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歌被开了,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总导演,那他这个一直跟着筹备忙活的制片人就只能兼任了。
同时《白昼流星》还要重新找演员,并且剧本也要改。
“唉,一天天的都是事,还有二十多天电影就要开机了,我上哪去找合适的演员,剧本要怎么改才合适?”
“要不我问问路云的意见?”
黄建新叹气道:“国家任务不好干啊,我只是拍电影就有这么大的压力,路云的肩膀上还扛着民族登月梦想呢,也不知道他的压力有多大?”
路云的压力倒是不大,他还有时间看太空叉的载人龙飞船首飞,甚至是带着一众专家一块看。
按照他的话来说:“长征十号和新一代载人飞船都是可回收的,模式跟猎鹰九号和载人龙飞船差不多,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
“咱们啊,用老美的技术办咱们的事!”
众人一想也对,如果太空叉的载人龙首飞成功了,那么它就成了“现有技术”,路云的那个整合现有技术的理论就能派上用场。
虽然那是老美的技术,马一龙也不会开源,但内行看门道,路云能把不少门道都弄进自己的“技术整合理论”中,然后用到长征十号火箭项目上。
直播中,马一龙自信说道:“虽然首飞发射是无人的,但我对载人龙有信心,今年秋天的第二次发射就可以载人!”
“太空叉将成为首个加入‘载人航天俱乐部’私人航天公司,我很期待后来者的追赶!”
听到这个,看直播的众人都望向了路云。
而路云抱着胳膊点头:“好,很有精神!”
众人:“……”
第140章 太空旅行时代不远了,我说的!陈开歌什么档次?
马一龙的话指向性非常明显,明眼人都知道他是对路云说的。
去年八月份“万户”火箭首飞的时候马一龙就用“追随者”称呼过路云,后来国际宇航大会的时候又要跟路云打赌看谁的超级火箭先首飞。
反正马一龙自认为两人结了梁子,然后时不时就要提一下路云。
除了对媒体说,还经常对NASA和国会说,主要是利用“路云威胁论”让他们——打钱!
这次马一龙的载人龙飞船要进行无人首飞测试,那么现在的意思明显是说路云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
虽然载人龙飞船和木鸢号太空穿梭机的形式不一样,但都有“复用”的特点,之后也都要开发太空旅游,也算是针尖对麦芒一样的竞品。
以至于看直播的时候叶建飞院士还问了路云:“我看你一直在忙长征十号的事,你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怎么样了?”
“我记得你去年十一月可是说要两年内造出来的,算时间也就是明年的事了。”
叶建飞院士是好几个“嫦娥”任务的总指挥和总设计顾问,有非常丰富的月球探测器任务指挥经验,所以现在又成了载人登月舱的总指挥和总设计顾问。
虽然载人登月总体任务还没有立项,但各个子项目都开始进行了,比如具备深空飞行能力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已经试飞过了,登月火箭重型长征十号也立项了,登月舱的研发工作也开始了。
叶建飞院士在长征十号任务组就是为了协调火箭与登月舱的匹配工作。
而路云听到叶院士这么问,就自信的说道:“放心吧,老师,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目前木鸢号的技术模型正在按照计划进行完善,就是它的外形不是常规火箭,而是更像飞机,所以气动外形不好搞。”
“现在公司做了好几个缩比气动模型,要借成飞所的风洞吹一下,想找出一个最合适的气动外形。”
“只要气动外形确定下来,后边的程序就会加快,明年首飞差不多!”
叶建飞点点头:“那就行,其实我最初也想当航天员来着,可惜身体不过关,当不了飞行员,就更别说航天员了。”
“不久之后天宫空间站就要上天了,航天员队伍会选拔非空军出身的载荷专家和飞行工程师,但我这老家伙肯定也没机会。”
“本来我这干了一辈子航天的老家伙也绝了去太空看看的心思,谁想到你小子竟然要造太空穿梭机,当初老美77岁的宇航员能坐航天飞机去太空,那你口中比航天飞机还厉害的太空穿梭机搭载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家伙应该也没问题。”
“就是不知道你说的价格便宜是多便宜,如果几年内能降到几十万的话,说不定我还真能买一张票圆一下太空梦。”
听叶院士说完,路云还没说什么,旁边的吴院士就凑过来说道:“对,要是真几十万一张票的话也给我留一张。”
“几千万上亿一张票我肯定是买不起,但几十万就能圆太空梦的话,那太空旅行时代就真的来临了!”
路云听出了两位老院士对太空的向往,事实上这确实是很多航天人无奈的地方。
要说普通人多么向往太空,其实不好说,毕竟平时生活里根本就接触不到,也知道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所以大概率平时是不怎么想的。
贤者模式思考人生的时候除外。
但航天工作者不一样,他们的工作就是跟太空沾边的,很多人制造的设备能进入太空,也能帮助航天员进入太空,可自己却只能在地面仰望太空,时间长了是会有落差感和挫败感的。
尤其像叶院士他们这样的老航天,他们年轻的时候更惨,吃了大量的苦之后才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眼看着天宫空间站快要上天了,航天员队伍开始选拔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却老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走下去,他们肯定没机会了,但这不是路云来了么,那就不一样了。
“放心吧,老师,吴老,五年之内太空旅行时代绝对会到来,那时候去一次太空的价格绝对不会比买一辆家用轿车贵多少,我说的!”
听到这么说,两位老航天都是眼前一亮。
他们知道路云不是说大话的人,既然说了,那就一定会实现!
“好,那我们就指望你了!”
