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172节

  他们本人,也不需要再去外面四处找工作,到处奔波。

  “谢谢老板”

  陈光良认真的说道:“这外面的形势,你们多少都有所耳闻,世界经济大萧条,对我们国家一点不影响也是不可能的,意味着消费水平的降低。其次,三十年代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在筹备豪华饭店,我们的竞争也大。所以,要想活下去,我们作为管理层,就必须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不要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

  “是,老板”

  接下来,香格里拉饭店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华懋饭店、中汇饭店、礼査饭店这样的老牌饭店,还有几年后的国际饭店、扬子饭店等。

  可以说,不拿出一些真本领,又如何生产的下去。

  陈光良的野心,可不单单是和这些饭店竞争,而是要让‘香格里拉饭店’成为远东的‘明珠’。

  他甚至将二楼的一个厅,改造成‘世界第一家自助餐厅’,采用中西餐的食物。

  自助餐,最早起源于维京海盗,前世1939年在美军盛行,随后再出现在高档酒店里面。也就是说,自助餐在前世一开始属于高档餐饮。

  当然,陈光良在‘香格里拉饭店’成立这样的一个餐厅,更多的是一种‘噱头’,或者说拉人气。不存在降低档次,因为这个自助餐收费本来就比较贵。

  香格里拉饭店的翻修,目前已经竣工,相关的设备都已经陆续开始进场,将在3月份开始营业。

第210章 宁波帮

  新的一年到来(1931)。

  元旦节这一天,陈光良宴请二舅一家在‘老正兴’饭店过节。

  看到表弟杨小虎都已经14岁的模样,陈光良才真实感觉到——今年是自己穿越的第五个年头。

  当初谁又能知道,一个十七岁的的黄包车夫会在将来成为‘上海滩巨商’呢!

  大家看着餐桌上的美食,就算咽口水,也不会私自动筷,都望着陈光良这个‘一家之主’。

  “吃吧,今天是过节,大家少点拘束。”

  不知不觉,这些弟弟妹妹,还有长辈,都会觉得陈光良‘高高在上’起来,会变得谨慎。

  听到陈光良的发话,大家才拿起筷子,斯文的吃了起来。

  随后,陈光良替二舅杨青山倒酒。

  “坐坐,二舅,今天是家宴,您和我客气什么。”

  杨青山正要起身的身子,便再次坐回位置,嘴里笑着说道:“高兴,高兴!”

  陈光良笑道:“高兴就好,人高兴才能长寿.来,我敬你一杯!”

  杨青山端起酒杯,回道:“好”

  陈光良只是浅尝一口,便放下酒杯。

  今晚的菜肴是本帮菜,以烹制河鲜和四季时令菜为主,特别是从太湖里捞上来的河鲜,更是美味。

  在上海这个地方,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特别是三四十年代的美食汇聚到达顶峰,哪怕是后世的香港也不能相提并论。

  毕竟后世前往香港的人,那都是聪明而懂进退的人,这种反而并不多。

  但如今全国的有钱人,就是再傻都知道往沪市这个‘花花世界’跑。这些人来沪的同时,不仅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家乡的习俗。

  席间,陈光良照例问道:“小虎的学业怎么样?”

  正在大快朵颐的杨小虎,顿时差点被噎到,连忙低下头。

  二舅妈快人快语的说道:“这小子真不应该取个‘虎’字,真是虎头虎脑,读了三年书,他那么大一个人,居然还没有那些十岁、十一岁的小屁孩成绩好,也没有秀英一个女孩子脑子好。看来,我们杨家真出不了读书的料,还是光聪有些天份。”

  杨青山也露出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想发作也怕扫兴。

  陈光良随即说道:“马上寒假了,和你聪哥一起去车行做工,看看到底是读书轻松,还是做工轻松。”

  “是,表哥”

  杨小虎和他姐杨秀英,现在都在读五年里,还有一年半毕业,也都跳级一年半,当然从四年级就跳不动了。

  相比较而言,陈光聪跳了三年半,小学六年就读了两年半。

  不一定是他陈家的就聪明一些,可能也很陈光良的监督和教育有关,毕竟住在一起,陈光良对陈光聪是很严格的,偶尔也会亲自检查和辅导作业。

  当然了,别说自己这三个弟弟妹妹的学业不正常,就是严人美的学业也有一点点不正常——1915年生的严人美,才读中学三年级。

  杨秀英这时候嘟囔道:“表哥,学校里总是有学生嘲笑我年龄大!”

