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732节

  他们已经领教过钱进的厉害了,当初坑钱进的马师傅被辞退赶回海卫市老家去了。

  加上饭店员工拿的是死工资,生意好不好都是这个钱,无非少了作威作福的机会罢了。

  这样他们当中有的人对于饭店被抢了生意还持以暗喜的心态。

  没了顾客,也没了活。

  工资照发不用干活。

  多好!

  甚至他们自己都去支持人民食堂的生意,买红肠!

  人民饭店生意的火热是钱进早有预期的,倒是红肠的疯狂热卖超出他的预料。

  四毛四一斤的红肠,似乎一下子就风靡了全市。

  不管学生还是工人又或者机关单位的员工,现在中午都得自己带饭。

  这种情况下红肠成了个好选择。

  大人一顿饭带上半斤红肠菜两毛二,能下酒能下饭,比吃菜味道好还方便,价格上稍微贵一点点,老百姓能接受,所以他们买的很凶。

  饭店门口的长条桌,已经无法满足汹涌的人潮。

  钱进当机立断,安排建筑队过来在饭店旁边空地上,连夜用木板和彩色塑料纸组建起个小房间,简单收拾后,饭店在上面挂了“红粉肠专售点”的牌子。

  可惜现在不敢往外展示塑封机,否则对红肠进行真空包装,那保质期可以更久,都可以成为海滨市的市民去外地走亲戚的礼物了。

  因为红肠的火爆,饭店增加了足足十二个人,专门负责灌肠熏烤,三班倒全天忙活。

  另外炉子升级,钱进又给买了个更大的炉子送去后厨。

  熏烤炉日夜不息,里面挂满了一排排等待蜕变的红肠,浓郁的烟熏香气往外侵袭,最终几乎笼罩了半个泰祥农贸市场!

  因为价格实惠,物美价廉,钱进命名的红粉肠被市民给换了称呼,换成了人民红肠。

  进入十一月开始,气温有所下降,钱进估计红肠的销售热度也会有所下降。

  因为这东西料太多、味真足,突然吃很惊艳、偶尔吃很喜欢,接连吃那人的胃口就受不了。

  可是事实跟他预想的不一样。

  11月的生意一样出众!

  钱进观察了一下发现,他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21世纪物资充盈,红肠这东西接连吃不行。

  当下老百姓哪能吃到什么好东西?

  他们平日里买红肠是解馋用,不是肆无忌惮的吃,所以进入11月后,销量还是很高。

  因为吃不到腻歪的水准。

  另外红肠的销售范围也扩大了,有人晚上偷偷骑着自行车到人民红肠专售点批发几十根,他们用泡沫箱子装着,跑到更远的居民区或工厂门口叫卖,也能很快卖光。

  严格来说,这是投机倒把行径。

  但打投办被上级单位严厉劝诫,已经不准随意行动了,他们每次行动都得接受工商局的审批。

  而审批十有八九不通过。

  徐卫东晚上来找钱进喝酒,铁打的汉子突然之间颓丧了。

  马红霞已经回家了,钱进准备自己收拾两个下酒菜。

  徐卫东从兜里往外一掏。

  两根淀粉红肠!

  钱进吃这个是真要吐了:“不吃这个了不吃这个了,我给你弄点好吃的花生米。”

  他端上来两盘小菜,一盘酒鬼花生一盘午餐肉。

  徐卫东自己掰了块红肠塞嘴里,看样子吃的没什么滋味。

  像吃药,一脸苦涩。

  见此钱进冲他翻白眼:“瞧你那个怂逼样子,怎么了?活不下去了啊?突击队不给你分红了?”

  徐卫东叹气说:“不是,我是、我是想不通,你说我们那单位以前多风光啊,风光多少年了啊,结果我去上班这没两年,怎么突然成了过街老鼠?”

  钱进说道:“别说你们单位,就算一个职业,时代要淘汰它的时候也不会去打个招呼。”

  “还记得我当初跟你说过什么吗?”

  徐卫东一口酒焖下去:“搁以前我还真不记得了,这几天我把你的话又翻来覆去的过了一遍,想起你的话来了——”

  “打投办不是个好单位,进去端不上铁饭碗!”

  钱进对他说:“一点没错,你听我的,去把工作辞了吧,我准备开一个副食品店,你当掌柜的。”

  徐卫东一愣:“还、还要开店?”

  钱进无语:“这才到哪里?跟你说吧,以后每个月咱突击队都得至少开一家店铺!”

