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82节

  例如前世的张学良的几个外国顾问,其回到美国后,就对其夫人和孩子很照顾,甚至原配夫人的三个孩子在英国,这些美国顾问也去英国寻找,然后接到美国。

  但有种洋人需要提防,那就是那些来远东做发财梦的‘烂洋人’,这些洋人一定是想着骗钱,大捞一笔就走的。

  杰克笑着说道:“正好我也想来沪旅游一趟,还能见见我的老板,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老板,这是你的夫人嘛?”

  陈光良指着蒋梅英,介绍道:“这是我的二夫人,我一共有两位夫人,这次我带她来见你,是希望你们认识一下。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华夏境内被日本侵略,我会考虑让这位夫人带着孩子来美国生活,到时候希望你这个朋友帮帮忙!”

  杰克当即说道:“当然,老板的妻子和孩子来美国,那也是我的上司,我乐意效劳。”

  客气一番后,大家坐下来一起吃饭和继续聊天。

  期间,杰克汇报道:“去年,你在美国的物业收租总额是15.25万美金,扣除税收和开支后,纯利是10.8万美金.这笔资金,我已经委托花旗银行,你可以在沪市支取这笔资金的,不过需要一点离境税。”

  陈光良说道:“那倒不需要离境,就存在美国的花旗银行,我很放心。”

  他在美国的物业,除了长岛的那幅地皮和物业没有出租,其它公寓全部用于出租。

  事实上利润差不多有12万美金一年,其余部分是陈光良支付了杰克的佣金。杰克帮他打理那些物业,一些装修和维修也是他全权负责。

  总归是值得的。

  杰克点点头,说道:“对了,你买入物业后,基本都已经升值不少,因为去年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大萧条。不仅仅如此,今年我们涨租了,预计你的收益将涨一些。”

  陈光良在美国总计投资180万美金的物业,参与收租的物业差不多是近170万美金,基本都是公寓,而且高档公寓比较多。

  “行,这个由你负责就行。”

  杰克又说道:“不仅仅如此,去年美国股市上涨了47%,你投资的那些证券,估计都赚了不少钱。我还特意去打听过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投资消息,他们的投资回报率远超市场。”

  陈光良笑道:“这个我有一些了解,整体来说,我是长期投资,不太关注一年的赚多少。”

  一年20%的回报率,陈光良相信还是有的。

  杰克说道:“你真是一个真正的投资家。说实话,你教我投资美国的军工,我已经照做了。”

  庞大的资金,宽松的心态,杰克很是佩服陈光良。

  陈光良笑道:“股票就是要投资长期的,欧洲有德国这个野心国家、亚洲有日本中国野心国家,美国的军火生意,未来大有前景的。”

  杰克点点头,奉为座右铭。

  他在去年,分红是1万出头,也就是10%利润。

  而美国的一名工人,也就800美金一年的收入,他是人家的12倍以上。

  如今的杰克,重新买了一辆二手汽车,带着老婆和孩子也住上了高档公寓。

  随后,陈光良为杰克介绍了沪市的旅游指南,毕竟人家远道而来,他也要表现出主人的一面。甚至答应次日陪杰克一天,算是增加一下两人的感情。

  过后,陈光良和蒋梅英回到别墅。

  看着蒋梅英有很多疑问在脸上,陈光良也直接说道:“我预计两年之内,日本必然侵略华夏,不过我们明年上半年先去香港避一避,你也先带孩子去香港。去美国的话,还早得很,具体要看形势的。”

  他倾向1940年,让蒋梅英带孩子去美国生活。

  蒋梅英这才放下心来,越晚去美国,她越是开心,毕竟和陈光良离的更近。

  “那我要不要去香港买幢洋房,免得明年去没地方住!”

  陈光良笑道:“已经安排好了,在半山区,正在修建一幢洋楼。而且到时候,我想办法让仁美和你见见面,你给我个面子,和气一点!”

  蒋梅英嘴一撇,说道:“我可不敢,人家是正牌夫人,说不让我进门,我这不就是一直连陈家的门都进不到。”

  心中,其实已经燃起希望。

  姨太太的身份,她现在是完全可以接受。

  陈光良说道:“我这不是在争取嘛,我知道有些委屈你们母子,但这事我一定能处理好。”

  蒋梅英也知道陈光良为难,便善解人意的说道:“嗯,我听你的。”