  陈光聪看了一眼表妹,脸上心痛了一下,这种事情表妹从没有和他说过。当然他也明白,就算和他说了,他又能怎么办,人家可是女校。

  陈光良成为这群弟弟妹妹的‘依靠’,他还是很愿意帮他们排忧解惑的,他很平常的说道:“奇怪了,你比她们高大,怎么还能让她们嘲笑的。比拳头,她们几个也不是你对手;比脑子,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能聪明到哪里去。又或者比背景,比我有权势的,人家小孩也不会去你们学校读书!”

  杨秀英马上说道:“我知道了”

  二舅妈连忙说道:“你知道什么了,千万别惹出事来!”

  陈光良马上说道:“不惹事,但也不要怕事。怕事,就会有事。”

  杨秀英这时候有底气的说道:“就是”

  二舅妈立即消声。

  陈光良点点头,又问陈光聪:“你有没有事?”

  陈光聪正看着表妹,连忙收回眼神,说道:“我没事”

  陈光良说道:“嗯那就都多吃菜,不要浪费食物。”

  众人吃饱后,乘坐三辆车回家。

  这一日,陈光良应邀出现在黄楚九的府邸,一同出现的还有虞洽卿、袁履登、俞佐廷、王延松、叶山涛等宁波大佬。

  只见黄楚九需要人搀扶,和众人见面,一看就是命不久矣。

  本来黄楚九遇到‘日夜银行’挤提,也不至于如此,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前两天他的长子又突然猝死,这击溃了他最后一道防线。

  “各位,都是我宁波出来的大佬,今日我邀大家前来,是希望大家看在同乡的情谊上,帮我们宁波余姚黄氏一把。”黄楚九用最后的力气,悲戚的说道。

  一代大佬,就要到了弥留之际。

  按理来说,也是纵横上海滩二十年的青帮大佬、商业大亨,哪怕是要死了,也不至于混到这个程度。

  但事实就是如此!

  黄楚九非常好色,不仅娶了几房太太(还经常光顾烟柳地),但子女却不算多,而且最能稳定家业的长子猝死,让他不得不求同乡来主持公道。

  虞洽卿这时候说道:“磋玖老弟,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我们同乡会建立的目的,旨在就是互帮互助!”

  阿德哥有这个底气,哪怕三大亨也惹不起阿德哥,因为他是总司令的‘财神爷’,没有阿德哥和陈光甫领导的‘江浙财团’,总司令做不了江山。

  当年北伐,江浙财团一共差不多是拿了4000万的军费——不算是直接给,是认购公债的形势,才一举奠定的胜利。

  不然打仗没有军费,军队在半路就得跑一半。

  黄楚九点点头,他又挪动到陈光良身边,说道:“光良老弟,当初我是有眼不识泰山,没想到今天你也来了!”

  陈光良拱拱手,说道:“磋玖公严重了,宁波同乡素来团结,不内讧!”

  黄楚九挣脱黄慧宝的搀扶,回应的拱拱手。

  这一刻,陈光良也才发现,黄慧宝不就是严人美的同学么,以前还见过一面。

  那个时候的这个少女,是何等骄傲,如今只能小心翼翼的扶着他父亲,不敢看陈光良。

  此时的大厅,不仅有宁波同乡,剩下的便是黄楚九的几房夫人和几名子女,他的三儿子去年也才结婚。

  接下来,黄楚九才说道:“各位同乡,我黄氏如今的负债不过400万,但我的家财则有600万,怎么也不可能破产。今天请大家来,是希望我死之后,请大家主持公道,莫要别人巧取豪夺的拿了这些妇孺的钱财。”

  此话一出,虞洽卿当即表态道:“这是自然,不管是谁,也要遵守法律和规定。磋玖老弟,这一点,我们宁波同乡肯定能向你保证。”

  最近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青帮三大亨’指示其门徒,挤提日夜银行,那么他们的目的,想必就是吞并‘大世界’了。

  虞洽卿表态后,其余宁波大佬也纷纷表态,包括陈光良也受感染,加入其中。

  很简单,今天的黄楚九,说不定哪天也是他们宁波的另外一人,如果这个时候都不站出来支持,那同乡会有必要存在吗?

