低。
尤其是对于一个操作系统来说,这个生态体系远远算不上安全。
而其实量子科技和谷歌安卓的官司,过去这半年始终没有断过。
量子科技起诉谷歌安卓的抄袭和侵权。
一开始,这场官司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但随着时间的拉长,大家也就渐渐不关注了。
全世界哪里都一样,大家都关注新的热点。
对一件事的新鲜度,关注度,会快速地消耗。
而在这半年多的官司中,格肯女士上场的时间并不多,反而是连漪代表着量子科技,屡次上场。
半年的时间,整整开庭了五次。
而且基本上都是公开庭审。
2009年4月26日!
加州北区法院做出了裁决。
量子科技起诉谷歌安卓抄袭,不成立!
林逍发给安迪的邮件固然算是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但……这些邮件是林逍主动发给安迪的,是主动给对方看,并且进行讨论的。
另外,量子科技也无法提供更权威的证据证明谷歌安卓的抄袭。
……………………
庭审之后,吴灵兮专门请了连漪吃饭。
“别沮丧,这个世界上不输不赢,才是常态……”吴灵兮笑道。
连漪:“我只是感觉到格肯女士最近的态度有所弱化,在和谷歌的官司上,她的积极性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