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77节

  杨青山满意的说道:“你能适应就好,女人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更何况秀英在这边做富太太,日子能差到哪里去!”

  这时候,陈光良笑着说道:“明年让小虎也来香港做事好了”

  明年杨小虎已经18岁,虽然是表弟,但也是他培养起来的,送到学校读了八年书,多少也改变了很多事情。

  二舅妈顿时跳起来,说道:“光良,你在沪市那么多产业,就不能安排小虎一个人!我们小虎肯定是没有光聪学习好和会做事,但也算有把子力气和懂点文化,多少也能做点事吧!”

  陈光良坐在沙发上,说道:“说到,这个就看你们的意思了,在沪市工作也行。”

  不急于一时安排到香港来,甚至二舅夫妇和杨小虎可以在租界生活到1940年,再来投靠香港的女婿一家。

  下午,陈光良便来到平安银行大厦。

  看到这座大厦,陈光良就知道如果他携全家来香港发展——起点实在太高了。

  当然,前世来港避难的沪市富豪中,有钱的肯定也很多,例如荣宗敬后人全部倒了香港,怎么也带走的有上百万美金的财富;刘鸿生的弟弟刘吉生也携子女来到香港,多多少少也有几十万美金的财富;还有‘小哈同’也来到沪市

  这些人带来的财富是巨大的,只是他们缺乏一颗‘安定的心’,总觉得香港随时会被收复,再加上水土不服的投资,故后来发展不如粤人。

  “老板”

  这边的主要负责人李鸿生、张树年已经带着管理层等候他,大家在会议室坐下。

  “说说香港这边的情况”

  “好”

  香港的经济,此时和沪市挂钩,情况实际上差不多。

  平安银行算是‘沪市的银行’,在这边的本地业务不算太好,但海外汇兌业务,平安银行倒是逐渐做起来。这个业务就是海外的华侨,通过香港向内地汇入资金。

  张树年也汇报了投资情况:“平安银行在铜锣湾购进12万平方尺的货仓地皮、北角购入20万平方尺的工业地皮、还在西环购入了两间货仓,占地面积为3万多平方尺.”

  货仓也是工业地皮,但陈光良熟知香港后世的土地法则,工业地皮改商住性质,除了补点钱给政府,其它没有任何问题。

  此次平安银行大概是投入100万大洋,约140万港币购入工业地皮和货仓;前者可以建工厂,后者现在就可以出租收益。

  “好,各方面进展顺利,今年我们平安银行不仅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在投资上更胜一层楼。困境只是一时的,我觉得南鲸方面很快会出台相关的币制改革,香港也会追随的。”

  此时香港也是银本位,和沪市的经济息息相关。

  “是”

  随后,陈光良在平安大厦考察起来,这里已经成为长江地产、环球航运、新丰纺织、维他奶等陈氏企业的‘重要分部’。

  这座大厦还有‘收藏室’,陈氏企业的一些资料,也拿了一份过来。例如说长江地产从开业的经历,以文字、照片、胶片的方式,这里都有一份全的。

  第二天,陈光良便来到北角名园山(七姐妹道)的‘时代影业香港二厂’考察,恰逢庄铸九也在香港,便陪同他一起考察。

  而原来的凤凰影业的演职人员,更是已经排队等候着陈光良前来考察。

  香港二厂的负责人高文源,为陈光良介绍了在场的演职人员。

  “陈先生,这位是导演侯曜、演员吴楚帆、导演李应源、莫康时,演员王元龙、王次龙,技术人员李文光、万涤寰”

  陈光良一一和大家握手,随后说道:“香港的同事也有,上海的同事也有,如今都是在为中华电影事业做出贡献。我们时代影业一直是商业电影路线,但在收购凤凰影业前,我们也开始拍摄一些文艺片,不为获奖和盈利,就是为了支持一些有才华的人梦想当然了,输出GM的电影,我们是绝对不会拍摄,毕竟我们不是了解我的人,也知道我办报纸的理念,这和我做电影院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的电影”

  他不太喜欢‘左右’方面的电影,要么商业电影,要么艺术电影。

  就那去年去莫斯科获奖的《渔光曲》类电影,时代影业是不可能拍摄的。

  在场的人没想到,这位新老板一来就给大家画好了红线,忍不住心惊胆战——意思是理念不合的话,大家可以选择自由离开。

  侯曜这时候说道:“陈先生,你也是一位爱国实业家,我想问一下抗日题材的电影,能不能拍摄,例如东北抗日、一二八抗战?”

  陈光良不太清楚早期的导演和编剧,但听人说候曜是个不错的电影导演和编剧。

  “你可以拍摄,但如果想上映,那么只能去东南亚上映,这个你们是明白的。正好,我们现在也在加强东南亚电影院的投资,如果那边能拿回成本,你拍当然没有问题。”

  本来南鲸政府就不允许抗日的电影上映!

