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发射第一批“周天星斗大阵”卫星的这枚火箭是一枚“四手”火箭,箭体的涂装漆已经有不少黑黑的摩擦痕迹了。
不过路云发现不少客户点名要回收火箭发射载荷,这就……很合理了。
一是回收箭的价格会低一些。
复用火箭的报价比全新火箭的报价低五分之一。
二是用过的火箭更有安全感。
怎么说呢,其实古代的妇女改嫁并不少见,而且有些地方生过孩子的妇女比未出阁的少女还吃香。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枚担负着重任的“四手”火箭表现非常好,顺利的把第一批“星斗”卫星送上了太空。
“抛整流罩!”
看着顺利分开的全新整流罩,坐在路云旁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每次看到抛整流罩就觉得可惜,幸亏咱们在滨海航天城的发射工位快要建造完毕了,在那里发射就可以用整流罩回收船回收整流罩了,那样发射成功就又可以降一些。”
“确实,马一龙的‘猎鹰九号’得利于发射场优势早就实现了整流罩复用,现在咱们终于也要实现了。”
“可惜咱们的‘万户’火箭小了一号,运载能力也差了一小半,要不然非得跟‘猎鹰九号’拼一拼。”
“嗐,其实这也是优势,你没发现咱们接活的频率比‘猎鹰九号’高吗,它那17吨的回收载荷凑一车也不容易,咱们这10吨凑一车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
“也对,要比运载能力的话,路总参与的长征十号项目咱们公司也是可以生产的,跟‘万户’签的合同差不多,只不过路总好像没打算这么干。”
“那肯定的,路总的终极梦想可是超级火箭‘星舰’,长征十号还差点……”
听着工作人员的窃窃私语,旁边的路云面含微笑的看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
“星箭分离!”
(虚拟图)
摄像头显示,漆黑的太空轨道上,三十枚“星斗”卫星与火箭二级成功分离。
然后三十枚“星斗”卫星也一一分离。
它们跟传统的“方块”卫星不一样,形状更接近“片”。
一片一片的卫星分离开来,然后展开了太阳能板。
它们的太阳能板也不一样,不是传统卫星那样位于卫星两侧的对称两面,而是只有一面。
(虚拟图)
“成功了!”
“哈哈!”
看着二级火箭的摄像头传回清晰的卫星有序分离的图像,还有精确的数据,指挥中心很快就欢呼了起来。
路云也相当高兴。
上一世“国产星链”起步的比较晚,马一龙的“星链”在轨道上都有几千颗了,用户也突破了300万,老中的“国产星链”,也就是“千帆星座”才刚刚发射了几十颗。
并且因为国产可回收火箭的不成熟,直接用的一次性火箭发射。
而这一世,终于算是齐头并进了。
第256章 老美:我们的下一个优势项目六代机!
“周天星斗大阵”的卫星发射出去只是第一步,它们还要一一到达预定位置。
得益于路云是重生回来的,并且他还利用金手指把【航天航天工程】技能升到了lv5,所以“星斗”卫星一开始就比“星链”卫星先进了不少。
毕竟“星链”卫星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星斗”卫星是摸着几年后的“星链”卫星过河。
比如“星斗”卫星先一步用上了激光通信设备,而“星链”卫星是用的电磁波通信,整体效率要低不少。
不过“星斗”卫星也有不如“星链”卫星的地方,比如霍尔推进器。
霍尔推进器是一种电推装置,这种推进器通常使用氢气、氙气、氩气作为推进剂。
不过这些推进剂并不是通过燃烧来产生动力,而是通过霍尔效应。
推进剂受到电子撞击而变成离子状态,这些离子经过电场的加速之后再中和羽流中的离子,最终能让喷射出的气体加速至超过10公里每秒,最快甚至可达80公里每秒。
相比之下,常规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气流速度通常只有2~4公里每秒。
当然,霍尔推进器也有劣势,那就是它的推力非常小。
不过这种劣势在太空不算什么,尤其是像太空互联网这项的“小型”卫星,它只需要携带少量推进剂就能使用很长时间。
不做什么紧急机动,只是保持几年的轨道高度的话,也够用了。
而受限于老中的航天技术发展水平,国内的霍尔推进器技术积累是不如老美,路云的“大技术整合理论”搞出来的“星斗”卫星就在这方面比“星链”卫星差一些。
之所以“星链”卫星的质量只有200多千克,而“星斗”卫星的质量有300千克,除了因为是升级版,加了不少新技术外,还有一部分多出来的质量就是带了更多的推进剂。
不过意识到问题之后老中这边已经加大拨款了,并且路云这里也有一些边角料技术可以用上,相信国内的电推技术很快就能有突破。
刚刚发射成功的太空互联网卫星在夜空里非常显眼,很多天文观测者都能看到一列“星光列车”在夜空中驶过。
(网图,一排几十颗刚发射的卫星过境)
没办法,卫星那巨大的太阳能板总会反光,以前一颗一颗的卫星发射不显眼,但几十颗卫星一块发射都能组成一片“反光阵列”了。
30颗“星斗”卫星还不算夸张,60颗“星链”卫星才叫夸张。
“星链”刚开始发射的时候就有不少天文学家声称这么多卫星为“污染”星空,干扰在地面进行的天文观测。
不过这也没办法,哪怕不出现这种“星光列车”,但是随着万颗为单位的太空互联网部署在太空,地面的天文观测也得被干扰。
现在“更好”,老美和老中都在搞这种上万颗卫星的太空互联网。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几十年间总共发射了六千多颗卫星,其中有两千多颗还在工作。
至于另外的四千多颗,要么在当太空垃圾,要么已经坠入大气层烧毁。
而老美和老中一上来就是两万多颗“尝尝咸淡”,并且要在几年之内发射完成。
最主要的是老美的“星链”已经决定了,第一期是一万多颗,后期要扩充到四万多颗!
