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661节

  听了高振东的话,这边的同志很是高兴,可算是找到路子了!

  对着高振东好一通感谢之后,老段那边一放下电话,碳研院的院长就对搞固发的同志道:“这样,这件事情,我们和1761所那边沟通,合作尽量把它完成。”

  具体的细节,就不需要大漠的同志们再花精力跟进,他们只要提出相关的参数要求就好,碳研院这边尽量完成。

  对于他的安排,搞导弹固发的同志欣然接受,这件事情交给碳研院的同志,没什么不放心的。

  ——

  中礁群岛,一个靠西的礁盘上,刚修起不久的钢筋混凝土高脚屋里,几名战士正在各司其职。

  也许不该叫高脚屋,实际上,这里一开始部署,就是修的钢筋混凝土营房,虽然小点,但是结实程度和舒适性都比这些战士从来没听过的高脚屋要强得多。

  也许高脚屋这种体现了一代守岛战士吃苦耐劳精神的特殊建筑,将永远只存在于高振东上辈子的记忆里。

  这种东西还是只有高振东知道比较好,太苦了。

  负责设计守岛建筑的同志还是下了大心思,花了大价钱的,此时一位战士正在从录像机里往外取录像带,这东西虽然主要是往外卖,但是我们还是给这些守岛的战士们配上了,至少能听个响,看看动静。

  说起来很简单,好像是普通人根本不在意的事情,但是对于守岛战士来说,意义却完全不同。

  在这方面都舍得下本,在别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另外一名战士在操作的,就是一台热像仪。

  用海装局的同志原话说就是:“陆军那么多坦克,新式坦克上一辆一台,我这儿才几个岛几个礁?能花得了几个钱?安排,都给我安排!”

  事实证明,本来就擅长夜战的我们,在掌握了夜战的最先进装备之后,能更上一层楼。

  实际上,战斗力和装备有关系,但并非决定性的,能打好夜战,靠的还是训练、纪律和忘我牺牲。

  而当先进装备和严格训练结合到一起,那事儿大了的就是敌人了。

  “班长,你来看,这是啥东西?没听说有友邻部队要来啊。”

  虽然岛上只有六个人,但是这里还是一个班的建制,这在后来,被称为“守礁班”,编制一个班,但是营房基本上只能住6个人。

  此时外面的海上,一片漆黑,虽然风浪不大,但是“哗啦啦”的海浪声依然掩盖了一切。

  单凭肉眼望去,漆黑的大海和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将一切都沉入了黑暗。

  可以这么说,想要靠肉眼发现海上的动静,几乎不可能。

  但是,我们的战士依靠的,可不止是肉眼那么简单。

  营房顶上一个圆滚滚可以四面巡视的半球,成为他们在漆黑夜色中最闪亮的眼睛。

  这个小小的热像仪背后,是碲汞镉晶体,是太阳能板,是镍氢电池,是光学系统,是线缆,是机械……

  瓦良格在大毛子那里不可能重生,是这小小热像仪背后的一切在几十年后的放大。

  班长闻言过去一看,黑白分明的屏幕上,两条小艇正在水面上浮沉,看起来一共有十多个人,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枪支。

  他马上就皱起了眉头,就算是海军侦察兵那帮疯子,训练摸哨也不会训练到这个地方来。

  一是太远了,二是太容易误会。就算是要练,也绝不会不打招呼就来。

  “把人都叫醒!准备战斗!悄悄的!”他马上拍了一下旁边床位上的同志。

  但是他并没有改变营房里的灯光,发现情况之前是什么样子,就依然保持了什么样子。

  旁边床位上的同志被摇醒,悄悄的起身,把同志们一个个的摇醒。

  房顶上现在并没有同志,晚上什么都看不见,顶上站个人没有任何意义,远远不如在房间里操作热像仪来得方便和清晰,白天站人,是为了省电。

  高振东给水利系统提出的太阳能供电设备连续阴雨天工作时间极为严苛,高达45天,海装那边的同志在设计礁盘营房的时候,参考了这一标准,对小小的营房带来了极大的供电压力,能省点电还是省一点。

  同志们被叫醒之后,并没有惊慌,反而充满了兴奋。

  虽然设计营房的同志们已经尽量安排了娱乐放松的设备和节目,录像机、收音机、游戏机,这后世被戏称为“守边三神器”的三件宝贝虽然都配备了,但是同志们还是渴望来点儿新鲜的。

  如果还能顺便立个功,那就更妙!

