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182节

  他的财富,已经超过刘鸿生这样的实业巨商,甚至超出很多。

  像刘鸿生虽然资产可能近千万,但负债也是高达好几百万,一旦遇到1933~1935年的华夏经济萧条(白银外流,到处缺钱),刘鸿生的商业帝国便会摇摇欲坠。

  反观陈光良,去年巅峰时期持有1250万的‘现金流’,其后虽然投资很多,但几乎没有什么负债。

  说是刘鸿生的两倍财富,都说得过去。

  归根到底,地产和金融是最赚钱,实业最占用资金。

  好在陈光良投资的实业,赚钱的希望非常大。

  仅隔几日后,陈光良召集所有旗下企业的高层,在香格里拉饭店的三楼行政会议室开会。

  长江地产的郭德明、陆元台、严宽.长江物业的梁风.长江钱庄的吴新河、胡金顺长江出租车的梁孟起、许业广、郑文生长江车行的何向东环球航运的赵铁毅环球贸易的吴浩.维他奶的陈世源、吴广生、王统照香格里拉饭店的高志超

  几十名管理层,汇聚在一起。

  陈光良坐在主席位上,认真的说道:

  “这次召集大家来,是鉴于我旗下的企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庞大,我管理起来开始有些吃力。所以,我决定对各家企业的财务进行如下的安排。”

  “首先,长江钱庄将在今年完成从钱庄到银行的转变。”

  “其次,长江钱庄将马上成为各企业的收支中心,发挥调剂作用,类似托拉斯组织。”

  “最后,是关于人事的安排。长江钱庄的会计部主任由郭德明担任,财务部则由吴新河担任,尽快对各家公司的财务进行调研。”

  原本,陈光良查账需要一家家去查账,而经过改组后,长江钱庄就可以对各家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管、调度。

  打个比方,陈光良为了投资环球航运,40万美金陆续打入环球航运的账户上。有了‘长江钱庄’这个托马斯组织后,那环球航运的支出,则可以由长江钱庄代为支付。

  郭德明首先问道:“只是财务上的关系,称不上托拉斯组织。托拉斯组织包括行政管理、人事调度、资金调拨、物料采购、仓储和运输等没有集中起来,由中枢机构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确实如此。

  陈光良则说道:“一步步来,这么多企业的融合,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先在财务上保持统一,后续再徐徐图之。”

  他也想建立一个财团,但现有的规模和人才,还不足以支持。

  所以,接下来他打算先筹备‘私人银行’,逐步将各家企业的财务关系笼络在一起。

  见陈光良如此说,大家也纷纷附和。

  随后,陈光良继续说道:“长江钱庄改组后,除了对今天来的企业进行财务统一外,还需要对我旗下的合资企业,包括东方报社、捷瑞煤气、同昌车行、东方煤矿(贾汪煤矿)进行财务监督和调查另外,我们要摒弃旧式账房的体质,采用新式会计制度,充实会计财务人才,这是接下来所有企业都要做的事情。”

  “明白”

  这次会议对‘长江财团’来说,将是一个划时代意义,也可以说是‘长江财团’的开端。

  会议过后,各家公司很快行动起来。

  陈光良决定办银行,自然首先要有人才加盟,他原来的属下已经完全不够用。

  他有工商界的地位优势,将渴望人才加盟的需求一讲,自然有工商界的好友帮忙介绍。另外,他长期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金城银行、四明银行等合作,也知道该向他们挥舞一下锄头,撬走一些银行人才。

  除了人才之外,自然也需要有知名人士来担任董事,这个也不难。

  长江钱庄。

  郭德明也搬到这里工作,开始和吴新河一道,整顿陈光良旗下企业的财务。

  “老板,账面价值110万的公债已经全部抛出,亏损11.5万。”胡金顺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汇报了一个消息。

  陈光良莞尔,说道:“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亏钱,不过应该不能算在经商上。”

  胡金顺迎合的说道:“当初老板你认购这批公债后,第一时间就在市场卖空公债,说明您根本不看好这个市场。说到底,只是您不得不认购而已!”