  陈光良很感动,蒋梅英一直以来,都表现得温柔体贴,有时候想想,如果蒋梅英是原配,怕是他姨太太能娶好几房。

  不过话说回来,在陈光良的心中——严人美依旧是最好的原配,因为她有强势的一面。这样的原配,至少让陈光良感觉,就算他出事,这个家也不会倒。

  而且这一两年,严人美对蒋梅英的态度,有所松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陈光良在外过夜,严人美不会再言语,这让陈光良已经心安理得每周陪蒋梅英和儿子陈文锦两天时间,偶尔一周三天也是可能。包括孩子的奶奶杨慧,都时常来探望孙子。

第309章 加大投资

  几日后,川蜀传来消息,由陈光良投资的2万吨甘蔗种,已经在内江全部种下。

  这批甘蔗种的管理,由‘内江甘蔗培育实验园’管理,技术人员是有川蜀建设厅和农学院委派。

  说起来,这次陈光良入川投资白糖产业,卢作孚也帮了大忙,2万吨甘蔗是由民生公司第一时间运抵内江,赶在了4月初最好的种植季节。

  而卢作孚不仅仅是民生公司的创始人,实际上他也是刘湘的‘经济建设高级顾问’,还即将担任川蜀的建设厅厅长。

  此次陈光良入川,让很多人都看到川蜀发展‘机制糖’的机遇,所以各方面也是比较顺利的。

  在一间会议室里,为陈光良开办糖厂的技术专家们齐聚一堂,他们很多都是参与了粤省白糖产业的元老,如今陈光良振臂一呼,大家又纷纷齐聚。

  除了陈光良顶着‘华夏白糖产业奠基人’身份外,还有就是当初陈光良为大家谋取了一份福利——第一制糖厂的股分。当时陈光良是个人出资,为大家购入相当的股份,后来这批股份的回报率是近三倍,大家也因此发了一笔大财。

  会议上,制糖专家曹铭先说道:“此次考察内江制糖业,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大型作坊的漏棚都没有一个关键的东西——离心机。如果有了这样的设备,那边的大型作坊可以改造成‘半机械’的工厂。”

  机械专家吴新炳也说道:“确实。那边作坊数千家,如果采取人工熬糖,机械精制,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大家的建议,让陈光良慎重对待起来。

  一直以来,华夏的糖业实际上是非常发达的,只不过后来的洋塘宛如白雪,纯度和质量更是惊人,以这样的方式,将华夏土糖打的落花流水。

  若不是粤省白糖在1932年崛起,华夏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外汇’。

  事实上,华夏土糖只是‘白糖产业’的粗加工。

  以香港为基地的英国太古洋行,于1884年建立糖厂,由爪哇与菲律宾进口粗糖(赤砂糖)到香港,以最先进的离心机、骨炭滤法与二氧化硫漂白法精炼,进攻内地市场。机械制造的太古糖颗粒洁白细致,甜度质量稳定,时称“车白糖”。

  陈光良说道:“我还是倾向投资全机械式的制糖设备,毕竟在产能上,我已经缩减至日榨甘蔗500吨的标准。不过,两种方案你们都给我准备起来,一种是全机械化制糖,一种是‘人工熬糖,机械精致’的模式。方案出来后,我再比较下。”

  “好的,陈先生。”

  不过这些人的话,也给陈光良提了个醒。

  如果他采购相当数量的离心机,届时可以承接内江制糖厂‘整改’活计,还能大赚一笔。

  整改顺利后,整个内江制糖产业也提前迎来高速的发展,可以向全国抗战区提供大量的战略物资——白糖。

  所以,陈光良准备下半年成立一家‘制糖机械采购’代理商。

  如今陈光良将事业的中心,放在纺织业和白糖产业上,准备这几年再多赚一点。

  4月初旬,陈光聪带着老婆杨秀英和儿子陈文博,回到沪市探亲、度假。

  事实上,也是陈光良的意思,让杨秀英带着儿子回沪住一段时间,毕竟老太太杨慧还没有见过这个孙子,但心里也是一直挂念着。

  这几年,杨慧一下子有了四个孙子,时常也是为家人诵经念佛,保佑家人平平安安。

  陈光聪没得休息,很快就被带到环球航运工作。

  “租给招商局的两艘船已经到期,我和太古洋行的施约克大班已经商议好,准备将这两艘船租给太古洋行,走欧洲线路。”在会议室里,陈光良开口说道。

  赵铁毅说道:“租给招商局的两艘船,我们看得很紧,已经和船长及高级海员沟通好,完成这次运输就回香港检修。毕竟现在招商局的总经理是孙科的亲信蔡增基,而交通总长则是当年和老板你有点过节的俞飞鹏,我们也担心他们扣着船不还。”

  去年底时,俞飞鹏就已经代理交通部总长,刘鸿生眼见形势不利,也主动卸任招商局总经理,由孙科亲信蔡增基接任。

  俞飞鹏和陈光良确实有过节,当初其小舅子是招商局买办,被陈光良直接给开除了,还不是取消买办,直接来了个不录用。

  事后,俞飞鹏还在朋友面前说了一些狠话,意思要给陈光良点颜色看看。朝着朋友说这些话,无非就想带到陈光良耳朵里。

  可惜陈光良不吃那一套!

