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742节

  这一路车行困难,期间有个上坡太大,老越野车上不去,还是周围群众帮忙推车才上去的。

  到了泰山路,他们一眼看到了自家的爱车。

  如今自家爱车变成了显眼包,它的车头前方赫然加装了一个巨大而奇特的装置。

  很多孩童在周围玩,爬上爬下,钻进钻出。

  三人停车在旁边,赶紧围了上去。

  张广福凑近了看,一眼看出来这个装置是土法上马所成的笨家伙。

  它主体是由几块厚实、颜色深沉的硬木板拼接而成,整体呈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楔状。

  李国栋摸了摸,这家伙底部宽厚,牢牢地贴合在车头保险杠和前防撞梁的位置,向前延伸并逐渐收窄,形成一个尖锐的刃口,显然就是用这东西来破开积雪的。

  木板表面清晰地留着斧凿锯刨的痕迹,边缘用粗大的螺栓和厚实的角钢进行了严密的加固。

  为了增加强度,防止受力时木板崩裂,木工师傅还在几块关键木板的表面,纵向钉上了几道同样厚实的木条或者钢筋作为加强筋。

  “我地娘,还真是个大木头楔子!”吴晨围着车子转了一圈,忍不住惊叹,“这、这谁想出来的主意?”

  “肯定是钱进,陈寿江没那个脑子。”张广福蹲下身,仔细查看着楔子与车头的连接处。

  螺栓穿过角钢和保险杠下的孔洞,用巨大的螺母拧得死死的。

  他用力晃了晃楔子,纹丝不动。

  “你看这固定,角钢打底,螺栓卯死,结实着呢!这木工活也漂亮,严丝合缝!”

  李国栋也凑近了看:“经理,你看这改装好像对车子本身确实没啥大影响,维修处说的还真没问题,它就是保险杠和防撞梁上多了几个螺栓孔。”

  “以后雪扫完了,把这木头家伙拆下来,把螺栓一卸,角钢一拿,再把保险杠上的孔用螺帽堵上或者焊死,车头就恢复原样了,顶多保险杠上留几个疤。”

  张广福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他站起身,搓着冻得发麻的手,脸上因为激动和寒冷泛起红晕:“你说得对,嘿嘿,这改装妙啊,不伤车体,效果还好!”

  “两位哥们,咱们五运这次真的要露大脸了!”

  吴晨高兴的说:“对,刘主任已经打电话口头嘉奖过咱单位了……”

  “还不够,得让郑、韩二位领导看到咱们单位在此次扫雪工作里的卓越表现!”张广福激动的说。

  吴晨听到后为难了:“怎么才能把这改装的汽车送到郑韩二位领导眼前呢?”

  “要不然咱打听一下他们俩啥时候下班,到时候让车子过去清扫市府前面的道路?”

  张广福打量着吴晨,仔细观摩了对方清澈的眼神。

  自己手底下怎么会有如此的人才呢?

  吴晨看到他注意自己,便笃定的点头:“这任务可以交给我,我让我姐夫去问问,他们都在市府上班,应该不难办。”

  张广福也点点头。

  好的。

  破案了。

  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在自己手底下的原因。

  他叹了口气,对李国栋说:“老李,咱们的机会来了。这‘除雪先锋号’的名头,不能白让泰山路劳动突击队给得了,这得是咱们五运的!”

  “对,对!”李国栋那边早就反应过来,兴奋地直搓手,“刘主任电话里都说了,是表扬咱们五运的司机,这功劳得算在咱们公司头上,钱主任嘛——那是帮咱们的忙!”

  张广福再次叹了口气。

  自己要往上走一步不容易啊,因为手底下着实没有什么精兵悍将。

  他耐心解释说:“光是那点功劳不够看,咱们马上去找钱主任,跟他商量商量,咱们五运全力支持他们拉动突击队的全城除雪工作,要车给车!要人给人!”

  “但就一个要求——这车,得叫‘五运除雪先锋号’!得让全市人民都知道,这功劳是咱们第五运输公司的!”

  李国栋和吴晨对视一眼,恍然大悟:

  “哦,这样啊。”

  “能行吗?钱主任最会露脸了,他能把这功劳分给咱们?”

  “所以这需要我们去谈嘛。”张广福说道。

  “走,去找他,去谈!”吴晨兴奋的说。

  他心里那点因为大雪封路导致无法调度汽车工作所带来的郁闷此刻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抓住机遇并扬眉吐气的兴奋。

  他们和乔进步、陈寿江都是五运的人,而全市一共六个运输公司——这六个公司前身是六个运输大队,去年刚改制。

  五运一直在“六兄弟”里平平无奇,甚至有点垫底。

  如今,天上掉下个露脸的机会,他们岂能不拼命往外抻脖子?

  钱进本来正在家里喝着大骨汤泡玉米饼子吃咸菜。

  他们家并非天天大鱼大肉,除非有值得庆祝的事或者节日,否则也得干粗粮,就是能干饱肚子而已。

  电话响了,魏雄图去接了电话一听,说:

  “钱总,找你的,是五运的张经理、李经理还有一位吴科长,他们正在居委会等你。”

  钱进快速扒拉掉碗里泡软的饼子,又把陈建国盯着看的半块咸鸡蛋给抢走,迅速拿着衣服出门,只剩下陈建国嗷嗷的哭喊:

  “小舅你不是个东西,你大人欺负小孩!”

  钱夕赶紧把陈寿江的咸鸡蛋给抢了出来塞给儿子:“喏喏喏,吃你的,哭什么哭?”

  陈寿江纳闷:“敢情就我最后损失了这半个没舍得吃的咸鸡蛋啊?”

