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790节

  十二机部领导摇摇头:“诶,知道得太早就没意思了,我就等着振东同志给我们惊喜,那才有意思。”

  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

  北交趾沿海上空,一架扔光了炸弹的F-105正在空中飞逃。

  F-105是架单座战斗机,其实也挺心疼花旗佬的飞行员的,又要负责飞行,又要负责投弹,投完了还要负责逃命,真是业务繁忙。

  “Shit!!!!这架战斗机怎么咬住我不放!后面还有没扔炸弹的,你去追他们啊!”F-105的飞行员一边嘴里疯狂抱怨,一边扭头在空中观察着追来的北交趾战斗机。

  “SOB!!我宁愿花1000花旗币买一套能看清楚后面的后视镜!”花旗飞行员嘴里不停的输出,口吐芬芳。

  可能是北交趾的米格-19飞行员刚刚训练完不久,还没有充分理解保住己方目标才是防空作战最重要的目标这一概念,渴望建立功勋的他,盯住了这架已经投完炸弹的F-105死死不放,一路追击。

  S2的花旗护航战斗机就是这个德性,常常被汉斯佬一小股战斗机就勾引走,扔下一大个轰炸机编队给后面扑上来的汉斯战斗机爆锤。

  也幸亏当时没有空对空导弹这玩意,无论是火箭弹还是机炮、机枪射程都有限,花旗佬的轰炸机编队才能利用轰炸机上的机炮机枪组成抵抗火力,损失没有那么惨重。

  F-105在前面拼命的跑,后面的米格-19在拼命的追。

  F-105是战斗机不假,但是相对庞大笨重的身躯和此时遂行的轰炸任务,让它在米格-19面前没有太多的抵抗能力。

  两枚用来护身的早期型号响尾蛇,早就在和交趾拦截战斗机的缠斗中用掉了,这让只剩下机炮一种空战武器的它,相比翼下还明晃晃挂着两枚空空导弹的米格-19,像是个无助的孩子。

  F-105现在只祈祷对方挂的导弹,是老毛子的原版AA-2“环礁”,而不是来自东方人的CAA-1,这两种导弹看起来差不多,但是花旗人确信,来自东方人的CAA-1更加难缠。

  AA-2,大洋公约组织给老毛子的K-13起的名字。

  CAA-1,大洋公约组织给我们的雷电-1起的名字,现在仅仅用于出口配套或支援交趾等友好国家。

  至于雷电-3,他们还没怎么见识过。

  红外空空导弹并不需要雷达,实际上米格-19那个雷达性能孱弱,可靠性低,不论是东方人还是交趾人,都不太愿意使用,而且在控制接口上并不能指挥东方人的CAA-1,因此虽然座舱里并没有响起刺耳的雷达告警声,F-105的飞行员依然不敢赌对方有没有发射导弹。

  它不敢开加力以超音速逃逸,确切的说,油不太够了。打开加力的耗油率,那发动机就和喝水一样。

  这让F-105那2.0以上的设计极速并不能发挥出作用来。而且他还怀疑,打开加力会不会刺激对方不顾没有完全锁定就直接发射导弹,虽然命中率会降低,但是F105不敢赌。

  对方的导弹在尾追攻击的情况下,命中率不低,在导弹面前2.0马赫的速度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F-105的飞行员只能在空中时不时的做出几个机动动作,意图躲避那不知道是否发射的导弹,这让它积累的能量在持续的积累-散失循环中。

  好在F-105的速度毕竟要比米格-19高,大概让米格-19一直找不到可以发射的机会。

  两架飞机就这么一追一逃,从北交趾的沿海,飞进了北海湾的上空。

  逃命中的花旗飞行员看了一眼导航仪器,这才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雷达跟踪告警响起来了,刺眼的红光在座舱中闪耀着。

  “F**k!!!”F-105的飞行员大骂起来。

  自己在亡命的奔逃中,慌不择路,已经飞到了严令禁止进入的区域——距离北海湾上那个东方人的岛150公里范围内。

  甚至他还深入很深,距离那个岛只有大约50-60公里左右,具体的距离他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个数字不会有太大偏差。

  忙着逃命呢,能根据导航上的坐标数据快速的估算出这个数字,已经是F-105飞行员技术精湛的表现了。

  此时,岛上主峰的雷达站里,雷达手正在向站长报告。

  “两个目标仍然在高速接近我岛!从雷达信号上来看,好像是一架花旗F-105和一架米格-19,F-105在前,距离我们55公里,米格-19落后10来公里。”

  “他们没有任何回头的迹象?”站长问道。

  “没有!”

