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从香江开始 第430节

  “除非是内地给他开出来更高的价码,否则就是他想临时加价、趁火打劫。”

  杨森沉吟片刻,前期投入成本过高,如今《九一日报》三个地区的舆论声量,根本不舍得放弃。

  他接着吩咐道:“总之先暂时稳住他,立法会的席位更紧要。我先联系红衣主教一起去趟共济会的雍仁会馆,call几个有钱佬过来,你亲自去找翟远,当面问问他究竟什么意思,都可以谈。”

  司徒铭柱咒骂出声:“今次给我选进立法会,我钉死那个扑街!”

  “不讲那么多,先搞定眼下的事。”

  杨森本想说明年断翟远的粮草惩戒,蓦地想起以九一文娱集团如今的市值,似乎完全没有威慑力。

  过去同坐一条船时尚未放在心上,如今那个二十几岁的后生仔已然养成大势。

  呼——

  杨森压下心中一丝不安,再次开口道:“另外再联系到那个叫韦建邦的总编辑,你跟翟远之间的事,他最清楚,《九一日报》告他受贿贪污不紧要,等上了法庭把人保下来,万一将来翟远过桥抽板,有韦建邦这个人证,随时可以让廉政公署抓他回来。”

  司徒铭柱点一点头,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做,只不过过去是政治部,近两年换成廉政公署而已。

  上一个摆在眼前的例子就是李福兆,判监四年。

  “走吧。”

  杨森将事情全部交代清楚,与司徒铭柱前后脚往外走去。

  刚走到门口,

  怀里的电话铃声跳响。

  杨森驻足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猝不及防的消息:“森哥,刚刚收到风,十分钟前《九一日报》的总编辑韦建邦,从湾仔合和大厦跳楼,畏罪自杀……”

  杨森心中猛地一惊。

  弊!迟了一步,翟远一定从内地收了更多好处!

  …………

  “所以我一直同大家讲,你要是没有信念感,就不要拍这种主旋律题材的电影!”

  九一娱乐的剪片室里,

  《歌舞青春》的毛片粗剪完成。

  翟远与黄柏明在内的几位导演看罢全片,扭过脸来一本正经的说着:

  “大家都觉得这部戏拍的不错,那是因为老黄从小家境好能在英文书院读书,后来又在各大学校举办话剧训练班,非常之了解这些富二代学生们的生活状况。如果换做林龄东这种烂仔学校出身的导演,分分钟又是一部《学校风云》,因为他从小被人收保护费,根本不相信同学之间会有《歌舞青春》里这种友谊嘛!”

  “就好似前段时间,电影协会有个叫林朝贤的新人,送了个剧本给我叫什么《蛟龙出动》,讲的是内地核潜艇的故事,摆明是蹭去年‘夏级号’正式服役的热度。”

  翟远继续道:“但是他那个剧本好奇怪,里面的军人一旦要做出牺牲,一定是因为人物曾经的经历,方才导致他有这种选择。点解?不就是因为他没有信念感,根本不相信一个人会为了集体而牺牲自己,势必要加一段‘这个角色是不是有童年阴影’‘这个角色是为了一个女人’一类的理由,否则就没办法说服自己写出故事。”

  小资产阶级本性,理解不了伟大的时代。

  “假设我要写一个谍战片,难道一定是有人给了主角十足十的好处,他才肯做地下党?”

  翟远以《歌舞青春》举例,站在创作者角度,给一班香江导演上了堂课。

  电话铃声响起。

  “得啦,今天先到这里,老黄快点搞定这部戏的配音配乐,跟住让楠姐安排宣发,1024院线暑期档到开学季的排片,会重点放在《歌舞青春》上面。”

  吩咐过后,一众导演纷纷走出剪片室。

  翟远这才按下电话接听键,深吸口气问道:“怎么样?”

  ……

  湾仔合和大厦。

  两百多米的高楼,《九一日报》总编辑韦建邦一跃而下,摔得血肉模糊。

  市中心人群聚拢围观,议论纷纷。

  卫星一边打着电话,一边从大楼里走出,迅速如路人般隐没在人潮里。

  回头看了眼飞溅到几米远处的血迹,

  耳边还传来阵阵救护车的鸣笛声。

  卫星穿梭在人流中,握着电话回答道:“嗯,处理好了……”

  ……

  翟远挂断电话,脸上没什么波动。

  沉吟片刻,紧接着又打给报馆的潘永强,吩咐道:“……我没想到韦sir会畏罪自杀,很心痛,发个通告出去,接下来一个礼拜《九一日报》停刊自查,记得帮我给韦sir家人包一个白包,讲一声节哀,多谢。”

第425章 养病

  人民应该是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

  ——约翰-密尔。

  早在立法局还被称为定例局的十九世纪,延续百年,香江从未听闻有选举这回事。

  其构成是以港督为首,下辖三司司长及鬼佬高级军官,自封为官守议员。

  再由港督指定几个社会名流,封为非官守议员。

  后来随着北人南下,越来越多有钱佬进入香江,非官守议员的席位随之越来越多。

  但仍都是由港督委任。

  情况一直持续到1982年,中英双方正式谈判前后。

  港府居然破天荒的讲起了要民主,增设议员席位,继而推出代议制度。

  在原本官守和非官守两种议员当中,又引入了功能组别选举、选举团间接选举两种制度,增设议员席位。

  功能界别选举,即是从商界、工业界、劳工界、法律界、医学界等社会各界里,推举出一位龙头当选议员。

  选举团间接选举,即是由区议会、市政局及所有民选议员共同组成选举团,选出合适的议员进立法局。

  杜叶锡恩与司徒铭柱,

  今次争的就是选举团选举,12个议员席位当中,观塘一区的议员席位。

  “所以我历来都讲,英国政客讲民主简直是笑话。”

