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总工,你好啊,我们应召而来了!”
高振东抬头一看,熟人。虽然有日子不见了,但还是很熟。
是东北航发所的王总,搞LYP-6很有成效的那位同志,硬生生将我们新型号体系里的战-6和战-7、攻-5的飞行包线和载弹,拔高到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位置。
而这一次,的确是高振东前不久委托防工委请他们过来的,就在他和东北搞飞机的同志交流之后。
王总是老熟人了,而且证照齐全,他负责的工作级别还高,直接就过了内保的重重关卡,进了高振东的办公室。
高振东办公室里的几位三分厂的同志熟门熟路的收拾好工作资料,麻溜的离开,他们早都习惯了。
“欢迎欢迎,王总。本来按说应该是我去拜访你们的,但是实在是走不开,而且想和你们沟通的事情,也没法在电话里讲,只好劳您大驾,跑这么一趟了。”
高振东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把人家大老远的叫过来。
“哪里哪里,高总工这里相召,必定是有好事照顾我们,我们赶都赶不及呢。本来前天就到了,但是听说您去抢险现场了,我们就干脆在京等你。”
说实话,王总说着这话,心里都在犯嘀咕,这位高总真是属蜘蛛的,八条腿,伸到了不知道多少个领域,连防洪抢险都要专门把他调过去。
高振东笑道:“实在是不好意思,让同志们久等了。”别管是不是为了工作,但是毕竟是自己把人家叫过来还被迫晾了人家两天,好话多说几句没毛病。
“哪里哪里,抢险救灾是第一要务,能胜利归来就是最重要的。”
此时,抢险救灾初步胜利的报道已经报道出来了,只是现在水还没退完,所以还没有最后的大规模、高规格收官报道。大坝上的水涨起来才6天左右,但是消下去可就要慢得多。
两人聊了几句,高振东这才说起这次请王总过来的原因。
“王总,其实这次请您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前不久因为工作关系,去黔山、蜀省转了一圈,再结合我这边的专业,有了一些想法和心得,想和您交流交流,请教请教。”
还别说,这件事情的起因,还真就是和黔山有莫大关系。
“啊?高总有新想法了?太好了!是新材料还是新工艺?”对于王总来说,一个591高温合金就让他如虎添翼,而高振东这次去的地方,都是有些特殊的矿的,想来是在材料上有新想法了。
已经在591上尝到了莫大甜头的他,一想到高振东可能又有新材料,还专门请他过来讨论,就激动不已。
嗨嗨嗨,又找到新材料了,同志们!
“啊,对,新材料有,新工艺也有,但是我要说的不止这些……”
高振东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有些班门弄斧。
“还有?啊,我明白了!你是对发动机本身都有想法了吧?”
王总想起来,最早因为591合金找到高振东这里来的时候,高振东就对航发有不少见解,甚至其敏锐程度,比自己这边课题组里的同志还要高得多。
第996章 咱们先把胎里病给改了
对高振东有所了解的王总,对于这件事情是非常的喜闻乐见,现在缺的就是技术!甚至不是细节的技术,而是研究的方向!
现在国内的同志,什么都缺,特别是改进方向。高振东知道的是,国内在没有搞到R-13之前,根本不知道R-11的稳定性问题怎么改,就是明证。
如果能有类似高总工这种人,能从侧面提供一些思路,对他们都是极好的。他可没考虑过高总工的专业问题,这人和人有时候不大一样,不服不行。
人家高总工的本专业还是自动化呢,但是这一点儿不耽误人家研究出591合金让自己用得飞起!
这让他想起来,当年刚认识高振东的时候,作为外行,人家就已经能自己提出涡扇发动机的想法,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高总工,详细说说。”王总拿出请教的架势。
高振东笑道:“我想改R-11F300!”
这句话一出,直接就把王总给干沉默了。
这可是最新型的发动机,没错,自己也想改,但是除了提高涡轮前温度之外,其他还没有想好。
原本仿制R-11F300的LYP-7发动机,是60年代中期,有材料专家提出利用空心涡轮叶片强制制冷,让叶片承受更高的涡轮前温度,一举在R-11F300的基础上提高了11%的推力,并降低了4%的耗油率。
而且这种技术,我们是在1966年掌握的,可见只要有了方向,同志们就可能会有办法。
但是在这条线上,王总就没那么麻烦了,他的选择很简单——大力出奇迹,靠591合金的能力硬抗!别说LYP-7,就连后来的LYP-13的改进型,燃烧室等位置所用的材料都没这东西能扛,还要差那么一点。
所以提升推力对他来说是最简单的,甚至都不用做多大修改,改材料、改参数就可以。
但是他知道,高振东说的改进,多半没有这么简单,高总是知道自己能靠材料的改进达到这个效果的,不可能专程把自己拉过来说这事儿。
但是对于高振东来说,这件事情是元旦获得了“故乡的馈赠”之后才提上的日程,原因很简单。
——LYP-13全系列发动机,后来都是在黔山改进、生产,他能不受限制的找到上辈子网上任何与之相关的蛛丝马迹!
