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教育制度,能够上高中的,多多少少还是有一颗当学霸的心的。
“回来了!”
赵大勇从保安亭中走出来,笑吟吟的看着往校门走的陈辉。
“嗯!”陈辉也笑着点头打招呼。
“考得怎么样?”
赵大勇像是询问自家子侄一般。
“还行!”
陈辉也如晚辈般回到。
“还行就好!”
赵大勇呵呵笑道,“我知道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我从小看人就准!”
赵大勇不知道还行是行到什么程度,但以他五十多年的人生经验,如果有人跟你说还行,那结果应该相当行!
但跟在陈辉后面的同学们可就没有这种人生经验了。
“还行?”
谭俊杰一口老嘈不知道该不该吐。
如果陈辉的成绩只是还行,那他要怎么办。
其他没有拿到名次的同学们更是哭笑不得,感觉有些扎心,低着头,侧着身子,生怕保安大爷也问自己考得怎么样。
然而,赵大勇根本就没有跟他们搭话的意思。
走进教室,此时不少住校生已经吃完饭回到教室,此时正各自玩闹着。
陈辉梁沛轩两人进来吸引了不少目光。
这些天陈辉的异军突起让他们很是惊讶了一阵,但他们也很快适应,陈辉的事情对他们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直到今天,他们看到陈辉时,忽然又想起陈辉竟然代表二中去参加数学竞赛了。
那种莫名的感觉又再次涌上心头。
陈辉倒是有些诧异的看向自己座位旁边坐着的家伙。
这个点了,李海竟然还没有回家。
“你们可总算回来了,我等得花儿都要谢了。”
李海看到陈辉,无神的双眼顿时亮起了光芒,站起身来,幽怨的说道。
“你在等我们?”
梁沛轩狐疑的问道,总感觉有什么阴谋。
“不然呢?”
李海看到梁沛轩的表情都懒得搭理他,却是热切的看向陈辉,拿出一张纸条放到陈辉面前,“这道题你会做不?”
纸条上写着一道题目。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
证明:(1)AB∥平面A1B1C;
(2)平面ABB1A1⊥平面A1BC。】
这是一道立体几何的题,陈辉有些恍然如梦,在第一次获得自由属性点时,他当时正在绞尽脑汁的,也正是一道立体几何的题。
这道题有一定难度。
当然,对现在的他来说,他一眼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过拿到省竞赛一等奖后,陈辉也逐渐反应过来,他现在不再是当年那个吊车尾,他现在,在数学方面,似乎还有点实力!
所以这道题对李海来说,应该是有难度的。
一旁的梁沛轩则像是看到了什么稀奇,阴阳怪气到,“哟,你这是洗心革面,准备认真学习了?”
“没你啥事儿,一边去。”
李海挥挥手,递过一支中性水芯笔。继续对陈辉说道,“来来来,写上解题过程。”
“?”
陈辉也不再是那个大脑迟钝的陈辉了,他第一时间感觉到了不对劲。
但他还是坐下,拿起笔,唰唰唰在纸上书写起来。
解:(1)∵AB∥A1B1而A1B1∈面A1B1C,且AB面A1B1C
∴AB∥面A1B1C。
他已经看出来了,李海大概也不是想要找他问题。
所以他没有选择思路简单的空间向量做法,而是直接使用纯几何知识来求解这道题。
“不是吧,你真的要在这儿做题啊?”
梁沛轩有些傻眼,“这第二问可没那么简单,安老师他们还在等着我们吃饭呢。”
他们是回来放书包等东西的,说的是十分钟后去校门口集合。
二中不算大,但一来一回也差不多十分钟了,没什么多余的时间留给他们。
若说是耽搁一两分钟倒还好说,可做一道立体几何大题,怎么看都有些过分了。
现在都六点多了,同学们本来就没好好吃午饭,早就饿了。
陈辉微微一笑,已经写出了第二问的解答。
(2)∵AA1=AB,且平行四边形ABB1A1,∴四边形ABB1A1为菱形,∴AB1⊥BA1,
∵AB1⊥B1C1,B1C1∥BC,∴AB1⊥BC,∴AB1⊥面A1BC。
∵AB1∈面ABB1A1,∴面ABB1A1⊥面A1BC。
“好了。”
陈辉收笔看向李海。
全程不到一分钟,证完了。
这道题确实有些难度,但约等于无,就是用到个菱形对角线垂直,垂直于面的两条交叉直线则垂直于面,几个简单的几何知识而已。
如果这道题使用空间向量,没有个是十分钟是拿不下来的。
“再签个名,签个名。”
李海嘿嘿笑道,什么用意已经昭然若揭了。
“?”
