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125节

  于星辰闻言立刻问道:“你早上看新闻了吗,就是月船二号的事?”

  “看了,”路云淡定的吃着包子说道:“不就是失败了嘛,很正常,下次再接再厉。”

  正常?

  失败很正常,但是百分比不正常啊!

  于星辰绷不住了:“路总,重点是‘95%’啊,你之前说的95%应该不是成功率,而是失败率吧?”

  “甚至……这个数字是怎么碰上的,这也太神奇了?”

  路云内心吐槽:其实一点也不神奇。

  而且他说的也不是什么失败率。

  航天任务这事,哪有什么成功率百分比,往大了说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

  如果往小了说,那也得是月船二号真落到月球上了,别管是躺是立,甚至倒栽葱。

  只要能传回一些信号,那才可以说百分之多少成功了。

  毕竟此事在上一世几年后的私人航天公司登月任务里有记载。

  它们就有躺着的,有倒栽葱的,虽然工作时间有长有短,但都至少拍了一张“着陆”照片传回来。

  可月船二号是在距离月表两公里的高度直接失联的,什么信息也没有传回来,那就是完全的失败。

  毕竟月船二号的核心就是着陆在月球南极,然后做各种实验,再释放月球车,这几个任务一个都没完成,也就三哥能说出“95%成功”的话。

  不过听于星辰这么问,路云暗乐,他可是有备而来。

  之前嘴快说漏了之后他就想好了措辞。

  “其实三哥也没说死是95%,这是媒体起的标题,人家说的是‘整个登月过程90%~95%都是成功的’,这其实跟咱们说的‘十有八九’差不多,我随口说的‘95%’也一样。”

  “当然,就像你说的,我为什么认为它大概率会失败,其实早有预兆。”

  听到这个,于星辰来了精神:“哦,细说?”

  路云没有细说,而是先反问:“你觉得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任务顺利着陆月球的核心是什么?”

  “着陆核心?”

  于星辰觉得这个话题的答案挺多的,而国内往往会引到人的作用,比如科研人员的精诚合作。

  不过这里的话……

  于星辰灵光一闪:“是7500N的变推力发动机YF-36!”

  “啪!”

  路云打了一个响指:“就是这个!”

  YF-36是航天器用高比冲高控制精度的变推力发动机,它利用针栓式流量调节装置分别对氧路、燃路和冷却路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实现了推力连续可变,推力变化范围1500~7500N,推力控制精度达到6.25N。

  其突破的大变比流量调节、自适应调节喷注器、大直径薄壁喷管旋压等技术对国内液体火箭发动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而一向保守的国家队航天机构对它的评价是“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都不是差不多的“先进水平”了,而是“领先”,可见它的恐怖之处。

  它不仅保证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任务的成功,以后还能保证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任务的成功。

  “阿三的月船二号可没有变推力发动机技术,所以它的着陆器装了5台小型发动机,想通过分别控制5台发动机的不断开关来做到精准调控推力着陆。”

  “这种逆天的操作对于他的软着陆自主制导、导航和控制技术要求非常高,比嫦娥工程还高。”

  “可惜,根据他们所发表的大量论文来看,他们并不具备这种极其小众的走极端技术……”

  下边的话不用听于星辰也知道原因了。

  其实这些都是公开信息,先大范围去查,然后仔细筛选也能总结出来。

  但就跟路云的“技术整合理论”一样,嘴上说着容易,实际做起来太难了。

  并且阿三之所以要强行这么办,就是因为技术不行,但赌性又特别大,想要赢老中。

  当初的火星探测赌赢了,让它尝到了甜头,它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八年前老中跟毛子合作了一个火星探测任务,结果毛子的火箭故障,它的火星探测器带着老中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一块扎进了大海。

  两年后,巴拉特赌赢了,它的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成了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个成功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

  之所以说它在赌,是因为它的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总质量只有15千克。

  总共五台仪器,最能出成果的就是一台照相机。

  而“萤火一号”有八台仪器,光摄像机就装了两台!

  这对老中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算是老中以身入局让阿三爱上了跟老中比赛,并且为了赢,赌性很大!

  这次它的月船二号就失败了,对它的国家自信心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然后老中这边月底就要发射天宫空间站的第二座舱室了,明年三月发射第三座舱室,到时候天宫空间站的一期基本型就成了。

  最重要的老中的火星任务也来了,明年七月份发射天问一号。

  跟阿三只发射一台照相机的轨道环绕探测不一样,天问一号可是一个超级大工程,“绕、落、巡”一次完成!