  站长咬咬牙:“发警告广播,请示上级,导弹发射车那边,双发接电!”

  这部雷达,是防空导弹部队的配套搜索跟踪雷达,他不但是值班站长,同时也是岛上防空导弹部队的值班指挥员。

  此时就显示出固体导弹的好处来,没有燃料加注,不需要考虑是否浪费和造成维护上的麻烦,只需要接电就好了。

  山顶周围的几辆履带式发射车里,有两辆车上直指苍穹的导弹发射架,突然缓缓的移动,指向了西南方向。

  垂直发射还没搞好,此时的履带发射车上的发射架颇有一点儿凑合过渡的意思,每辆车一个钢管骨架的发射架,每个发射架上架了两枚连弹翼都没折叠的导弹,那套呈十-X布置的弹翼很是明显。

  说是双发接电,但是为了可靠,这双发是分在两辆发射车上接电的,说是四发接电也说得过去,毕竟天上的飞机有两架,而单单只是接电对于导弹没有任何副作用,大不了断电不打了就是。

  此时,F-105的座舱里,响起了一段来自公共频段的广播。

  “……不明身份飞行物,现你已接近我防空区,请立即表明身份,离开我防空区,否则我方有权采取进一步行动……”

  听不懂,完全听不懂!F-105的飞行员对我们的语言一无所知,但是他能猜到是在对他提出警告,只是他完全不知道这个警告的内容和严重性。

  他没听懂,但是后面那架米格-19听懂了。开玩笑,他的培训就是听着这种语言做的,哪儿可能听不懂,甚至对他来说,还颇感亲切。

  他立即拉杆蹬舵,飞机开始在空中转弯。

  “同志们好,我是交趾XXX部队战斗机,正在追击花旗敌机。按照同志们要求,我将终止追击。”他的想法是,在防空区外徘徊,看看还能不能抓住被逼出来的F-105。

  雷达站里的同志们听着电台里传来略带一点生疏的汉语,也感到非常亲切,不过再是亲切,只要不是自己的飞机,这个防空区原则上都是不能进的,所以同志们并没有说“没事儿,你继续追”之类的话。

  “明白。”很简单的一句回答,但是里面的内涵还是很丰富的。

  与此同时,海角市指挥部那边对开火请示的答复已经回到了雷达站里。

  答复很明确:“一旦进入导弹射程,即可开火。”

  打仗呢,瞻前顾后的干啥,对于打仗瞻前顾后的后果,21世纪的大毛子深有体会,打着打着就成烂账了,没准儿还要吃大亏丢大脸。

  而且现在没有什么严格的法理,我们此时不在海洋公约签约国里,巧了,花旗也不在,至于对什么情况下可能发起打击的解释,主打一个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更巧的是,花旗国又没承认我们,那就更是难以选中。

  地空导弹营的射手同志们一个个兴高采烈摩拳擦掌,特别是选中接电的发射车的射手。这里有很多个发射单元,虽然不至于所有单元都是同一辆发射控制车,不过一辆发射控制车管几辆发射车还是做到了的。

  同志们现在就期盼着对方能飞进射程来!

  此时,制导雷达已经对敌机形成了稳定跟踪,同志们看着雷达屏幕上那个一点点接近的光点和在一点点下降的数字,心焦不已。

  而F-105的座舱中,越来越急促的雷达锁定告警,让飞行员心烦意乱,他没法穿透厚厚的云层看见海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是他却不敢转弯,把自己的侧后向暴露给追击的战斗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F-105的飞行员再次回头看了一眼后面。

  “感谢上帝!”这一眼让他大喜过望。

  后面那架跟得死死的米格-19,不见了!

  哈哈哈,天助我也,终于把这个死神给甩掉了。

  座舱里,我们在电台公共频道里发送的警告广播和雷达锁定告警、飞行员的大笑声交织在一起。

  “哈哈~~~!!!!Holy Shit!!!”刚刚笑了没几声的花旗飞行员,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笑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从脊椎自下而上升起的寒意,以及一身的冷汗。

  那架交趾飞机不是跟丢了,而是听懂了东方人的警告!!

  他主动离开了!!

  米格-19的行动,无论是从哪个方面解释,对F-105来说都危险至极!

  也许是这个岛上防空力量极为强大和危险,而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对方很放心将自己交给东方人来对付。

  他瞄了一眼导航和飞行地图,赫然发现,自己距离那座岛已经只有30公里不到的距离!