  钱进露出坏人阴谋得逞式的狂笑声,和他一起下楼去了居委会。

  他一进门有人跟大耗子似的嗖一下子钻到他跟前,主动握住了他的手并用力摇晃着:

  “哎呀,钱主任,辛苦辛苦!”

  “哎呀,可算找到你了,我们代表五运全体职工,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啊!”

  钱进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点懵:“张经理?您这是……”

  他其实路上跟陈寿江猜测过,张李等人可能是来兴师问罪的,毕竟自己动了人家的新汽车。

  也猜测过,对方是来过来打听怎么回事。

  但就是没猜到对方是来感谢自己的。

  “钱总,您可是帮了我们五运大忙了!”李国栋抢着说,“你带着我们老陈搞的这个‘除雪先锋号’,效果太好了。”

  “区里领导都点名表扬了,说我们五运司机觉悟高、有办法,为全市扫雪立了大功!”

  一路有些提心吊胆的陈寿江闻言顿时松了口气,然后在一旁憨厚地笑了起来。

  钱进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来意,笑道:“张经理,李副经理,你们太客气了。”

  “这件事不是我帮你们搞的,功劳理所应当是你们的,汽车是你们的,司机是你们的,功劳就应该是你们的。”

  “不不不,钱主任,你太谦虚了。”张广福连忙摆手,“这主意是你出的,改装是你指挥的,功劳你占大头,我们五运嘛……就是提供了个车和司机!”

  他话锋一转,脸上带着恳切:“钱主任,我们来的路上看过了,这场大雪影响太大了,积雪太多了,一时半会儿扫不完。”

  “我看光靠这一辆木头车,杯水车薪啊,这样,我们五运公司的领导开了个小会,决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要车给车、要人给人!”

  “像这样的跃进130,我们停车场还有七八辆呢,都能开动!”

  “如果司机不够,我亲自上阵都行,但就一个请求……”

  钱进点点头:“请讲。”

  张广福斜乜一眼李国栋。

  李国栋懂事的露出笑容,询问道:“是这样的,钱总,您看咱们这车队能不能统一挂个牌子?就叫‘五运除雪先锋号’?”

  “是这样的我解释一下,我们不是想从您手下抢功劳啊,是去年政府刚对我们单位做了改革,嗯,我们改名叫运输公司了。”

  “这个名字相当的具有资本主义味道啊,这导致一个问题,很多老百姓对我们有意见,认为我们是阶级敌人,这可不对呀,完全不对。”

  “所以这次我们想借着全城除雪的机会呢,向广大市民同志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告诉他们,我们五运还是集体的企业、人民的司机!”

  钱进看着对面三人眼中那份近乎炽热的渴望,瞬间明白了他们的心思。

  别说这个那个了,就是想露脸,就是想要功劳。

第354章 汽车大改造,钱进频登报

  全城扫雪这件事,钱进就没当过功劳。

  所以。

  这没问题。

  他爽朗一笑,说:“张经理,这是好事啊,我举双手赞成!”

  “车越多,扫雪越快!牌子嘛,你们想挂就挂,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叫‘五运除雪先锋号’,这名字还真响亮!”

  “太好了!钱主任,太感谢了!”张广福再一次紧紧握住钱进的手使劲摇晃。

  “您放心,车子、司机,马上到位!改装这个工作,恐怕得请您多费心了!如果你们需要人呢,我们五运维修处也有人!工具材料,我们全力保障!”

  “行!”钱进也来了干劲,“不过张经理,我得提个建议。”

  “经过上午的除雪工作,我们发现这木制破雪犁还是不行,全市扫雪路况复杂,有些地方积雪更深更硬,而且这份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能完的。”

  “这样木头再结实,长时间高强度使用,磨损、崩裂甚至散架的风险很大。咱们得想个更结实、更耐用的法子!”

  张广福和李国栋对视一眼,立刻点头:“钱主任说得对,是这么个道理,那么你的意思是?”

  “得上钢板,”钱进说出自己上午的想法“用薄钢板焊接做成真正的钢犁,这样强度高,耐磨,寿命长。”

  “钢板?焊接?”张广福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有些犯难,“这、恐怕这得找机械厂啊,我们维修处焊个车架子还行,做这种大型钢构件怕是不行。”

  “机械厂我来联系。”钱进胸有成竹地说。

  他现在在各种工厂方面的门路太多了,毕竟他现在掌控着全市所有厂区企业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的大门。

  “我认识市新东风机械厂的赵厂长,他们厂有气割、有电焊,技术力量很强,只要你们提供钢板和车辆,我请他们派最好的焊工师傅过来。”

  “到时候咱们就在你们五运维修车间,现场改装,尽快投入使用。”

  “好,就这么办。”张广福一拍大腿,豪气干云,“钢板我们来负责。”

  他看向主抓后勤工作的李国栋。

  李国栋不负重托,说道:“咱仓库里还有点库存的Q235薄板,这是一种普通碳素结构钢,厚度是3个厚,够不够?”

  “不够的话我去兄弟单位借,或者找物资局批条子,反正这事肯定没问题。”

  “另外司机、车辆马上可以集合,维修车间随时能进车,到时候咱们全力配合改装工作。”

  这次可是正儿八经的改装了。

  当天下午钱进没去除雪,而是一起到了五运公司维修车间里。

  这座空置的车间一改往日的冷清,变得热火朝天。

  巨大的车间门敞开着,寒风裹挟着大院里的积雪往里灌,但车间里一点不冷,它中央均匀摆放了四个大号焦炭炉子。

首节 上一节 742/7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