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凌晨,数十名日侨青年同志会成员趁夜放火焚烧了三友实业社,又砍死一名、砍伤两名前来组织救火的工部局华人巡捕。当天下午,田中隆吉煽动1200名日本侨民在文监师路(塘沽路)日本居留民团集会,并沿北四川路游行,前往该路北端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要求日本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途中走到靠近虬江路时,开始骚乱,袭击华人商店。
1月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声称SH市长如果对松井所提4点要求不做令日方满意答复,日本海军将采取“适当行动”。
翌日。
陈光良来到闸北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总厂考察,其董事长张元济陪同。
期间,在一处安静的地方,陈光良凝重的对张元济说道:“筱斋公,你可知道商务印书馆已经很危险!”
张元济一愣,随即说道:“陈先生,何出此言?”
陈光良当即说道:“日本可能准备对上海发动战争,而他们的第一个轰炸目标,便是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毁坏我华夏的历史和文化!”
张元济不可思议的看着陈光良,要知道,此时很多人都认为——日本此次寻衅滋事,不过是为了掩盖在东三省设立伪满洲国的途径,不可能真正对上海发动攻击。
“这,陈先生的消息渠道可准?”
“我没有消息渠道,是根据最近发生的事件,进行一个分析,日本需要一场小范围的侵略战争,在为他们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以转移国际视线,使日本对东北地区的侵略与控制行动能够顺利进行。所以我建议,马上将这里的重要的资产转移到租界,待这次事件平息,再回归。”
张元济一时间有些犹豫起来,随后他说道:“这里全部藏书46万册,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35000多册;中国最为齐备的各地方志2600多种,共25000册.如此庞大的珍贵,转移的风险?”
“筱斋公,糊涂啊!你都知道正规无比,难道日本人不知道嘛?我要是日本人,第一件事就轰炸这里。再说,我当年预测世界金融大萧条,难道你还不信我?退一万步来说,两种风险取其轻,如果这里真被付之东流,你岂不是民族的罪人!”
张元济呆住,陈光良此人的社会地位,根本没有必要骗他,为人处世,更是被人称赞。
“只是这一时间哪里有地方容纳那么多书籍,陈先生有没有办法?”
陈光良放下心来,就怕没人信他,好在他人品和信誉值得让人相信。
“我长江出租车旗下有一支卡车队,有二十辆卡车,可以赞助。我旗下的时代电影院正好建筑完工,那里的面积非常大,可以借给你们占用。我们以一个月为期,没事便运回来。关键现在,你要秘密安排,已经有日本特务盯住这里,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来破坏。”
张元济马上说道:“好,多谢陈先生的这次帮忙,我马上安排。我也是东方图书馆的负责人之一,一并准备转移。”
陈光良果断说道:“好,我马上车队待命,另外我的车队都配备持枪安保,路上绝对安全。后续,你们多安排人看守,我会让那边的建筑队马上撤出。”
“好的”
张元济紧急行动起来,陈光良也已经安排卡车队待命。
见张元济相信自己,陈光良也感到庆幸——要是此人顽固不化,那真是民族的灾难。
据他所知,前世,商务印书馆资产损失1630万元以上,占总资产的80%。最令人痛惜的是东方图书馆的全部藏书46万册,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35000多册;中国最为齐备的各地方志2600多种,共25000册,悉数烧毁,当时号称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图书从此绝迹人寰,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劫难。有学者认为:火烧圆明园和商务印书馆被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
就算陈光良不知道这段历史,但他只要知道‘一二八事件’,以及这一世见识过商务印书馆的重要性,也会提出建议。
1月24日,日本特务机关派人放火焚烧了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在上海的住宅,诬称是华夏人所为。
时间一步步到来。
陈光良陪张元济、王云五等人,考察了时代电影院的建筑,昨日这里被紧急打扫。
看着庞大的电影院空间,大家对这里也是非常满意。
王云五对陈光良诚恳的说道:“陈先生,您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当初你对国际经济形势的预判,对我国经济影响很大;这一次,你又是华夏少有清醒的人,预判日本会轰炸上海,发起战争,向我们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示警,非常感谢你!”
