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第287节

  按照计划,今天中午吃完饭后乔永峰他们要返回徽京。

  在回酒店的小车上,刘浩哲又提起刚才说的话题。

  “乔总,你给个准话,你知道我很着急,一直在谋这事。”没有外人,刘浩哲说话直言不讳。

  乔永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刘总,收购南新花生这事,能不能敲定?”

  “应该差不多吧,主要是农药残留检验,你也知道出口对农药残留要求比较严格。”刘浩哲说道。

  “你也给个准话啊。”乔永峰瞅了他一眼,又继续说道,

  “你过来,县上可是兴师动众,书记县长一起上,如果这事最后黄了,你这不是让我那个朋友难堪嘛。”

  “你的朋友?就是刚才请喝茶的方行长?”刘浩哲问道。

  “除了他还有谁?要不我来南新干嘛?!”

  乔永峰的话里让刘浩哲突然意识到什么,立刻说道:“收购这事我现在就定了!这上万吨花生我们全要!如果出口有问题我国内销售!我还和他们订单农业!”说完刘浩哲伸手掌:“我和他们签五年!”

  “五年?刘总,你可急着想走啊。”乔永峰说道。

  “我走了,还有新的总经理嘛。”刘浩哲笑道:“订单农业就是合同,受法律保护的!而且,南新的花生质量确实不错,根据我们初步检查,花生含油量还是挺高,大家都没吃亏,是双赢!”

  “呵呵,好啊,双赢。”乔永峰也笑起来:“我五月中旬要回一趟燕京,回来后给你打电话,一块去见见贺总。”

  “实在太好了!”刘浩哲闻言大喜。

  回到春都大酒店,各自回房间,刘浩哲依旧激动在房间里转圈圈。

  段佳敲门进来,看到刘浩哲这样子,脸上露出一丝委屈:“刘总,你调走了,我怎么办?”

  “你放心,我早就考虑好了,我过去以后,想办法也把你调过去,秘书就别当了太显眼,让你当办公室副主任怎么样?”刘浩哲笑道。

  段佳一听高兴的笑了:“这还差不多。”

  “刘总,这个方青叶到底是什么人?乔总为什么这么重视?你邀请他好几次一块去见贺总,他都推三阻四,这次终于同意了。”段佳又问道。

  “我也纳闷呢不就是个县级银行的行长嘛,这银行小的还不如我小舅子所在的东城信用联社大。”刘浩哲也是一脸迷惑。

  “是啊。还有这南新县,我一点都看不上,如果不是乔总,我估计一辈子也不会来来这地方!”段佳说到后面,还撇撇嘴。

  “好啦,不管怎么样,只要把这件事办好,我的事情就妥了!.你马上给吴副总打电话,让他安排人过来敞开收购!价格可以适当高点,我们这是支援三农嘛!”刘浩哲说道。

  方青叶自然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送走乔永峰他们,就去银行上班。过了个周末,这天下午刚上班不久,就听到楼下街道锣鼓喧天,方青叶好奇走到窗户边探头向外面看了看,一群人敲着锣鼓进了银行大门。

  “胡玲玲,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方青叶立刻发话:“银行又不是剧团,来唱戏啊?”

  “好的。”胡玲玲赶忙跑出房间,一会儿又匆匆走进办公室,一脸喜色:“方行,有人给你送锦旗啦。”

第434章“排忧解难见真情,银行助力渡难关”

  哦?

  方青叶走出办公室,看到综合办马主任陪着一群人迎面走来,为首的手里拿着一副锦旗,上面写着:

  “排忧解难见真情,银行助力渡难关”

  那锦旗正是上次方青叶一行人下乡见到的卢永兵!

  “方行长,太感谢你了。”卢永兵见到方青叶十分激动。

  两人握手后,方青叶把一行人请进会客室,又让胡玲玲安排人倒茶,这才问卢永兵:“中谷粮油集团来收购花生了?”

