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从香江开始 第260节

  叶雨卿累的如软泥般瘫在床上。

  好在总算学会了如何用独特嗓音,演唱这一首《青花瓷》。

  后世陈小姐这个版本的《青花瓷》堪称‘红得不得了’,周彗敏适合温温柔柔唱原版,叶雨卿这个小姣婆就太适合这首青楼风尘版。

  原曲的基础上加入大鼓等乐器编奏明朗节奏,很聪明的选择直接从副歌开唱,加上还不错的广府话填词。

  翟远觉得不出意外的话,叶雨卿这首歌发布之后,在市井街头更红过周彗敏的原版。

  点解?

  市民又不是各个音乐人出身,当然更中意这种风格。

  叶雨卿靠在翟远胸口撒娇说:“好累,你抱我去冲凉。”

  翟远点了支饭后烟:“我也很累,歇一歇再去。”

  叶雨卿不满的哼了声,受不了自己身上湿了又干的汗水,撑着胳膊从床上站起来,准备去浴室洗一洗。

  翟远自下而上望着她粉腻的身材,咧嘴笑了下。

  叶雨卿这时候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夹起双腿凶巴巴道:“望咩啫~”

  “冇。”翟远吐出口烟圈:“我见到只蛤蜊吐白沫嘛~”

  卫生间里传出哗哗水响。

  翟远靠在床头,捋了捋思绪。

  “叶志明这边筹到一亿两千万,1024和九一娱乐估值也不知有没有一亿,加上元朗那块地皮再抵押出去……”

  他粗略算笔账。

  这次应该能筹4亿港币左右。

  最主要1024是从招毅夫手里承租来的戏院,贷不出多少钱。

  “4亿,还是有点少,不过应该够进场玩一铺。”

  翟远抽完最后一口烟,将烟头按熄,冲着灯火喷出条烟龙。

  今夕是何年?

  1985年4月初。

  后世粗通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这一年,如日中天的东洋,即将迎来衰退的导火索。

  翟远不才,上一世看过一本集阴谋论之大成的书——谓之《货币战争》,正经玩意儿没学到,但对这个时间节点印象颇深。

  等今年过去,东洋要不了几年就会酝酿出一个超级泡沫。

  翟远要在这个泡沫形成之前,筹足全部身家。

  all in日元。

  …………

  叶志明说是一周。

  实则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搞定手续。

  翟远一份截止春节前的赌船股权转让合同,换来账户上一亿两千万的本金。

  坐在九一娱乐的办公室里,翟远用力亲了口手上的汇丰银行本票,由衷感慨一句。

  “感谢宋老师带我入行金融业!将来买你一百套《货币战争》!”

  宋某兵的《货币战争》一书,传播度最广的,或许就是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等资本龙头的相关阴谋论。

  可不得不说,这的确也是一本很容易让人对金融市场产生兴趣的爽文。

  上一世翟远就是看了这本书,触类旁通又在大学期间读了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与行天丰雄合著的《时运变迁》,辜朝明的《大衰退年代》,俞天任的《大泡沫》等书籍。

  那时候读这些书只是开阔眼界。

  但现如今,俨然成为翟远手中七大武器之首。

  要你命3000!

  资金链断裂?

  洒洒水啦~

  东洋的《广场协议》一签,我现在all in的日元分分钟翻倍收回来!

  还能趁着泡沫兴起这几年时间,把东洋的支柱产业薅秃。

  翟远手揸银行本票,二郎腿翘在桌上,心里嚣张的想着:“将来写本网文,书名就叫《人在香江,我特么薅秃东洋!》。”

  后世有一个在简中互联网流传度甚广的阴谋论。

  说《广场协议》是埋葬东洋经济的根本原因。

  这玩意儿就跟说徐少强老师勾结无线背刺亚视(丽的),拍完《天蚕变》罢工的阴谋论如出一辙,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强行关联在一起。

  徐老师当年为什么不拍云飞扬?

  因为亚视《天蚕变》爆红之后,高层要求他临时再演三十集。

  但彼时徐少强已经跟一家电影公司签了片约,时间上有冲突难以兼顾,于是在这家电影公司的支持下,他与亚视对簿公堂。

  从头到尾都没有招氏什么事,但招六叔后来还是被自媒体扣了个黑锅在头上。

  讲无线和亚视为了个演员互相博弈,更容易吸引眼球嘛!

  鬼知道跟亚视抢徐少强的电影公司叫什么名字?