关键只有卫星还好,可卫星发射总会附带各种“太空垃圾”,什么二级火箭、三级火箭、上面级火箭、分离装置等,也有很多。
甚至这些太空垃圾也还好,有不少轨道低的几年、几十年之内就能坠入大气层烧毁。
可是目前已经有很多次卫星相撞或突然爆炸的事故了,它们产生的巨量碎片才叫危险。
这可不是对地面的天文观测有影响那么简单了,万一要是搞成了连锁反应,能把人类的卫星和空间站全都摧毁。
此事在一三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地心引力》中亦有记载。
而且相对于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更大的问题是遍布轨道的太空垃圾容易把人类锁死在地球。
好在现在还没有到那种地步。
人类也已经在未雨绸缪了,各航天大国都在研发太空垃圾处理系统。
而现在,全世界的航天人员都在关注“星斗”卫星的发射情况。
相对于那些有航天发射就兴奋的航天爱好者们,老美高层就不太高兴了。
因为他们正在想着把“星链”进行军事化,现在老中有了堪比“星链”系统的“星斗”卫星,显然老中也要军事化!
这就把他们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一个优势抹平了。
“该死的!”
“我们必须再找一个优势项目!”
“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也就是六代机,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个好,老中刚玩明白的五代机,而我们几十年前就搞出了F22,并且还有F35,这可是我们的强项!”
“没错,这确实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NGAD项目零七年就开始研究了,一零年正式启动,现在应该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技术吧?”
“不不不,先生们,我知道这个项目的最新进展,NGAD项目的首个全尺寸飞行演示机今年秋天就要试飞了!”
“太好了,这下我们赢定了!你去现场看过了吗,六代机什么样?”
“这个倒是没有,因为六代机是严格保密的,我也只是在报告中看到过……”
路云可不知道老美高层受“星斗”的刺激又要跟老中比优势项目了,更不知道他们选了六代机。
要是知道的话,保准会……笑出声。
他可是知道老美说的那个“全尺寸飞行演示机”是什么玩意。
就像你要造一辆摩托车,然后先造了一辆自行车试一试。
毕竟框架结构差不多,也是一个车把和两个轮子,确定两个轮子是圆的,能顺利转动……
好了,你可以造摩托车了。
这能造吗?
造不了!
如果老美真领先了,那就不会在老中的六代机,还是两型六代机首飞之后。
然后过了几个月急急忙忙的拿出自己的六代机……照片,还是P的照片出来显(diu)摆(ren)了。
路云现在比较关心的是“星斗”卫星,它们分离出去之后要启动推进器到达指定位置,那样才叫“组网”。
(虚拟图)
不过“星斗”卫星用的是电推,推力很小,机动比较慢,所以路云就回到《三体》剧组拍戏去了。
眼看就要过春节了,路云还想跟家人一块过呢,最近又请了不少假,所以得赶一赶。
同样的,其他人也在赶。
央视春晚的第五次彩排之后节目就定了下来,并且明天就会发布节目单,所以被选上的流量明星在疯狂买热搜营销。
而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没有路云的参与,所以有几个青年演员也是摩拳擦掌。
他们的粉丝也非常兴奋。
【让娱乐圈见识一下什么叫票房号召力!】
第257章 无聊的春晚,也带着爸妈去太空旅游
可能是因为路云重生的缘故,所以一九年底没有出现全球大流行,所以二零年春节照常进行。
这种世界线的变动其实也没什么,大自然顺手的事。
科学界,或者科幻界,有一个“大过滤器”理论。
之所以人类现在还没有见到外星人,就是因为有这个理论存在。
这个理论说的是智慧文明的诞生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能跨过去就能继续发展,跨不过去就直接完蛋。
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样,一遍一遍的对文明的发展进行过滤。
所以并不是发展的时间长就必然进入星际时代的,很可能没到星际时代就被某种意外情况灭绝了,或者遭受重创一蹶不振,需要重新发展。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