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45节

  那么明年至后年(1934~1935),租界的地产也会大跌一波,陈光良个人虽然不至于抄底,但旗下的企业可能会,例如平安银行。毕竟存款是客户的,不能转移至香港。

  这一天,陈光良在香格里拉饭店,和杜月笙小聚。

  席间,杜月笙试探性的问道:“光良,这公债能涨多高,你有没有个准信?”

  陈光良笑道:“我知道杜先生每逢年底,必然花钱的地方很多,不妨就今年底抛出。”

  杜月笙被陈光良看出‘缺钱的窘迫’,也不在意,反而这次多亏陈光良,让他的中汇银行赚取了近百万的利润。

  中汇银行此次投资公债,一共是300万,不算多,毕竟实力远没有陈光良的平安银行雄厚。

  另外一方面,杜月笙自1932年起,彻底退出暴利的烟赌两行(法租界总董换人,扬言打击烟赌行业),收入应声大幅下降。可是,来钱的渠道变窄了,花钱的渠道却和原来一样宽,他根本停不下来。因此,每到年关,对杜月笙来说,都是难过的一关,手头没钱打点各路人马,他有时会急得直跳脚。今年(1933)春节,对杜月笙来说,便是是最寒冷的严冬。传说,他向中国银行总裁张公权借款30万元,被张一口回绝了。

  当然,这不是事实。恰恰相反,张公权一口答应了。

  而且其他银行听说杜闹饥荒,争先恐后表示愿意借款。经过一番商议,最后由中国、交通等四家银行共同出资,抵押物是杜家的房产。

  房契被裹在一张报纸内,黏合处盖有杜的图章,由中国银行代为保管。报纸里头是不是真的有房契?没有人拆开查验过。也就是说,一张报纸盖个章,就可以借出30万元来,这一点,是让杜月笙最为自豪的。

  不管怎么说,杜月笙虽然当初很赚钱,但他也是出了名的会花钱,不说手下一群门徒要打点,就是每年的慈善捐款也是不菲。

  不然,杜月笙为什么后世到香港,也就10万美金。

  “好,这次拖你的光,赚了不少钱。”

  “杜先生客气,你也一直帮了我不少忙。”

  两人的交往,大多就伴随着利益来往,但关系确实一直不错,鲜有利益冲突。

  随后,杜月笙突然说道:“你知不知道,顾竹轩已经托关系,就准备出狱!”

  说完,他看着陈光良,想从其脸上发现点什么。

  只可惜,陈光良面色平静的回道:“这是好事,吃一堑长一智,顾先生以后行事,一定不会那么鲁莽了!”

  杜月笙不由得佩服陈光良年龄虽然小,但胆量却很大,丝毫不担心顾竹轩出狱后,找陈光良这个‘主谋’算账。

  虽然说,当初顾竹轩入狱主要的原因——是属下王星高反水,而促成这件事的,正是三大亨。

  但三大亨毕竟是‘一荣俱荣’,而且势力更庞大和复杂,顾竹轩若是找人报仇,陈光良比三大亨更容易点。

  当然,杜月笙也明白,顾竹轩也不敢找陈光良复仇,毕竟陈光良如今是南鲸政府的红人,掌握招商局的‘官商’。

  “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我嘛,这种事我处理更合适!”杜月笙随后主动说道。

  “行,真有是,我一定来找杜先生帮忙!”陈光良也没有拒绝。

  杜月笙存人情,他偏偏就不会欠杜月笙的人情。

  所以每次杜月笙帮了他,陈光良就还他的人情。

  而如今陈光良也算根深蒂固,自然找杜月笙帮忙的事情,也很难得。

  和杜月笙结束聚会后,下午陈光良就在香格里拉饭店办公,高志超、李新力向他汇报了饭店的情况。

  高志超首先汇报道:“老板,据说百乐门将在年底营业,经营舞厅的同时也兼营饭店。”

  陈光良问道:“对我们影响会有多大?”

