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从香江开始 第205节

  人家主动岔开话题,也没必要刨根问底。

  翟远笑道:“今天忙点正事,等会儿跟我去机场接几位朋友。”

  要从内地招揽技术人才,翟远一个血外行没这个本事,怕错过真金,他在香江安顿下来后就联系关伟明,让他从工厂带几个人过来交流学习。

  赌船只要运作起来,钱淹脚目,再不必为研发资金犯愁,接下来便要把VCD和光盘这一套提上日程。

  李联杰点头说好。

  黄秋艳又说:“翟先生,你让我打听的四合院有消息了,鼓楼大街有两家报价二十万,什么时候有空带你去参观下?”

  翟远说:“看不看都行,先帮我订个五六套,以后再来燕京有个地儿住。”

  李联杰说:“四合院有什么好的,暖气都没有。我有个搞地产的朋友,最近在南二环开发高档商品房,新楼盘一平米两千多块,住起来比四合院舒心。”

  翟远心里算了笔账,点头道:“成啊,跟你朋友说一声,开盘以后给我留几套。”

  黄秋艳问:“那四合院还要吗?”

  翟远说:“得要啊!我家里人多。”

  李联杰和黄秋艳面面相觑,您家多少人能住这么多房子?

  酒足饭饱。

  从燕京饭店出来,李联杰喷着酒气还执意要开车,被翟远强行按在了副驾驶上。

  香江前两年刚出台禁止酒驾的相关法规,内地似乎还要等到千禧年以后,翟远生怕步入洛桑后尘。

  让没沾酒的黄秋艳开车上路,车子驶到国际机场,没等多长时间,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便相继出现在翟远眼前。

  关伟明带队,身后跟着松本雄、藤井让和小林哲夫三个东洋仔,还有几位香江本土的技术工。

  翟远迎上去笑着打声招呼:“各位,Welcome to Yanjing!”

  …………

  翟远这次来燕京只办三件事。

  李联杰、买房置业、招聘技术人才。

  最后这件事比想象中麻烦不少。

  内地从五十年代起便提出‘向科学进军’,工程院、科学院、电子工业部牵头,迄今为止,电子工厂在各个城市开枝散叶。

  但产业整体依旧太过薄弱,不少项目只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无法进入下游市场商用。

  再加上巴统禁运的一些缘故,拿不到尖端产品和技术,此时全国几百家工厂,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甚至不如东洋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VCD和光盘的概念太过超前。

  翟远带着技术团队,在接下来一周时间里,拜访了四九城郊外几家电子工厂。

  结果不尽人意,这些工厂的生产重心大多更具商业化的电视机,从东洋引进JVC彩电生产线,涉及的技术很少。

  最后还是一位国营厂长给翟远提了点建议:“你想搞技术研发,应该去科学院碰碰运气,我们电子工厂毕竟要考虑产值。”

  翟远没办法,又求到夏濛阿姨这边,想让她牵线搭桥。

  夏濛还是第一次知道翟远在元朗有间工厂,了解清楚原委,她接连打了几个电话出去。

  第二天一早。

  夏濛找到翟远说:“鹏城倒是有一家叫先科的公司,也在做光盘研究。”

  翟远一听就知道她说的是哪家,摇头道:“先科现在还在研究国外前几年的激光盘唱片技术,跟我要做的光盘不是一个东西。”

  夏濛皱眉道:“你说的东西我不了解,但要把科学院的人才带去香江,可能没那么简单。”

  翟远略一思忖,对夏濛说:“肯放人,我可以向科学院提供一千万港币的科研经费。”

  夏濛闻言面露惊诧,对翟远的财力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放在前几天,翟远拿这么多钱出来可能还要斟酌一下。

  但随着香江的赌船出海,叶志明那边连连传来捷报。

  翟远带着技术团队走访的这几天时间,星马泰的豪客闻风登船,自然选择号卖出泥码累计过亿,净赚四千两百多万港币。

  叶志明居安思危。

  有钱以后的第一件事,先从苏联进口一批精良装备,招揽更多的安保。

  即便开销不小,等他跟翟远分完赃,两人的账户里依旧多出一大笔不义之财。

  “我可以帮你问一问,不过最好等到谈判结束,局势明朗稳定下来。”

  夏濛沉吟片刻,对翟远说道:“另外这种事要层层上报,你提供这么多科研经费,过几天可能有更大的领导会见你。”

  …………

  1984年。

  9月26日。

  铁娘子领着尤德为首的一众鬼佬官员,在燕京城草签关于香江问题的联合声明。

  声明宣布:1997年7月1日,香江正式回归祖国怀抱。

  97这个概念,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这一天。

  翟远久违的拿出纸笔,无耻剽窃了一首新歌。

  《东方之珠》

  作词:翟远

  作曲:翟远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第215章 庆典

  “这是什么?”

