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782节

  树挪死,人挪活!

  总想着靠背后抱怨两句,就指望公司给加班费、多放一天假,无异于痴人说梦。

  与其被动等待改变,不如主动出击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待遇。

  以前他们没得选,现在有了拼呗,谁还愿意待在阿狸死扛啊!

  除了手持股票待解冻的阿里老员工,今年通过校招加入的新人中,竟有三分之一在偷偷准备跳槽。

  ……

  ……

  上午九点,陈延森刚到办公室,咪哈游的蔡宇浩就打来了电话,语气里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森哥,《崩坏校园 2》今年营收突破3亿了!海外市场占比还达到了34.7%!”

  陈延森往老板椅上一靠,不用多说,光听声音就知道蔡宇浩此刻有多激动。

  毕竟《崩坏校园 1》从头到尾也没赚到一千万,上线第一年更是只拿到了400万营收。

  要不是森联资本后来加大流量倾斜力度,《崩坏校园 2》根本不可能创下3亿流水的成绩。

  如今项目终于盈利,蔡宇浩心里却犯了难:眼下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要么把收益分了,要么全部投入下一部作品。

  要是All in成功,离团队的梦想就能更近一步;可一旦失败,公司恐怕要元气大伤。

  更为关键的是,森联资本才是咪哈游幕后的金主爸爸,他没敢擅自做决定,这才特意打电话来征询陈延森的意见。

  “3亿?还不错!”陈延森淡淡地夸了一句,听着有些敷衍。

  要知道,拼呗一天的营收都不止3亿,更别提盈利能力更强的深蓝科技了。

  咪哈游九个月才赚了3个亿,实在不算什么。

  电话那头的蔡宇浩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森哥,我想把今年的收益拿出来,启动《崩坏校园 3》的开发,做一款真正的3D手游。”

  他不确定陈延森会不会同意。

  其实他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因为大多数投资人得知项目赚钱后,通常会要求分钱,或者干预公司的运营方向,

  “可以,你自己看着安排就行,我相信你们的能力。”

  陈延森的回答来得很随意,说话时还在分神处理邮箱里的合同文件,显然没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森哥,您.您真好!像您这样的投资人,在国内真找不出第二个!”

  蔡宇浩顿时被感动了。

  在他眼里,陈延森就像一个“哐哐砸钱”的好大哥,只默默支持,从没想过要索取什么。

  “行了,好好做事就行!对了,明年2月8日,集团打算在庐州体育场举办一场大型年会,虽说咪哈游不算森联资本的子公司,但.”

  陈延森话锋一转,慢悠悠地说道。

  他的话还没说完,蔡宇浩就立刻接话,态度格外积极:“森哥,我一定准时到!”

  蔡宇浩曾经设想过,哪怕让森联资本控股也没关系。

  一个愿意给底层员工交社保、发底薪的老板,人品又能差到哪里去?

  有这种投资方在背后支持,公司说不定能发展得更快。

  陈延森笑了笑,和蔡宇浩聊了几分钟后,便挂断了电话。

  随后,他继续忙着查看各个项目的季度财报和业务报表,为接下来的周会做数据储备。

  距离十点还剩两分钟的时候,门前传来了一阵轻缓的敲门声。

  陈延森缓缓抬头,在“看见”是孟云后,随手合上电脑,径直向外走去。

  “老板,上午第一场是拼呗的周会,11点是橙子科技的周会,由于周总目前在港岛筹备上市工作,所以就由王腾主持。”

  孟云跟在他身后,轻声同步着今日的大致行程。

  “嗯,我知道了。”

  陈延森微微颔首,没走两步,就进了一间八十多平米的会议室。

  这间会议室就在27层,方便他与各个子公司的负责人开周会。

  “老板!”黄征在看到陈延森之后,连忙起身相迎。

  “坐!长话短说,先开会。”

  陈延森摆摆手,省去了不必要的寒暄,直接示意胡赟汇报数据。

  等他在主位坐定,目光从左往右依次扫过在场众人,只见一众高层管理者中,大多都透着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状态。

  钱这玩意,确实养人!

