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件事情,大政方针定下来,剩下滴事情,就交给粤东军区滴同志执行嘛。”
粤东这边,收到京城的要求,也开始紧锣密鼓的部署。
三条登陆艇满载一个营的战士,从海角市出发,赶赴久兴岛,这是反击的力量,自卫那个阶段还用不着,先到久兴岛等着。
同时,两条大型导护艇从海角市出发,和这三条登陆艇一起奔赴久兴,他们既是这三条登陆艇的护航,同时也是和久兴岛的两条导护艇会合,带上原本在久兴岛的4条火炮护卫艇,组成小型舰队,准备奔赴西礁西南角。
这批舰艇准备分为两组,每组2+2,即2条导护艇2条火炮艇的形式,在金琛岛附近巡逻,剩下一组在久兴岛待命替换。
毕竟到底敌人要啰嗦多久,谁也不知道,不可能8条船全扑上去,轮班比较合适。在这种需要保持存在的作战需求下,海军比空军要强。
毕竟海军能蹲着,空军在天上飘一会儿就得回家。
至于久兴岛本身的防卫,就算8条艇全部扑出去作战了,有空中的别-6和久兴岛的鱼雷艇、导弹艇也足够了。
说实话,这让鱼雷艇、导弹艇上的同志羡慕得双眼发紫。守家多没意思,杀敌才是王道。
但是没办法,考虑到这种摩擦作战情况特殊,和导护艇功能重叠的导弹艇被留下看家,而能够有效补充火炮火力的火炮护卫艇被派出来了。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发生冲突的,并不是军队之间,而是敌人和我们的渔民。
两条渔船正在这片海域作业,天渔2407、天渔1713,这是我们天涯岛渔业公司的同志们,他们在附近一个我们正式驻守没多久的岛上,建立了加工厂,用于将捕捞的渔获进行粗加工,以便带回去供内地的人民群众食用。
一边作业,一位水手笑道:“船长,这回这附近有加工厂了,我们能带回去的渔获就更多了。”
粗加工之后,不论是分量还是体积都有所减少,同时不再担心腐坏变质导致的丢弃,总体能带的收获更多。
“是啊,以前在这里打鱼,还要小心西边的猴子来骚扰,现在不怕了,哈哈哈。”船长笑得很开心。
“不过周围好像猴子的船不少啊,看起来都是大军舰,会不会出事儿?”水手有些担心。
“怕什么?这条船上,大部分都是民兵,他们敢来骚扰,我们不理他,他们敢动粗,我们一样打他!”别看这是渔船,这年头的渔船,战斗力可不低,其实日后的也不低,关键是这年头的船上还有家伙。
“他们可是有炮的。”水手吐了吐舌头。
“怕啥,那边我们的船上就没炮?”船长看了看远方海面上正在游弋的几条船,开心不已。
“可是看起来没有人家的大啊,人家一条好几千吨。”
年轻水手说得没错,南交趾这几条船,是从花旗佬那里搞来的军剩“驱逐舰”,名义上是驱逐舰,实际上更像是武装运输船,或者是打杂舰。
武器看起来还不少,但是速度就很拉垮,不到20节,和正经驱逐舰没得比。
不过这些事情,水手也不懂,反正他就知道直观的看,对方的船比我们的大多了!
毕竟他们的船最大的快要接近3000吨,而我们的船最大的500吨。
个头上一看就是天差地别。
“不怕,我们的同志打仗还在乎大小?”船长哈哈笑了起来,小伙子还是没见识。
就在两条渔船紧张作业的时候,敌人的船靠了过来。
“船长,他们在说什么?”