众人此时已经是半信半疑,但甘愿冒着‘小风险’转移重要书籍。
陈光良说道:“不敢当!只要大家相信我,我反而会感激大家的决定。据悉,日本的航母已经抵达沪市的海面上。大家要知道,航母最大的作用就是移动机场,从上面起飞的轰炸机,很快可以将闸北轰炸一片废墟。”
众人吓一跳。
张元济连忙说道:“闸北是上海的工业重地,若真是如此,那.”
陈光良说道:“这事不能有百分百的发生,书籍方便运输,那些工厂又怎么会去赌?”
众人哑口无言。
张元济马上说道:“今天我们便开始转移,一定不要再浪费机会了。”
说罢,他马上去安排。
昨天,他将事情告诉同事等后,又经过一轮的讨论,当然也终于在准备行动。
与此同时。
陈光良在沪南的工厂、制片厂,也一律拆卸贵重设备,运往租界。
陈光良原本认为沪南不会被轰炸,但是他谨慎的性格让他做出决定,将维他奶、时代电影院等工厂的设备,全部拆卸运往租界。
殊不知,正是他谨慎的性格,为他减少了不少损失——他口中的‘沪南’,又叫做南市区,也在轰炸的范畴,只是没有闸北那么惨烈而已。
而且陈光良知道,他在华界的工厂,说不定就在轰炸的范畴,他可是反日坚定派。
第239章 躲过一劫
陈光良带着严人美、杨慧、陈光聪三人,来到霞飞路的一幢洋房。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暂时住这里!”
三人一愣,不知道为何突然要搬家?
严人美问道:“怎么突然就要搬家,也不提前准备一下?”
陈光良说道:“不是搬家,是临时住这里。我观最近几天的形势,怕是日本人要进攻上海,鉴于我以前对日本的态度,我担心威海路那里会被日本人放冷炮。”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陈光良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赌博。对待一般的特务,陈光良自认为他有足够的手段自保,但对于天上掉下来的炮弹,那人还是很脆弱的。
严人美一听,立即支持道:“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在这里住一阵是好事。”
杨慧也连忙说道:“我马上收拾一下!”
陈光良笑道:“大家也无需担忧,悄悄的入驻便是,威海路那边的房子正常安保,我们低调的住过来一阵便可。”
“好”
大家再无疑问,马上看了一下新家。
陈光良为什么选择霞飞路的房子,而不选择愚园路的房子,因为愚园路在租界的外围,依旧不算保险。
而法国和日本的关系更好,法租界更安全是事实。
一番安排后,陈光良便离开,剩下的事情交给家人处理,他还有很多布局。
在愚园路的安保公司基地,陈光良将周兴高、林峰这两个最信任的人喊来。
“这里有五十七个信封,你们替我交给信封上的企业和单位的负责人,但尽量不要暴露自己,并叮嘱是非常重要的信件,以后也不能说是我的安排!”
两人接过信封,也没有问多余的话,直接齐口说道:“好的,我们马上去办!”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凡事天注定,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办即可,也不用紧张!”
“好的”
随后,两人便出去办事。
信封里面的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分析一下从‘日僧事件’开始,便是日本的阴谋,以及当前上海的形势,断言日本可能近期轰炸闸北和沪南,要上面的企业考虑转移一下设备和重要资产,并低调保密进行,以免遭到日本特务的破坏。
陈光良并不担心暴露自己,毕竟他是根据已经发生的事件分析来得出的建议,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建议。
本来,他还想在报纸上分析一下,不过想着南鲸方面的态度——觉得日本只是在恐吓,严令十九军不要发生冲突;介入南鲸方面的态度,陈光良决定还是不要对着干,只能私下干。
在这个时代,陈光良的性格固然还有‘自私’的一面,但已经融入这个时代,又岂会不做做自己的贡献。
损失那么多的财产,能挽回一些是一些,这个民族的磨难已经够多了。
虽然挽回的是资本家的财富,但如果资本家的工厂都没有了,又拿什么来养活工人呢?