  两名同志转身就冲向了武器库,那儿有赤剑-61!

  同志们暂时没有考虑动用房顶的双25炮,一是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敌人,二是那东西可能会有些动静,吓着人可就不好了。

  不是怕吓坏,是怕吓跑。

  说实话,就船上那十几号人,别看自己这边只有6个人,真要打起来,同志们还真没放在眼里。

  这就是自信,曾经面对哪怕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依然经年累月的胜利带来的自信。

  班长拿起电台话筒,开始联系上级。

  他要确认这东西到底是不是自己人。

  几分钟之后,电台话筒里传来了上级的通报。

  “……已经明确,你部周围,并无友邻部队。可自行处置,注意有礼有节……”

  这个“有礼有节”,就很灵性。

  班长很是兴奋,礼节嘛,我懂!我们从来都是讲礼貌的,从两千年前大汉使节开始就是这样,放二十年的羊都毫无怨言的那种,礼貌得一批!

  他把电台调到了国际海事公共频道,开始喊话。

  大意是不明船只,你们已经进入了我们的领海,请立刻表明身份,并退出我方领海,否则我方保持开展一切后续行动的权利。

  唯一的问题是,他那个既能叫吊毛也能喊靓仔的口音不太好懂,而且他大约是忘记一件事,电台上的“信道加密”指示灯,依然闪烁着光芒。装备太先进也不好,一开始总是不太能完全掌握全部功能。

  此时对于领海的界定,实际上是比较模糊的,12海里在这个时候还不完全是共识,对于在国际上无法选中的我们,更是没有定论。但是我们在58年宣布我们认可领海宽度是12海里。

  而热像仪里的那两条船的距离只有几公里,连12海里的一半都不到。

  在热像仪的画面里,两条小艇依然在向着这个礁盘冲击。

  班长喊了几次话无果,他再次叫通了上级:“我们喊过话了,对方依然在向礁盘高速突进。画面里很明显能看见武器装备。”

  上级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仿佛一切在预案中早有定论一般。

  “如果对方进入到危险距离就打!”没有“酌情处置”这类含糊的话,意思非常明确,过来就打!

  此时,上上下下所有的同志,依然不清楚对方是什么人。

第1029章 撤!

  但是不管对方是什么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九条线哪!

  如果对方是大白天大大方方大摇大摆的来,那可能处理方式不太一样,你明着来我明着回。

  但是趁着连月色都没有的夜色,偷偷摸摸的来,那可就不怪我不客气了。

  这年头和几十年后可不一样,世界危险着呢。

  不知道为什么,两条快艇并没有任何反应,依然在向前冲,甚至热像仪里都已经能看到它们掀起的阵阵浪花。

  当艇接近到3公里的时候,能明显看出来两条艇都放慢了速度,仿佛是怕发动机声音惊动到礁盘上的同志。

  一条艇上,拿起了什么东西,在热像仪里出现了一个非常亮的光点,就好像在夜里打手电一样。

  “诶哟卧槽,他们还有红外大灯!”专门受过夜视相关知识训练的两位同志笑了起来。

  此时的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装备碾压的快乐。

  碾压一时爽,一直碾压一直爽!

  此时布置赤剑-61的同志们,已经把赤剑61的半自动瞄准线制导系统套接上了热像仪。

  红外大灯的夜视效果挺一般的,在艇上的人看来,这个礁盘上没有任何反应,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面向他们的一个小窗口里,一条任何设备都观察不到的瞄准线已经对准了他们,甚至十字标线都已经压上了其中一条艇。