  就连食堂打餐的阿姨,手里都握着价值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拼呗股票,更别提他们这些骨干成员了。

  这群人里身家最低的也不会少于一个亿,多的甚至能达到十几亿。

  开豪车、戴名表、住别墅,外加精细的日常饮食,个个都保养得当,脸上连一丝疲惫的倦意都看不到,反倒是眼底的锐气和干劲,比刚加入拼呗时更盛了几分。

  胡赟推了推眼镜,将手中的电脑连接会议室大屏,一组清晰的数据图表立即亮起:“森哥,黄总,我们先看核心经营指标,从1月份到9月底,拼呗的累计注册用户为7.4亿,9月份日活用户量稳定在1.6亿,年度活跃买家数为4.9亿。

  前三个季度的累计销售额为11274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31.6%,环比增长53.1%。

  增量主要来源于斗音和快手的电商业务,占比约为31.5%,其中生鲜品类订单量环比上涨45%,得益于拼呗超市的上线;另外,拼呗超级会员的累计用户数为3910万,付费转化率稳定在24.4%,远超行业平均的8%。”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筷跑导流过来的用户,留存率特别高,从筷跑跳转拼呗的新用户,7日留存率达到46.3%,30日留存率也有37.4%,这部分用户的客单价还比普通新用户高出27%,说明‘外卖+电商’的协同效应已完全跑通了。”

  陈延森看着屏幕上的可视化报表,敏锐察觉到了“用户投诉率”一栏的异常:“客诉量环比降了11%,但生鲜品类的售后问题还是占了38%,是物流损耗还是品控出了问题?”

  招商运营部负责人袁伟立刻应声答道:“森哥,问题出在偏远地区的冷链物流上,我们和云速沟通过,他们本月会进行调整,预估能把偏远地区的损耗率从现在的9%降到3%以下。”

  陈延森点了点头,示意胡赟继续。

  拼呗和阿狸的竞争愈发激烈,已进入白热化状态,这也使得双十一的启动节点不断提前:招商大会于10月10日召开,预售活动则从10月18日开启。

  待胡赟汇报结束后,产品部的庄瑞连接好投屏,切换到“双十一筹备进度”的PPT页面,上面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当前的招商进度已完成82%,服饰、美妆、家电三大核心品类的头部品牌入驻率达94.2%,新增了300家源头工厂的‘厂牌直供’店铺,专门针对下沉市场做高性价比单品。

  预售活动的玩法也已敲定,分两波进行:10月18日付定金、10月25日付尾款,11月1日付定金、11月11日付尾款,每波都叠加‘拼团折上折’和‘大促补贴’活动,还会联合筷跑、OFO单车共同发放100万张‘外卖免单券’,用来绑定用户的消费场景。”

  “玩法太复杂了。”

  陈延森突然开口,打断了庄瑞,随即说道:“普通用户记不住两波预售的时间差,也分不清拼团的叠加逻辑,把‘两波预售’改成‘一波预售+全周期保价’,10月18日付定金后,11月1日到11日随时能付尾款,且承诺‘买贵必赔’。”

  “好的森哥。”庄瑞赶忙应下。

  就在陈延森开会之际,星源科技的光刻机制造车间,已在总部一期的生产基地里,逐步搭建成形,用于生产第一批破晓 A220 EUV光刻机。

  车间里,银白色的金属框架纵横交错,机械臂在预设轨道上精准滑动,将一块块精密零部件运送至指定工位。

  几名穿着蓝色防静电服的工程师手拿平板电脑,实时监测着安装数据。

  光学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林南盯着屏幕上的参数曲线,眉头微微蹙起:“真空腔室的密封性还需要再优化,必须确保误差控制在0.001毫米以内。”

  旁边的工程师马上点头,操控着机械臂重新调整密封组件,嘴上说道:“林总,今天我们会更换一款新型密封材料,预计半小时后出测试结果。”