而且,上面一些单位是上海无线电厂、学校等。
吴淞永安第二纱厂。
郭琳爽急匆匆的赶来,厂长郑如宏递给他一封信。
“老板,这事我实在做不了主,特意紧急邀请你前来磋商。”
郭琳爽急匆匆的赶来,只因为郑如宏在电话里说有万分紧急的事情,他自然不敢耽误。
随即,他看起信来。
“送信的是谁?”
“据下面的人说,送信的人刻意压低帽子,所以并不知道身份。而且这内容是印刷上前的,更无从得知。”
郭琳爽在办公室里来回的踱步,犹豫不定起来。
“存栈的财务清单准备好了没有?”
“啊,我马上去准备!”
“快点”
“好”
不一会,郑如宏匆忙回来,拿出一沓资料。
郭琳爽麻烦翻阅起来。
“存栈棉花.存栈原箱纺纱机器价值近200万.”
郑如宏问道:“老板,你的意思是搬走存栈的货物,以防万一?”
郭琳爽又看了看信,嘴里说道:“这个人有打印机,说明身份有一定的地位;分析得又非常到位(日本在北方的航母已经停在上海的海面上),风险非常的高。只是搬工厂影响太大,而且也不一定来得及,所以我们只能考虑将存栈的东西先搬到租界去。”
郑如宏说道:“只是,租界哪里有仓库给我们?”
郭琳爽果断说道:“搬到我的别墅里,最多半个月时间,就能确定事情的真伪。对了,这信上有建议最好夜间搬,尽量避开日本特务,那就今天晚上行动。”
“好的”
如同永安第二纱厂一般,荣家等的工厂也得到警示。
大家基本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念头,先开始转移一批方便转移的设备和原材料。
一时间,在闸北火车站的存栈里,夜晚开始频频搬走东西。
日本人并不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首先是夜晚,其次平常也会有卡车行动,最后他们自身都可能没有得到什么命令。
当然,也有少部分工厂和单位相信南鲸方面的预判,所以并没有理会;亦或者,只是试探性的转移一些。
还有部分工厂虽然没有被通知,但也被连带关系的工厂通知,又逃了一些资产。
1932年1月27日,村井向华夏上海当局发出最后通牒,南鲸国民政府和上海各界的纷纷要求——SH市行政长官吴铁城全盘答应日本的无理要求。
这一刻,很多上海各界慌了,因为在这时候,‘日本不可战胜’的阴影比较严重。
团结归团结,但真正涉及上海会不会卷入战争时,有钱有势的人更倾向‘平息日本人的愤怒’。
但有的时候,不是你示弱,敌人就会可怜你的。
在时代电影院,陈光良正在张元济等人的陪同下,参观转移的珍贵书籍。
张元济感激的说道:“这次要不是陈先生提供的卡车队,以及这个电影院,我们真没有这么快能转移这批宝贵的书籍。”
陈光良故意说道:“就怕现在吴市·长答应日本人的要求,让大家白跑一趟。”
张元济马上说道:“陈先生,不管这次事情会不会发生,我们都视你为我们的恩人,毕竟就像你说的一样,不该将华夏的文化,置身于风险之中。”
陈光良这才满意的说道:“筱斋公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事实上,就算吴市·长答应日本的请求,这场战争也不可避免,因为日本目的没有达到,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张元济等人顿时担忧不已,张元济更是说道:“难道日本真要占领上海?”
陈光良这时候又说道:“我让人到处打听一下,觉得日本目前的兵力配置,应该不可能占领得了。前提是,十九路军真正的抗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