这就很爽!
虽然不可能有什么细节,但是高振东很清楚,只要能找到方向,我们的同志就有可能从这些方向里找到突破,而且有些细节,甚至还不只是方向。
“高总工,你想改什么地方?”王总高兴不已,连忙追问,没准儿在这里能有重大收获。
高振东先笑了起来:“推力我就不说了,想来王总心里是有底的。”
王总也笑了,果然没猜错,人家关注的点就不在这个上面,但是他还是想起了京城航大的同志提供的思路:“对,我准备换材料,同时京城航大的同志也提出和你当年给我提出的空心涡轮叶片类似的技术原理,既然你们这么多专家都看好这项技术,这一次我准备也搞上去。”
高振东倒是觉得很惊喜,这是真的准备上了?
“会不会步子太大影响仿制?”这一分钟,他反倒有些忐忑起来。
王总笑道:“不怕,有你的591,我本来就能在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直接将推力硬生生拔高10%左右,已经能完成仿制、改进的既定目标了。”
R-11F300毛病不少,但是这货有个好处,推重比在那个年代还是很好看的,至少比F-4鬼怪上的J-79强,对,就是花旗佬想用来阉割出F-16/79后卖给我们的J-79。
R-11F300的涡轮前温度是1205K,大概930摄氏度,这个温度在王总这里,完全不够看,先改了再说。
而且对于发动机来说,推力就是硬道理,R-11毛病再多,至少先在原有基础上把推力整上去就能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啊,那就好,呵呵。”高振东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这个空心涡轮叶片技术,我是准备用在大改型号的,如果顺利,就直接把仿制的老型号换掉。正好,你不是还有其他改进想法嘛,只要能实现一两项,这个大改型号就算是成了!”王总很是乐观,而且他有充分的理由去乐观。
“那就太好了!哈哈哈,那我们来说说我想改什么。”
高振东高兴得很,继续道:“王总,你们在参与试飞样机的时候,是不是发现这个发动机有个重大的致命问题?”
他没有明说是什么问题,能让王总自己说出来最好,毕竟理论上他是不知道这个情况的。
没想到王总想得更多,一拍大腿:“嗨!你说对了,这发动机喘振厉害!”
R-11的这个毛病,全系都有,算是臭名昭著,再加上早期的那个“活棺材”弹射装置,简直让空军的同志闻之色变。
所以还没等我们试飞出来,老毛子的达瓦里氏已经先告诉我们了,这玩意喘振多发!
我们的同志一试验,果然如此。
但是手上实在没有更好的发动机,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一直到搞到R-13之前,我们的全系R-11仿制型号都有这毛病。
至于高振东怎么会知道这个事情,王总反倒觉得很正常,作为业内人士,他非常清楚高振东最近两年和空军装备的关系有多大,和空军的同志有多密切,知道这件事情简直是再正常不过。
抱怨完之后,他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怎么?你对这个的改进有思路?”如果是这样,无论如何也要改上去,这就是个定时炸弹,喘振是能引发空中停车的,偏偏米格-21和战-6不同,这玩意还是个单发机,那就更特么危险。
高振东点点头,思路没有,但是大致结构,倒是有一个,原理嘛,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
“嗯,我猜这和R-11的高压压气机级数过少有关,R-11F300只有3级高压压气机,这导致当飞行状态急剧变化时,气流状态变化过于剧烈,导致喘振。”这不是高振东说的,这是老毛子自己说的。
反正这种事情王总也不可能去找空军和防工委的同志对账,高振东是怎么知道这玩意的结构的,高振东说起这事儿还是比较放心。
在其他同志无比佩服看向高振东的时候,王总自己却是陷入了沉思。
“嘶……有道理。3级压气机太少,气流从低压到高压就3次压缩,变化过于剧烈……对!对!高总,你真是个天才!”