  林南嗯了一声,向着下一个模组车间抬脚走去。

  破晓 A220是星源科技的第一款EUV机型,若想与阿斯麦争夺市场份额,自然不能出一丁点差错。

  市场对一款新产品的信任度是很低的,如果在初始阶段出现质量问题,后续想要扭转市场印象便难如登天。

  与此同时。

  在拼呗、亰东、苏宁、国美和雅马逊等平台相继宣布了“双十一大促”计划后,阿狸忽然跳出来,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份《通告函》,宣称“双十一”为阿狸的独占商标,谁敢在双十一这天打出年终大促的口号,均属于侵权行为。

  实际上三年前,阿狸就做过类似的争议操作,当时这件事引发了大量不满,骂声四起。

  只是不清楚,马立云这一次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要旧事重提。

  柳强东是第一个作出回应的人:“我把双十一还给你,你把618还给我可以吗?@马立云”

  言外之意,少装什么白莲花、受害者,搞得阿狸好像没在618举办年中大促似的。

  苏宁一边骂“‘双十一’可以是你的,但市场永远是大家的”,一边把大促标题改成了“第二届O2O购物节”。

  国美则鸡贼把“双十一大促”改成了“11.11大促”,还特意弄了一场全场11.11元的秒杀活动,为了规避阿狸的“商标霸权”。

  黄征在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把大促标题换成了“11·11拼呗电商节”,接着放出了十几张专利证书。

  分别是黑、粉、红和暗金色,统统都是夭猫商城的常用配色。

  “这几款颜色,拼呗已申请了专利,奉劝某些侵权的同行,尽快整改,否则我司将保留追究对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颜色也能申请专利?

  网友们看到这话,纷纷懵逼。

  谁也没料到,黄征的操作会比马立云还六!

第706章 第一张民营航天公司营业执照!小马:你造火箭?融资134亿!

  当天下午,阿狸骂骂咧咧地修改了夭猫商城的商标配色,只因黄征不讲武德,网上说着警告的语气,私底下却在第一时间起诉了阿狸巴巴。

  不改不行!

  苏宁的张进东头一回觉得,黄征这人不错,做事比马立云还下作、还无耻。

  远在燕京的柳强东突然一拍脑袋,脸上露出一抹坏笑:“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招?对了,不知道阿狸刚改的商标新配色,有没有申请专利?”

  想到这儿,他立刻喊来京东知识产权部的负责人,让对方赶紧去抢注相关专利和商标权。

  老马恶心他,他当然也要恶心一回老马。

  2014年的双十一大促,从一场专利侵权之争开始,正式拉开帷幕。

  陈延森只在庐州待了两天,便又乘坐飞机赶往燕京。

  韩锦恒允诺他的航天公司牌照审核通过了。

  虽说民营航天公司在华国未有先例,可陈延森造出了光刻机!

  上次见面时,韩锦恒问他,想要什么奖励。

  陈延森当即回答道:“我要一张民营航天公司的营业执照。”

  当场就把韩锦恒和李青松给干懵了。

  他们会懵,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按国内此时的既定政策,民间资本就没资格染指航天领域;

  其次,航天活动牵扯甚广,既关乎国家安全、空域管理,又涉及国际规则履约等诸多层面,可国内当时尚未出台综合性的航天基本法,相关规范不仅零碎分散,法律位阶也偏低。

  比如商业运载火箭、卫星等都被列入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私营企业必须达到军用产品的严格标准,才有资格进入该领域。

  同时,各管理机构之间的权责边界不够清晰,信息互通也不顺畅,这就导致民营资本想进入航天领域时,可能面临无法可依或规范冲突的困境,这使得开放民营航天需以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为前提。

  最后,航天技术与国防建设紧密相连,部分航天活动还涉及敏感技术、军事应用以及太空资源争夺等关键问题。

  就像卫星互联网,它不只是信息时代的太空基础设施,更具备重要的国防战略价值,频轨资源还遵循“先占先得”的国际规则。

  若是在缺乏有效管控的情况下全面开放民营航天,很可能影响国家对太空战略资源的掌控,甚至引发信息安全、技术泄露等风险。

  因此,当时韩锦恒一脸为难。

首节 上一节 782/8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