  高志超则回道:“影响会有一点,但我们香格里拉饭店可不怕竞争.如今香格里拉饭店在上海滩,和华懋饭店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两家属于第一梯队的饭店.当然,百乐门主营舞厅,对我们一楼大厅的经营,肯定是有影响的。”

  香格里拉饭店的一楼,舞厅一直是上海滩高雅、豪华、浪漫的代名词,就连‘蹩脚’维多克·沙逊爵士(华懋饭店的老板),也经常来参加跳舞。

  当然,陈光良也明白,百乐门的开业,肯定也会对香格里拉饭店有一些影响的。

  不过他很快又想到一名高招,他说道:“英国的一名作家,在伦敦出版了一本书《消失的地平线》,这里面围绕着香格里拉,写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你们去联络东方报社,让其找人翻译这本书,并在沪市出版。这叫联名,报社可以获得出版利润,我们饭店可以获得更大的知名度。”

  高志超、李新力眼前一亮,要知道,香格里拉饭店自成立以来,本身就是充满了文化浪漫元素。

  “好,我尽快去联络。”

  随后,李新力向他汇报了饭店的客房入住率,今年继续保持着90%以上的入住率,堪称赚钱利器。

  住在香格里拉饭店的客人,可以享受新奇的下午茶、自助餐厅、西餐厅、酒吧、舞厅、图书馆这里被称之为‘极乐园’。

  陈光良对香格里拉饭店很有感情,以至于他不打算在1941年出售股权,而是打算抗战结束后,先第一时间恢复香格里拉饭店的经营,再在1946年出售股权。

  他的股权虽然出手,但要保证香格里拉饭店一直经营至新华夏建立。

  数日后。

  菲律宾传来消息,东方足球队六战五胜一平,振奋爱好华夏体育人士的心情。

  与此同时。

  顾竹轩走出监狱,重见天日,此时的他,脸上再也不复当初的傲气。

  前来迎接他的,不仅有家人,当然也少不了江北帮的头目们,一众人簇拥着顾竹轩前往饭店摆酒。

  席间,难免有江北帮的头目扬言道:“四爹,要我说如今你也算出来了,是不是一些帐也该去算算了!”

  顾竹轩连忙说道:“打住,没有什么账需要算,现在我们江北帮要低调行事,切不可再被人抓住把柄。”

  他虽然在监狱里,但对外面的消息自然一清二楚,知道‘三大亨’和陈光良,他现在是一个也得罪不起。

  不过想起闸北地产的事情,他心也在滴血,若早一点能得到陈光良的指点,他也不会亏损近一百多万大洋。

  巅峰时期,他在闸北的地皮价值近百万,包括上面的物业便是近两百万;但自从‘一二八事件’后,闸北的地皮物业一落千丈,地皮最低竟然只值个200大洋一亩,他在火车站附近的地皮也与一千多大洋一亩,回到了1927年时。

  一切皆因为在那场战争中,闸北的商业几乎被炸毁,且人们普遍存在恐惧的心里。

  闸北跌价最狠,其次是虹口、江湾。

  沪南,算是华界最贵,影响最小的地区。

  另外一名头目抱怨道:“四爹,现在我们江北帮日子不好过,租车行被陈光良削弱不少,且军心涣散,最重要的是租车行现在租金便宜;天蟾舞台,也遭到黄金荣等人的打击,生意一蹶不振.”

  诸多生意,竟然没有一个好的。

  原来顾竹轩入狱后,陈光良首先瓦解了顾氏车行,先是买下500辆大照会,其后弄了个四年后‘免租金’;如此一来,顾氏车行剩下的1000多辆黄包车,也因为这些原因而导致人心涣散,最后还是以降低租金来挽回江北人的团结。

  如此一来,顾氏车行自然也是利润锐减。

  顾竹轩不像陈光良这样的正经商人,他还需要养很多同乡和门徒,开销自然也不小。

  与此同时,黄金荣等人也继续挖天蟾舞厅的墙角,很快让天蟾舞台经营不善,很难赚到钱。

  至于其他的茶馆、饭店,本来也就不是很赚钱的生意;其余,还有一些航运投资等。

  顾竹轩说道:“大家不要灰心,生意会逐渐好起来的,我这次出来,就是团结大家,一起赚钱。”

  “好,有四爹这句话,我们江北帮依旧威武。”

  “对,四爹既然出来了,那我们江北帮就会更加的团结。”

  顾竹轩笑了起来,虽然不敢再和陈光良和三大亨争锋,并且打算低调下来,但是生意该做的,还是要继续做。

  此次顾氏元气大伤,财富锐减,但不至于像黄楚九那样破产。

  而且顾竹轩虽然被人逮到把柄,但毕竟还有个厉害的同乡,也不至于被人直接的收拾。

  他入狱,是因为陈光良和三大亨联合起来,向法院进行控告他绑架勒索未遂,是走正规程序来完成的。而且入狱后,顾氏的财产也得到正常的保存。

  哪像黄楚九,原本六百万的资产(负债四百万),最后家人仅每房得到4万大洋的生活费。

第279章 被发现

  时间匆匆,转眼5个月过去。

  1933年10月底。

  外滩9号,招商局大楼。

  招商局秘书处的郭德明匆忙的来到总经理办公室,说道:“老板,宋仔文辞职财政·部长了!”