  “来了,全部收购,不仅是我们江平镇,隔壁的乡镇的花生也全部收购走了。”卢永兵激动说道。

  “价格怎么样?”这是方青叶关心的问题。

  “一级3块5,二级3块4,三级3块三毛五,虽然比不上去年价格,但是比商贩们收购的价格高多了!”卢永兵说道。

  “而且,还和我们签署了五年合同,最低收购价不低于今年的价格!”旁边一个中年男子插话进来。

  “那你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种植了。”方青叶笑着说道。

  “是啊,今年我准备再租赁一些土地,争取达到300亩!”卢永兵说说道。

  “你去哪里租?你们江平包括附近几个乡镇,都是人多地少,没闲地了吧?”方青叶关心问道。

  “我们去隔壁的舞阳县!”另一个中年男人说道:“我们准备筹建一个花生生产销售合作社,联合起来和中谷粮油集团谈价!县农业局也非常支持,说给我们争取一部分补助资金。”

  “那你们好好干!欢迎来静海银行贷款!”方青叶笑道。

  “肯定会的。”卢永兵说道:“方行长你对我们这么好。当然我们先把贷款还还,今天我们一是来送锦旗表示感谢,二就是来还贷款!”

  “呵呵,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就在方青叶和一群农民在会议室热聊的时候,路过的风控部部长郭燕飞看到这一幕,忍不住钻到信贷部部长白海红的房间。

  “喂,出啥事了?方行长怎么和一帮农民谈笑风生?”

  “你不知道?人家是来送锦旗的,说方行长帮他们解决了花生销路!”白海红就把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

  “卧槽.真看不出来。”郭燕飞一脸惊叹:“方行长还有这本事?竟然认识中粮集团的领导?!”

  “谁知道呢?反正我听说,别看方行长人年轻,认识的人可不少,要不然轻易就把静海银行弄过来?还有,我现在才知道,方行长竟然还是宝商银行的董事!”

  “卧槽.该不会想把宝商银行弄过来吧?”

  “谁知道呢。”

  就在两位部长窃窃私语的时候,方青叶这边已经结束谈话,和一帮农民兄弟合影留念。

  锦旗自然挂在了单位的荣誉室里。

  “方行长,我立刻安排人写一份宣传报道,除了上咱们官网,报给县电视台以及《静海日报》争取刊发!”马主任也喜形于色,多好的宣传素材啊。

  随着花生的顺利销售,银行绝大部分欠款已经彻底追回,今天他准备开个行长会,要商量一件比较重要的事。

  等卢永兵他们走后,方青叶回到自己办公室,对胡玲玲说道:“你去叫两位行长,十分钟后来我办公室商量点事。”

  “好的。”

  十分钟后,两个副行长敲门进了办公室,三人就坐在沙发区,即听到方青叶说道:“今天咱们三人就是碰个头,不算正式会议,也就不用记录。”

  一听这话,杨伟仪不由得瞅了一眼坐在斜对面沙发上的赵文君。

  他多年的经验,这种看起来人越少、越随便的会议,才是正儿八经商量的大事。

  果然,就听到方青叶继续说道:“主要是商量筹建静海市区平东支行的事。”

  原来,现在的静海银行原来的南新村镇银行,下设一个营业厅,两个支行,分别长乐路支行和柳林镇支行。

  还是南新村镇银行时期,按照原董事长张晓军的计划,要在全县14个镇办都成立支行,而且已经在江平镇、向阳镇筹建,不过方青叶接管银行之后,立即叫停。

  用他的话说,现在我们银行改名叫静海银行,经营区域范围扩大到整个静海地区,眼光就不能只放在南新,每个乡镇都设立支行纯粹就是浪费人力物力。

  这件事就暂时放下。

  今天两位副行长听到方青叶提到要在平东区筹建支行,倒也不感到意外。

  既然是静海银行,肯定要往市里发展,平东区是静海市区经济最发达也最繁华的一个区,第一个支行自然要建在那里。

  只是谁去筹建?!

  而且很明显,谁负责筹建,基本上就是第一任支行行长!