  但如今俞飞鹏上任交通部总长,还真是陈光良的航运事业的主管上司,这接下来会不会给他上眼药,也不太清楚。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光聪,你负责和太古公司接洽,以及负责这两艘船回港,凡事都要谨慎小心。”

  六艘次新船,每一艘现在的价值都是60万以上的价值,不仅没有贬值,反而因为航运回暖而升值。

  比如这次太古洋行租赁下两艘船,一年就可以为陈光良带来30万的纯收益。

  “好的,董事长”

  这一日,俞飞鹏来到招商局考察,蔡增基带着人陪同。

  虽然俞飞鹏去年底便已经代理交通部总长,实际上上个月(3月)才正式委任。

  而招商局目前已经成为一家资产值四千多万的庞大企业,可谓交通部的重要下属企业。

  特别是这几年招商局的债务极低,每年也少支付很多的利息,同时经营良好,企业可谓发展非常的顺风顺水。

  因此,南鲸政府更加重视招商局的作用,毕竟这相当于掌握着‘华夏海运’的核心企业。

  考察时,俞飞鹏问道:“听说招商局在筹备远赴欧洲和北美,开辟航线?”

  蔡增基当即回道:“是有这个机会,目前两艘新船还在建造中,预计下半年就能成行。”

  俞飞鹏顺势问道:“那南洋的两条新船呢?”

  蔡增基不疑有他,说道:“刚刚到沪,准备投入到南洋航线,替代原来租赁的两艘船只。”

  俞飞鹏笑着说道:“这就是了,你们可以将租赁的船只继续使用,然后尽快开辟欧洲和北美的航线嘛!”

  曾经他和陈光良有矛盾,如今他却担任交通部总长,这多多少少也得给陈光良上点眼药,谁叫他现在是主管单位呢!

  蔡增基一愣,不知道这个交通部总长为什么如此关心这种事,不过他还是老实的说道:“那两艘船已经到期,租赁方是香港的航运企业,船长已经通知我们,他们回香港去修整了。”

  俞飞鹏大感陈光良滑头,知道他一上任,必然回针对陈光良,这连船都急着拿回香港。

  “不就是陈光良的船嘛,藏头露尾的,他在香港的投资可不少。”

  “主要是租期到了,而且人家已经租给了其它航运公司。”

  俞飞鹏碰壁后,并不失望,而是继续说道:“那这个南北、南南航线中,环球航运的份额似乎比招商局还得,你们有没有对策?”

  在这两条航线中,环球航运凭借4艘5000吨的货船,再加上过硬的服务和管理,一直是超过招商局、怡和、太古。

  蔡增基终于明白,俞飞鹏这是准备给陈光良上眼药。

  不过他接手招商局后,也深感陈光良这个‘前辈’的厉害,不管是财务,还是经营;不管是江海陆联运,还是远洋运输,招商局的成绩,都离不开陈光良打下的基础。

  “国家没有明确法律,规定航线是国营优先和垄断,故公平竞争是唯一的办法。且环球航运不拿国家的补贴,我们自然也无从下手。”

  俞飞鹏不死心的说道:“不,招商局有优势,那就是码头!”

  蔡增基当即说道:“虽然环球航运也用招商局的码头,但确实给招商局创造业务,我们自然不能在这方面针对。”

  俞飞鹏脸黑的说道:“我是为国家的利益考虑”

  蔡增基只能说道:“我们会好好考虑的,增加招商局在沿海的份额。”

  事实上,他倒不是非要帮陈光良说话,而是他觉得俞飞鹏想得太简单。

  除非有明确的法律和法规,削弱环球航运在沿海航线的份量,负责招商局没有对策和方案去针对人家。

  俞飞鹏脑海里只有‘报复’,但别说他只是交通局的总长,就是他是总司令,难道还能明目张胆打压民营行业不成。

  从4月份开始,沪市债市转趋活跃,各债市价逐渐上涨,交易繁荣。

  这和陈光良的想法差不多,不过陈光良还知道6月份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广西和广东的军阀作乱),势必会让债市上涨打断。

  故平安银行投资的公债,可在5月底套现,应该能获得20%上下的利润。

  为了‘抗战’,陈光良又是投资纺织,又是投资白糖和酒精,还有航运,所有投资总额上千万,这让陈光良自身也是心惊胆战,生怕发生意外,让他损失不菲。

首节 上一节 282/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