  但是翟远知道。

  这间电影公司名叫缤纷影业,前两年刚刚倒闭歇业,老板是叶志明。

  完美闭环!(澄清一个徐老师生前的谣言)

  《广场协议》同样也不是埋葬东洋经济的根本原因,充其量只能算导火索之一。

  二战以后,四十几个国家代表在美利坚布雷顿森林的旅馆,举行一场联和国货币金融会议,最终形成以黄金美元储备为主的固定汇率政策,号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其后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期间,美利坚为了不让东洋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打通中、苏、日一条线,直接给东洋派订单,让他们有机会向美利坚出口战时物资。

  原本你偷袭我珍珠港、我给你扔小男孩的两个国家,转眼又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

  而东洋也借此机会,慢慢形成了以出口为主体的经济体。

  结果就是美利坚养虎为患。

  东洋抓住机会,与西欧联合出口,美利坚这边仗一打完,国内的黄金美元储备差点被东洋抽干,敲骨吸髓。

  美利坚当时就不干了,直接耍流氓宣布单方面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又试图用控制石油定价搞个石油美元出来。

  可惜巨额贸易差形成之后,再想补救为时已晚。

  1985年,美利坚又出新招。

  打算通过将自家美元贬值的方式,以刺激出口减少进口,还强行拉着日、德、法、英四国贸易伙伴,在纽约的广场饭店达成协议,五方联手抛售美元让其贬值。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广场协议》。

  翟远觉得,彼时的场景应该是这样。

  美利坚代表在餐桌上叼着雪茄,指着其余四国代表威胁道:“听清楚!单单美元贬值还不行,你们四家的货币必须升值帮我缓解压力,否则我就抽你们丫的。”

  东洋第一个滑跪,然后是德国。

  因为美利坚是他们两家最大的客户。

  《广场协议》自然没有让东洋的泡沫经济崩盘,因为等协议签完过去五年,到了九十年代,东洋的经济泡沫方才暴雷炸开。

  而恰恰在这五年里时间里,成为东洋经济最癫狂过火、最如日中天的时期。

  协议签订后,日元升值,对东洋人来说无疑象征着大国崛起,市民财富感和自信心爆棚。

  那段时间,荷里活八大电影公司索尼大手一挥买了三个、东洋人看到美利坚的地标洛克菲勒中心和帝国大厦修得不错,直接全款买回来姓日、夏威夷旅游胜地也没能幸免,几乎所有地皮都被东洋人买进口袋……

  可惜终究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东洋政府在最有钱的时候昏招迭出。

  钱太多了怎么办?

  降息往外放呗。

  于是各大企业把政府当提款机,结果放出去的钱全部流入地产和股市这类投机市场。

  货币一旦脱离实体,立刻形成泡沫。

  等东洋政府察觉到不对劲,再想把钱收回来时已经来不及,而且还形成一批因为欠钱太多,不敢让对方轻易倒闭的超大型僵尸企业,继续消耗东洋的元气。

  后续东洋政府又通过疯狂加息的操作,遏制日元外流,结果直接导致吹到天上的泡沫炸开,经济彻底暴雷。

  以至于之后三十年过去,东洋经济都不曾好转。

  “东洋足足五年的泡沫经济,最后剩下一地鸡毛,就只捧出来一个孙正义还是韩裔,属实是热钱到手都不会花。”

  翟远将这一时期的脉络梳理一遍,轻轻扣动桌案,微眯起双眼琢磨:“五年时间,不知我能从东洋薅多少羊毛下来,如果我薅得足够多,说不定将来东洋经济停摆不止三十年喔……”

第264章 《赌神2》定档

  1024和九一娱乐两间公司,继续在汇丰银行做抵押。

  凭着公司此前几部猛片的成绩,今年后续计划拍摄电影的评估。

  最后从银行套现七千万,一年内还清。

  贷款利率22厘,高得离谱。

  此时正是香江‘息魔肆虐’的大时代。

  22厘利率是什么概念呢?

  往前几年房价暴跌的时候,一个白领打工仔月薪四千块,贷款20年按揭买一间房子,每个月只用还两千块左右。

  今年香江打工仔平均月薪涨到了六千块,同样买房,每个月却要还款五千多块。

  剩下的那点钱,连水电煤物业费都交不起。

  社团的放高利贷的收数佬,都被银行这一招逼得转行。

  狗仔队无孔不入。

  翟远抵押公司从银行贷款的消息不胫而走。

  舆论顿时甚嚣尘上。

  ‘据传神童远变卖公司,疑因陷入债务纠纷。’

  ‘狂必必有雨,翟远盲目扩张终究迎来破产倒计时,细数九一娱乐转瞬即逝的电影梦。’

  ‘1024创始人秘密约见汇丰大班,翟远眼窝深陷、面色憔悴,拒绝接受记者采访。’

  ‘戏院老板套现跑路,数万名会员将何去何从?’

  九一娱乐。

首节 上一节 260/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