  “行了,你回来吧,我给你个突击队大队长的位置,以后你肯定能混出个样子来。”

  徐卫东一拍桌子站起来:“行,我听你的。”

  钱进笑了起来:“我还以为你舍不得打投办的工作呢。”

  徐卫东说道:“还真舍不得,但我更信你的眼光,你说怎么走,我就怎么走!”

  又是一口酒下肚,他还是忍不住感慨:“当初为了能进打投办,咱是花费了多少心血和力气?”

  “结果屁股一转,我要从打投办变个体户了,变成我以前抓的人了!”

  钱进说道:“要不是你有打投办的工作经历,要不是你在里面有人,你以为我还会让你来当掌柜的?”

  他上去捏着徐卫东的肩膀给他松松骨:“东哥,听我的吧,以后个体户更吃香!”

  徐卫东尽管相信钱进,可听到这话还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然而钱进知道,只要走在政策允许的路上,只要踏踏实实做生意,八九十年代这二十年,会造就无数的财富神话。

  个体经济的浪潮,已经汹涌而来。

  而他带领劳动突击队此时正站在这浪潮的最前沿。

  这还不够。

  他要踏上风头浪尖!

第350章 给鲁尔工业区一点小小的技术震撼

  11月17日,中国女排在扶桑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七战七捷,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关于排球运动的话题在社会上开始出现。

  人民食堂在此期间于大堂和各个包间里各安置了一台电视机。

  其中大堂是海滨市头一台21寸彩色大电视。

  包间里的电视尺寸不一,根据包间大小不同,电视分14寸和16寸两种。

  这样,人民食堂的生意自然更好了。

  因为如今电视机太少,而今年国内又引进了两款特别热播的电视剧:

  先是《大西洋底下来的人》,后是《加里森敢死队》。

  这部电视在国内起到了万人空巷的效果,起初是中央电视台热播,如今地方台也获得了版权开始播放。

  饭店里播放起这两部电视,能引得食客不吃饭光看电视。

  钱进当即让徐卫东开始组织人手寻找第二处地方,准备开设人民食堂一分店。

  同样在11月,国家发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今后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

  这就是引发了知青们广泛关注的中发〔1980〕64号文件。

  钱进从小陈庄生产大队带回来的陈召盘这个农民还真挺有用的。

  他被送进了培训学校,担任时事新闻和政策研究员,每天钻进国家级报刊里头咬文嚼字写分析报告。

  别说,他比突击队队员们好用多了,总能给钱进送来第一时间的政策总结。

  钱进把他的总结报告扔给了魏雄图,又结合自己对未来政策变动的掌控,写了个大纲让魏雄图进行修正润色,最后写成一篇社论送到了《海滨日报》的报社。

  12月初,人民食堂一分店和人民副食品店同步开业。

  其中一分店主打的是火锅和麻辣烫业务,此时已经进入冬天,并且今年冬天还挺冷,所以饭店开业后,生意很好。

  服装厂生意也很好,《庐山恋》系列服装大热。

  在一分店开业后第三天,第二服装厂也开工了,这次规模更大。

  钱进要安排五百名女工!

  服装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当下解决回城知青的就业安排工作太重要了。

  同期劳动食品厂也开始选择地址,准备上马。

  这是针对男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快将于1981年投产使用,同年要开二厂。

  根据钱进规划,两个厂区将能解决上千名男青年的就业问题。

  9号,陈召盘那里又送来一篇重要的政策分析报告。

  这一天恰好是大雪,海滨市也迎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国家通过《人民日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要有一条坚定不移的、贯彻始终的政治路线。

  第二,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三,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第四,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

  报告强调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特别指出了国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里,急需要一批能干实事、出成绩的专业干部。

  钱进就属于这样的干部。

  他很受上级领导和省市有关领导的期待。

  为了不辜负这些期待,钱进上任之后虽然还顾着劳动突击队的就业安置工作,但主职的外国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工作也没落下。

  通过他的审核,海滨市内发现了两个有问题的引进合同,他所辖区域的地市内发现了五个有问题的合同,不过都是小问题,整改之后可以继续引进工作。

  同时他主抓的海滨市化工厂的尿素合成塔设备引进工作,在经过选择合作对象和初步合作电话沟通后,终于在1980年的年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钱进亲自带队,王振邦和杨大刚做副领队,然后一支更专业的队伍乘坐飞机飞了德国参加合同谈判。

  他帮化工厂选择的合作对象是个很强大的集团,巴斯夫化工集团!

  飞机降落,他们乘车进入鲁尔工业区。

  此时已经是傍晚。

  莱茵河畔的夜风卷着冬季的严寒穿过科隆的街巷。

首节 上一节 732/7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