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715节

  “钱主任早上好,”年轻人满脸笑容,对于领导的高升很是开心,“欢迎您到任!”

  钱进像模像样的打量了他一下,点点头:“韦小波同志,你好,以后要辛苦你了。”

  “不辛苦!为领导服务是我的职责!”韦小波走进来挺起胸膛跟卫兵似的吆喝。

  钱进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他对韦斌给自己安排这个秘书挺满意的,都是年轻人,大家思想能契合到一起去。

  韦小波陪他演了戏,摸摸头嘿嘿笑了起来。

  他走上来将文件夹交给他,说:“钱主任,这是四位副主任和各科室负责人的名单和基本情况简介。”

  钱进说道:“我已经看过了……”

  “要不然您再看一眼?这是我最近几天里,通过个人关系对他们信息进行了打听,做了点补充。”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份打印好的资料。

  钱进心里一动。

  可以。

  这小子倒是挺机灵。

  估计是韦斌帮他做了这份资料,否则他哪来的人脉?

  核准委除了他一个主任还有八个副主任,不过目前因为机构新开,组织构架还不完整个,所以目前只有四位副主任上任。

  钱进已经看过四个人的资料,但那都是官方准备的普通材料,每个人就是寥寥一张纸,上面登记了名字和工作经历而已。

  韦小波给他的资料全面的多,对四位副主任的籍贯地、家庭情况乃至个人爱好都做了详细登记。

  钱进仔细看了起来。

  副主任中职级最高的名叫张明远,是原省外贸厅技术引进处处长。

  五十岁左右,有丰富的外贸工作经验,人脉广泛,尤其熟悉机械设备引进流程。

  他的家庭情况还挺复杂,以前出过事下乡来着,原配跟他离过婚。

  下乡期间他跟一位女知青结为连理,77年得到重新重要,然后他的原配妻子又想跟他复婚……

  看到这里他连连摇头:“妈的,世上竟有如此厚脸无耻之人!”

  韦小波低声说:“张副主任其实在原岗位干的很好,有声有色,年龄大了一些,可他懂技术、懂外语,在省厅里还是挺受重视的。”

  “他此次来当副主任属于平级调动,是他自己争取的,原因嘛……”

  “跟他这个原配有关?”钱进心里一动。

  韦小波嘿嘿笑:“他这个原配家境不一般,为人比较能顶半边天,最近两年一直去张副主任单位上闹。”

  “然后张副主任现在的妻子恰好是咱海滨的娘家,他就抓住机会进入了您麾下。”

  钱进咂咂嘴:“看来他对我的位子应该没什么想法。”

  韦小波立马点头:“主任高见,我也是这么想的,他应该只想少事,不想多事。”

  钱进将他的简历特意放出来,说道:“你帮我约一下,今晚我请他吃烤肉去。”

  韦小波收简历进公文包里,连连点头。

  钱进斜乜他一眼:“你作陪,带你去解解馋。”

  韦小波嘿嘿笑:“谢谢主任。”

  他不在乎一顿酒肉,在乎的是跟领导关系更进一步。

  不得不说,韦小波这次表现了一把。

  不管是他还是韦斌调查出的这些材料,反正对钱进很有用。

  第二位副主任是年轻人,叫李抗日,属于原省城计委重点项目审核科科长。

  他今年三十多岁,官方评价是作风严谨、工作努力,对各种引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等审核流程极其熟悉。

  然后韦小波送来的资料显示,李抗日乃是省城二把手的外甥……

  嗯,这就能理解他为何年纪轻轻居于高位了。

  钱进刚才吓一跳,还以为碰到了一个跟自己一样彪悍能干的俊杰。

  李抗日是工农兵大学生,工作后基本上两三年升一级,升的很平稳。

  钱进估摸这小子是省城那边派来钳制自己的棋子。

  要知道海滨市是省内第一大城,不管人口还是经济规模又或者战略位置都要比省城更重要。

  之所以它没有成为省城是因为它在地理位置上偏安一隅,无法辐射省内各个地市。

  因为这个原因,海滨市的居民一直不太服气省城的地位,省城那边也很讨厌这个明明级别不如自己可是各方面就是强于自己的城市。

  这次设置地区核准委,让省城对海滨市更有意见。

  因为省城还没有设置核准委机构……

  不过国家是根据各城市在进出口工作上的便利性而设置的该机构分委会,不光是本省省城没有设置该单位,还有好几个省城也没有设置。

  但省城方面肯定不会这么通情达理,相关领导只会认为海滨市又抢了自己的资源。

  钱进把李抗日的档案也给拿了出来。

  这个是重点对抗对象。

  另外两位副主任中有一位叫王海峰,是原海卫市外经委的副主任。

  这位领导四十八岁,与海卫市主要领导关系密切,善于交际。

  钱进一琢磨。

  好嘛,又是个不安分主。

  第四位副主任叫陈晓芸,是女同志,原省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她今年四十岁,外语水平顶尖,精通四门外语,尤其擅长科技英语翻译和专业谈判。

