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穷养的我被迫开始二周目 第201节

  他花重金找来经历过巨大痛苦的人来参与他设计的疼痛实验。

  这些人或经历过大面积烧伤,或是高位截瘫,或是有过严重的穿刺伤。

  苏天言给了他们一笔钱,让他们把手伸进一个装满水的箱子里,然后在下面点上火,不断的加热提升水的温度。

  这些志愿者坚持的时间越长,得到的现金奖励也就越丰厚,所以每个人都要竭尽所能的做到自己的极限。

  另外一组则是没有受过伤的普通志愿者。

  事实证明。

  经历过巨大痛苦的重伤志愿者们要比后者忍耐的时间更长,水的温度也更高。

  苏天言为了严谨,又找来患有其他疾病或者经历过其他痛苦的志愿者作为补充对照组。

  例如肠胃炎、阑尾炎、糖尿病、肾衰竭、断指、分娩过的生理女性,甚至还有需要进行化疗的癌症患者。

  最后结果让苏天言感觉到很意外。

  这个补充组的人和普通组没什么区别,时间基本上相同,也就几秒钟的差距,而且温度也达不到第一个实验组那么高。

  苏天言反复做了很多次,考虑到体质、年少经历等原因,尽量减少变量。

  但结果还是一样的。

  或是心理,或是身体,经历过真正痛苦的人,就是要比普通人厉害。

  他最后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烧伤、截肢、穿刺>癌症、分娩、断指>常规病痛≈正常人。

  这个实验苏天言早年期间设计调查的,也是他一开始决定对苏澄实行苦难教育的最大立意和动机。

  事实证明。

  非常有用!

  臭小子比老张家儿子的意志力和能力要强多了!

  这就是经历过他设计的“烧伤”、“穿刺”、“高位截瘫”比娇生惯养没得过病没吃过苦的张烊文要厉害多了!

  除了苦难疼痛实验作为他的出发点和立意。

  苏天言还有其他实验作为补充点。

  这个实验比起上一个就简单的多了。

  实验分为三组。

  第一组仍然是高位截瘫、烧伤等病人。

  第二组是中幸运大奖的人,例如双色球、彩票、刮刮乐。

  第三组还是普通人。

  这个实验主要是心境的调查。

  如果说前一天这个人进行了烧伤或者高位截瘫手术,那心境肯定和普通人差距很大。

  做手术的更加痛苦,中彩票的更兴奋。

  这就是苏天言的高明之处了。

  他只是选择了一些人,12个月以后再对他们进行调查。

  结果证明。

  不管是高位截瘫还是中幸运彩票的人和普通人相比,其实生活满意度都是很接近的。

  虽然三组还没有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但确实很接近,也就不到百分之五的差距。

  在第18个月苏天言又找到这些人进行了后续跟踪,对生活的满意度差距更小了,只有不到3%。

  也就是说。

  突发事件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无论中彩票的幸福还是病痛的痛苦都将打乱生活常态,但最后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到基本状态。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强者通吃!

  帝豪集团算个屁啊?

  这才是他给予儿子最宝贵的财富!

  “可是苏总……这是您人为制造出来的苦难,不是在环境影响下自然发生的。”

  白子华的逻辑很清晰。

  “像烧伤、截瘫等痛苦,都是偶然事件。”

  “即便我们人为制造,一次两次不也就够了。”

  “只要把控好少爷前进的大方向在正道上,帮衬协助他做出最关键的抉择不就可以了吗?”

  “比如说选大学、选专业、选朋友。”

  “支持少爷的兴趣爱好,给予资源挖掘相关领域的潜力。”

  这些话白子华在心里挤压了很久。

  现在是在飞机上,就只有他和苏天言两个人,团队其他人都没在场,所以他说出来也就更轻松,不会驳人面子。

  白子华在脑子里已经梳理过了无数次,也幻想过无数次今天这个跟苏天言说这番话的场景。

  就算是断胳膊断腿,人家都是在战场上断的,是特殊环境下的原因,一个人再倒霉这辈子也就一次,最多两次吧?

  白子华承认这个人文实验的科学性,但是……

  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让苏澄隔一段时间就经历一次大面积烧伤,不是经历“断胳膊”就是经历“断腿”。

  放在现实来说,一个人如果同时大面积烧伤+断了胳膊腿,同时患有糖尿病,时不时还要得几次肠胃炎,可能早就跳楼了。

  真就不怕少爷落下心理残疾吗?

  苏天言脸色突然一沉,整个人变得严肃起来:

  “你这是什么话?”

第194章 团队有叛徒!

  “你当他的意志力、阅历、学识、智慧、能力都是怎么来的?”

  “还不都是我这样教出来的?”

  苏天言不知道苏澄把这种能力称之为‘六眼’,但两人的能力是相同的,只不过称呼不一样而已。

  开六眼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就是懂得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知晓社会的更迭规律。

  没六眼能不能成事儿?

  也能。

  只要熟练掌握一种“术”,即可做出一些成就,但绝对成不了大事儿,更不可能接他的班。

  他传授苏澄的是道,是一通百通的东西。

  只要拥有了六眼,都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即便后知后觉的认为自己掉进了一个坑,掉进了一个陷阱,也能快速地爬出来,将自己损失降到最小,在这个方面打上一个“警惕”的标签。

  苏天言可不想要张烊文那样的笨蛋儿子,要苏澄也是那样的估计得把他气出心脏病,可能连六十都活不到。

  “很多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快乐摩天轮效应。”

  所谓的“快乐摩天轮”,就是苏天言刚刚主要实验和补充实验的反面。

  人可以适应苦难。

  那人对享乐的适应能力是怎么样的?对能力、心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苏天言的调查仍然是以人文调查为基础,加上他自己的六眼设计出的实验。

  实验场景主要涉及生活、日常以及消费、商业领域,所以苏天言还匿名把这个调查过程和结果放在了集团资料库里。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报复性消费还是非报复性消费,大家都希望通过买来的东西给自己带来幸福感。

  一条新皮带,一部新手机,一块新手表,一辆新车。

  换成小孩就是一个奥特曼玩具、一个陀螺、一双运动鞋、一件新衣服。

  但这种感觉只能保持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

  玩具最短,几天。

  汽车长一些,可能几个月。

  慢慢地,新鲜感就会消失,人又去寻找新的事物。

  新电脑、新墨镜、新鼠标、新键盘、新平板等等等等。

  “别人有我也要有”,期待新东西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幸福感只是暂时的。

  一旦产生了快乐摩天轮效应中的“享乐适应”,那就麻烦了。

  有些人就靠着这种力量驱动自己工作前进,普遍集中在996大小厂员工当中。

  蹲个厕所刷购物平台,几分钟的时间就能花出去几百块,然后继续回到工作。

  这是一种极其低级的能量。

  而且是非常费钱的低级能量!

  甚至不如唐柯优越感所带来的能量要好。

  苏天言认识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他们的物质享受已经到达了巅峰,但却受种种疑难杂症所苦。

  白子华:???

  诡辩!

  这是绝对的诡辩!

  白子华能嗅出这番话里的漏洞,可伸出手却抓不到。

  他说的是“心理残疾”的事情,但苏总却说到了享乐。

  吃包辣条就是享乐了吗?

  不是吧?

  那别人家孩子都能吃辣条,少爷想吃一包怎么了?

  少爷鞋子穿了那么长时间,鞋底已经没有任何纹路都已经磨平了,踩地板上还能滑倒,买一双运动鞋也是享乐?

  不是吧?

  “小时候不能吃,现在可以吃。”

首节 上一节 201/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