  慕光英文书院。

  杜叶锡恩与夏濛并肩走在学校操场上,老太太叹道:“我听英国的朋友讲,事头婆今年本来还想搞一人一票,将来让香江五百多万人选港督的做法,不过内地的态度非常强硬,卫亦信夹在当中又反复斡旋,所以才不了了之。”

  “怎么不见他们在自己的国家搞一人一票。”夏濛不满的说道:“英国近六千万人,站出来选女王喽,谁的票数多谁当选。”

  杜叶锡恩笑了下,眯眼望向不远处的教学楼,说道:“我在香江这么多年,同杜学魁结婚建校,看着一批批细路仔长大成人,终归还是希望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至少这几年平稳过渡,不要再搞风搞雨。”

  夏濛点头道:“阿爷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从这几年越来越频繁的改制看来,人家可不想这么简单过渡。”

  “司徒铭柱连同他的派系,都是典型的改制派,高举民主大旗口号喊得震天响……”

  杜叶锡恩又叹口气,说道:“可惜我现在支持率太低,多半要输掉今次选举。”

  4月28日,今天正是拉票进行到一个礼拜的时候。

  一派风平浪静之中,

  调查显示观塘一区的两个候选人,司徒铭柱的支持率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杜叶锡恩则完全被压着打。

  今年的选举团登记选民一共466人。

  即是话,投票尚未开始,已经有三百多人将选票摆在司徒铭柱这一边。

  而他之所以能拿到这么高的票数,自然离不开正在停刊自查的《九一日报》,前期一年左右的宣传声量。

  另一方面,与杜叶锡恩相比,司徒铭柱称得上势大财雄,拉帮结派更占优势。

  “不过不紧要,我还有个市政局议员的身份。”

  杜叶锡恩露出得失不计的笑容,坦然道:“如果这次选举团不选我,之后我会以市政局功能界别的身份继续参选,港府增设选举制度搞民主,亦相当于多给了我一次机会。”

  夏濛笑了笑没说什么。

  跟杜叶锡恩绕着操场步行一段距离,

  她方才再度开口:“或许不用那么麻烦,现在选举团还没到投票的日期,结果尚未可知。”

  杜叶锡恩直当她在安慰自己,笑眯眯附和一句有道理。

  夏濛顿了顿,又道:“据我所知,翟远这个元朗区议员,已经打算将手里的神圣一票投给杜叶校长。”

  杜叶锡恩脚步一顿,诧异望向夏濛。

  翟远?就是那个被司徒铭柱他们蛊惑,大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造势,被《大公报》列出六桩罪的后生仔?

  …………

  “《九一日报》至今还在停刊自查。”

  雍和会馆,

  汇点和民协两个派系的骨干聚在一起,当中便是创派元老杨森和司徒铭柱。

  “我找过翟远几次,电话不接,公司也联系不到人。”

  司徒铭柱说道:“去他家里拜访,出来个小靓妹同我讲他生病了,不见任何客人。”

  一屋子人面面相觑,搞不懂翟远究竟玩得是哪一出。

  你要跟我们这群人翻脸没问题,要转投内地怀抱也没问题,但现在什么都不做,任何风声都没有。

  宝岛人讲话了,你是要闹哪样了啦!

  连号称大脑的杨森都看不懂这波操作,沉吟许久方才说道:“暂时不用理他,目前司徒你的支持率一边倒,就算《九一日报》复刊替杜叶锡恩造势,也扭转不了局势,剩下的等这次选举结束再讲。”

  “好!”司徒铭柱深吸口气,一开始翟远翻脸不认人的确让他心慌意乱,但此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支持率,完全将之前的担忧抛在脑后。

  在这之前,他和杜叶锡恩的声量不相伯仲,甚至略逊一筹。

  皆因杜叶校长在市民中颇受拥戴,由各区区议员组成的选举团,在投票时亦都要考虑自己区域民众的舆论程度。

  比如翟远这个下湾村村长、元朗区议员,

  如果整个元朗都对杜叶锡恩一片赞誉,他却把票投给司徒铭柱,那下一届自己的位置也会受到影响。

  “传媒喉舌果然很好用。”

  司徒铭柱忍不住感慨,短短一年时间《九一日报》就帮自己扭转了局势,以前那些本来还有些顾忌的区议员,如今纷纷表示会将手里的票投给自己,还不是因为频繁露脸‘为民请命’赚到的民心压过杜叶锡恩?

  “所以等这次选举结束,还是要把《九一日报》拉拢到我们这边。”

  杨森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今届选举只有12个席位,他虽然没有参与,但或许再过一两年就轮到自己。

  港府刚刚开启选举模式,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但司徒铭柱这次支持率的暴涨,无疑证明了舆论喉舌的可行性。

  “这样看来,将来如果能推行一人一票,传媒的作用会更大。”

  杨森环顾周围坐定的派系骨干,轻轻叩击桌面,说道:“如果有喉舌发声掌握舆论走向,加上大家将来在各个部门的地位,在座各位,就是香江的未来。无论回归以后的长官叫做港督又好,市长又好,我们都可以安排自己友出来参选,将来民主派这三个字一定会改写香江历史……”

首节 上一节 430/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