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17节

  最后还是不得不低头,生活不易。

  堂堂一个打手,如今居然要去街上站岗,做些鸡鸣狗盗之事。

  憋屈!

  经历过去巡捕房走一遭后,陈光良果断将何向东、周兴高安排在长江车行做管理。

  何向东暂时跟着学财务,ABC三个项目独立算账、商品进货和销售的账务等,这些都需要耐心的计算。一开始,陈光良也会做一份账单,何向东只是算‘实习’,并会得到陈光良的传授知识。

  周兴高主要负责看守长江车行,收取租金,管理车夫等工作。21辆黄包车的每日租金就要收63次,车夫们来基地休息也是需要规范的,避免打架斗殴、赌钱等,周兴高上次打架后有威信,自然很适合这份工作。

  这样一来,陈光良可以逐渐像一个真正的‘总经理’,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制定规则、扩大规模等精力上。

  在加上如今长江车行的月利润,已经可以达到700大洋以上(租金630,商品90左右),所以陈光良干脆领15大洋的薪水,何向东、周兴高暂且领12大洋的薪水。

  “老板,高师傅讲,今天有巡警向他勒索钱财,他损失三毛的收入。”

  周兴高带着一名人力车夫‘高师傅’走进来。

  高师傅连忙补充道:“老板,要是一般的情况,我也就忍忍算了。但今天不一样,好像是有王氏车行的人在给巡警指挥,感觉是在盯着我们宰。”

  阴魂不散啊!

  陈光良起身,站立起来,随后来到高师傅身边。

  “嗯,高师傅你的感觉应该不会错,看来王承运是恨你们可以发财,所以耍小手段。”

  高师傅的愤怒立即被点燃,大骂王承运的不是。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接下来,陈光良又说道:“这样,高师傅你的租金免三次,算是车行小小的补助。至于这个事情,大家先忍一段时间。”

  高师傅连忙说道:“真是太谢谢老板您了,您是一个好人呀,要是租界的老板都像您这样,那真是我们车夫的福气。”

  陈光良笑道:“别的老板我管不着,但你们都是公司的股东,我也是从车夫里起来的,肯定能帮就帮。”

  高师傅大受感动,归属感更强。

  待高师傅离开后,陈光良叮嘱周兴高道:“最近有这种情况,都记录在册,免三次租金。”

  周兴高虽然是军人出身,但也算认字,懂简单的计算,可以做些简单的记录工作。

  “是只是一直这样的话,车行的损失?”

  能为车行主动考虑,这是一个合格的员工。

  陈光良平静的说道:“这是王承运的黔驴技穷,我们的车夫散播在大马路上,他们能逮住几个勒索?怕是勒索的资金,还不够他们的工资。更何况,很快王承运也会自身难保的。”

  “好的,那我下去了!”

  “嗯”

  另外一边,何向东虽然关注这方面的消息,但却在一旁安心算账。

  “向东,等会跟着我去采购商品,以后这个工作也要你来做!”

  “好的,老板”

  此时,长江车行的一些车夫,正在紧密收集王氏车行‘野鸡车’的证据。本身大家也知道的,不过现在再详细的搜集一番,保证一击必中。

  在王氏车行里,还有很多仰慕长江车行的车夫,他们早已经知道通过‘招股’就可以加入长江车行,一直在等待新一轮的招股。

  所以让他们作为内应,一定会答应的。

  “老王,想不想加入长江车行?”

  马路上,一长排的黄包车正在等客,两个黄包车车夫在一旁闲聊起来。

  “做梦都想啊,现在我们都羡慕你们这些加入长江车行的人,可以参股黄包车。李师傅,听说你们赚了不少?”

  “也没有赚多少,我不是只投了三十大洋么,而且也才一个月时间(B项目),所以也就涨了三块大洋,变成了三十三块大洋而已。”

  王师傅惊呆了,连忙说道:“这一个月涨三元,这一年还不得涨三十六元,翻倍了啊!”

  李师傅得意起来,说道:“账还不是这样算的,赚到的钱还会继续去投资,所以一年可不止赚三十六元,说不定是七十元。几年下来,我说不定都可以不拉黄包车了。”

  王师傅连忙拉着李师傅的胳膊,低声说道:“李师傅,介绍介绍,我请你一顿。”

  李师傅点点头,说道:“小意思,不过你得帮我做一件事!”

  “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事都没有问题!”

  “好,你帮我打听一下,王氏车行的野鸡车有多少辆,放在哪里,谁在拉车越详细越好!”

  “行啊,这多大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既然已经决定加入长江车行,王师傅恨不得搞个大的‘投名状’,当然他也不太清楚,李师傅了解这个做什么!

第25章 机会

  “老板,大事不好了,我们派出去的24辆野鸡车,全部被交通科和巡捕房联合扣留,还说让你去缴纳罚款。”

  唐志清匆忙找到正在王宅喝茶的王承运,汇报一个惊人的消息。

  王承运一听,手中的茶杯‘嘭’的一下掉在茶桌上。

  “24辆车全部被查获?”

  查获一辆两辆倒也正常,以前不是没有过,交个罚款,和巡警打个招呼,不影响继续赚钱。

  但一次性查获王氏车行的全部野鸡车,就是傻子也知道不简单了。

  唐志清点点头,说道:“交通科主导的查车,他们直接蹲在我们附近的几条马路口,一出我们王氏车行,全部的无牌车就被抓了。而且当场交罚款都没有用,说是要扣掉这些野鸡车,还要追究王氏车行的其它责任。”

  王承运嘴里大骂道:“长江车行,陈光良,肯定是他狗曰的干的!”