  两位副行长又交换一下眼神,就听到赵文君说道:“方行,在平东区筹建支行,确实很有必要,这是我们静海银行走出南新的第一步,不过这筹建项目负责人让谁担任?”

  方青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着杨伟仪:“你是主管人事的行长,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杨伟仪沉思了下说道:“当初筹建江平镇支行的负责人是宋同辉,他原来是是长乐支行的副行长,在银行系统呆了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相当丰富。暂停筹建工作后,也没安排职位,现在在总部办公室上班,我觉得他可以去静海市区。”

  方青叶听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宋同辉?就是从信用联社招聘过来的那个?今年快50了吧?”

  “48岁。”杨伟仪急忙说道。

  “哦继续,还有没有合适的?全部说出来咱们都议议.赵行长你说?”方青叶的目光又看着坐在对面的赵文君。

  “还有就是筹建向阳镇支行的廖伟,现在的企业客户部副部长,他听年龄今年才35岁。”赵文君说道。

  “他好像是个大专文凭?还是个函授大专?!”方青叶问道。

  “对,他是静海商贸高等职业学校,中专文凭,后来自学考的大专。”

  方青叶没有再说话,只是微微摇摇头。

  这下赵文君明白了。

  方青叶用人标准:不能年龄太大,文凭还不能低!

  当然普通职员也不行,能力暂且不说,没有威信!谁服你?!

  他正琢磨着,就听到方青叶说道:“这个问题咱们暂时聊到这,说下一个问题。”

第435章 自己亲自点将

  下一个问题是静海银行手机网银APP开发设计。

  现在银行只有电脑版的网银客户端,并没有手机版的。方青叶接管银行之后,立刻嘱咐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杨伟仪着手开发手机版网银。

  由于静海银行本身没这个能力,包括电脑版的网银客户端都是外包给静海一家软件公司开发,现在听到方青叶问这个,杨伟仪马上马上回答:

  “前天科技信息部的张部长专门为此事去了一趟静海,对方说五一前能拿出手机网银的试用版。”

  “那就好,这件事一定要抓紧!不要小看这玩意,咱们静海银行的未来就在这里面!”方青叶强调道。

  杨伟仪的眼神中闪烁出一丝不以为然,不过很快收敛:“放心吧,一定能按时交工。”

  大家又说了几句,方青叶就宣布碰头会结束。

  杨伟仪出了办公室,并没有回自己房间,而是跟着赵文君进了他的办公室。

  一进门就扔给赵文君一支苏烟,自己也迫不及待点燃一根。

  两人的烟瘾都极大,原来开会都是一支接一支,可是方青叶当行长后他自己不抽烟,也宣布开会的时候都不能抽,憋的难受。

  一口气吸了半支,杨伟仪感到舒服许多,想到什么长叹一口气:“哎看样子我们这些老家伙要靠边喽。”

  赵文君明白他的意思,很明显方青叶喜欢年轻而且学历高的职员,从今天平东支行的负责人人选中就可以强烈感觉到。

  不过他对此并不是很担心,今年他也不过44岁,正是男人干事业的黄金年龄。

  而杨伟仪,从人行返聘过来的,今年已经55岁干不了几年。

  当然话他不能这么说,而是笑着安慰道:“杨行长,你担心什么?你是行领导,又不是一般中层,咱们行里还是需要你这样经验丰富的老人手镇着。”

  听了这话,杨伟仪心里好受许多,又问道:

  “那你说,平东支行行长这个位置,谁最合适?”

  赵文君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你是主管人事的,你好好考虑考虑我再给你提醒下啊。”

  “什么?”

  “就是方行刚说那个手机网银,这事你可要放在心上,最好亲自去一趟静海看看开发的到底怎么样。”

  “我知道。”杨伟仪依旧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不过我也搞不懂他这么看重这个?好多人还用着功能机呢,根本就没法上网,你看我现在就是。”

  说着杨伟仪从兜里掏出一部老式的诺基亚。

  “我觉得能打电话就行。”

首节 上一节 287/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