  陈光良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计,说道:“消息属实?”

  郭德明点点头,说道:“南鲸方面传来的消息,最近两天中常会估计就会决议。”

  跟了老板那么久,他明白老板是不想卷入‘官商’漩涡中的,而老板在南鲸的靠山是宋仔文,一旦其下台,老板怕是也会生出退意。

  陈光良思考一番后,说道:“TV这个人是反日亲美的,总司令和汪精卫是比较倾向和日本合作,再加上TV一直想搞好经济,反对增加军费去‘剿’。两人之间看来是闹矛盾了,怕是这次宋仔文注定要卸任财政部了。”

  郭德明当即说道:“老板也该功成身退了。如今白银涨幅七成,美元贬值三成(以黄金作为参考),招商局的债务相当于减半。再加上去年庚子赔款兑现的400万两白银存款,招商局明年初的债务情况,仅需两年即可还清。”

  如今,白银已经涨至每盎司44美分左右(1盎司28.35克),华夏每两相当于48美分(一两31.5克)。

  招商局欠花旗银行的是400万美金本金,及两年利息约65万美金。

  这就意味着,1000万两白银足可以还清(大洋就是1400万大洋),相当于少还600万大洋。

  与此同时。

  招商局手中有一笔退回来的‘庚子赔款’,被陈光良在年初就兑换成400万两白银;今年盈利300万大洋以上,合计210万两白银以上。

  相当于,以目前白银的价格,招商局用今年的存银还债,那么明年债务仅剩下400万两白银,即600万大洋。

  这样的债务,招商局仅需两年就能正常还清。

  陈光良说道:“这白银怕是得涨到50美分每两以上,招商局的债务确实不再是压力,还有实力进一步扩张。另外,我虽然无意眷恋招商局总经理一职,但TV一离职,我也离职,显然太过明显;而且,朱家骅尚且在交通·总长位置上,有他照看,倒也无需担忧。一切,等到明年再做决定!”

  白银还要涨一波,所以大可不必急着还债。

  郭德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老板,我想去留学深造一下!”

  他看见曾经的同事陆元台,今年下半年去美国留学深造,便也打起了这个主意。

  毕竟,他仅是国内大学生,学历上多少有些吃亏。

  如今他虽然深得老板信任,但在工作岗位上却比较尴尬,长江地产已经是暂停投资,且自身也是人才济济;他有心去平安银行工作,但又觉得自己没有留过学会比较吃亏。

  陈光良说道:“好,你准备一下,明年正好去留学,留学费用由长江地产出,公司也会照顾你的家人。”

  郭德明连忙说道:“跟着老板这些年,我也赚到了不少钱,留学费用是有的。”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你们都有家人,开销自然也大,而且国外消费不比国内,开支较大。你就放心,公司资助你们留学深造,不是签卖身契,是看在公司这些年赚了不少钱,你们有很大贡献的份上。”

  郭德明回道:“留学归来,自然也是希望跟着老板继续做事。

  “好这段时间,你多准备和关注留学方面的事情。”

  “好的”

  有上进心是好事。

  一直以来,陈光良也在吸纳新的人材加盟自己的事业,同时也不会忘记和他一起打江山的老臣。

  待郭德明离开后,陈光良从办公位站立起来,站在窗户前,看着黄浦江忙碌的景象,心中也算有种自豪感。

  招商局在明年(1934)将迎来正常的发展,不仅仅是财务情况好转,而且明年的经营也会蒸蒸日上,而且明年招商局还会开辟至菲律宾、星岛的固定航班,踏入远洋海运的第一步。

  说不定,还能在1937年前,踏入跨洋海运的这一步,即开辟赴美的海运固定航线。

  当然了,陈光良的使命,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结束,他也该忙碌自己的事情了。

  两天后,果然传出宋仔文卸任财政·部长一职,继任者虽然还没有公布,但陈光良已经知道是孔祥熙。

  孔祥熙这个人,能力比宋仔文有差距,但胜在他对总司令是绝对听从。

  在对民营企业上,宋仔文多少还讲究点‘原则’,但孔祥熙可算得上不择手段,当然两人的大方针是一样的,甚至孔祥熙主要施政方案也是延续宋仔文的。

  平安银行大厦。

首节 上一节 245/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