  此时,他开始后悔去惹陈光良了。

  毕竟一开始,他也知道陈光良是在和交通科的人合作,但却没有考虑过事情的后果。

  如今,他算是明白了,人家比他还狠!

  这一次性损失24辆黄包车,至少也是上千大洋的损失(折旧);这还要追究王氏车行的责任,显然是交通科准备狠狠的收拾他。

  气得吐血!

  王承运想到自己最近的损失,顿时感到心口发闷,呼吸困难。

  他是一个苛刻的老板,财富都是靠着一点点搜刮上来的,可以说哪怕他的资产已经是五万大洋以上,如今损失这接近两千大洋,也足以让他几天吃不下饭。

  “不对,为什么交通科对我们野鸡车的事情如此清楚,是不是我们车行出了叛徒?”

  唐志清心想,这还用问,车行里有几个车夫和你是一条心的?

  特别是现在长江车行的‘招股’那一招,更是将王氏车行搞得人心惶惶,心都已经飞到人家车行去了。

  不过,唐志清马上附和的说道:“肯定是那些车夫吃里扒外,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先把他们打手队的责任抛开,避免引火烧身。

  其实他们这个打手队,还兼着各种杂物,包括修车等工作,不是脱产的打手。

  王承运脸上露出阴鸷的表情,说道:“哼,敢吃里扒外,真实活得不耐烦了。马上准备涨租,白天六毛,晚上五毛,谁敢闹事,给我狠狠的收拾!”

  王氏车行原本就是两班倒,租金分别是五毛、四毛。

  如今,一辆车一天多两毛的收入,一百二十辆的正规黄包车,一天便是24元,一年下来便是好几千。

  这损失,不就是加倍回来了么!

  王承运也不怕那些赤佬闹事,爱干就干,不干有的人干。

  没有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何愁没有两条腿的。

  唐志清马上说道:“老板放心,敢闹事的,我一定弄得生死不如。”

  收拾长江车行不行,难道还不能收拾那些王氏车行的赤佬么!

  唐志清也是打算好好的涨涨威风,让自家老板不要对他失去信心。

  陈光良和李超走在租界的马路上,两人准备找个饭馆小聚。

  “如你所料,全国源源不断的人口朝着沪市来,这马路上越加热闹起来。”

  李超指着马路繁忙的迹象。

  此时的租界马路上,电车和出租车还比较少,黄包车则多如牛毛。而黄包车上,基本上都坐着客人,显示出这个产业的勃勃生机。

  而今年(1927),租界的小汽车为5000多辆,整个沪市大概有1万辆左右,全国才1.8万辆汽车。

  而沪市的人口是280万人,汽车占有率还是很低的。毕竟整个沪市的工业,还占着全国的50~60%,也是相当的夸张。

  “沪市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只可惜我们的本钱太少!”

  陈光良总是有一种紧迫感,李超也能感受到。

  “长江车行发展已经够快了不过,我们科长找我谈过话,说是交通科也可以考虑和你合作,以部分牌照入股,但前提是你要尽快购入足够的黄包车。”

  陈光良先是惊喜,随后又焉下来。

  和交通科合作,那简直是真正拿到‘尚方宝剑’,以后也算有个真正的靠山。

  但是,此时他的手段尽出,也是再难获得资金。

  李超也明白,他神秘的说道:“不要紧,时间还有。而且,扣留王氏车行的那一批车,我们没有打算还给他,还要找他要罚款。等过段时间,这批次可以便宜处理过长江车行的。”

  惊喜啊,简直是惊喜。

  交通科又是牌照入股,又是便宜处理一批黄包车,简直就是给他一个‘天赐良机’。

  “你们科长怎么如此大方?”

  李超笑道:“他对你的经营方式,非常的认可,再加上我的关系,就选择长江车行做合伙人。毕竟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我们交通科也可以赚点外快。还有,我给他分析过,黄包车也有升值的潜力,我们交通科完全没有必要便宜卖出去。”

  有道理!

  当然按照正规的做法,交通科只能以2个大洋的价格,将‘大照会’牌照批给车夫。

  但在租界,哪个部门不想捞外快,哪个洋人不想发财。所以交通科就会勾结车行,以高价售出他们手中的牌照,所得外快,部门分一分,大家都高兴。

  至于交通科的牌照哪里来的?

  毕竟,在1924年后,就已经不发新牌照,固定在1万个牌照。

  所以这些牌照,基本都是回收过来的牌照,因为牌照是有期限的,过期交通科有权收回。

  “好,我一定抓住这次机会,也不会忘了你的那一份。”

  李超摆摆手,说道:“我可是无力再筹钱了,D项目你不用考虑我,我就拿交通科的外快就行。还有,我们科长对你感兴趣,哪天我把你介绍给他,大家熟悉一下。”

  “好,多谢”

  他肯定不会忘记李超的好处,不过现在多说无益,毕竟他的资金都还没有着落。

  好在还有时间,陈光良肯定可以想出办法的。

  一个现代人的思维,便已经是超过这个时代的很多人。

  更不要说,他已经也算有了根基。

首节 上一节 17/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