  这就是赤剑-61那个分体制导系统在这种条件下方便的地方,导弹虽然是两枚,但是制导系统可以只有一套,只要换得够快。

  甚至为了增加一点替换导弹的时间,瞄准的同志有意把十字标线压在了靠后一点的那条艇上。

  “2公里了,注意。”班长在一旁提醒。

  其实不用他提醒,操作热像制导系统的同志,一直死死的盯着这个距离呢,之所以忍住还没按下发射钮,唯一的原因就是纪律有规定,这种情况下班长没发话,还不能打。

  其他四位同志,三位手上抓着61突击步枪,每把枪下面都挂着榴弹。

  最后一位同志站在通向房顶的楼梯上,直面顶上的夜空,他手上是一个照明弹发射器。

  导弹手有热像仪,别的同志可没有,还得靠老办法。

  同志们都带着一丝焦急,说实话,这种情况,换谁都急,鸭子眼看就煮熟了,拿着筷子的人肯定急。

  “放到1公里内来,这样命中率高,而且敌人也跑不了。”此时的导弹手,俨然成为发令员,第一击要他来发起,所以此时决定战斗开始的就是他。

  同志们并不怕敌人近了有什么危险,两条小艇,想要装载对几十公分的钢筋混凝土产生威胁的武器,很难。

  此时的局面,就变得非常有趣,艇上的人毕竟不是专业龙舟手,划起船来速度很有限,从三公里他们换桨开始,就变成了对岛上的同志们最大的折磨。

  同志们恨不得跳下海去帮他们一把,你说你们费这事儿干嘛,声音不声音的,我们又不是看不见。

  想吃饭等不及想要自己种稻子了属于是。

  “同志们,坐下坐下,歇歇,歇歇,看样子三两分钟他们是划不过来了。”班长一看不好,这要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咋整,减压减压,都歇歇吧。

  同志们放下枪,都笑了起来,只有导弹操作手还在死死的将瞄准线死死的压住小艇,今天这个功,我立定了,运输大队长来了都没用,我说的!

  小艇终于慢悠悠的划进了一公里之内,导弹手也不急了,慢条斯理的转过头:“班长,可以打了。”

  班长向上级进行了最后一次请示:“对方依然在向我部突进,请求攻击。”

  看着夜视仪里慢悠悠的两条艇,班长觉得自己说的“突进”好像有点亏心。

  “允许攻击,另外,海角市水上巡逻机基地的水上巡逻机已经起飞支援你部,久兴岛护卫艇编队也已经出击,不要有后顾之忧,大胆作战!”上级的回复非常明确,很明显,这个礁盘上虽然只有六个人,但是在他们背后,是好大一堆同志在支持。

  听见有援军,班长先是感到安心,然后是担心。

  卧槽,再不动手,飞机可就过来了!飞机飞得可快了,我坐过!

  “打!”他的声音恶狠狠的。

  对敌人,就是要恶!

  此时的两条硬式小艇,已经可以正式称之为“敌艇”。

  敌艇上的敌人,正在努力的往前划,他们在相互打气,马上就要到了,建功立业,完成主人的任务就在今朝!

  打气管不管用不知道,反正他们就看见前方漆黑的夜空中,一个光点突然亮起,然后变成了一条螺旋的线条,直奔自己这边而来。

  在开着红外大灯的那条艇上,用红外夜视仪的敌人感觉更加明显,因为他看得更清楚!

  那个礁盘上的小小营房一直看得影影绰绰,突然之间清晰了一下,然后就被更亮的光芒全部掩盖,一大团亮光从营房顶上亮起,直奔自己这边而来。

  其他敌人并没有什么感受,一个小亮点嘛,多大事儿。

  但是负责红外观察的那名敌人,却是亡魂大冒,他能猜到这是什么,毕竟能负责这种行动的,就算是矬子里面拔将军,那好歹也是个将军,基本素质还是有的。

  “导弹!导弹!开发动机!Z字形机动!”

  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么划,躲个屁的导弹。

  礁盘上的人的导弹技术,这几年可是出了名的,上打天下打船的那种。

  两条艇上的人都听见了他的声音,还别说,花旗佬的电台,效果就是好。

  就在两条艇上的人手忙脚乱的启动发动机的时候,导弹已经一头扎了上来。

  200多米每秒的飞行速度,就这公把里,需要飞多久?

  一枚赤剑-61,狠狠的撞上了靠后的那条小艇,夜色中突然亮起了一阵亮光,爆炸声在寂静的海面上传出老远。

首节 上一节 661/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