路云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事实上把太空旅游的价格降下去不难,只要能把载人航天器的复用次数提升到1000次以上,然后载人航天器所有部件都不扔,再把地面支持环节简易化,最后把燃料成本也降低,就可以降低太空旅游的票价了。
巧的是,这些东西路云都能做到。
这还是“木鸢”号一次只能搭载6个人的情况下,如果后边造出了能一次搭载几十上百人的大型太空穿梭机,太空旅游的票价会变成“白菜价”。
………………
黄建新最终还是联系了路云……的经纪人刘春,然后刘春又联系了路云。
“我跟你说路云,你是不知道。”
刘春眉飞色舞的说道:“那个陈开歌刚在媒体上阴阳怪气你,结果很快就被剧组踢了出去,对外还说什么生病了,谁信啊!”
“你这次跟官方配合的太好了,直接打了他的脸,而且原来你说的保密国家任务就是去造登月火箭了,牛批!”
“哈哈,他陈开歌什么档次啊,也做国家任务,那跟你做的国家任务是一个档次吗?国家肯定向着你……”
听着刘春兴奋的声音,路云却有些无语。
这让他想到了著名的“我欲成仙快乐齐天”的“鬼畜重复流”电视剧《西游记后传》。
里边的一个名梗就是猴哥打死无天手下的小喽啰后常常会嚣张(装逼)地说:“我还没出力,你就倒下了。”
而路云根本就没打陈开歌,这货就倒下了。
或者就像刘春说的一样,都不在一个档次,路云根本就没把陈开歌的阴阳怪气放在心上。
至于什么跟国家配合,那更没有。
陈开歌什么档次,还要国家和路云配合?
当他是老美啊!
“所以现在是黄建新兼任总导演,他知道你忙,也就不找你演角色了。”
刘春接着说道:“但是他想请你挂名航天科学顾问,抽空指导一下《白昼流星》的剧本问题。”
“另外还请你为《白昼流行》的男主把把关,毕竟你是懂航天的,想让你看看哪些年轻男明星符合影片气质,或者你有什么推荐的人?”
“?”
好家伙,这次的劲这么大的吗,都可以直接往剧组塞人了吗?
第141章 《向往》第三季录制,《超女》杀马特回忆杀
【偶遇登月火箭总师路云视察菜市场,为月球种菜做准备!】
【视频】
有一说一,路云现在不仅仅是全国明星,是巨星,还是世界巨星!
毕竟他还没过生日,现在说25岁也可以,25岁的登月火箭总师绝对是全世界都前所未有的存在!
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大量人的关注。
只可惜他也就在长征十号火箭立项之前的《流浪地球》宣传期间露了几天面,长征十号立项之后那是一点面都没露,想采访都找不到人。
现在看到了跟路云有关的消息,很多人都兴奋的点了进去。
【真的假的,嫦娥五号采回的月壤不是说不能种菜吗?】
【难道事情有反转,其实月球上是可以种菜的?】
【我的DNA动了!】
【这……哈哈,特么的什么视察菜市场,这不是黄三石买菜吗,新一季的《向往》开始录制了?】
【还真是,何老师、黄老师、路云、彭昱畅,还有摄制组,全了,就是《向往》录制现场。】
【嗐,我还以为真是有关登月的事呢,不过《向往》开录了也不错,又有下饭综艺可以看了……】
如果说最初的路云还是一个需要《向往的生活》增加曝光度和知名度的小明星的话,那么现在的路云就单纯把《向往的生活》当做一个“课间休息”的地方。
当然,最初的《向往的生活》也是一个小透明综艺,年轻的常驻都不好请,没什么人愿意来。
飞行嘉宾也不好请,需要主创们卖人情。
还因为一开始谈好的电视台不要了,差点“中道崩殂”。
两季过后的《向往的生活》已经是国内最火爆的慢综艺了,有大量的明星排队等着上节目,第三季开始录制的消息跟着路云的消息就登上了热搜。
各方媒体看到路云露面了之后都想采访一下他,但是他让《向往》剧组把人都挡住了,谢绝探班。
并且路云现在也不是以前的路云了,就像陈开歌被搞掉一样,他现在是官面上的人,身上有极其重要的国家任务。
上边不点头,那是你想采访就采访的吗?
路云既然说了拿《向往》当“课间休息”,那就是去休息散心的。
这次的拍摄地也不错,是个南方山区的古村落,有花、有树有梯田,风景宜人。
(网图,第三季住处)
不过不让别人问,《向往》剧组自己问,甚至还拿来做路云下一季不再当常驻的铺垫。
几人吃晚饭的时候聊天,黄三石聊到路云的去向,对彭宇畅说:“你大哥有出息,选上国家任务了,要给国家造大火箭,明年会非常忙,所以就没时间在家了。”
彭宇畅一听这个就来了精神:“那家里是不是就独宠我一个了?”
路云在旁边补刀:“最大的可能是家里所有的活都让你自己干。”
彭宇畅:“!”
“哎哎哎,别吓孩子,”何老师打圆场道:“彭彭啊,明天咱们家里来客人,你看上哪个就让她留下跟你一块干活。”
“这个好,这个好,”彭宇畅兴奋道:“也就是说我也可以收一个马仔?”
晚饭之后众人摆脱摄像机休息一下,彭宇畅以茶代酒感谢路云。
“谢谢云哥跟黄导演推荐我,让我当《白昼流星》的主演。”
原先彭宇畅也被《我和我的祖国》选中了,但只是让他在短片《相遇》里演一个非常小的配角,就是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拿着报纸对主角喊“我们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