  候曜顿时放下心来,说道:“我明白了”

  随后,陈光良参观了这家制片厂,这里果然设备非常先进和齐全,正好弥补香港一厂的不足部分。

  当天,两家制片厂的主要负责人员,都听了陈光良的讲话,

  到了晚上,时代影业发挥历来的特色,在自己的制片工厂举行了宴会,陈光良还看到了阮玲玉。

  “陈先生,我在香港住下来了!”阮玲玉主动前来打招呼。

  “这是好事,恭喜阮小姐找到自己的人生新目标!”陈光良笑着说道。

  救人一命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阮玲玉随后邀请陈光良跳舞,两人混在人群中,倒也不显眼。

  “陈先生,其实我还没有人生新目标,只是我觉得你说的话有些道理,我们女人不能缺了男的就不行。”

  “你应该有人生新目标,例如是坚持演戏,取得更好的成就;平常抽空学习编剧和导演,说不定将来你成为一名女导演。总之,事业的目标可以先定下来,真正的爱情自然也会来。”

  “谢谢,你真是一个好人!”

  这个好人卡,他愿意手下。

  随后,陈光良便和阮玲玉分开,他还是避嫌的,毕竟庄铸九也在。

  接下来的几天,陈光良主要考察了各家公司在香港的情况。

  比如长江地产,经过五个月的吸纳住宅地皮和旧楼,在九龙和港岛差不多买下50万平方尺的地皮(旧楼以占地面积计算),200万港币的资金也花费得差不多了。

  陈光良对这边的负责人严宽说道:“接下来,你们先组织好,建筑资金预计十月份到港,随即展开分批建筑。”

  严宽当即说道:“我们在收购地皮的时候,就对每一幅地皮和旧楼进行了计划,将旧楼整理好,随即用于出租。事实上,我们现在就有能力开始分批动工,香港平安银行那边可以支持我们,他们也需要业务。”

  陈光良一愣,没想到自己还漏点了这一点。

  不过他是个听得进去的人,马上说道:“行,那就准备动工,由平安银行进行贷款支持。不过所有的地皮和旧楼的建筑方案,晚点整理成资料,让人拿回香港给我,这边也要备份。”

  基本都是修建3~5层的唐楼(要规划许可),预计在1936年10月左右,第一批就可以开始出租了。而全部建筑结束,正好赶上有钱人第一波来港避难。

  严宽回道:“嗯,这个我们有在整理。”

  长江地产和其它地产企业不同,它一直是一家现代化的地产企业,陈光良再信任一个管理层,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是不一样。

  例如严宽,他虽然在香港负责地产,但他在财政上,是受长江地产的财务经理吴新河监督和辅助,甚至支付是直接从平安银行过账,严宽等人不直接接手财务。

  重庆方面也是如此,那边也有平安银行的办事处。

  当然在这个时代,很多有能力的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希望单飞和创业,陈光良属下也有过,但比较稀少。这个时候,陈光良也不会阻拦,反而会予以支持。

  但事实上,陈光良企业的离职率,一直是这个时代最低的大企业之一,很多老臣都一直跟着他,演变成‘家臣’了。

  因为在做每一个企业,陈光良就给大家设计一套‘养老金’系统,这个养老金不仅管退休后的薪水发放,而且公司还隔三差五的组织员工家庭聚会、交流等,形成一个大家庭。

  这可是乱世,大家都会想着,万一自己哪天出现意外,有公司给自己养家糊口,也是非常好的。

  这样一来,陈光良的属下及其家庭,实际上已经牢牢的绑在陈光良家族身上,子女长大后,基本也是为陈光良家族效劳;反之,陈光良家族也会器重这些‘家臣’们,毕竟时代不一样,这样的家臣及子弟后人,用起来也更信任。

  “香港最近有什么新闻?”

  严宽马上说道:“南洋万金油富豪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在铜锣湾大坑道附近,正在修建一幢豪华的虎豹别墅,规模庞大,造型奇特,让人叹为观止.说起来,这些人都喜欢住超级大的房子,上海的富豪如此,华侨如此,香港的富豪也是如此。其实,他们和老板您比起来,在商界上的成就差太远,但老板你在住宅上,从不会太奢侈。”

  陈光良并不在意这些,轻笑道:“弄的再好,以后日本人占领了,都得征用,所以我干脆都适当就行。”

  严宽一愣,说道:“日本也敢染指香港?”