“不知道,听不懂。不理他们。”船长道。
敌人的船头写着210的舷号,向渔船挤过来,想要将渔船挤出去,并且从船上往下扔钩子,想要打捞破坏渔船的网具。
天渔2407的同志手持利斧,怒视敌人,并且开始回收自己的网具。
利斧是个好东西,本来就是渔船上常用的工具,在对付缆绳、渔网等的缠绕等异常的时候异常有用,拿着这东西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而且和21世纪的常用外设——自拍杆长得很像。
拿着这东西,天王老子都说不出个不是来,而且还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敌舰上的敌人收了手,一是看到天渔2407的态度,二是在不远处,一条火炮护卫艇开始靠过来了。
“东大人的船靠过来了。”
“不用怕,他们的船上没几门重炮,大艇上的炮更少,只要离得远一些,不要让他们的鱼雷发挥作用就行。”
作为对方的海军,固体反舰导弹这种高级货他们是没见过的,压根不知道长什么样,这也不怪他们,毕竟他们的花旗爹也还没这东西,没见过。
就算是见过,也只见过P-15那种大个子,所以对于护卫艇上的争先-62毫无所觉。
非要说怕的话,他们也怕的是这次没派来的导弹艇,毕竟这东西上的争先一号和老毛子的P-15(544)反舰导弹有点像。
反倒是导护艇上保留的两枚450mm鱼雷被他们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心生警惕。
我们的火炮护卫艇靠了上来,用严正的语气播放着广播。
“……请勿骚扰我渔船正常作业,立刻退出本海域,否则后果自负……”
210号驱逐舰见我方护卫艇靠过来,虽然对方的个头不大,但是还是让它们退缩了回去,掉头暂时走开了。
他们的准备工作还没做好,就差那么一点点。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最后一条船,也就是那条运兵船什么时候到。
局面暂时陷入僵持之中。
此时,我方的一条护卫艇上,在雷达里看着远方的五条敌舰,眼睛都红了。
这是馋的。
三条驱逐舰,两条护卫舰,虽然都是名不副实的水货,可是排水量和炮的数量却是实打实的。
灵机一动,他拿起话筒向久兴岛那边喊话。
“敌人已经集结了五条作战舰艇,但是没看到运兵船,估计敌人就等这条船来,就会有所动作。我建议将所有船集结,准备和敌人展开战斗。同时建议将三条登陆艇也派过来,这边有一个空岛。”
这个空岛,正是敌人曾经占据,后来又放弃的,由于靠近敌控的海棉岛过近,我们暂时没有轻举妄动。
而此时,这个岛正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第1054章 海空齐至
我们回我们自己的岛,自然是想什么时候都可以,而且这个岛现在是空的,自然就会引起敌人的动作,他们必定想要阻止我们。
这就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是最后总之都得听我的。
对于我们来说,跟着别人的步调走,本来就是我们最不喜欢的事情。
把敌人调动起来,才是我们一贯的做法。
时间就在这种双方都有意拖延之中,一点点的过去。
从久兴岛方向,一支小舰队开了过来,2+2+3七条船,有大有小,小小的火炮护卫艇在其中煞是可爱,100公里不到,大概需要5个小时,主要是编队里的3条登陆艇速度快不起来,最快20节不到,其他四名“带刀护卫”不得不压到巡航速度跟着它。
别看这支小舰队并不大,但是单从反舰火力来看,这就是6枚反舰导弹,可了不得。
当然,火炮护卫艇上那些林立的管子,更多是为敌人的岛上部队准备的。
直到此时,敌人还没意识到大型导护艇尾巴上那几个看起来不大的箱子,才是我们在海上真正的催命符、杀手锏。
他们的所有注意力,都在导护艇的那两根鱼雷管上了。
人不能想象自己没有了解过的东西,这句话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无意中保留的鱼雷发射管,居然成了一种伪装,这可真是海装局的同志们意想不到的。
另外,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天上的飞机。
“发现东大人的飞机没有?”这是敌人旗舰上问得最多的一句话。