梁沛轩看着纸上的答题过程,微微呆滞。
李海不懂这道题的难度,他是懂的。
这道题他肯定会做,但怎么也得要个十来分钟才能将所有条件理顺,然后推导出最后的证明。
可陈辉呢,全程只用了两三分钟,如果不是书写需要一定的时间,梁沛轩合理的怀疑,陈辉在看到这道题的瞬间就已经在心中推导出了证明过程。
但想想似乎也没那么离谱,毕竟坐在他面前的是刚刚拿到省竞赛一等奖的怪物。
只是陈辉从学渣到学霸的转变太过迅速,以至于他现在还时不时的有些反应不过来。
“哈哈,我要回去把这张纸裱起来!”
李海发出“健康”的笑声,喜形于色,把梁沛轩从失神中惊醒,“你这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普通的高中生一般是不怎么关注竞赛成绩的,自然不会去蓉省数学会官网查成绩,而现在二中知道消息的同学才刚回学校,李海却一副等候多时的样子。
“蛇有蛇道,鼠有鼠洞,山人自有妙计,你就不要多管了。”
李海得意一笑,然后将陈辉写有答案的草稿纸夹在英语书里,放进书包,拉上拉链,背上书包对陈辉两人挥了挥手,“我要回去吃饭了,明天见!”
第48章 祝贺陈辉同学
嘀嘀嘀……
刺耳的闹铃声打破了夜色的宁静。
书房中,冉鹏从一堆论文中抬起头来,取下老花眼镜,揉了揉酸痛的颈椎,这才拿起手机,关闭闹钟。
端起旁边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浓茶后,他还有些意犹未尽,但还是毅然决然的站起身,拿起手机,向外面走去。
他看论文又很容易沉浸,年轻时经常通宵看论文,做研究。
但他今年已经五十六了。
这个年纪在学术圈算不上大,但在人类圈,却也不算小了。
身体机能老化,各种小毛病不断,不能再像以前那般折腾了,所以他给自己定了个闹钟,规定自己每天最多学习到晚上十一点。
在房间里简单转悠了一圈后,冉鹏拿起手机,看着微信图标上的99,然后点了进去。
教授也是人,也会有各种教授的群,各种好友,即便这是私人微信,一整天不处理的微信上自然也充满了红点。
简单扫了一遍,点进一些群里,大多是在讨论什么八卦,有的倒是在进行学术讨论,但群里说的都只是一些简单的方向性内容,真要交流还是得线下才方便。
冉鹏没有多看,消除红点后就退出了。
再回了几条私人信息后,他点开了蓉省数学会会长马景堂的微信。
马景堂除了是蓉省数学会会长,同时也是蓉城大学的教授,在群论方面还是有点研究的。
当然,最关键的是两人是发小,私交还算不错。
当年马景堂也是跟在他屁股后面玩泥巴的小家伙。
“小山兄……”
小山是冉鹏的小名,只有亲近的人才会这样称呼,现在大家已经不像古人讲究什么字号,但冉鹏小的时候经常生病,有算命先生说鹏这个字太大了,小家伙担不起。
于是父母就给他起了个小山的乳名。
谁知道这名字一起,冉鹏后来就真的很少生病了。
所以这个名字也就一直伴随着冉鹏,直到他上初中。
看完马景堂的消息,冉鹏点开了那张图片。
a1……a11
“!!!”
只一眼,冉鹏就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个解答太简单了,简单到看一眼就懂了。
这是他给这次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蓉省赛区)出的一道题。
这道题不算简单,但能够用一个简单的排列就做出求解,说明答题者拥有强大的数学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