  陈光良说道:“我观德国、日本的国内政治,认为世界将有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届时德国在欧洲、日本在亚洲,都跑不了。不过你放心,再乱我也会帮助你们和家人安身立命,不然我到处布局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为了我的家人,也是为了大家。”

  严宽顿时非常感动,说道:“老板一直对大家很好,我们也愿意跟着老板死心塌地做事。”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养老金系统,本来就是你们的福利。战争不可怕,我们要有信心,总有一天会结束的,而且是胜利的结束。”

  “嗯”

  新丰纺织、维他奶等企业,也纷纷在香港开设分厂,陈光良也参观了这些企业的厂址,目前都在建设中。

  陈光良的原则是:合法的资产,能带走就带走,不给任何团体染指的机会,毕竟是他辛辛苦苦赚的。

  所以每一家企业,都已经做好‘分阶段搬迁’。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会提前停工,将装备封存至安全地方。

  新丰纺织、维他奶的工厂,都在九龙湾,占地面积都很大,而且地价也便宜。这些地皮的价格,未来都是价值不菲。

  当然,陈光良是诚意在香港开工厂的。

  新丰纺织在香港的工厂,预计投资是150万港币,算得上香港最大的几家纺织工厂之一;在香港生产的纺织品,自然是准备抗战时,向内地抗战区输入,既能支持抗战,也能赚钱。

  等到1941年时,陈光良肯定会第一时间停工,将设备运到澳门保管,不给日本人占领的机会。

  很快,陈光良就结束香港之行,此时他已经心中有数,他旗下的各大产业,在香港的资产已经是千万级别,地产和物业占据很大的比例。

  难怪现在沪市都有人在说,陈光良很喜欢投资香港,显然这事也不可能一点不走漏消息。一开始,大家还以为只是顺势发展至香港,而现在大家可是清楚陈光良对香港很器重。

第305章 法币来袭

  时间匆匆,转眼两个月过去。

  1935年11月4日,南鲸政府宣布发行‘法币’,并取销‘银本位’;同时以各省的军警来维护治安,严格推行新货币政策。

  法币和大洋的初期兑换比是1:1,法币是‘外汇本位’,即南鲸财政部大量购入英美的外汇,实行外汇不限量的政策。

  这种货币政策,初期是丝毫没问题的,更是可以说是唯一解决目前国内经济的办法。

  南鲸财政部向美国出售大量的白银,来换取外汇;同时,向英国出售大量的黄金,来换取外汇。这样政府就拥有强大的外汇储量,以此来担保法币和外汇的‘本位’。

  法币有英法美的承认,可以兑换这些国家的货币,那么自然就有真正的价值。

  当然,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在民间大洋、白银依旧在被炒高,私下法币兑换大洋的兑换率根本不是1:1.

  陈光良来到平安银行大楼,仔细发行,四周都有租界的巡警在维持秩序。为了推行法币,每家银行都会安排军警,目的是不让民众‘闹事’,保证顺利完成,租界也不例外。

  而各家银行的责任就是,交出白银、大洋储备给中·央银行,推行法币政策。

  陈光良早知道‘法币政策’会落地,自然不仅将严人美、蒋梅英的存款换成了黄金,而且也将各家公司进行了提前分红,也购入相当数额的黄金。

  他从香港回到沪市后,便着手将各企业的现金流分红,最终陈光良个人得到150万大洋,尽数兑换成黄金(1.9万两)。

  “老板,去年底的周家渡撞船案,今天法院已经判太古洋行付主要责任太古洋行承诺,会尽快将赔偿款支付给我们,这次他们倒是很爽快。”

  环球航运的副总经理赵铁毅,脸上挂着笑容走进来。

  陈光良当即说道:“好,这件事应该让媒体多多报道,当然不是报道我们主动先行赔偿的事情,而是应该多多报道我们华人船长的技术,是值得信赖的。”

  他一直在支持华夏航业的发展,特别是他担任招商局总经理期间,更是大力支持华夏的高级海员的发展。

  从一开始的‘香港政府不允许华夏船长驾驶远洋船驶入香港’,通过陈光良和招商局的交涉,最终达成‘允许招商局两艘船中的一艘,由华人船长驶入香港’;接着又是星岛、马尼拉,都开始有华夏船长

  总之只要华夏的船长各方面通过考核,就应该走向远洋。

  赵铁毅说道:“今天有不少记者旁听,肯定会第一时间报道的,后续我会关注这件事的。”

  陈光良点点头,当初赔偿给那些沉船的损失15万大洋,他是一点不心疼;但这个官司他一直有在关注,其目的就是争口气。

  如今官司结束,他也算松一口气了。

  这些年做航运,陈光良赚了不少钱,算是非常顺利的;环球航运三百多万的资本,实际上已经赚回了本钱,而且现在每年的利润都在60万左右。

  接着,赵铁毅问道:“还有两个月,租给招商局的两艘船就结束了,招商局方面是希望延长三个月时间,直到英国造的两艘新船代替。”

  虽然注册在香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是陈光良的船,此时陈光良也是华夏真正的‘船王’。

  陈光良爽快的说道:“没问题,本该如此,不过合同我要亲自签,免得又什么麻烦。”

首节 上一节 277/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