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707节

  “水下寻的?嘶……难怪……”技术细节虽然不清楚,可是对于大方向的把握领导还是很明白的,原来高振东想要这东西!

  他们俩虽然不知道,但是高振东却是很清楚,高卢人的“马拉丰”反潜导弹,也可以叫做火箭助飞鱼雷,从56年开始研制,65年就要问世了,到这个时间节点,“马拉丰”反潜导弹拉不拉不知道,但是它头上那枚L4声自导反潜鱼雷是必定趋于成熟的。

  这枚反潜导弹有个特点——这货不像花旗佬的阿斯洛克头上那枚鱼雷是326mm的,这货头上是一枚货真价实的533毫米中型鱼雷,虽然带来的问题是尺寸、重量都大,导致“马拉丰”像是一架小飞机一样。

  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却不是大问题,我们缺的就是533毫米的声自导鱼雷,或者说,我们缺533毫米的好鱼雷,现在可不是几十年之后。

  这枚L4声自导鱼雷,可以作为我们先进鱼雷的起源。

  至于反潜,等到把533毫米声自导鱼雷技术吸收了,再整个324的往争先-62头上装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来得及。

  甚至整急眼了,直接把部分舰艇的争先-62改成“马拉丰”也不是不行。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高卢人愿意的前提下。

  作为替补,高振东才又加上了船用中速柴油机,高卢人在这方面的技术可是不差的,举个例子,我们日后在事实上让花旗佬都羡慕得流口水的满大洋乱窜的“新青年”级护卫舰,这货的四台发动机就是高卢人78年卖给我们的PA船用中速柴油机的发展型号。

  这个中速柴油机是我们装备量最大的军舰动力系统,没有之一,毕竟除了“新青年”级,还有那条自用加外贸造了80多条的轻型护卫舰也是用的这个机器,只是轻护只用了两台而已。

  可以说,如果现在高卢人愿意转让船用中速柴油机,那我们的轻、中型主战舰艇在三十年内都不用担心发动机问题。

  等到三十年后,高振东相信我们的燃气轮机多多少少也有眉目了,自己又不是白穿的。实在不行,“全蒸七子”暂时也不是不能用。

  对于船来说,千禧之交的时候,发动机的重要性相对来说没有飞机上那么重要。

  其实高振东也不是没想过潜艇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明显超出了交易的可能范围,还不如不提。

  防工委领导看着高振东的报告,连连点头:“嗯,振东同志要的东西,还真是都卡在了点儿上,嗯,就这样,把振东同志的想法,作为主要的诉求去争取,必要的时候,再搭点别的也不是不行。”

  ——

  高卢,塞纳河边,塞纳河边的塞纳先生和装备总署的人一起,正在向那个男人汇报自己的工作。

  “这些就是东方人想要的技术?”那个男人看着手上的一份资料,摸着自己的胡子。

  “是的,他们对其中的三角翼技术、反潜导弹、柴油机很看重。”装备总署的人道。

  “我们的‘马拉丰’反潜导弹现在还没有正式公布吧?东方人是怎么知道的?”那个男人有些不解,甚至有些生气。

  “不知道,也许是白熊的卢比扬卡告诉他们的,您知道,我们的研究动向,对面那三个岛上的人总是知道一些的。”装备总署的人脸上带着几分尴尬,几分不屑。

  “哈,约翰牛,他们舰队街、电影公司吹牛的时候,难道良心不会疼么?希望他们真的有个七号特工。”

  那个男人一脸嗤之以鼻的厌恶表情。

  《七号特工》,1962年上映的风靡全球的约翰牛谍战片,大约是缺啥就喊啥,里面的七号特工简直无所不能。

  要说约翰牛的舰队街和电影公司、游戏制作组,那是真的能吹,每次世界杯看他们的报道,总会觉得他们的足球队天下无敌,当然,最后大部分时间都是早早就打道回府。

  至于被渗透成筛子的情报部门和七号特工,以“手拉鸡”著称但是在游戏里很好用的L86A1机枪……一言难尽。

  装备总署的人放下了心,不管事实是怎么样,反正看起来这个锅是甩到约翰牛头上了。

  “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表达了对百年睦邻的“友好”问候之后,那个男人转头说起了正事。

  “三角翼技术我觉的没什么问题,这只是我们新式飞机上一种不那么核心的技术,甚至它都没有包括气动布局的全部。东方人很克制。”装备总署的人道。

  “克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可能,那就是实际上他们只缺三角翼技术?他们甚至对我们的发动机都不感兴趣。”高卢男人皱着眉头,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这……也许他们知道我们不可能提供发动机技术?退而求其次?”装备总署的人道。

  那个男人不置可否,转头问塞纳:“你觉得呢?”