  草签仪式结束,夏濛刚回宾馆,见翟远递给自己一份手稿,不禁好奇询问。

  翟远羞涩笑了笑:“今天听到香江回归的消息,心潮澎湃,写了首新歌想请您指点一下。”

  夏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接过手稿看了遍,又抬头看向翟远,眼神中透着股‘不愧是你’的赞赏。

  “《似水流年》那首歌传回银都,文联的同志就称赞你的歌词写的像诗一样,这首《东方之珠》好似又上了一个台阶。”

  翟远心说那是,再过几十年这首歌还是纪念回归庆典的保留节目,经受住时间考验。

  他脸上很谦虚,语气很唏嘘的说:“身在香江,有感而发,情不自禁。”

  夏濛脸色微有些动容,看翟远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期盼和欣慰。

  她笑了下说:“今年国庆晚会,文联要负责其中一个儿童节目,我们这群大人本来毫无头绪,现在我从你身上好像找到些灵感。”

  翟远也笑:“您把我当小孩了。”

  夏濛笑容更盛,盯着手稿又看了一遍,越看越满意,对翟远说:“你把这首歌唱给我听一下吧,过几天晚会我看看能不能多报个节目。”

  顿了顿又说:“提前在晚会上露个脸,让领导们认识一下,方便你后面电子厂的工作。”

  翟远眼前一亮:“好啊!”

  他对登台表演倒不怎么抵触,唱的好不好先不提,主打一个脸皮足够厚。

  在夏濛的房间里,翟远清唱了这首《东方之珠》。

  夏濛听完以后二话没说,拿着录好的磁带,直接出门去找国庆晚会节目组,商讨报备事宜。

  翟远赶紧给香江那边打了个电话:“喂沾叔,我现在在内地。老规矩,有首歌请你和顾嘉辉谱曲,不过今次只给钱不给你们署名,我提供几样乐器你们融入进去……”

  跟周彗敏和叶雨卿勾搭了一段时间,虽然暂时还没上垒,乐理倒是涨了不少。

  翟远现在对乐器小有研究,告诉黄沾主歌部分用中国五声音阶谱写,副歌用中和弦分解,期间加入军鼓鼓点的间奏。

  距离国庆晚会还剩五天时间。

  翟远在电话里一扫面对夏濛时的乖巧态度,语气严肃的给了黄沾他们三天的死期限。

  接下来就是等夏濛那边的消息。

  不信自己香江同胞和《东方之珠》的加持,拿不下晚会一个节目。

  夏濛回来的时候带了两位节目组的同志。

  节目组的人很客气,为了照顾翟远,用不甚标准的广府话说:“翟先生,雷吼。”

  翟远笑道:“您客气,叫我名字就成。”

  一开口便把节目组的同志震住,香江同胞也不是没请过,普通话这么溜的还是头一位。

  夏濛笑着说:“没有这么好的普通话,也写不出这种赤子之心的歌词。”

  节目组的同志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翟先生,自我介绍下,我是央台文艺部的导演王冼萍。”

  王导演说话带着点东北口,年龄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短发过耳,打扮干练,颇有巾帼风范。

  翟远一听她职位还不低,起身重新打个招呼,搞得对方倒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

  此时的港台明星向来眼高于顶,平时来内地都得捧着,难得遇到这样他这样一位懂礼貌的。

  王导演好感倍增,轻声细语道:“《东方之珠》这首歌很符合今年国庆的主题,翟先生创作的这首歌曲同样动听,但是我们节目组看过歌词,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想请翟先生指点下。”

  翟远心下了然,对方说的很委婉,其实就是审查两个字。

  “不敢说指点,王导演觉得哪里有问题尽管指出来。”

  “您比如这句‘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回归这种喜闻乐见的消息,怎么会失眠呢?”

  “因为香江从来没有忘记祖国,收到回归的消息后,这座城市激动的难以入眠……”

  翟远哪儿知道罗大右老师写歌的时候咋想的,无非是换一种解读方式,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嘛!

  “原来是这样……那这句‘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诺言这个词很严肃,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香江在一百多年前被无能的清廷割让出去,那时有一纸承诺,现如今时间到了,祖国兑现了承诺也就是歌词里的诺言,将这座城市重新迎接回怀抱。”

  王导演和身边的助理听他这样解读感动坏了,一旁的夏濛也面露唏嘘之色。

  不过即便感动,王导演还是很认真把剩下的歌词,又逐字逐句扣了一遍。

  什么叫保佑你,谁保佑谁?

  什么叫沧海茫茫,怎么会茫茫?

  什么叫苍凉的胸膛,为什么苍凉?

  翟远对答如流。

  “翟先生,感谢您创作出这首歌曲,我相信在国庆晚会的舞台上,它一定会感动海内外无数同胞。”

  审查结束,王导演基本拍板将《东方之珠》安排进晚会。

首节 上一节 205/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