  跑!

第1220章 至少他们能真的打上橄榄球(5k)

  脑海里警铃大作的F-105飞行员,此时只剩下了这一个念头。

  快跑!离这座岛越远越好!

  他不知道东方人有没有新式武器,但是至少他知道一件事情——东方人至少是有S-75的,这种导弹的射程,就是30公里左右!

  难怪在距离这个岛50公里左右会收到那道听不懂的警告。

  如果能回基地,我一定要学习汉语!F-105的飞行员在心里发狠。

  他做出了和米格-19一样的动作,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过载,开始做转弯机动。

  可惜,哪怕是将弹舱和挂架上的炸弹都扔了个精光,这架笨重的战斗轰炸机的动作依然不够灵活。

  与此同时,岛上的雷达站,或者说叫防空导弹营指挥所里,眼看F-105已经突破了30公里的距离,导弹营值班指挥员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命令:“双发齐射!打!”

  以这个中程防空导弹的命中率来说,双发齐射,那命中率就超过100%!!双发齐射没毛病。

  随着射手的手指稳稳按下,导弹发射阵地上响起了轰鸣声。

  两枚导弹几乎同时喷着白烟,直刺苍穹。

  岛上的同志们,是第一次看到防空导弹发射。

  “啊?有敌人来了?”同志们毫无所觉,毕竟F-105离这里还有几十公里,根本听不见。

  “不知道啊,但是防空警报没响。”就一架飞机,大可不必拉防空警报,那样搞反而影响同志们正常工作,导弹营的防空指挥员很是自信。

  “管他呢,防空导弹营的同志们心里有数,估计是零星敌人,打下来或者赶跑了就完事儿。等等吧,估计一两个小时就出结果了。”这位同志经验丰富,估计是做过相关工作的。

  “还别说,这心里还有点儿期盼起来,哈哈哈。”有同志开着玩笑。

  唯一有点不一样的是,岛上直升机场上,一架搜救型米-4螺旋桨转动,正在准备起飞。

  导弹都发射了,打没打下来很快就知道了,也就是一分钟之内的事情,如果真打下来,人还是要捞的,我们是仁义之师,下手绝对重,但是道德绝对高。

  此时的F-105上面,飞行员嘴里在不停的重复着“Hurry Up!Hurry Up!Hurry!Hurry!……”

  他的心情很急迫,近几年和东方人相关的一切战例都表明,他们在打飞机这件事情上,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和极高的水平,不论是从空中打还是地上打。

  从最近的一次战例来看,高度17000米、体型较小、还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的无人侦察机都被打下来了,他不认为自己驾驶的这架笨重的战斗轰炸机能讨得了多少好处。

  关键是,人家是真敢打啊!

  机舱里,雷达跟踪告警的红光和刺耳叫声一直没有停下,飞机在极限的过载下发出各种莫名的响声,充斥着飞行员的耳朵。

  极限过载让他的眼前有些发黑,视力模糊甚至都开始出现失明,他知道这是在大过载下出现了黑视,如果不及时缓解,他有可能出现晕厥。

  黑视,正过载将血液甩向下半身导致头部缺血的症状。

  红视相反,是负过载将血液甩向上半身导致头部充血,比黑视还要危险,但是出现得不多,因为负过载机动用得少。

  不过此时的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先把飞机赶紧转过来才是最紧迫的事情。

  他担心此时已经有导弹在向自己飞来。

  坏消息:他猜对了。

  就在他刚刚将飞机航向调转向南,从黑视中开始恢复,准备打开加力疯狂逃窜的时候,一枚导弹在飞机尾部砰的一声炸开。

  声音之大,仿佛20多公里之外都能听到。

  略显庞大笨重的机体在导弹击中之前是催命鬼,现在却变成了护身符。飞机的尾部并没有被杆式战斗部当场切断,而是基本保持了完整。

  虽然发动机马上就开始起火失去动力,但是至少没有缺胳膊少腿进入螺旋。

  如果进入螺旋,哪怕是跳伞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过程。

  座舱里的F-105飞行员感受到机身猛烈的一震!座舱里各种各样的告警灯齐刷刷亮起,急促的告警声乱成一片,故障多到不知道该听哪一声才好。

  好歹也是经过严格训练,久经沙场的精英飞行员,他甚至都不需要大脑判断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下意识的双脚一并,拉动了双腿中间的弹射手柄。

  “砰”的一声,他飞了出来,失去所有感知,或者说他大脑屏蔽了他的所有记忆。

首节 上一节 790/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