  钱进估计这个人能干事,以后可以重点结交。

  名单后面是各部门负责人和普通工作人员的档案,加起来二十多人。韦小波在旁边低声补充:

  “钱主任,人员都是从省直单位和各地市抽调来的骨干,业务能力都没问题。不过……”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背景可能都比较复杂……”

  钱进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他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

  “知道了。”钱进放下名单,“这样,你去通知一下,今天得开个碰头会。”

  他看看时间:“现在是八点钟,那晚一点开,十点钟吧。”

  韦小波答应下来。

  钱进先在单位里当了一波街溜子,溜达着把各楼层、各科室的情况熟悉了一下。

  九点半韦小波来问他会议有没有变动,钱进点头:“准时开会,你先去准备一下会议室。”

  “好的。”韦小波应声退下。

  但很快他又急匆匆的跑进来,说道:“主任,市府大秘刚才打来了电话,待会二把手估计会过来见你。”

  钱进一愣:“韩总要来?那、有没有说他几点过来?”

  韦小波说:“就是开会的时间……”

  “嗨,那就把会议时间推迟吧。”钱进当即挥挥手。

  韦小波说道:“是这样的,主任,韩总本来计划下午来,得知您十点钟要开会,临时改了决定,会议时间过来。”

  钱进明白了。

  韩总这是要给他撑场子呢。

  那就会议如期举行。

  九点五十五,四楼大会议室。

  一张崭新的长条会议桌摆开,两边已经坐上了人,但坐的稀稀疏疏。

  这条会议桌很大很宽,一次性容纳个五六十人开会不成问题,如今使用率不足半。

  钱进在韦小波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室时,原本有些嘈杂的议论声瞬间安静下来。

  二十多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敬畏。

  钱进怎么能看出这些目光中的情绪呢?

  嗯,他猜测的。

  韦小波拉开椅子,钱进在主位坐下,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

  总算见到四位副手了。

  张明远面相看起来比年龄还要沧桑,头发几乎全白了,皮肤黝黑粗糙,满脸皱纹,坐在那里表情平淡,不过跟钱进对视的时候露出了客气的笑容并点头示意。

  李抗日最年轻,国字脸、剑眉星目,长的一副好面相,他坐姿端正,面无表情,像一尊石佛。

  王海峰则显得比较放松,从钱进一进门他脸上就挂着笑容,还主动半起身与钱进打了个招呼。

  陈晓芸则安静地坐在几个女同志身边。

  她穿着保守、发型是建国后流行的刘胡兰头,面如满月,气质知性。

  钱进快速的扫过人群,对下属情况大概有了印象。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钱进,受到组织委派,负责咱单位工作的开展。”

  “首先,我欢迎大家来到国家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海滨市分委员会,虽然我们正式挂牌要等到国庆节,但工作,从现在起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他简要介绍了核准委成立的背景、重大意义和肩负的职责,强调了在引进技术设备工作中“把关”、“服务”、“效率”并重的重要性。

  这些东西都是有套路可言的。

  本来韦小波要给他写发言稿,被他拒绝了。

  自己年纪轻轻,结果第一场碰头会就要照本宣科,那不像话。

  他不怕说错话,反正他是老大。

  另外钱进也是久经考验的高手,他的讲话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并没有说错话。

  然而,会议室里的气氛却有些微妙。

  副主任们和部分工作人员,虽然表面上认真听着,但眼神交流间,似乎传递着某种心照不宣的信息。

  就是钱进之前猜测的那样,张明远最老实,坐在下首仔细听他讲话,偶尔会微微颔首。

  不过他的眼神和表情自始至终没有变化,显然他并没有被钱进的发言打动。

  李抗日这边不断点头,可就是他时不时跟对面几个工作人员交换眼神。

  钱进注意到了,这些工作人员都是看着李抗日的动作来表态。

  李抗日点头,他们也点头。

首节 上一节 715/7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