  塞纳没想到这件事情也会问自己,他想了一下:“我觉得东方人和我们交流的诚意很足,同时我觉得可以多考虑装备总署的意见。”

  没有正面回答,但回答很正面。

  “嗯……这件事情的确是可以许可。那反潜导弹怎么说?”

  装备总署的人有些犯难,这东西那是真的新啊……

  塞纳却罕见的插了话:“先生,我们的潜艇不会到那里去,到那里去的潜艇,要么是花旗人的,要么是白熊的。”

  高卢人的潜艇的确是没有到远东的理由,因为他们在远东的利益已经丢得一干二净。

  至于怎么丢的,这你别问。

  甚至他们的核潜艇之所以在五大善人里都是出了名的小,就是因为他们只需要在地中海那个澡盆子里扑腾,波罗的海、北海离得也不远,对于他们来说的确够用。

第1099章 告诉他们,“造不如买”

  五大善人都不是傻子,高卢的小潜艇,白熊的小航母,其实都是有现实理由在里面的。

  当然,约翰牛那比坦克还多的将军,的确是有点抽象。

  高卢男人听见塞纳的话,缓缓的点了点头,这就是和东方人建交最大的便利之处——两者之间在现状上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外交矛盾和潜在利益冲突,相反不论是地位上还是地缘上、经济上,都有大量可以互补的地方。

  而且现在看起来,技术上也有。

  再说了,给花旗佬添乱,就是当前高卢人最乐意的事情,在这个阶段,甚至还超过了和约翰牛扯淡。

  “你说得有一些道理……船用中速柴油机……”

  说到这个,塞纳可就不困了,我们的同志很鸡贼的把这东西放到了民用技术里面,你别管我用在哪里,你就问能不能用在民船上吧。

  虽然大型货轮多是用的低速柴油机,但是拖轮、渡轮什么的用一下总没问题吧?就是渡轮可能大一点,用的台数多一点,跑得稍微快一点。

  “先生,这是民品,对方承诺,提供一些我们没有的材料技术给我们。我们的钢铁企业看过清单,对其赞不绝口。”

  塞纳的话,隐隐有一些这东西和这次的军事技术交流关系不大的意思,而且先说东方人给出的条件。

  “钢铁材料技术?他们有什么好的钢铁材料技术?”就连高卢男人都有些惊讶,这实在是有些颠覆他的固有印象。

  “还真的有。去年他们的一次钢铁学术会议邀请了我们的李维斯教授等著名材料学者参加,李维斯教授对他们的评价非常高,称这次学术会议,与他多年的想法不谋而合,在钢铁生产的效率、能耗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塞纳把去年参加“高氏高炉操作线”的李维埃教授抬了出来。

  “原来是这样……”高卢男人陷入了沉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抬起头,看向塞纳:“你要把中速柴油机卖个好价格,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塞纳大喜,KPI这不就又到手了?

  “如你所愿,我的先生。”

  要说70-90年代的高卢人,要价虽然狠,但给那可是真给,可能有革命老区的原因在里面?

  一个有趣的烫知识:我们差点买了幻影-2000,而当归省也考虑过苏-27。

  最终,装备总署的人带着三角翼、反潜导弹和其他几项军事装备技术的交流许可离开,而获得了船用中速柴油机许可的塞纳却有些意犹未尽,并没有随着装备总署的人一起离开。

  “还有事情?”看着留下的塞纳,那个男人问道。

  “有,我们和东方人在工业设计软件上的合作进入尾声,现在基本获得圆满成功,但是对方提出了一个新的、很有意思的想法。”

  塞纳先报喜,再说事儿。

  “嗯,工业设计软件你们做得很好,那他们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工业设计软件他其实过问并不是太多,这件事情是在建交开展之前就开展的的,纯商业合作的属性更强一些,但是喜事终究是喜事,作为一国首脑,这也算是他的KPI。

  塞纳拿出了一份资料递给男人:“先生,这一次,他们的胃口很大,但是给的预期也很多。”

  高卢男人一眼扫过去,惊讶的坐直了身体。

  “喷气式支线客机?他们的胃口果然很大!”