不过很可惜,他们的这几条“军剩物资”并没有那么好的雷达,对于在80公里外游弋的我机毫无所觉。
而且这种摩擦任务,敌人都是聚拢成一团的,并没有像正式的作战那样会有雷达哨舰前出,这就让敌人舰船羸弱的探测能力更加雪上加霜。
只能说,他们是专心想摩擦,都没有把他们准备主动挑起的这场冲突,当成是正经仗来打,说在西礁群岛的西南部惹事儿,就只把目光放在这一点。
“没有发现,东大人的飞机可能是高空他们怕被我们发现,想要低空过来的话,作战半径不够。战斗机过不来,轰炸机也就不敢过来。”
老毛子的飞机的低-低-低作战半径不大,这是众所周知的。
敌人在空中拼凑了8架战斗机,4架野马,4架F-86。
野马作为最优秀的螺旋桨战斗机,性能在S2自然毋庸置疑,但是放到63年,无疑最大的作用就是凑数,这玩意甚至想要对几十吨的小艇造成实时性的杀伤都有一定困难,炸弹不太准,机枪威力有限。
炮艇上的炮威力可比它带的小水管威力大多了,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不得不承认,花旗佬坑狗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就这8架飞机,都不能保持随时存在,一是滞空时间有限,二是晚上没法出动。不像我们,哪怕是晚上,空中至少保持了一架别-6,别看它肥肥胖胖的,必要的时候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而这8架飞机的雷达,野马的就不用说,有没有还两说,而F-86那个也是跟没有一样。
错误的情报,让敌人保持了一种错误的乐观。
果然,东大人的飞机过不来,久兴岛上也没有机场。
他们猜对了一半,久兴岛上的机场的确是还没修好,但是久兴岛上的雷达,对他们这几架飞机的探测距离却是到了结结实实的150公里以上。
虽然我们的雷达经过了一定的改装,但是这几架飞机比轰炸机、侦察机小不少,探测距离要近一些。
这个探测距离,哪怕他们龟缩在舰队后方30~50公里距离,依然被我们久兴岛上的雷达看得清清楚楚。
“敌人在空中有4架飞机,从速度和距离、雷达回波强度综合研判,应该是2架喷气战斗机,2架螺旋桨战斗机。”
久兴岛上的雷达站向前指报告。
螺旋桨的飞不快,喷气式的飞不慢,各自有最舒适的巡航速度,想要尽量拉长留空时间,其各自的飞行状态就是不同的。
“知道了。”
指挥员转头与自己的搭档笑道:“敌人这4架战斗机,属于是走夜路吹口哨——给自己壮胆。”
另一位笑道:“话虽如此,战略上还是要重视嘛,好歹还是几架战斗机,上来对着我们的船扫上几梭子还是会有损失的。我们的飞机在哪儿?”
“就在大约80公里外,4架战-7,一架挂了4枚反舰弹的别-6巡逻机。”
“嗯,那就好。现在就等久兴岛这边的舰队赶到现场了。”
此时,我们的同志心里就一个感觉。
我在等登陆部队赶到,你在等什么?
南交趾人:俺也一样!
小舰队紧赶慢赶,总算在下午3点前差不多赶到了现场,这个过程中,不论敌我,空中的战斗机都换了两拨了。
“敌人只有两架战斗机在空中了。”雷达站报告。
“嗯?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增兵减灶之术?”料敌从宽的指挥员一头雾水。
“不至于吧,这空中也没灶可以减啊。”另外一位也是有些懵。
“要前方的同志,密切注意低空,注意敌人是不是时从低空突袭过来。”指挥员对指挥部的同志要求道。
要是他们从低空突袭,久兴岛上的雷达站还真看不见。
这种情况下,让前方的同志提高警惕总没错。
“前方舰队明白。”难道是敌人看到我们舰队增援过来,沉不住气准备先发起低空突防打击?
双喜临门啊,护卫艇上的同志就是这种心情,还能打空中的敌人?
导护艇上的长缨-62,可不是长缨-62E那种“改进型”,长缨-62可是结结实实的制冷碲汞镉、正交四元探测器,打迎头不带含糊的那种。
不过同志们都猜错了,敌人没想那么多,整个行动充满了草台班子的感觉。
空中没有足够敌机的原因,其实就一个。
——省油。
既然最后一条运兵船因为离得远还没赶到,那这个“远程掩护”就不需要那么多飞机,算了算油耗,觉得有些心疼的敌人少派两架飞机出来,美其名曰“发起行动再集中优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