  今天是周六,蓝星航天依然有不少人上班,毕竟担任的任务太多了。

  倒是路云这个总师没那么忙,因为搞定了一些关键技术之后,各种杂事自有下面的人去干。

  所以路云肩上的担子有下边的人去替他扛,他星期天还可以跟安芳菲约会。

  于是下午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之后,路云就在于星辰羡慕的眼神中离开了公司。

  不过路云可不知道有什么在等着自己。

  一开始安芳菲拉着他去逛了商场,给他买了一身衣服。

  因为路云是个不怎么在乎衣着的人,之前专心当明星的时候还有刘春带着化妆师给他打扮,自从工作重心转到航天上之后就没人管了,那他自己穿衣服就很简单——干净就行。

  当然,主要是人长得帅,所以他穿什么都显得很时髦,也很有型。

  再当然,其实安芳菲的服装搭配品味也……

  反正“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们俩都能靠颜值把衣服撑起来。

  安芳菲也只是在体验女朋友应该给男朋友做的事。

  其中之一就是买衣服。

  等他们吃了晚饭,安芳菲又拿出了两张电影票。

  “咱们一块去看《罗小黑战记》吧。”

  “我跟你说,我可喜欢这个动画片了,当初它的作者也很励志,3000块做动画……”

  路云:“……”

第185章 “XX赢学”厉害非常,文化胜利任重道远

  其实路云上一世也看过《罗小黑战记》,不管是年更的连载动画还是动画电影。

  他也知道3000块做动画的励志故事。

  不过谁让他上一世活到了二六年呢,多知道了一些东西。

  倒不是说画画的人都那样,但画画的……嗯,自由派的比例确实高。

  就连黑猴里边画画的也一样。

  也就是本着老人家说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把朋友搞得多多的”理论,有文化的“铁血战狼”冯冀把没文化的自由派给炼化到物尽其用了。

  这又是一场“有文化”对“没文化”的胜利。

  所以“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有文化”可不是一句空话。

  《罗小黑战记》那边就是反面例子,核心人物的文化程度不够,所以才会搞出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尤其是他的整个团队都受小日子的文化熏陶太多了,在小日子长久以来的赢学加持下,老中先天在他们眼里就输得太多。

  路云上一世看《罗小黑战记》只是觉得还在坚持做2D动画人的都不容易,并且他们最好先学习小日子,然后在2D动画上超越小日子把持的2D动画市场和话语权。

  谁想到人家就没打算超越,就一直打算跟在后边伏低做小。

  倒是国内的3D动画技术越来越强。

  虽然网络上有很多声音不喜欢3D,但国内的3D动画去干老美把持的3D动画市场和话语权却有很大的希望。

  所以路云其实也喜欢“数值的美”,他喜欢看老中的各行各业数值超过外国的优势行业,把各种“外国赢学”都戳破。

  只可惜路云想的还是有些简单,“赢学”之所以是“赢学”,那就是它有时候不讲到数值,而是讲“唯心”。

  因为等老中的某个行业超过了国外优势,人家直接说“这有什么意义”和“代价是什么”就赢了。

  或者直接否定你的“人籍”。

  你都不是人了,那你做的事自然就没有意义。

  但好在世界是物质的,各种货物都不是在货架上自动变出来的,当物质差距过大把一些假象撑破之后,自有大儒辩经。

  文化胜利任重道远,不过并非无法实现,路云觉得自己现在干的事就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龙的传人站在月球上的时候,除非那些国家依然“闭关锁国”,依然让他们的国民沉浸在“发达国家”的美梦里,要不然谁能不说一句牛逼?

  而路云不仅要去月球,他还要在月球拍电影!

  嗯,然后路云就陪着女朋友看《罗小黑战记》去了。

  毕竟钱都花了,总不能白白贡献票房吧?

  而且抛开其他的一些东西,这部2D动画的制作还挺精良的。

  只不过路云到底是重生回来的,知道的事太多了,现在再看电影里的某些情节就容易绷不住。

  电影里师傅没有丢下小黑猫,但现实里……

  路云终于懂那句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话了。

  【谁能给我一双没有看过XX的眼睛啊!】

  看完之后安芳菲还抹眼泪呢。

  “风息可惜了,最后变成了一棵树。”

  “这里边的哪吒还挺潮,跟魔童哪吒比起来是另一种风格。”

  “太感人了,小黑跟无限师傅的感情真好,无限也没丢下他。”

  “……”

  路云默默的递纸巾。

  安芳菲和路云喜欢晚上约会,是因为晚上的视线比较差,他们可以相对自由的在街上溜达。

  两人牵着手在步行街压马路,安芳菲吐槽道:“自从我妈在生日会上催婚之后,她就把家里的户口本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生怕我看不到。”

  “而且我发现他开始刷小孩子的视频了,还经常在我面前刷,还跟我说‘你看你看这个孩子真可爱,跟你小时候似的’,我都无力吐槽。”

首节 上一节 125/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