  在这方面,日后作为空客支柱之一的高卢人,远没有日后来得那么风光,属于是被对面三岛压制得死死的存在。

  和曾经有所成就的“彗星”、“三叉戟”等客机比起来,高卢人的成就的确差那么点意思,毕竟S2约翰牛对客机的探索并未中断,而同时期的高卢人,精力都花在学汉斯语上面去了。

  “他们有什么筹码?毕竟他们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技术和经验。”高卢男人耸了耸肩膀。

  塞纳胸有成竹:“也不算是没有任何经验,他们曾经造过一架名为‘京城1号’的10座轻型客机。”

  这有点牵强,这架飞机并没有什么后续,毕竟一架包括驾驶员才双发10座、而且问题比较多的轻型客机,实在是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但是就问你这东西有没有飞上天吧。

  很明显,虽然对细节并不清楚,但是这并不足以打动高卢男人:“我想这不够,塞纳先生。”

  “是的,我的先生,但是如果加上他们的市场呢?”塞纳道。

  “他们的市场……”

  过了一会儿,男人道:“可是等到他们的市场成熟,还很久。”

  他很清楚,那个国家现在买不了多少飞机。

  “不止他们,还有经助会国家的潜在市场。而且我的先生,如果这件事能成功,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而这个市场,是花旗人很难进去的,他们再穷,其采购量也足以支撑起飞机的前期成本。”

  塞纳倒不是为了东方人说话,而是他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抢先占领市场的机会。

  “可是我们正在考虑和约翰、汉斯一起,研发欧洲自己的大型客机。”这才是他犹豫的原因,高卢人不见得能支撑得起多线作战,而且相比贫穷、落后的东方人,约翰和汉斯无疑是更好的合作对象。

  空中客车虽然是1970年才成立,但是为了抵制花旗佬进一步占领欧洲市场,这三家的合作意向早在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65年第一次提出“空中客车”的概念,67年正式签署研究飞机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三家在20年前人脑子打出狗脑子,并不妨碍他们在汉斯佬被阉割之后的合作。

  而高卢人的三角飞机工事此时也在和国内飞机公司合作水星100飞机,这种多线作战让高卢男人有些望而却步,他深知有些事情,太贪婪会超出自身的能力。

  比如汉斯佬S2多线作战,不就被爆锤了嘛。

  塞纳并没有坚持,他只是在吹风探路:“我只是认为,保留一种可能,总是好事情。除了市场之外,东方人承诺提供与股份对应的资金,以及一些技术,我认为有保留接触的必要。”

  塞纳的说法很简单,在这个不需要实质性投入的阶段,可以多少信一点,反正不要钱。

  而且东方人并非一无是处。

  “东方人的技术?”高卢男人觉得有些不太真实,不是他有思想钢印,而是东方人这一次的胃口的确是很大。

  “我的先生,我们刚才还在为了从他们手上换取技术而展开讨论,不是么?”塞纳不知道东方人在这方面有什么技术,但是他觉得东方人手上并不是一点筹码都没有。

  “嗯,你说得有道理……”高卢男人并不是那种天天WinWinWin一通乱拳还不要批脸的疯批,塞纳也不是那种围成一圈疯狂拍马屁的幕僚,两人之间的对话还是卓有成效的。

  “这样,这件事情保留接触,不要彻底拒绝,我们看一看事情的发展,塞纳先生。”

  塞纳露出了笑容:“好的,我的先生。”

  对他来说,这就足够了,表达了东方人的意愿,同时合作的可能性并没有彻底的封死,还留着一道口子。

  ——

  差不多同时,老毛子那边也收到了我们差不多的合作意向,当然,还带着一些别的东西。

  是的,虽然高振东对老毛子并不感冒,但是其他同志和首长领导们考虑问题并不像他那么简单直接。

  他是对着答案倒推过程,但是其他同志可没有他的条件,这逼开挂!

  对于喷气支线客机的想法,其实我们的首长领导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亲自为那个实际上并不成功的“京城1号”拨款,关心进度的,就有最敬爱的几位首长之一。

  高振东上辈子所知的,在这种大的产业方向上,我们不是看不到,而是做不到。

  但这辈子就不太一样,既然都有同志提出这件事情了,那于情于理,无论如何老毛子那里是要投石问路一下的,多趟几条路不是坏事,高振东可以当二极管,首长领导们不能。

  “南方同志这次又有什么想法?”在老毛子这里,凡是天上飞的,都归那位负责军事技术交流的部长管,毕竟他们第一架喷式客机图-104就是拿图-16轰炸机改的。

  对了,他们还拿图-95轰炸机改了一架远程客机——图-114,老毛子对轰炸机,那可是真爱。

  “他们想和我们合作,设计制造一架喷气式支线客机。”他手下的人汇报道。

  “喷气式支线客机?南方同志现在考虑这件事情是不是太早了一点?”部长虽然对南方同志很有好感,但是这件事情在他看来还是超出了南方同志的能力范围。

  毕竟在他看来,客机上装再多的计算机,也没有什么鸟用。

首节 上一节 70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