  陈光良没有较真,而是说道:“这些先不去管他了。最近,你除了继续关注公债、标金行情之外,还需要关注一下棉纱期货交易,有机会我会入场的。”

  投机,永远是最赚钱的!

  陈光良为什么突然要将公债甩卖掉?

  毕竟自从去年9月18日,东北军帮助蒋,中原大战也以蒋胜利为结果后,公债其实已经稳定下来。

  不过陈光良却知道,今年6~8月先有‘江淮大水灾’,9月又有‘9·18事件’,这公债注定还会迎来继续大暴跌,差不多年底能有面值的50%就不错了。

  明年还有‘1·28事件’,公债继续暴跌,跌至面值40%。

  介于此,陈光良抓紧斩仓才是正理,亏损11.5万就当为国家贡献了。

  更何况,明年2月份开始,陈光良大可考虑抄底公债,毕竟1932~1937年属于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阶段。“棉纱期货交易?这个可是受那些棉纱大户操纵厉害得紧,贸然入场,怕是风险很大!”胡金顺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醒道。

  虽然说,老板如今在标金、公债市场表现亮眼,但这两个市场,很难受人操控。

  但棉纱期货交易,确是哪些棉纱大户操纵严重的地盘。

  陈光良笑道:“没关系,我有把握,你先去打探一下消息。”

  胡金顺见状,只能说道:“好的”

  其实陈光良只是想操作一把就走,绝不逗留。

  因为918发生,代表着棉纱市场失去东北市场,跌是大势所趋。

  如今陈光良投资那么多实业,如果不在‘投机’中找钱,那么他怕是抗风险能力很差。但如果只进行‘投机’,那么他又没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很容易造人宰割。

  相辅相成,都必须要去做。

  今年(1931),陈光良仅靠着‘英镑贬值’、‘棉纱暴跌’,就可以赚上百万大洋,这是实业家不敢想象的利润。

  别看刘鸿生这个实业大王很了不起,但实际上他的大中华火柴厂、章华纺织厂、水泥厂等,基本到了三十年代是亏损的,也只有中华码头、煤矿能盈利一些,但也不多。

  实业家都艰难得很。

  反观陈光良,一路走来,在地产和金融中赚的财富,足以是很多巨商一辈子的财富。

  程霖生两代人积累2000万财富,结果被他亏损完毕;黄楚九奋斗几十年,资产不到千万,而且最后落得资不抵债,家人拿着几万大洋度余生;

  陈光良的座右铭就是——想做实业,得先从金融下手。

第220章 麻烦

  5月下旬,民国政权发生‘宁粤对立’事件,粤省行政长官的陈铭枢被‘军阀’陈济棠驱逐出粤省。

  一时间,陈光良倒是有些担心‘粤省糖厂’的事情来。

  不过想来这笔投资也不可能打水漂,不是陈光良相信陈济棠,而是陈光良笃定粤省方面不敢吞掉‘江浙财团’的半数股权,道理很简单——粤省的糖,它要到上海来销售。

  没有上海工商界的支持,粤省的糖就很难在上海,乃至江浙,去和洋塘竞争。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陈光良算得上‘华夏现代化糖业’的奠基人,多少也是有点舆论影响力的;另外,粤省投资六家工厂,江浙财团也不过是占第一家的50%股权,这个蛋糕也不算大。

  综合种种原因,陈光良并不慌张,而是静观其变起来。

  这天。

  陈光良邀请虞洽卿、俞佐廷、秦润卿、张公权、徐新六、胡孟嘉、严智多到香格里拉饭店的行政会议室,‘老臣’郭德明也出席这次会议。

  “感谢各位这次的盛情赴约关于成立银行的想法,我已经是考虑了一整年,直到今天我才下定决心,特邀大家来指导一下晚辈。”

  ‘宁波商会会长’兼恒巽钱庄的总经理俞佐廷,当即笑道:“十年前的‘金子大王’王伯元,接手垦业银行;十年后的‘金子大王’陈光良,又自己开银行。看来在金子里面发了财,都想着开银行。”

  俞佐廷,当年还是垦业银行总经理,后来才是王伯元接着办的。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陈光良在这一波炒金中大赚特赚,已经不是秘密,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赚了几百万大洋。

  虞洽卿也说道:“我们都很好奇,银行叫什么?资本额是多少?”