  黄楚九见状,总算起色好了一些,随后说道:“我希望大家组成一个处理善后事宜委员会,能保护我的妻儿们应得的利益。”

  这个时候,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先成立一个‘委员会’,至少能让自己的财产,不会不翼而飞,自己的子女得到应的的利益。

  虞洽卿说道:“行,我们今天在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我当这个会长。”

  黄楚九再次挣开搀扶,深深的鞠躬。

  众人也是连忙扶起他,随后便叮嘱其家人好生照顾,才陆续离开。

  第二天,就传来黄楚九死亡的消息,一代枭雄就此烟消云散。

  由虞洽卿带头组成的‘善后事宜委员会’也正式成立,他们做的第一个决定,除了日夜银行宣告破产,交由徐永祚处理外,其余项目照常营业。

  期间,陈光良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毕竟在陈光良看来,这个委员会并不是保证黄氏的产业‘扭亏为盈’,而是保证黄氏的财产不会无缘无故的被人侵吞。

  另外一边。

  黄金荣邀请杜月笙、张啸林前来吃饭,商议侵吞黄楚九产业的事情,他当然是看重大世界这个产业,对其它产业并不感兴趣。

  “杜先生,现在宁波帮组成了一个什么‘善后事宜委员会’全权处理黄楚九的产业,你说我们该如何办?”

  杜月笙轻押一口茶,随后轻松的说道:“恩师,这个宁波帮毕竟是经营正当生意的,哪里懂经营大世界。当然了,黄楚九这也算下了一步好棋,至少保住了后人的生活无忧。”

  黄金荣用遗憾的表情说道:“难道大世界注定与我无缘?”

  杜月笙自信的笑道:“恩师莫要急,我已经让人安排,去让那些债权人围堵上门,届时这黄氏的产业就应该由债权委员会管理。宁波帮再怎么帮忙,难道还打算替一个死了的同乡还债不成。只要债权人人接管黄氏的产业,到时候你就好插手了!”

  黄金荣焕然大悟,说到:“杜先生还是高啊!”

  债权人是一群什么人?

  牛鬼蛇神都有,他们不管大世界值多少钱,只要马上能拿到一点钱,不至于血本无愧便是。

  所以说,虞洽卿只让日夜银行破产,而让黄氏产业继续营业,其实也是一个失策。

  当然了,就像杜月笙说的那样,宁波同乡的帮助也是有限的,最多就是不让人直接侵吞黄氏的产业。

  1月下旬,长江地产旗下的‘新城花园’开始交付,迎来沪市的各大媒体和名流的关注。

  新城花园是沪市最大的住宅社区,足足六百户人,常居人口四五千人。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一层楼已经炒到1.5~2万大洋。

  地段、配套设施,都是无可挑剔的存在,更配备24名安保二十四小时巡逻,以及一个完善的物业管理处。

  “老板,按照我们的规划,这排商铺全部是今天开业,而且都是各个行业的翘楚。你看这家老隆兴本帮菜,在沪市也算有名的餐饮,还有这家药房这是长江出租的分店,大家叫车也方便。”郭德明高兴的介绍道。

  一排商铺,果然已经全部开业,包含了新城花园居民的‘衣食行’等方方面面。当然这些商铺,汇聚在南鲸西路、北平西路、泰兴路,是在社区的外围。

  “社区的入住率怎么样?”

  “95%以上,足以支撑这周围的商业配套。甚至包括香格里拉饭店,都会因此受很大的益处。”

  600名住户,哪一家不是有钱人,他们之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旧式官僚、军阀、商人等,都是来沪市躲避灾难的。

  而新城花园三面临街的商铺一共是24户,商铺每户最低使用两层,最高使用三层。

  “这片区域也因我们而繁华啊!”陈光良感叹道。

  郭德明也很有感触的说道:“一旦香格里拉饭店开业,这片更是繁华,而新城花园则属于闹中取静。”

  可以明确的是,‘香格里拉饭店’在三十年代,将和华懋饭店齐名,包括再过四五年开业的‘国际饭店’。

首节 上一节 172/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