他这话说得那是非常的发自内心,甚至还有点惭愧,这件事情,自己知道,但是没有找到办法,不对,不是没有办法,而是连可能的方向都没找到。
而且人家高总还是外行人……狗屁,这哪儿是外行人?这就是行内顶级专家好吧?只是人家不负责具体细节工作而已,但是说到理论和大方向,那真是一针见血。
而高振东也不怕坑了他们,这本来就是老毛子解决喘振问题的方案。
“所以我考虑啊,把压气机从3级增加到5级,如果设计得当,这样应该能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能带来其他好处。同时低压压气机和涡轮级数不变,还是3级和2级。”高振东直接照抄LYP-13的方案,诶,有现成的不抄那不是有毛病嘛。
像J-79那么复杂的压气机结构就算了,17级压气机,7级可调,13.5的增压比,推力倒也还说得过去,但是要说推重比和可生产性,其实也不咋地,不过这货是真的不容易喘,就是代价大了点。
至于可调叶片,高振东就没兴趣了,他不认为自己能比几十年后搞发动机的家乡同志们更懂LYP-13,老老实实的全部不可调,不玩儿花活,他自己根本就不懂这东西。
还别说,要暴兵的话,高振东绝对选R-11/LYP-13,不会选J-79,哪怕这货推力更大。
可是这听在王总耳朵里,意义就不一样了,高总这真是该改的改,该留的留,在尽量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不对其他部分做大手术,尽量降低改进工作的难度。
对改型时应用新技术的度的把握,高总可谓是拿捏得炉火纯青啊。
“嗯,我觉得可以,至少可以作为一个方向去认真研究。”王总也没有直接就说高振东的想法就是全对的,毕竟科学还是要讲究证据和结果,但是这个方向,看起来是真的不错。
不过王总也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发动机结构就会复杂,哪怕成功完成设计,也会带来推重比的下降吧?”
3级变5级,更重了。R-11是非常注重推重比的发动机,因为推力本来就不大。所以这货在细节上考虑了非常多的小技巧和骚操作,就是为了减重、保推重比。
3级高压压气机就是这么来的。
高振东摇摇头:“王总,你忘记了,不论几级,压气机3级还是5级其实重量上的差别并不大,尤其是高压压气机,它的叶片也没多长一点儿。”
王总这才想起来,不论几级,轮盘那一段其实总重差不多,相当大的一部分差别是在多出来的叶片上,偏偏高压压气机叶片短,增加不了太多重量。
家里有个水箱泄压阀爆了,8点三章一起发
媳妇儿给我打电话,家里水箱泄压阀Boom了,得马上回家处理一下,泄压阀替换倒是简单,家里工具也很齐全,主要是赶回去的路上比较花时间,顺便跑五金店买材料啥的,哈哈哈哈~~~~~~
本来准备6点的,推迟到8点啊。
第997章 准备了一堆
“嗯,你说得有道理,那一点点重量,就算是没有其他提升,单单为了解决这个喘振问题,也值得搞!”不论从王总这边,还是空军那头,付出这一点点代价能把飞机的安全性提升一个级别,他们也是愿意的。
而且他手握改材料带来的巨大推力红利,对于这点点重量,根本不在乎,无论如何,高压压气机那两级叶片重量,也不可能完全抵消掉换材料提升涡轮前温度带来的推力提升。
高振东点点头:“对,再说了,我们对这个也不是完全没有应对手段,我们把R-11的材料换掉一部分,把这部分重量抠回来!”
换材料?听见这个王总可就不困了,高总工说换材料,和别人换材料可是不大一样的,别人换材料,那材料还得想办法去找,否则就没法换,就好像LYP-6要是没有591合金之前,他们几乎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十七机部一样。
但是高总工说换材料,那就证明一件事情——这些个材料吧,他多半是心里有底的。
横跨多专业的综合型专家,就是这么豪横。
“换哪些?换哪种?”王总很是光棍,直击要害。
“材料我们换钛合金!把冷端等非高温位置,尽可能的换成钛合金!另外,有一些镍基铸件,我们也可以换掉,尽量把重量抠出来!”
钛的比重是4.5,比起铁的7.8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钛合金的重量也就重不到哪里去,而且钛合金的优点是比强度很高,比钢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就意味着相同的力学机械性能要求下,钛合金比各类合金钢要轻得多,这一点同样以轻出名的铝可就不行了,比强度差,想要达到相同的强度,综合算一算,还是用钢铁吧。
不过钛合金的高温性能和高温合金比,就不大赶得上,在这一点上,此时还得靠591高温合金过日子。
R-11的钛合金用量并不高,高振东恰好知道LYP-13到底在核心构件上都用了些啥。
“动作这么大?”王总有点发懵。
“试一试嘛,哈哈哈。我的考虑是这样……”
高振东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发动机的大致结构,结构与准备改进的基本一致。
他对着这个结构图,从进气口开始,直到燃烧室、高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里每一处关键部件,将他们的用的材料一一标注清楚,其细节甚至详细到了压气机轴、各级的叶片、盘、转子、定子、环等,无不纤毫毕现。
王总看着这张图,瞠目结舌,不是,你是不是平时都在研究这玩意呢?怎么能详细到如此程度?
不过这上面有好多东西压根不知道是个啥……王总工很是苦恼:“高总工,这上面有好多材料,从牌号来看,现在我们都没有吧?到底是个什么性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