  陈光良自然不怕他再抢下注册,所以说道:“叫平安银行,资本额100万,是一家小银行。大人若是有意入股,我举手欢迎。”

  虞洽卿说道:“这个资本额,我们也不能喧宾夺主,我干脆认购5000两。”

  大家也明白,陈光良将平安银行视为‘私人银行’,所对入股不甚感兴趣,结果纷纷只是认购5000两;严智多作为陈光良的岳父,则认购了3万两;郭德明这几年分红颇多,也认购了5000两。

  最后的股权下来,陈光良持股93.5%,严智多3%,其余七名股东持股3.5%。

  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筹备工作组,俞佐廷和秦润卿替‘平安银行’起草章程,接下来就是招兵买马。

  所谓招兵买马,自然不是‘登报招聘’,而是有三个渠道:

  第一个渠道:一众董事向陈光良推荐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夏高翔,担任经理;又推荐国货银行的叶熙明,担任协理。这是两个重要的工作岗位,相当于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而这两人不仅是老牌银行的高层,也是有出国留学经验的金融人才。

  第二个渠道:自然是接下来陈光良继续拜访工商界的朋友,让他们推荐一些人才加盟。

  第三个渠道:陈光良打算去中华职业学校、上海中学等学校,去招募高等中学(高中)招募毕业生,培养自己的人才。

  一番商量之后,陈光良则邀请大家去包厢里吃饭,感激大家的相助。

  ‘平安银行’即将登场,‘平安保险’自然也会诞生。

  南鲸国民政府决意振兴民族航运业,在全国设立五个航政局,分管内河及沿海航线。

  这正是航运的机会!

  陈光良来到中华码头南栈(董家渡)的附近,这里有环球航运的机械厂,专门负责环球航运的轮船保养和维修。

  同样,在中华码头南栈的附近,环球海事学院已经建立起来,初期招募的五十多人,已经在学习理论知识。

  “老板,陈顺通有意购买我们的金山轮,他出价30万大洋。”赵铁毅在陈光良考察时,透露出一个消息。

  目前,金山轮依旧走的是‘上海至大连、营口’航线,而且主要是运送大宗商品为主。

  陈光良说道:“那他能接受7月底交付吗?”

  因为已经买到六艘十年龄的4000~5000吨的更好货船,所以陈光良就放出金山轮要出售的消息。

  而且,环球航运的船本来就多!

  赵铁毅说道:“能,他很眼热金山轮,就是八月九月他都能等。他目前的那艘船,一直在上海和威海航线运营,业务做的也不错。”

  金山轮在环球航运服役已经近半年时间,也是立下汗马功劳,赚了差不多7万大洋。

  仅维他奶的大豆运营,前后就已经跑了三趟,当然运费照给的。

  所以这航运其实运作起来,也是很赚钱的,关键是业务。

  “那就答应他,不过船名得是我们的。”

  “这是自然”

  金山轮不仅为环球航运赚了钱,还为环球航运积累了经验,若不是手中一下增加六条大船,陈光良还真舍不得卖!

  当然卖也是卖了一个高价,他们买成26万,现在卖出30万,还赚了四万大洋呢!

  随后,陈光良考察了‘海事学院’、‘环球航运修理厂’,指出一些问题,才满意的离开。

  海事学院招募的‘实习海员’,只包吃住的,而且第一年都不付工资;一年实习期满后,会签署一份五年合同。

  学习并不是一直在岸上,很快船一到,就会在船上继续学习;到岸后,又会继续学习。

  总之聘请了老师来教,自然是希望能真正培养出‘中高级海员’。

  回到写字楼。

  陈光良又和管理层开会,商讨新船到后,航线的问题。

  第一条航线:上海至青岛、天津。

  第二条航线:上海至厦门、汕头、广·州、香港。

  这两条航线,连招商局都还没有‘固定航班’,正值南鲸政府决定发展航运,环球航运可谓适逢其会。而且,这两条航线,环球航运是准备四艘船的。

首节 上一节 182/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